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只靠武力上的制裁……”李冥轩再次回味系统的话。
这句话点醒了他。
他之前的行动,无论是审判漂亮国高层,还是更早之前的惩恶,本质上都依赖于他强大的、近乎“神明”的超自然能力。
但面对这种渗透在经济、文化、社会结构中的系统性问题,
单纯的“力量”显得有些束手无策,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此刻,李冥轩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感。
这与面对强大敌人时的感觉完全不同。
那是一种面对一个无边无际、盘根错节、难以撼动的庞大体系时的茫然。
这百分之五的任务进度,简直比前面百分之九十五加起来还要难上百倍。
“难道真的没办法了吗?”
李冥轩靠在沙发上,仰头看着天花板。
如果连拥有如此力量的自己都对此束手无策,那这个世界的不公,岂不是真的永无止境了?
而且,任务时间也不多了,五年看似还有很久,但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有些少了。
就在他心烦意乱之际,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系统说的是“罪恶”,是“不公的根源”。
这些根源,虽然无形,但并非无迹可寻。
资源垄断和经济剥削,往往伴随着具体的行为——
比如,某个跨国公司为了攫取廉价资源,不惜破坏当地环境,污染水源,牺牲当地居民的健康和未来。
又比如,某个金融巨头利用信息不对称和规则漏洞,进行掠夺性的金融操作,导致无数普通人倾家荡产。
这些具体的“恶行”,虽然不像战争那样血腥直白,但其造成的伤害,同样深重,甚至更为持久和广泛。
他们的贪婪和冷漠,同样在制造着无数人间悲剧。
“对!或许我无法一下子改变整个体系,但我可以针对那些最恶劣、最明目张胆的‘经济罪行’进行打击!”
想到这里,李冥轩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
他不需要去摧毁整个资本体系,资本本身并非原罪,逐利也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自己要做的,是为这个体系划定一条底线,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那些为了利润最大化而不择手段,将自身利益建立在无数人痛苦之上的极端贪婪者,
那些将“经济剥削”演绎到极致的“无形罪犯”,
都必须受到惩罚!
这种惩罚,或许不是物理上的消灭,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审判”。
比如,将他们隐藏在层层法律文件和复杂金融工具背后的肮脏交易,彻底暴露在阳光之下。
让全世界都看清他们光鲜外表下的丑陋面目。
至于‘文化压迫’,李冥轩暂时还没有想到什么办法,这个就只能放在最后面了。
……
一夜无话,时间来到了第二日上午。
李冥轩正准备去实施自己的计划,就被一条醒目的社会新闻标题所吸引。
【榕城市华清医院,家属因没钱,院方停止手术,导致十二岁患者不幸离世,家属泣诉“医院见死不救”!】
榕城?那不是虞国的一线城市吗?
没有多想,他立刻点了进去。
新闻报道配有图片和视频片段,详细叙述了事件的经过。
原来,一个来自普通工薪家庭的十二岁男孩,患上了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急需进行心脏移植手术。
为了给孩子治病,这个家庭早已倾尽所有,变卖了房产,四处借债,勉强凑够了前期的治疗费用,住进了榕城这家颇有名气的华清医院。
手术日期终于排定,配型也成功了,一家人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然而,就在手术即将进行的关键时刻,医院方面却通知家属,需要再缴纳一笔高达七十六万的手术及后续治疗费用,否则手术无法进行。
这笔钱对于早已山穷水尽的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他们苦苦哀求,希望能先行手术,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筹钱,甚至写下欠条,用所有能抵押的东西做担保。
孩子的父亲甚至在医院办公室给医生和负责人下跪,但还是无用。
新闻视频里,孩子的母亲哭得撕心裂肺,一遍遍重复着,
“我们就差一点点了,就差一点点孩子就能活了……为什么就不能先救救他?钱我们一定会还的,砸锅卖铁也会还的……”
然而,医院方面的态度很坚决。
规定就是规定,没有缴足费用,手术不能进行。
他们表示理解家属的心情,但也强调医院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和运营成本。
时间不等人,孩子的病情因为等待而急剧恶化。
就在家属还在绝望地四处筹钱时,孩子最终没能撑住,在病床上停止了呼吸。
在视频的最后,是孩子父母悲痛欲绝的画面。
以及医院方面一位发言人面对镜头,面无表情地表示,
“对于患者的不幸离世,我们深表遗憾。但手术未能进行,是因为家属未能及时缴清相关费用,符合医院规定流程,院方并无责任。”
此报道一出,立刻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各种声音铺天盖地而来。
“这他妈还是医院吗?简直是屠宰场!眼睁睁看着孩子等死,就因为钱?!”
“冷血!无耻!医德何在?救死扶伤难道只是一句空话?”
“心疼那孩子,也心疼那对父母,绝望是什么滋味,我不敢想……”
“楼上的都冷静点,医院也要运营,医生也要吃饭,没钱怎么买药?怎么开设备?总不能让医院亏本做慈善吧?”
“放屁!运营成本是借口吗?一条人命啊!难道就不能有点变通?有点人情味?先救人,钱后面再想办法不行吗?”
“说得轻巧,万一家属后面赖账呢?谁来承担这个损失?现在医闹那么厉害,医院也很难做。”
“这根本不是医院难不难做的问题,这是钱和人命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在生命面前,任何规章制度都应该让路!”
争论很快从对医院方面的声讨,延伸到了更深层次的问题。
“归根结底,还是看病太贵了!一场大病就能拖垮一个普通家庭,这正常吗?”
“是啊,现在的医保能报多少?很多特效药、进口器材都不在报销范围内,真得了重病,有几个人能负担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