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禅锋刃:帝王江湖血菩提 > 第68章 梵天血印

禅锋刃:帝王江湖血菩提 第68章 梵天血印

作者:作家小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5 01:12:45 来源:小说旗

青铜匣内伸出的铜钱手突然炸开,九百枚听风钱裹着尸油射向佛龛。梁红玉霓裳剑气卷起经幡,绢帛遇风即燃,火光中映出钱孔里暗藏的西夏狼纹。

\"是狼卫的追魂钱!\"韩世忠独臂刀劈开供桌,檀木桌面轰然竖起,钉在上面的铜钱竟拼出童贯的画像。赵佶龙渊剑点地腾空,剑光扫落横梁悬着的二十盏长明灯,灯油泼洒处显出一条血线——直指藏经阁顶层的《开宝藏》经柜!

梁红玉踏着坠落的长明灯纵身而起,霓裳剑气刺穿经柜铜锁。柜门洞开的刹那,九百卷《金刚经》如雪崩落,经文间赫然夹着枢密院密档——沧州兵变的阵亡名册竟用朱砂勾去了韩世忠的名字!

\"小心脚下!\"韩世忠突然暴喝。赵佶方才立足的青砖突然塌陷,露出下方暗河汹涌。龙渊剑气贯入地缝,青光炸裂处,二十具青铜傀儡破水而出,关节镶嵌的听风钱发出刺耳鸣响。

梁红玉剑气回旋,霓裳剑光绞碎三具傀儡。金铁残骸中突然迸出碧绿烟雾,韩世忠刀风卷起供桌残木拍散毒雾,焦黑的木屑上竟显出蔡京手书的\"禅\"字。

\"屏息!\"赵佶突然扯下袈裟掷向半空。僧袍鼓荡如帆,袖中暗藏的九百颗檀木佛珠激射而出,精准嵌入傀儡耳孔。机括卡死的声响中,剩余傀儡突然调转矛头,朝着藏经阁外结阵的武僧扑去。

混乱间,佛龛内的青铜匣突然震颤。血水中浮起半枚玉玺,残缺处渗出黑血,在地面汇成瘦金体小字:\"寅时三刻,龙血洗剑\"。

韩世忠刀劈青铜匣,刀刃触及血水的刹那,整座藏经阁突然倾斜。梁红玉剑气刺入承重柱,霓裳剑光映出柱内暗藏的机括——二十年前灵州城破时的攻城弩部件!

\"地脉在动!\"赵佶龙渊剑气横扫地面,青砖炸裂处显出一条青铜栈道。暗河浊浪拍击着锈迹斑斑的护栏,护栏上嵌着的竟是端王府侍卫腰牌。

三人沿栈道疾行,身后不断传来梁柱断裂的巨响。转过三道弯,前方赫然出现沉在河底的青铜战车——正是永裕陵密道中见过的那辆!只是此刻车厢大开,二十具骸骨颈间的听风钱不翼而飞。

\"看车辕!\"梁红玉剑气扫落青苔,霓裳剑光映出新鲜刀痕。韩世忠独臂刀比划痕迹走向,刀锋突然指向暗河对岸:\"是杨可世的破阵刀法!\"

话音未落,河水突然沸腾。九具浮尸顺流而下,尸身穿着大相国寺武僧袍,胸口皆插着刻有西夏狼纹的箭矢。赵佶龙渊剑气卷起一具浮尸,袈裟下赫然露出童贯亲军的虎头刺青。

\"有埋伏!\"梁红玉突然旋身出剑。霓裳剑气刺入水面,炸起三丈高的水幕。二十名狼卫破水而出,弯刀上镶嵌的听风钱发出鬼哭般的啸叫。

韩世忠独臂刀劈开最先冲来的狼卫,刀锋触及皮甲的瞬间突然变招横削——竟是从对方肋下挑出一卷枢密院密函!赵佶龙渊剑气化作青莲护体,剑光扫过密函,焦黄的宣纸上显出血字:\"腊月廿三子时,断龙脉于大相国寺\"。

子时的梆子声穿透地宫,整条暗河突然倒流。狼卫尸体被漩涡卷向深处,河床显露处竟有一座青铜钟楼。梁红玉剑气点地腾空,霓裳剑光映出钟面铭文——正是沧州兵变当日,韩世忠阵前折断的陌刀熔铸而成!

\"当心音波!\"赵佶突然掷出龙渊剑。剑锋刺入铜钟裂缝的刹那,钟内突然迸发刺耳鸣响。音浪震得栈道护栏尽碎,韩世忠以刀拄地,虎口迸出的鲜血在青砖上汇成西夏文字:\"帝王骨,补天缺\"。

梁红玉剑气突入钟楼,霓裳剑光绞碎铜钟。残片纷飞中,一具焦尸抱着半截陌刀坠落——正是韩世忠沧州兵变时战死的副将!

\"杨兄弟!\"韩世忠独臂刀接住焦尸,刀背触及尸身的瞬间,焦尸突然睁眼。腐烂的指骨扣动陌刀机关,九支毒弩射向赵佶面门!

赵佶袈裟鼓荡,袖中佛珠连弹。檀木珠击碎毒弩的刹那,焦尸胸腔突然炸开,飞出的不是脏腑,而是浸透尸油的《五路伐宋策》残页!

\"看第七策!\"梁红玉剑气卷起残页。霓裳剑光映出模糊字迹:\"借佛门香火,改东京龙脉\"。韩世忠刀劈焦尸天灵盖,颅骨内层赫然刻着大相国寺的地宫密道图。

赵佶突然口诵《心经》,龙渊剑气暴涨。青光穿透钟楼残骸,照出暗河对岸的青铜祭坛——坛上供着的不是三牲,而是二十颗刻着\"宣和通宝\"的青铜头颅!

祭坛中央的青铜鼎突然轰鸣,鼎内升起半枚玉玺。赵佶龙渊剑气触及玉玺的瞬间,鼎身裂开九道缝隙,渗出的不是朱砂,而是沧州兵变阵亡将士的骨灰!

\"陛下不可!\"韩世忠独臂刀横拦。刀锋触及鼎耳的刹那,九百枚听风钱突然从鼎腹激射而出。梁红玉霓裳剑气织网,剑光映出钱孔里暗藏的银针——针尖淬着碧磷蛇毒!

赵佶突然割破手腕,鲜血洒向龙渊剑。剑身裂纹遇血即合,青光暴涨处,二十道剑气直冲祭坛。青铜鼎轰然炸裂,飞出的玉玺残角精准嵌入剑柄龙口。

\"原来如此!\"梁红玉剑气突刺祭坛基座。霓裳剑光绞碎青砖,露出下方暗藏的机括——竟是利用汴河水力驱动的浑天仪,仪轨上刻满西夏文字:\"龙脉东移日,佛血染汴京\"。

韩世忠刀劈浑天仪枢轴,金铁交鸣声中迸出蔡京印章。赵佶龙渊剑气点向仪轨,青光沿着刻痕游走,最终指向大相国寺药师殿方向。

三人冲破暗河岩壁时,寅时的梆子声正响彻东京。药师殿前九百武僧结阵,手中戒刀映着残月寒光。为首的老僧掀开斗篷,露出童贯嫡传弟子的刺青——左肩狼头,右肩龙尾!

\"禅锋饮帝血...\"赵佶轻抚龙渊剑,剑身突然自鸣。青光如瀑泻向药师殿,梁红玉的霓裳剑气与韩世忠的独臂刀光同时迸发,三道光华交汇处,殿门轰然洞开——

药师殿门洞开的刹那,九百武僧突然齐诵《药师经》。声浪裹着香灰扑面而来,韩世忠独臂刀横斩殿前铜炉,火星四溅中暴喝:\"童贯养的秃驴,也配念救度众生经?\"

炉灰散尽,殿内景象令梁红玉倒吸冷气——九丈高的青铜药师佛左掌托着玉玺残角,右手指天姿势却是西夏祭天礼。佛身裂缝渗出朱砂,在地面汇成二十年前端王府的布局图。

\"原来在这里。\"赵佶龙渊剑气点向佛像眉心。青光触及青铜的瞬间,整座佛像突然转动,佛肚露出暗门,门内传出机括咬合的声响。

童贯嫡传弟子突然掷出戒刀,刀身在空中裂成九节,每节都迸出淬毒银针。梁红玉霓裳剑气卷起供桌布幔,绢帛翻飞间竟用剑尖绣出\"沧州\"二字——正是韩世忠独臂刀法的起手式!

韩世忠心领神会,独臂刀顺势劈向布幔。刀气穿透绢帛,将毒针尽数钉入殿柱。梁红玉趁机剑气突进,霓裳剑光刺入暗门缝隙,金铁交鸣声里传出齿轮崩断的脆响。

\"小心佛眼!\"赵佶突然扯住二人后领暴退。青铜佛像双目迸裂,九百枚听风钱如蜂群涌出,钱孔喷射的朱砂烟在空中凝成西夏文字:\"寅时三刻,龙血祭天\"。

韩世忠刀背拍地,青砖碎块激射入烟幕。碎砖击打铜钱的声响忽密忽疏,竟暗合《破阵乐》节拍。梁红玉闻声而动,霓裳剑气顺着音律破绽突入,剑光过处铜钱尽碎。

暗门轰然开启的刹那,殿外突然传来五更梆子。赵佶腕间佛珠无风自燃,灰烬落地竟摆出北斗吞月之形。龙渊剑突然自鸣,剑柄玉玺残角渗出黑血,顺着剑纹淌成八个瘦金小字:

\"梵天血印,菩提证道\"

暗门内是深不见底的竖井,井壁嵌满带齿铜钱。韩世忠以刀试路,刀刃刮擦铜钱的声响竟与当年沧州城头的箭雨声一般无二。

\"是杨可世的听风辨器术。\"梁红玉剑气扫落井壁青苔,露出下方凿痕——每道刻痕间距三寸七分,正是灵州守军专用的量天尺规格。

下行三十丈,寒气突至。井底竟是冰封的暗河,河面倒映着大相国寺全貌。冰层下隐约可见青铜锁链,链环上刻满\"崇宁通宝\"的阴文。

赵佶龙渊剑气破冰,青光入水的刹那,整条暗河突然沸腾。二十具青铜棺椁浮出水面,棺盖上的北斗七星皆用断箭拼成——与永裕陵地宫那口黑漆棺椁如出一辙!

\"开棺!\"韩世忠独臂刀劈向最近棺椁。刀锋触及青铜的瞬间,棺内突然伸出覆满铜钱的手,指尖捏着的血书赫然是童贯笔迹:\"元佑八年七月,借香火改地脉于大相国寺\"。

梁红玉剑气横扫其余棺椁,霓裳剑光映出十九份枢密院密档。每份档案都记载着佛寺改建记录,而改建方位竟暗合西夏龙脉走向!

\"看冰层倒影!\"赵佶突然剑指河面。暗河沸腾处,大相国寺的倒影突然扭曲成西夏王城形制。龙渊剑气穿透冰层,青光炸裂处显出一尊青铜浑天仪——仪轨刻度显示,今日亥时龙脉将彻底西移!

亥时的更鼓穿透地层,浑天仪突然疯狂转动。仪轨间迸射的火星点燃冰层下的尸油,整条暗河瞬间化作火海。韩世忠扯下僧袍浸水护住口鼻,独臂刀劈开热浪:\"找机关枢纽!\"

梁红玉剑气刺入浑天仪基座,霓裳剑光映出三枚狼头锁扣。赵佶龙渊剑点向锁眼,剑尖触及的刹那,浑天仪突然裂开,露出内藏的青铜梵钟——钟面铭文竟是用沧州兵变阵亡者眼珠熔铸而成!

\"让洒家来!\"韩世忠暴喝跃起,独臂刀全力劈向梵钟。刀锋触及钟面的瞬间,整座地宫突然寂静——二十年前沧州城头的喊杀声、箭矢破空声、战马嘶鸣声从钟内喷涌而出!

梁红玉突然剑气回旋,霓裳剑光在身前划出太极图案:\"音波幻阵!守灵台清明!\"赵佶口诵《金刚经》,龙渊剑气化作青莲罩住三人。梵钟声浪撞击莲瓣,在冰面上刻出带血的西夏文:

\"子时三刻,龙血洗剑\"

韩世忠独臂刀插入冰层,刀气顺着裂缝直抵梵钟基座。地动山摇间,青铜梵钟轰然坠地,钟内滚出个鎏金铜匣——匣面北斗七星的位置,正好对应玉玺残缺处!

\"终于齐了。\"赵佶龙渊剑挑开铜匣。青光映出玉玺最后一角的刹那,匣底机关突然启动,九百支浸毒弩箭从四面八方射来!

梁红玉霓裳剑气织成光网,箭雨触及剑气的瞬间,箭杆突然自燃。韩世忠刀风卷起火龙,将毒烟反吹向弩箭来处——暗河岩壁炸裂,露出二十架枢密院制式弩机!

\"蔡京老贼!\"韩世忠刀劈弩机残骸,在齿轮间挑出半封密信。焦糊的宣纸上残留着童贯印鉴:\"腊月廿三子时,断龙脉者当持帝王骨\"。

赵佶突然割破手掌,鲜血滴向玉玺残角。三块残片遇血即合,完整玉玺浮现的刹那,龙渊剑突然剧烈震颤——剑身裂纹处渗出黑血,凝成西夏王的狼头徽记!

\"陛下不可!\"梁红玉剑气突至,霓裳剑光挑飞玉玺。完整玉玺坠入暗河火海,河水突然沸腾如熔岩,河底升起九尊青铜鼎——鼎内浮着的竟是二十年前端王府暗卫的尸骸!

韩世忠独臂刀劈开鼎耳,青铜残片映出惊悚真相:每具尸骸天灵盖都钉着刻有\"宣和\"年号的镇龙钉,而钉帽新月凹痕与童贯护膝标记完全吻合!

\"原来沧州兵变是局...\"韩世忠虎目充血。刀锋劈碎最后一尊铜鼎,鼎内飘落的血书揭穿惊天阴谋:当年童贯借西夏狼卫之手屠灭端王府暗卫,用他们的颅骨钉住大宋龙脉!

子时的更鼓响彻天地,完整玉玺突然从火海升起。赵佶龙渊剑气卷住玉玺,剑身黑血突然化作青烟——玉玺底部赫然露出西夏国玺的阴刻纹样!

\"好个偷天换日!\"梁红玉剑气冲霄。霓裳剑光撕开暗河穹顶,月光如剑刺入地宫,照出玉玺内部暗藏的青铜机括——竟是利用传国玉玺温养西夏王气的邪术!

赵佶突然反手将玉玺拍向剑锋。龙渊剑应声而断,碎片中迸出清越龙吟!断裂处涌出的不是铁髓,而是二十年前被童贯熔铸的端王金印!

\"原来如此...\"韩世忠独臂刀挑起金印残片,\"陛下早知玉玺被调包?\"

\"朕七年前闭关时,龙渊剑便不再认主。\"赵佶扯下袈裟裹住断剑,\"今夜种种,不过是要诱出蛀空大宋根基的真凶。\"

暗河突然剧烈震颤,童贯嫡传弟子破冰而出,手中戒刀已换成西夏狼卫的弯月刃。梁红玉剑气未至,那人面皮突然脱落——赫然是沧州兵变时\"战死\"的副将杨可世!

\"韩兄别来无恙?\"杨可世刀指玉玺,\"这局从端王府暗卫选拔时就已布下,童大人要我带句话:佛门清净地,最宜葬帝王!\"

韩世忠独臂刀突然脱手飞出,刀柄暗藏的机括弹出一截链刃。杨可世挥刀格挡的刹那,链刃突然缠绕弯月刃——竟是二十年前两人共创的\"子母锁兵诀\"!

\"这招你忘了?\"韩世忠暴喝收链。杨可世兵器脱手的瞬间,梁红玉霓裳剑气已刺入其肩井穴。赵佶龙渊断剑点向其眉心,剑气透骨而过:\"说!童贯在何处养龙脉?\"

杨可世突然狞笑,嘴角渗出黑血。梁红玉剑气挑开其衣襟,胸口狼头刺青下竟嵌着青铜浑天仪——指针正指向皇宫延福殿方向!

寅时梆子响彻汴京时,三人站在延福殿飞檐上。赵佶手中断剑映着残月,剑身裂纹已蔓延至剑柄。韩世忠独臂刀劈开殿顶琉璃瓦,梁红玉剑气扫落九重纱帐——

殿内九口青铜鼎按北斗方位排列,鼎中朱砂沸腾如血。童贯端坐阵眼,怀中抱着的不是玉器,而是半枚西夏狼头金印!

\"官家可知何为帝王骨?\"童贯笑声嘶哑,\"二十年前端王闭关修炼的《瘦金剑诀》,早将你的武骨炼成镇国法器!\"

韩世忠刀劈最近铜鼎,刀刃却被鼎耳卡住。鼎内突然伸出覆满铜钱的手,指尖夹着的密信盖有蔡京印鉴:\"腊月廿三,收网捕龙\"。

梁红玉剑气突刺童贯膻中穴,霓裳剑光触及紫袍的瞬间,童贯突然化作虚影——竟是西域幻术!真身从殿柱转出,手中狼头金印已嵌入赵佶断剑缺口。

\"禅锋饮帝血...\"童贯咬破舌尖喷向金印。赵佶突然旋身出剑,断剑精准刺入金印机括——原来龙渊剑断裂时,他早将真正的传国玉玺残片藏于袖中!

青光炸裂处,九口铜鼎同时轰鸣。韩世忠独臂刀劈断鼎足,梁红玉剑气绞碎青铜残片。童贯暴退间撞上殿柱,柱内暗藏的九百枚听风钱尽数贯体而出!

晨光初现时,赵佶将完整玉玺沉入龙亭湖。韩世忠独臂刀在湖石刻下\"禅锋\"二字,梁红玉忽然剑气点水——涟漪间浮出半枚西夏兵符,暗河深处传来机括转动的闷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