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一个出马仙自述真实经历 > 第126章 你所遇到的人,其实都是你自己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修行以来我发现有句话很有道理

别人眼中的你不是你,你眼中的自己也不是你,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

就像三毛曾经说的最经典的一句话:“你对我百般注解并不构成万分之一的我却是一览无余的你”

其实你生命中遇到的所有人,都是为了照见你自己

你人生中所看到的,都是为了照见你自己,都是你自己内心世界的倒影

别人眼中的你是你刻意伪装后的自己,你眼中真正的自己也不是你自己,这世上,很少有人真正了解自己

有些时候我们自己未真正的触及事物深层、固有的真实本事,只是停留在自己内心的信念系统,自己所构建起的虚幻镜像里

这些信念,固有的思维模式,就像强光手电筒一样,将我们的主观解读与偏见投射在他人身上,我们以为自己在观察理解他人,实际上,我们只是在审视自己内心的意识

当我们透过自己的信念系统去看待事物时,我们所体验到的并非人生经历,未愈合的伤痛以及你所信奉的信念所塑造出的一个扭曲的镜像,这个镜像包含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也在揭示你内心的恐惧,渴望和未解的疑惑

就像金刚智慧中,笔的故事,同样是一只笔,在人的眼里,它是一只笔,但是在小狗的眼里,这是一个磨牙玩具,那么到底是笔还是模压玩具呢,谁对谁错呢?其实谁都没有错,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它被定义成什么,取决于看待他的人,同样的道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空性,它是什么,取决于你如何看待它,取决于你内在的信念系统

因此,我们所看到的他人,其实都是我们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外化,心中有则有,心中无则无,我们透过他们这面镜子,照应出我们自己的情感、需求和未解之谜,要学会透过事情去内关自己,理解自己,觉察自己,并修正和疗愈自己

这大千世界,要做到心无外物很难,但成长亦是自己与自己和解的过程,只有我们敢于正视自己内心的真实才能更准确的理解他人,也才能更真实地面对这个世界

见天地,见众生,最后见得都是自己

《金刚经》中讲,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物化世界并不是真的存在,不过是取了个名字叫世界。那它是怎么来的呢?因缘聚合而成,缘散了也就消失了,任何物质乃至地球宇宙也都是生生异灭的。人生也是如此,生老病死无一例外,一切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不会长久,会变化的就不是真实的,不变的,永远存在的才是真实。

那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呢?那就是生命的真相,真正的你,老子称它为“道”,道看不见摸不着,所以佛家也叫他空性

实际上,我们的本性就是空性,这个世界的一切万物,都是从空逐渐生发出来的,没有空哪来的有呢?而从空到有呢,都是需要一个缘加一个缘,因缘合和而成的,明白这一点,你就离开悟不远了。

所以让花成花,让树成树,感恩遇见,相遇即是缘,结缘地球,ERtKJhGZ,非诚勿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