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嘘,祝娘子她又在和尸体对话了 > 第104章 什么毛病

范九走了。

祝宁只能包上头发,顶上厨师的位置。

毕竟……剩下的康家人她也不敢用。万一……

至于贾彦青——祝宁怕神仙不会做饭,但会炸厨房。

她还饿了,想吃饭。

两只鸡炖了一只,剩下一只,祝宁用竹片五花大绑,直接上火烤。

鸡肚子里还塞了满了泡发的蘑菇。

腊肉也用另一个锅煮上。

至于送来的烙饼,就是今晚的主食,吃的时候烤一烤就成。泡鸡汤也会很好吃的。

看着祝宁做饭的康家人有点坐立不安。

衙门那两个人倒是还好——都这么久了,衙门里早就传开了,县令夫人做饭手艺那是绝佳的!

至于验尸什么的……他们自己也抬过不少尸体,怕个啥?

没多久,饭做好了。

祝宁留下一半给出门的宋进他们留着,另一半盛出来吃。

烤鸡也留了一半。

东西毕竟是康家人提供的,于是祝宁象征性问了句:“来点吗?”

康家其他人立刻摇头拒绝了,纷纷掏出烙饼来,表示自己就着热水吃就够了。

祝宁也没劝。和贾彦青一起,同衙门这边留守的两个人将鸡汤和鸡肉分着吃了。

她喜欢吃蘑菇。

有些蘑菇是新鲜的好吃。

但有些蘑菇,晒干了再泡发,反而风味更加浓郁。

比如香菇。比如木耳。

这边的木耳是大片肉厚的木耳。

吃起来很脆。

还有一些杂菇,虽然风味没那么特别好吃,但也胜在很鲜。

配合鸡肉——那就是鲜上加鲜。

一口蘑菇汤,一口热烙饼,太能慰藉饥饿的肠胃。

康家人嚼着干巴巴的大饼,看着祝宁他们吃得热火朝天,面色复杂,欲言又止。

范九他们回来得很快。还带回来了一件血衣。

但只有一件血衣,其他并无任何东西。

血衣是在上游一些的河边发现的。

说是血衣,其实也不尽然。

上头的血实在是不多。

祝宁放下饼,将血衣展开平铺,仔细检查。

血液分布很驳杂。

浸染的位置很奇怪——并无破损,但却是浸染的痕迹。

检查许久,祝宁说出自己的判断:“这件衣服,应当是用来包扎过伤口的。伤应该不算严重,血液并不算多,而且浸染面积也不大。”

如果伤口很大,出血很多,浸染面积会大很多。

宋进道:“是在水边发现的。山沟很深,到那后,猎狗就开始乱转了。”

这不奇怪。

本来就过了这么多天了。

而且如果人真的掉进水里了,水本身也会掩盖住气味——被猎狗追踪的时候,跳进水里,是最有效的逃避办法。

如果是流动的水,那更是效果好。

宋进看向贾彦青:“会不会是人受伤了之后,不小心掉进去,被水冲下去了?”

贾彦青看向康大。

康大神色也不太好。

然后他点点头:“有这个可能。如果真是受伤了,又不熟悉路,很有可能掉下去。”

祝宁看着血衣。血衣就是最普通的粗布衣裳,土蓝色。洗得很旧了。上头还有补丁。

除此之外,实在是看不出什么别的线索。

就连每一个缝合的地方,她都仔细捏过。

一直沉吟不言的贾彦青开口道:“那为何留下了这件衣裳?”

如果是不小心掉下去,勾破了衣裳留下碎布还好说。或是掉了一只鞋子也好说。

偏偏是一件衣裳。

祝宁的想法和贾彦青是一样的。

康大这个时候沉声说了句:“那贱人知道我们会用猎狗找她。故意留下的。人血的味道最重,经久不散,猎狗最容易找到。如果有了这个,猎狗一定会往这边追。”

贾彦青沉吟片刻,问祝宁:“能否看出血液到底是新鲜的还是陈旧的?”

祝宁实话实说:“如果是今天的还能看出来,这都过去了三天了……看不出了。血液干掉之后,就看不出来了。”

至少肉眼看不出。

贾彦青便不再为难祝宁,只看向康大:“所以猎狗现在派不上用场了?”

康大脸色难看地点头:“她就是故意的。”

“既然如此,吃点东西吧。剩下的事情,明日再说。”贾彦青淡淡道,接着自己就平静坐下了。

康大别无他法,也只能坐下。

贾彦青看一眼祝宁,忽问了一个问题:“这样聪明的小娘子,会往哪里跑?”

祝宁沉吟片刻:“那就要看她觉得哪里最安全了。”

如果觉得县城里最安全,她一定会往县城里跑。

但如果她觉得山里更安全的话,那就只会往山里扎。

贾彦青面露沉吟。

祝宁轻声道:“她会下毒,会用血衣来欺骗猎狗,你说,她为什么不识时务,配合康家呢?”

贾彦青被祝宁一问,又思考片刻,忽叫了康大来问:“康有宝是怎么回事?是什么样的毛病?”

康大沉默着,半天没回答。本来都要以为他不会回答了,才听见他开口:“当年二弟媳难产,生了三天都没把孩子生下来。最后,是硬生生拽下来的,不知道是拽的问题,还是怎么的,有宝长大一点后,我们就觉得不对劲。”

“他不怎么哭,身上没劲儿,一岁了还不会翻身,也坐不起来。更听不懂我们说话,更别说自己说话了。”

“我们找了个算命的。算命的说,贵人语迟,让我们耐心再等等。”康大说到这里就露出了愤怒的神色来:“那算命的就是骗人的!他就是怕说出来后挨打!”

祝宁也很无语:不是,你们都觉得有问题了,不去找大夫,去找算命的?这是什么骚操作?

贾彦青问出了祝宁的心声:“你们为何不看大夫?”

康大叹了一口气:“镇上那时候没大夫。看大夫得去城里。进城太麻烦了。而且有宝除了迟一点,也是能吃能睡的。而且如果真是傻病,也治不好,去看大夫管啥用?”

“后头越长大,有宝就越不对劲。”

“七岁的娃,和别人两岁差不多。”

“而且……身上也抽巴,总伸不直,说话也说不清楚。”

祝宁问了句:“是不是生下来的时候,脸都憋青了,气息也微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