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政殿,午朝!
严嵩踏出班列,从宽大的袖中拿出一个竹筒。
竹筒制作非常精巧。
随后,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竹筒。
双手高高举过头顶,身子微微前倾,禀道:
“陛下,辽东副总兵李泾与微臣乃是至交好友。”
“数月之前,他将一卷辽东地图赠予微臣。”
“什么地图?”朱厚熜好奇地问道
“是辽东以及周边五百里草原分布图。”严嵩答道。
严嵩话音刚落,朱厚熜便吩咐身旁的太监王永去取。
王永领命,匆匆走下玉阶。
他从严嵩手中接过地图,双手稳稳地捧着,恭恭敬敬地放置在龙书案上。
朱厚熜缓缓拿起地图,只见这是一份用珍贵麂皮绘制而成的地图。
麂皮质地柔软,触手温热。
上面的线条绘制得极为精细,山川河流、城镇村落、草原道路皆清晰可辨。
对于严嵩提及的辽东副总兵李泾,朱厚熜自然知晓。
李泾,身为名将李成梁之父、李如松之祖父,其家族威名赫赫。
李如松在万历朝大败倭寇,李成梁于东北震慑女真,满门忠烈,名震四方。
此时呈上来的这份地图,来得恰到好处。
朱厚熜凝视着地图,陷入了沉思。
他心中倾向于派出骑兵,从女真背后发动奇袭。
在行动之前,需让李泾、马永做好充分准备。
可挑选一位能够统领这至少万人骑兵的将领,却让朱厚熜费神。
兵部尚书乔伦,年已六十八岁,朱厚熜自然不会考虑他。
如此高龄,怕是还未抵达战场,便已体力不支,难以承担重任。
戚继光,当下看来是唯一合适的人选。
只是,此计成功的概率,最多不过五成。
此时已是五月,草原道路已然泥泞。
若行军速度稍有迟缓,待大军赶到,女真骑兵恐怕早已攻克辽东。
杨廷和与杨一清所建议的方案,无疑是最为稳妥的。
让戚继光率军支援辽东,凭借大明军队强大的火力优势。
定能将女真骑兵击退,使其退回老家。
但此方案亦有弊端,虽能解辽东之急。
却难以彻底根除女真之患,恐留下日后的隐患。
朱厚熜端坐在御座之上,双眼紧紧盯着地图。
殿下,文武百官皆躬身肃立,鸦雀无声。
静静等待着少年皇帝的决断。
这位少年皇帝,可不是仅仅依靠血缘关系登上皇位的平庸之君。
他和太祖、太宗一样,都是从马背上夺得天下、战功赫赫的君主。
满朝文武,无人敢在军事上对他妄加指点。
毕竟,就在几个月前,当今皇帝还以大将军王的名号。
亲率大军,一举歼灭了三十万鞑靼骑兵。
北方至少十年无战事!
这般辉煌的战功,足以与太祖皇帝比肩。
即便是太宗皇帝朱棣,与之相比也稍显逊色。
俄顷!
朱厚熜心中已有定见,缓缓开口:
“朕意已决。蓟州总兵马永,向来善于用兵与用谍。”
“着他广布谣言,就称将率军从草原迂回至建州女真与海西女真后部,以此乱其军心!”
略作停顿,朱厚熜目光如电,扫视着殿下群臣。
“女真各部以部落形式存在,内部利益纷争不断,本就人心不齐。”
“只要这谣言散布开来,定能收效。再命李泾派出一小股骑兵,多携带旗帜深入草原,虚张声势。”
“如此一来,女真必定心生疑虑,自乱阵脚。”
“同时,令戚继光节制辽东、蓟州两边兵马,以迅猛之势追杀女真,务必斩草除根!”
此言一出,无论是久经沙场的兵部尚书,还是足智多谋的内阁大臣,皆在心中暗自赞叹。
他们不得不佩服皇帝此计的精妙,虚实结合、环环相扣。
既有扰乱敌方军心的奇招,又有正面强攻的硬手段。
果真是尽显马上皇帝的谋略与气魄。
“陛下英明,陛下英明啊!”兵部尚书乔伦心中对皇帝的计策已是心悦诚服。
朱厚熜决心既下,便宣布退朝。
随后,在两千神机营精锐与五千锦衣卫的严密护卫之下,迈出紫禁城。
这是他君临天下之后,首次踏出这宫墙之内。
此刻的他,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皇冠,坐着龙辇,率文武百官去阅兵。
一时间,整座紫禁城戒严,气氛紧张!
东厂番子、神机营士兵、锦衣卫迅速行动,将主要大街一一封锁。
确保皇帝出行的万无一失。
而此时,戚继光率领的五万骑兵早已在西郊校场整齐列阵,静静等候。
五万骑兵阵势磅礴。
战马嘶鸣,军旗猎猎。
一个时辰后,朱厚熜抵达西郊校场。
此次,他决定让拥有最强火力的两千神机营士兵跟随戚继光一同前往辽东。
此前,已有十万神机营调至大同、宣府。
朱厚熜打算从这十万人中再抽出一半,前去支援李泾和马永。
朱厚熜要让戚家军作为旋风部队,只需直捣女真首领,其余一概不必理会。
甚至连俘虏都无需抓捕,后续扫尾工作交由李泾和马永负责。
旨在让戚家军发挥其机动性强、战斗力高的特点,以最快的速度给予女真致命打击,避免陷入与敌军的纠缠之中。
在朱厚熜眼中,这些野猪皮,浑身散发着野蛮与贪婪的气息。
此次定要将其斩草除根,哪怕追到天涯海角,也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祸根。
在他看来,这些女真部落的存在,就是对大明的威胁。
必须予以毁灭性的打击。
哪怕因此导致血流成河,哪怕对手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弱妇幼,他也不会有丝毫怜悯与手软。
唯有那些年轻美貌女子,或许还能暂且留她们一命,抚慰大明将士征战辛劳。
回首整个大明朝的历史,面对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以及东北的女真势力。
除了太祖皇帝朱元璋曾以雷霆手段强力打击之外,其余皇帝都没能彻底解决这些边患,始终留有余患。
那些游牧民族和女真部落,一次次地侵扰大明边疆,掠夺百姓财富。
给大明的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