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这名锦衣卫便冲进了大殿之中。
单膝跪地,声音高亢,向朝堂上的众人高声禀报道:
“启禀陛下,兴王亲率一万大明铁骑,深入大漠百里,屠尽鞑靼拉吉拉部落,斩落人头两万。”
“兴王有令,鞑靼部落之女子,许配给戍边之有功将士。”
“遵照兴王命令,所有鞑靼骑兵人头,会存放在大同新建的安北塔里!”
话音一落,原本庄严肃穆的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文武百官们先是惊愕得合不拢嘴,满脸的难以置信!
整个朝堂一片哗然,人们纷纷交头接耳!
“朝堂之上不得喧哗,肃静!”
近侍太监扯着那尖锐刺耳的鸭公嗓,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原本喧闹的朝堂,在这一声厉喝之下,文武百官们纷纷收敛了脸上的惊愕与激动。
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下一刻!
大殿突兀地响起了一阵爽朗的笑声:“哈哈哈……”
朱厚照一扫之前阴沉之色,在大殿之上公然开怀大笑起来。
这两万颗鞑靼人头,可是朱厚照自己一直想做却始终未能做到的丰功伟绩。
他心怀壮志,渴望在抵御外敌上立下赫赫战功。
并自封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还给自己加了个官——镇国公。
可在言官御史各种“直臣”的阻止下,一直未能实现。
可谁能想到,自己这位堂弟朱厚熜,一到大同,便轻而易举地做到了。
就在前一刻,张钦那“茅坑顽石”还在朝堂之上振振有词地弹劾朱厚熜,坚称其有不臣之心。
可谁能料到,下一刻,大同的八百里加急战报便火速传来!
大明骑兵在兴王的带领下一日转战百里,竟然将鞑靼一个两万人的部落屠戮殆尽!
朱厚照笑够了之后,脸上还残留着兴奋与畅快的红晕。
他缓缓从御座上站起身来,龙袍在他身上随风飘动,大手一挥:
“传旨下去,自兴王以下,所有参与此次战事的将士,人人皆按军功加爵受赏!”
“兴王勇冠三军,朕心甚慰!”
“特封为大将军王,许以节制宣府,辽东,蓟州,大同四边之权!”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瞬间被惊得呆若木鸡,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这四大雄关,可是大明边防的重中之重,宛如四道坚固的屏障,拱卫着京师与大片疆土。
若兴王一人将其节制,那大明半壁江山乃至京师的安危,可不就全系于兴王一人之手?
众人面面相觑,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与疑惑。
仅仅一个月前,皇帝还信誓旦旦地说要御驾亲征!
可如今,堂弟朱厚熜在大同立下赫赫战功。
皇帝不仅不嫉妒,反而给予如此高的封赏与重权。
这局势的反转实在太过迅猛,让人措手不及。
正德朝四大御史张钦、周广、陆昆、蒋钦,此刻满脸阴霾。
节制四边之权,这绝非小事,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权力失衡,危及社稷。
他们都想着站出来反驳,劝谏皇帝收回旨意,可话到嘴边却又被生生咽下。
毕竟,大同传来的是空前大捷。
兴王朱厚熜亲率一万大明铁骑,深入大漠百里。
屠尽鞑靼拉吉拉部落。
斩落人头两万!
这耀眼的军功如同太阳般光芒万丈!
此时站出来,必定会触怒龙颜,遭皇帝斥责。
内阁大臣也定会站在皇帝那边反对他们。
再者说,整个京师的百姓都沉浸在大捷的喜悦之中。
若他们此时泼冷水,定会被百姓们嗤之以鼻,落得个千夫所指的下场。
在这赫赫军功面前,即便是他们这些所谓“刚正不阿”的茅坑顽石,也只能无奈让步。
当日,整个京师沉浸在一片欢庆的海洋之中。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红的灯笼高高挂起!
人们纷纷涌上街头,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欢乐的笑容。
街头巷尾摆满了各种庆祝的食物和酒水,人们举杯相庆,共同庆祝大同大捷。
兴王的功绩,瞬间威震朝堂,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不几日!
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乡村,人们都在传颂着兴王的威名!
……
大同城内,大将军王府一片忙碌景象。
接到堂哥朱厚照的旨意,朱厚熜便将大同总兵官府改造成了大将军王府。
正式开启对宣府、辽东、蓟州、大同四边的节制大权。
有了节制四边的权力,朱厚熜先是架空了宣府总兵官的权力,同时派戚继光前去接任。
戚继光一到任便迅速整合军队,日夜操练,配合小王爷统一作战。
另一边,鞑靼那边的局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经过多轮交锋,这一代的鞑靼小王子阿尔伦彻底见识到了大同的强硬。
大同城墙上架着的火炮,尤其是虎蹲炮,虽然精准度欠佳。
但对于密集冲锋的鞑靼骑兵而言,每一次发射都是一场灾难。
那虎蹲炮体型虽不大,却威力惊人。
只一炮,便能在骑兵阵中掀起人仰马翻的惨象,炸起的尘土与血肉模糊一片。
许多鞑靼骑兵还没来得及挥舞手中的马刀,便在这火炮的轰鸣声中死去。
朱厚熜实施的坚壁清野策略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城外百姓被全部迁入城内。
命令官员们为他们安排住所、供暖,提供食物。
城外田野一片荒芜,没有丝毫粮食。
此时正值十一月,滴水成冰,野外环境恶劣至极。
鞑靼大军没有食物来源,饥寒交迫之下。
饿死的人数不胜数,士气愈发低落。
鞑靼小王子阿尔伦心急如焚。
若继续这样下去,等大军撤回老家时,恐怕会饿死一半人马。
为了生存,他不得不重新寻找目标。
既然大同难以攻克,那便将目光投向了宣府。
可他并不知道,此时的宣府已经换了主帅。
戚继光正统领着宣府的军队,严阵以待。
他精心部署了防御工事,加高城墙。
收拢城外百姓,重新训练了士兵的战斗磨合。
而且,奉大将军王之令对宣府监军太监,锦衣卫悄悄进行了一轮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