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侯府娇女谋 > 第7章 暗流涌动之皇子风波

侯府娇女谋 第7章 暗流涌动之皇子风波

作者:苏沐锦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4 21:37:04 来源:小说旗

苏晚晴诞下皇子,整个皇宫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皇上夜无殇大喜过望,当即昭告天下,大赦天下囚犯,同时为皇子举办了盛大的满月宴。皇宫内外张灯结彩,朝中大臣、皇亲国戚纷纷前来祝贺,献上各种奇珍异宝。

然而,在这一片喜庆的氛围之下,却隐藏着丝丝暗流。苏晚晴生下皇子,无疑巩固了她在后宫乃至整个皇室中的地位,这让一些心怀叵测之人愈发嫉恨。

满月宴结束后,苏晚晴身子仍有些虚弱,便在坤宁宫安心调养。一日午后,她正逗弄着襁褓中的皇子,翠玉匆匆走进来,神色有些慌张:“娘娘,方才御膳房传来消息,说是今日给娘娘送来的滋补汤品中,被查出了少量的麝香。”

苏晚晴心中一凛,麝香对于孕妇和刚生产完的女子来说,是极其危险的东西,极有可能导致滑胎或影响产后恢复。她眉头紧皱,问道:“可查出是谁动的手脚?”

翠玉摇头:“回娘娘,御膳房的人正在彻查,目前还没有头绪。但奴婢觉得,此事绝非偶然,定是有人蓄意为之。”

苏晚晴轻抚着皇子的小脸,眼中闪过一丝冷意:“看来,本宫生下皇子,让某些人坐不住了。告诉御膳房,务必尽快查出幕后之人,若是让本宫知道是谁胆敢伤害本宫和皇子,定不轻饶。”

与此同时,在皇宫的另一处偏僻宫殿里,一个面容姣好却眼神阴鸷的女子正坐在梳妆台前,听着手下太监的汇报。她是玉嫔,位份虽不高,但心思深沉。此次在苏晚晴汤品中动手脚的,正是她指使的。

“娘娘,御膳房那边正在查,不过小的们做事干净,应该不会被发现。”太监低声说道。

玉嫔冷笑一声:“哼,量他们也查不出什么。苏晚晴生下皇子又如何,本宫定要让她尝尝失去孩子的滋味。只要那小皇子一死,她苏晚晴也就没什么可嚣张的了。”

玉嫔出身并不显赫,选秀入宫后一直不得宠,在这深宫中,她满心嫉妒与不甘。看到苏晚晴深得皇上宠爱又诞下皇子,她的嫉妒之火彻底被点燃,于是策划了这场阴谋。

然而,苏晚晴也并非易与之辈。她一面让御膳房加紧调查,一面加强了对皇子和自己身边人的防范。她深知,敌人在暗处,自己必须小心谨慎。

几日后,御膳房传来消息,说是查到了一些线索。原来是玉嫔宫中的一个小宫女,在事发前曾鬼鬼祟祟地出现在御膳房附近,且这个小宫女与御膳房的一个杂役关系密切。苏晚晴得知后,立刻下令将这两人带来审问。

小宫女和杂役被带到坤宁宫,吓得浑身发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苏晚晴坐在主位上,神色威严:“你们可知罪?为何要在本宫的汤品中放入麝香?”

小宫女吓得脸色惨白,哭着说道:“娘娘饶命啊,是玉嫔娘娘指使奴婢做的。玉嫔娘娘说,只要奴婢办成此事,就会给奴婢一大笔银子,还会让奴婢过上好日子。奴婢一时糊涂,就答应了。”

杂役也在一旁磕头如捣蒜:“娘娘,小的也是被那小宫女哄骗,她说只是开个玩笑,小的真不知道那是麝香啊。”

苏晚晴心中大怒:“玉嫔,本宫一向与她无冤无仇,她竟如此狠毒。来人,传本宫旨意,将玉嫔带到坤宁宫。”

不多时,玉嫔被带到。她虽心中有些害怕,但仍强装镇定:“皇后娘娘,不知传臣妾来所为何事?”

苏晚晴看着她,眼中满是厌恶:“玉嫔,你还敢装糊涂。你指使宫女在本宫汤品中放入麝香,意图谋害本宫和皇子,你可知这是何等大罪?”

玉嫔心中一慌,但仍狡辩道:“娘娘,臣妾冤枉啊。这定是有人故意陷害臣妾,臣妾怎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苏晚晴冷笑一声:“证据确凿,你还敢狡辩。那宫女和杂役都已招供,你还有何话可说?”

玉嫔见事情败露,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娘娘,臣妾一时鬼迷心窍,求娘娘饶了臣妾吧。臣妾只是嫉妒娘娘生下皇子,一时糊涂才做出这等错事。”

苏晚晴看着她,心中并无怜悯:“哼,嫉妒?就因为你的嫉妒,便妄图伤害本宫和皇子的性命。你如此心肠歹毒,本宫怎能轻易饶恕。传本宫旨意,玉嫔蓄意谋害皇后和皇子,罪不可赦,打入冷宫,永世不得翻身。”

玉嫔听闻,瘫倒在地,放声大哭。她被侍卫拖出坤宁宫,一路上,她的哭声在宫中回荡,让其他妃嫔们听了,心中都不禁一颤。经此一事,后宫众人更加畏惧苏晚晴,不敢再有任何非分之想。

然而,苏晚晴知道,这只是后宫争斗的冰山一角。只要她和皇子在,就会有人心怀嫉妒,企图加害。她必须更加小心,保护好自己和皇子。

随着皇子渐渐长大,越发聪明可爱,深得皇上夜无殇的喜爱。夜无殇时常下了朝就来到坤宁宫,陪着皇子玩耍,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一日,夜无殇抱着皇子,笑着对苏晚晴说:“晴儿,咱们的皇子如此聪慧,将来必定能成为一代明君。朕打算早早为他物色几位学识渊博的先生,好好教导他。”

苏晚晴微笑着点头:“皇上所言极是,皇子的教育至关重要。只是这挑选先生之事,还需谨慎,定要选那些品德高尚、学识出众之人。”

夜无殇点头称是:“朕心中已有几个人选,待明日上朝,便与大臣们商议此事。”

然而,就在夜无殇准备为皇子挑选先生之际,朝堂上却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原来,有部分大臣认为,皇子年纪尚小,此时挑选先生为时过早,且担心过早的教育会束缚皇子的天性。这些大臣中,以户部尚书为首。

户部尚书林正轩,为人固执,自恃资历深厚,在朝堂上颇有话语权。他在朝堂上慷慨陈词:“皇上,皇子年仅三岁,正是天真烂漫之时,此时便为其挑选先生,严加教导,恐会压抑其天性。且如今朝堂事务繁忙,皇上应将更多精力放在治理国家之上,而非过早操心皇子的教育。”

夜无殇皱了皱眉头:“林爱卿,皇子乃国之未来,其教育怎能忽视?朕认为,此时为皇子挑选先生,正是时候,可让皇子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来才能担当大任。”

林正轩却不依不饶:“皇上,老臣以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皇子教育固然重要,但也不能操之过急。”

朝堂上,大臣们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夜无殇,认为应尽早为皇子挑选先生,培养其治国之才;另一派则支持林正轩,觉得皇子年纪尚小,应顺其自然。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夜无殇心中有些烦闷,下了朝后,便来到坤宁宫,将朝堂上的争论告诉了苏晚晴。

苏晚晴听后,沉思片刻说道:“皇上,臣妾以为,此事可折中处理。皇子的教育确实不能忽视,但也不能操之过急。不如先挑选几位学识渊博的大儒,作为皇子的启蒙老师,只教授一些简单的诗词、礼仪,待皇子再长大些,再深入学习治国之道。如此,既能满足皇子的教育需求,又不会让他过于劳累,也能堵住那些大臣的悠悠之口。”

夜无殇听了,眼前一亮:“晴儿,还是你聪慧。朕明日便在朝堂上提出此方案,想必大臣们也不会再有异议。”

第二日,夜无殇在朝堂上提出了苏晚晴的建议,大臣们听后,觉得此方案较为妥当,便不再争论。于是,夜无殇开始着手为皇子挑选启蒙老师。

经过一番挑选,夜无殇选中了三位大儒,分别是翰林院大学士李铭、国子监祭酒王渊和礼部侍郎郑德。这三位皆为朝中饱学之士,品德高尚。

皇子的启蒙仪式在宫中隆重举行。苏晚晴看着皇子穿着一身精致的小礼服,正儿八经地向三位先生行礼,心中满是欣慰。她深知,从这一刻起,皇子便正式踏上了学习之路,未来的路还很长,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然而,就在皇子开始学习后不久,宫中又传出了一些流言蜚语。有人说,苏晚晴为了让皇子早日登基,故意让皇子过早学习,是想操控朝政。这些流言在宫中越传越广,甚至传到了朝堂之上。

夜无殇得知后,十分生气:“这些流言简直荒谬至极,定是有人故意在背后煽动,企图扰乱后宫和朝堂。晴儿一心为了皇子和国家,怎能被如此污蔑。”

苏晚晴却显得很镇定:“皇上,不必动怒。这些流言蜚语,不过是某些人见不得本宫和皇子好,故意为之。我们只需不理会,待时间一长,这些流言自然会不攻自破。”

夜无殇看着苏晚晴,心中既心疼又敬佩:“晴儿,委屈你了。朕定会查出是谁在背后搞鬼,给你和皇子一个公道。”

于是,夜无殇暗中派人调查,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查出,这些流言竟是一些与林正轩关系密切的官员散播的。原来,林正轩虽表面上同意了夜无殇为皇子挑选先生的方案,但心中仍有不满,便指使手下官员在宫中散布流言,企图破坏苏晚晴和皇子的名声。

夜无殇得知真相后,龙颜大怒。他立刻将林正轩召入宫中,严厉斥责:“林正轩,你身为朝廷重臣,不思为国效力,却在背后搞这些小动作,散布流言蜚语,扰乱后宫和朝堂。你可知罪?”

林正轩吓得跪在地上,连连磕头:“皇上,老臣知罪,老臣一时糊涂,求皇上饶了老臣吧。”

夜无殇看着他,眼中满是失望:“哼,你身为户部尚书,本应以身作则,辅佐朕治理国家。如今却做出这等事,实在让朕失望。念你多年为朝廷效力,朕从轻发落,免去你户部尚书之职,回家好好反省。”

林正轩听闻,瘫倒在地。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一时糊涂,竟让自己丢了官职。经此一事,朝堂上再也没有人敢轻易散播流言,干扰皇子的教育和后宫的安宁。

苏晚晴看着皇子在先生们的教导下,一天天茁壮成长,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后宫和朝堂的争斗也不会停止,但她有信心,与夜无殇一起,守护好皇子,守护好这个国家。

随着皇子年龄的增长,他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和智慧。不仅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对于治国理政的见解也十分独到,让夜无殇和苏晚晴倍感骄傲。

一日,皇子在书房中与先生们探讨治国之道后,来到坤宁宫,兴奋地对苏晚晴说:“母后,今日先生们与儿臣讲了许多治国的道理,儿臣觉得,要让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就必须重视民生,减轻赋税,鼓励农桑。”

苏晚晴微笑着点头:“皇儿说得极是,这天下,归根结底是百姓的天下。只有百姓过得好,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皇儿小小年纪,便能有如此见解,母后很是欣慰。”

皇子又说道:“母后,儿臣还想多出去走走,看看这天下百姓的生活,这样才能更好地知道他们的需求。”

苏晚晴心中一动,她觉得皇子的想法很好,但又担心他的安全:“皇儿,你的想法固然好,但你身份尊贵,出宫之事,还需从长计议。待母后与皇上商议后,再做决定。”

当晚,苏晚晴将皇子的想法告诉了夜无殇。夜无殇听后,沉思片刻说道:“晴儿,朕觉得皇子的想法可行。让他多了解民间疾苦,对他将来治理国家大有裨益。只是,他毕竟是皇子,出宫之事,必须做好周全的安排,确保他的安全。”

于是,夜无殇和苏晚晴开始为皇子出宫一事做准备。他们挑选了一批武艺高强的侍卫,暗中保护皇子。同时,还为皇子安排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太监,负责照顾他的起居和引导他了解民间情况。

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皇子乔装打扮,带着侍卫和老太监,悄悄出了宫。他走在热闹的集市上,看着来来往往的百姓,听着他们的欢声笑语,心中充满了好奇。他看到街边卖菜的老农,便上前询问今年的收成和赋税情况;看到卖布的商贩,便打听生意的好坏。

百姓们并不知道他是皇子,都热情地与他交谈。皇子深切地感受到了百姓们的质朴和生活的不易。回宫后,他将自己在民间的所见所闻详细地告诉了夜无殇和苏晚晴。

“父皇,母后,儿臣今日出宫,看到了很多。百姓们虽然生活简单,但都很勤劳。只是赋税还是有些重,还有些地方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影响了庄稼的收成。儿臣觉得,我们应该尽快采取措施,帮助百姓解决这些问题。”皇子认真地说道。

夜无殇和苏晚晴听着皇子的讲述,心中十分欣慰。他们知道,皇子已经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担当和责任感。

夜无殇笑着对皇子说:“皇儿,你做得很好。你今日所见所闻,朕会让大臣们商议,尽快解决。你要记住,身为皇室子弟,一定要心系百姓,这样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皇子用力地点点头:“儿臣记住了,父皇。儿臣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好皇帝,让百姓们都过上好日子。”

苏晚晴看着皇子,眼中满是慈爱:“皇儿,你有这份心,母后就放心了。但你也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以后出宫,一定要小心谨慎。”

随着皇子的成长,他在宫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也逐渐参与到一些朝堂事务的讨论中。他的聪慧和独到见解,让朝中大臣们对他刮目相看。然而,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满。

在朝堂的暗处,一股反对皇子的势力正在悄然形成。他们担心皇子将来登基后,会对他们的利益造成威胁,于是开始谋划着一场针对皇子的阴谋。而苏晚晴和夜无殇,能否察觉到这股暗流,又能否保护好皇子,让他顺利成长,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又一个严峻挑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