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一落,明军如潮水般向着城内涌去。
这些士兵们一进城便开始疯狂地掠夺财物,见人就杀,城中顿时陷入一片血海。
陈大成亲自率领一支精锐人马,紧紧追在阿格台身后。
阿格台一行人虽然拼命奔逃,但身后的明军紧追不舍。
十几里外,阿格台等人终于体力不支,被陈大成的人马团团围住。
阿格台和他的亲信们背靠背站在一起,手中紧握着武器,眼神中透露出最后的倔强,绝望。
阿格台的女眷们躲在一旁,瑟瑟发抖,哭声不断。
陈大成看着被包围的阿格台,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冷笑。“阿格台,你今日死期到了!”
按照事先接到的旨意,没有将阿格台押送回京师处决,而是当场下令:
“把阿格台的头砍下来,喂我家的狗!”
几个明军士兵一拥而上,将阿格台按倒在地。
阿格台挣扎着,怒吼着,但还是被砍下了头颅。
那颗头颅被士兵用长枪挑起,鲜血滴答滴答地落在油锅里,熟了后喂他家自己的狗。
解决了阿格台后,陈大成擦了擦脸上溅到的鲜血,对手下吩咐道:
“仔细甄别汉人和女真,汉人留下,送往后方,让王阳明大人再次甄别”
“但凡女真,又不会说官话的,直接杀掉,宁可错杀,也绝不能放过一个!”
手下们领命而去,开始在俘虏和城中幸存者中展开残酷的甄别行动。
……
与此同时,在另一处战场。
二十万高丽军队奔袭的脚步迈得更远。
这支军队紧密配合着戚继光的战略布局,一路向着北方持续强势推进。
很快便与野人女真短兵相接,战火瞬间被点燃。
野人女真面对高丽军队的突然来袭,完全猝不及防。
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高丽军队此次竟会如此勇猛拼命。
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二十万高丽大军如汹涌潮水般发起冲锋,喊杀声震天动地。
排山倒海的气势令野人女真胆寒。
一时间,野人女真阵脚大乱,在高丽军队的猛烈攻击下损失惨重。
可野人女真毕竟生长于此,对当地地形了如指掌。
遭受重创后,他们凭借着这份熟悉,迅速且有序地撤入了茂密的原始森林之中。
茂密的丛林成为了他们天然的庇护所,遮天蔽日的枝叶和错综复杂的地形让追击变得困难重重。
高丽军队在兵部侍郎间督军李化成的率领下,一路势如破竹,紧紧咬着野人女真的尾巴。
可当追到原始森林边缘时,李化成却果断下令停止追击。
他深知,原始森林里情况太过复杂,隐藏着诸多未知的危险。
里面或许布满了沼泽泥潭,潜藏着各种凶猛野兽。
还隐藏着野人女真设下的重重陷阱,贸然进入极有可能中了埋伏,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权衡利弊之后,李化成只能无奈地看着野人女真消失在森林深处,等待着下一次的战机。
……
养心殿内,烛火摇曳。
朱厚熜负手而立,目光紧紧锁住桌案上那幅详细标注着东北战事的地图。
自这场战争打响至今,已然四十五个日夜悄然流逝。
每一日,他都在这深宫里,密切关注着前线的风吹草动。
遥想当初他接手大明帝国时,版图不过八百八十万平方公里。
而如今,疆域已赫然拓展至一千三百一十万平方公里。
这其中,还囊括了往昔鞑靼所盘踞的广袤土地。
随着建州女真的覆灭,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如同丧家之犬。
一路逃至遥远的西伯利亚。
这一场大战,戚继光功不可没。
他不仅成功覆灭了建州女真,还将海西建州女真积攒百余年的财富,浩浩荡荡地押运至辽东。
当那一份份战报呈至朱厚熜案前,内阁大臣们无不为之振奋。
此次大捷,缴获白银八十万两,虎皮三千张,鹿皮十二万张。
还有其他琳琅满目的动物皮草钻石,玉器。
可朱厚熜看着这些数字,却微微摇头。
建州女真竟如此穷困潦倒,整个族群人口超六十万。
百年来不断侵扰大明。
可积攒下的财富却不过如此。
不过蚊子再小也是肉,聊胜于无。
朱厚熜轻点桌案上那精巧的系统实景小地图,眉头拧成了个疙瘩。
地图上,大明军队与高丽军队的行军路线清晰可见
此刻,他们都已到了强弩之末,难以前进一步。
补给线如一条细长脆弱的生命线,在漫长的征途上摇摇欲坠。
从内地延伸至此,实在太过漫长,运输的物资损耗巨大。
再看那大兴安岭一带,尽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
广袤无垠,神秘而又危险,成为了大军前行难以逾越的天堑。
沉吟良久,朱厚熜传下口谕。
先让戚继光暂且按兵不动。
好好消化此次缴获的战利品,让士兵们得以休养生息。
同时,在当地选址建造一座坚固大城,作为大明在东北的重要据点。
但朱厚熜当然不会放过女真人。
终极计划从未改变,便是将所有女真部落从这片土地上彻底抹去,一个不留。
朱厚熜轻轻放下手中那盏盛着祁门红茶的精巧茶盏。
叮!
茶盏与杯托触碰,发出一声清脆而细微的声响。
他的目光,从手中那份由曹正淳呈递上来的、详尽的士族财富初步统计名单上缓缓抬起。
此刻,他的思绪已然从东北战事的硝烟中抽离。
转而聚焦于如何对大士族和藩王“动刀”。
曹正淳的初步统计结果,在朱厚熜心中激起层层波澜。
天下士族之中,孔家竟稳坐第一大士族的交椅。
曲阜及其周边州府,孔家所占良田竟多达十二万亩,阡陌纵横,一望无际。
其家中仆人更是超过五千之众。
其中不少人因生活所迫,无奈选择依附于孔家,成为孔家庞大势力的一部分。
自太祖皇帝起,便念及孔家乃孔圣人之后,特恩准其免除赋税。
这一百五十余年来,孔家在免税的优厚待遇下,所聚敛的财富甚至能超过一个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