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座上的朱厚熜微微皱眉,心中权衡利弊。
沉思片刻,他猛地一拍御案:
“朕意已决,商业变法乃大势所趋。”
“众卿当以国之兴盛为重,莫再做无端争执!”
话音一落,在大殿之中顿时弥漫肃杀之气。
神机营士兵身着厚重铠甲,手持火枪。
锦衣卫们手持一把把出鞘的绣春刀,蓄势待发,只等天子一声令下。
“谁若反对变法,杀无赦!”
朱厚熜的声音在大殿内再次响起!
刹那间,大殿内所有人都僵立当场。
那些原本言辞激烈的保守派大臣们,此刻如遭雷击,身体瞬间僵住。
冷汗从他们的额头不断渗出,顺着脸颊滑落,打湿了胸前的朝服。
他们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恐惧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眼前这位少年皇帝,可不是在深宫内养尊处优、懦弱无能之辈。
朱厚熜是从地方王爷一路披荆斩棘,登上这至高无上的皇位的。
他的双手,曾沾满了敌人的鲜血。
30万鞑靼大军在他的铁骑下灰飞烟灭,整个建州女真几乎被杀绝。
面对这些试图阻拦变法的文官,他若要拿起屠刀,根本不会有丝毫犹豫。
那双曾经在战场上杀伐果断的眼睛里,此刻闪烁着冰冷的杀意。
一时间,大殿内,落针可闻!
那些官场老油条们,此刻更是迅速权衡利弊。
他们深知,在这雷霆之怒下,强硬反抗无疑是以卵击石。
于是,他们瞬间收起了之前的反对态度,身段柔软得如同柳枝。
脸上堆满了恭敬的笑容,纷纷低头表示顺从。
心中却暗自打着算盘,想着先熬过这阵风头,再伺机而动。
而那些自诩清流的大臣们,此刻冷眼旁观。
内心在暗自蓄势。
他们在等待等待皇帝出错,等待变法出现漏洞。
在他们看来,如此大刀阔斧的变法,必定会引发诸多问题。
那个时候便是他们挺身而出、口诛笔伐之时。
他们已经准备好,用那如簧巧舌和犀利笔锋。
到时候将皇帝的变法批驳得体无完肤,以显“正义”与清高。
震慑完保守派之后,朱厚熜听到了系统传来的声音。
“叮,宿主成功启动变法,富国强兵,获得J38型130mm舰炮设计图,样炮10门,技术人员50名”
在系统的详细界面中,一款新型舰炮的各项参数被清晰标注。
其基础射程竟达到了令人惊叹的28km,倘若对它进一步优化升级,还能发射火箭制导炮弹。
这一特性,使得它在中远程精确打击以及阵地火力压制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论是在海战中精准攻击敌方舰艇,还是对沿海据点进行火力覆盖,都能发挥出巨大威力。
这种舰炮的适用性极为广泛,不仅能装配在战舰之上,安置于城池要塞同样能发挥奇效。
传统的虎蹲炮,虽然最远射程仅有一公里。
但它也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
虎蹲炮体型小巧轻便,灵活性极高。
在山地作战时,能够被士兵们轻松搬运至各个作战地点。
无论是打鞑靼、女真,还是在抗击倭寇。
虎蹲炮凭借其灵活性,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虎蹲炮,改造后的弗朗机炮同样在军队装备序列中占据重要地位,需要继续沿用。
毕竟,要制造系统所赠送的这款新型舰炮,并非易事。
虽说已经有了详细的设计图以及专业的技术人员。
但制造过程中对钢铁质量的要求极高,以当前的工业水平,大规模生产还面临诸多挑战。
朱厚熜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了一系列安排。
决定将这10门样炮中的两门留下,交由宫廷中技艺精湛的工匠们深入研究。
这些工匠们经验丰富,希望他们能通过对样炮的拆解、分析。
吃透其中的技术原理,为后续改进与批量生产奠定基础。
另外8门样炮,他计划分给戚继光两门。
其余的6门样炮,则让李东阳负责送到塘沽,加装到郑和宝船上。
郑和宝船体型巨大,是海上的庞然大物,加装新型舰炮后,将是镇国神器!
……
紫禁城的余晖尚未散尽,神机营的营帐内却已灯火通明。
系统赠予的样炮整齐陈列,炮身冰冷的金属光泽在摇曳的灯光下闪烁
这些样炮犹如沉睡的猛兽,蓄势待发!
与此同时,在宫廷工坊司,一群身着大明服饰却气质迥异的人正忙碌着。
他们便是系统配备的技术人员,虽身处陌生的朝代,却迅速投身于新环境。
工坊司内,墨香与金属的气息交织,他们自成团队,在堆积如山的图纸与工具间穿梭。
这些技术人员手指在图纸上反复摩挲,口中讨论着复杂的技术细节,钻研新式火炮的研发。
不久的将来,会有一间间堆满精密仪器的实验室搭建起来。
朱厚熜将这种新式火炮命名为“大明天威”。
退朝之后,朱厚熜踱步在养心殿内。
心中谋划着重塑大明水师。
重建后的大明水师,不仅要配备先进战舰,更要装载威力强大的火炮,尤其是新研发的“大明天威”。
他希望大明水师驶向东瀛,展现大明国威。
但在行动之前,了解东瀛的局势至关重要。
于是,朱厚熜传唤了雨化田。
雨化田接到传唤后,迅速来到养心殿。
“朕命你从大明军队中挑选精锐,前往东瀛打探虚实。”
“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负陛下重托。”雨化田单膝跪地。
考虑到高丽与东瀛往来频繁。
朱厚熜下旨给高丽国王,要求挑选10名精通武功的翻译协助雨化田。
这些翻译不仅要语言流利,更要具备自保能力,在危险重重的东瀛完成情报收集任务。
雨化田接过圣旨,再次跪地叩首:“陛下,微臣定会不辱使命!”
……
时光匆匆。
盛夏熄灭,秋日已悄然而至。
朱厚熜穿越已然度过了整整一年。
而执掌大明江山,也已长达半年之久。
此刻,辽北大地早已天寒地冻,朔风呼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