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侯府娇女谋 > 第14章 复苏之路上的波折与转机

侯府娇女谋 第14章 复苏之路上的波折与转机

作者:苏沐锦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4 21:37:04 来源:小说旗

大盛朝在疫病过后,如同经历了一场暴风雨洗礼的巨舟,虽已开始缓缓驶向复苏的航道,但前行的路途依旧布满了暗礁与风浪。

随着经济复苏政策的逐步推行,各地商业活动逐渐回暖,集市上又重新热闹起来,店铺开张,行人往来不绝。然而,在这看似向好的趋势下,却隐藏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由于疫病期间许多商家遭受重创,资金短缺,即便有朝廷的赋税减免和补贴,仍难以迅速恢复元气。一些小商户更是在生死边缘挣扎,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以极低的价格出售商品,导致市场价格体系紊乱。

与此同时,农业生产的恢复也并非一帆风顺。虽然朝廷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但疫病过后,农田的肥力下降,一些农作物的种子也因疫病影响出现了质量问题。农民们面临着收成减少的困境,这不仅影响了他们自身的收入,也对国家的粮食储备构成了潜在威胁。

在朝堂之上,针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日益激烈。大臣们分成了不同的派别,各执一词。以工部尚书为首的一派认为,应加大对商业的投入,鼓励富商巨贾投资兴办实业,带动小商户发展,从而稳定市场价格。而以礼部尚书为首的另一派则主张,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放在农业上,研究改良种子,提高农田肥力,确保粮食的稳定供应。

夜无殇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深知商业和农业对于国家的重要性,缺一不可。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平衡两者的发展,成为了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

“晴儿,如今朝堂上关于商业与农业发展的争论不休,朕实在是头疼。你帮朕分析分析,到底该如何是好?”夜无殇在坤宁宫,疲惫地向苏晚晴倾诉。

苏晚晴轻轻为夜无殇按摩着肩膀,思索片刻后说道:“皇上,臣妾以为,商业与农业皆为国家之根本,不可偏废。或许我们可以双管齐下,在扶持商业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农业。对于商业,除了鼓励富商投资,还可以引导商户之间相互合作,形成商会,共同应对困难。而对于农业,可召集各地的农学家,共同研究改良种子和提高肥力的方法。”

夜无殇听后,眼前一亮:“晴儿,你所言极是。朕怎么没想到呢。朕这就召集大臣们商议,按照你说的方法推行。”

于是,夜无殇再次召集朝中大臣,宣布了这一决策。朝堂上,大臣们虽仍有一些不同意见,但在夜无殇的坚持下,最终达成了共识。

在商业方面,各地开始组建商会。商会由当地有影响力的商户牵头,将大大小小的商户联合起来。他们共同制定市场规则,避免恶性竞争,稳定商品价格。同时,商会还积极与朝廷沟通,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在农业方面,朝廷广发皇榜,召集各地的农学家和有经验的老农进京,共同研究应对之策。

然而,在推行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阻碍。一些富商对投资兴办实业心存顾虑,担心疫病再次爆发,血本无归。他们宁愿将资金闲置,也不愿冒险投入。而在农业研究方面,各地召集来的人员虽然热情高涨,但研究工作进展缓慢,改良种子和提高肥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皇子看到这些情况,心中十分焦急。他决定亲自出面,解决这些问题。皇子先是拜访了京城内的几位富商,向他们详细阐述了朝廷的决心和未来的发展规划,分析了投资实业的潜在收益。

“各位商界前辈,如今朝廷大力支持商业发展,疫病已经得到控制,正是投资的好时机。若大家齐心协力,不仅能帮助自己的生意更上一层楼,也能为国家的经济复苏做出贡献。而且,朝廷会为大家提供必要的保障,降低风险。”皇子诚恳地说道。

在皇子的努力下,一些富商被说服,开始尝试投资兴办实业。他们的行动起到了带头作用,越来越多的商人纷纷跟进,商业复苏的步伐逐渐加快。

在农业方面,皇子深入研究了各地农学家和老农提出的方案。他发现,有一种从南方引进的特殊肥料,对提高农田肥力有显着效果,但由于运输成本高,难以大规模推广。皇子经过思考,决定在京城附近建立肥料加工厂,就地取材,生产这种肥料,然后再运往各地农田。

与此同时,苏晚晴在后宫也没有闲着。她组织后宫妃嫔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慈善活动,筹集资金,为那些因疫病而陷入困境的家庭提供帮助。妃嫔们纷纷响应,拿出自己的首饰和积蓄,为百姓献出一份爱心。

“姐妹们,疫病让许多百姓失去了亲人和生计,我们不能坐视不管。这些钱财虽不多,但能解他们的燃眉之急。”苏晚晴说道。

在苏晚晴的带领下,后宫筹集了大量的资金和物资,送往受灾严重的地区。这些物资不仅帮助百姓度过了难关,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皇室的关怀,进一步稳定了民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盛朝的经济复苏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商业逐渐繁荣,市场价格稳定,商户们的生意越来越好。农业方面,肥料加工厂顺利建成,新型肥料的推广使得农田肥力得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也逐渐增加。

然而,就在国家经济逐渐走上正轨之时,边境地区又传来了不安的消息。一直与大盛朝保持和平的邻国,突然在边境增兵,摆出了一副剑拔弩张的姿态。

夜无殇得知后,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皇上,邻国此举意图不明,臣以为我们应立刻加强边境防御,以防不测。”兵部尚书说道。

“皇上,臣觉得可以先派遣使者前往邻国,了解他们增兵的意图,避免贸然开战。”丞相建议道。

夜无殇沉思片刻后说道:“诸位爱卿所言都有道理。朕决定,一方面加强边境防御,增派兵力,修筑防御工事;另一方面,选派一位能言善辩的使者前往邻国,探清他们的虚实。”

经过商议,夜无殇选派了经验丰富的吏部尚书作为使者,前往邻国。吏部尚书领命后,立刻启程。

在邻国的王庭,吏部尚书见到了邻国的国王。国王一脸严肃,对吏部尚书的到来似乎并不欢迎。

“大盛朝使者前来,所为何事?”国王冷冷地问道。

吏部尚书恭敬地说道:“陛下,我大盛朝与贵国一向和平共处,近日听闻贵国在边境增兵,不知是何用意?我大盛朝希望能与贵国保持友好关系,共同维护边境的安宁。”

国王冷笑一声:“哼,和平共处?你们大盛朝在疫病过后,大力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本王担心,你们会对我国构成威胁。”

吏部尚书心中一凛,他没想到邻国国王会有这样的担忧。他急忙解释道:“陛下,大盛朝发展经济,旨在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并无侵犯他国之意。而且,两国和平相处,对双方都有好处。若贸然开战,只会生灵涂炭。”

国王沉思片刻后说道:“本王可以考虑撤回边境的军队,但你们大盛朝必须做出一些承诺,保证不会对我国构成威胁。”

吏部尚书说道:“陛下,不知您希望大盛朝做出怎样的承诺?”

国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限制边境地区的军事建设、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等。吏部尚书心中明白,这些要求有些过于苛刻,但他不敢轻易答应,只能表示会将这些要求带回国内,与皇上商议。

回到大盛朝后,吏部尚书将邻国国王的要求详细汇报给了夜无殇。夜无殇听后,陷入了沉思。

“皇上,邻国的要求过于苛刻,我们不能轻易答应。否则,不仅会损害国家的利益,还会让他们觉得我们软弱可欺。”兵部尚书气愤地说道。

“皇上,臣以为,我们可以在通商口岸的问题上做出一些让步,但对于限制军事建设的要求,绝不能答应。我们必须保证国家的安全。”丞相说道。

夜无殇思索再三后说道:“诸位爱卿所言极是。朕决定,在通商口岸方面,适当开放一些,但要确保国家的利益不受损害。对于限制军事建设的要求,坚决拒绝。同时,我们要继续加强边境防御,做好应对战争的准备。”

于是,夜无殇修书一封,将大盛朝的决定告知邻国国王。邻国国王收到信后,对大盛朝的态度十分不满,他认为大盛朝没有诚意,准备进一步采取军事行动。

然而,就在邻国即将发动战争之际,国内突然发生了内乱。一些贵族因不满国王的统治,起兵造反。邻国国王不得不将边境的军队撤回,平息内乱。

大盛朝得知这一消息后,夜无殇和大臣们都松了一口气。苏晚晴对夜无殇说道:“皇上,此次邻国的危机虽暂时解除,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时刻关注邻国的局势,同时,继续加强国家的建设,提高自身的实力。”

夜无殇点头道:“晴儿说得对。这次也算是有惊无险,让我们更加明白,国家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强大的实力基础之上。”

经过这场危机,大盛朝更加坚定了发展的决心。夜无殇、苏晚晴和皇子继续携手努力,在稳定边境局势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大盛朝在经历了疫病和边境危机的重重考验后,正以更加稳健的步伐迈向繁荣昌盛的未来。然而,他们知道,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了挑战,唯有不断前行,才能守护好这个国家,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