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了一个晚上,徐敬之总算恢复了些精神。
因着昨天晚上的碰面,大家都知道县令大人来了,一大早就等在了苏家门口。
徐敬之也知道大家来所为何事,倒也不啰嗦,让众人回去清算好家准备卖出的粮种,然后又让随从拿了银钱去镇上换成零散的碎银。
“云希,我听说你还种出了亩产五百斤的麦子,是否也打算一起卖于官府,这样刚好能赶上种冬小麦。”
“行啊,这不是什么大事,就不知道这麦种的价格和谷种是不是一样,一样的话也行,低就低点吧,总归也不是什么大事”
说到银钱,徐敬之突然有点不自在
“嗯,价格倒是一样,不过…就是…”
苏云希见他说话扭捏,以为他还有什么想让自己帮忙,就直接问了出来。
“姐夫是还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么”
“帮忙倒不需要,不过就是想给你打个欠条。”
“什么意思,不会是姐夫拿不出这买粮的钱吧。”
苏云希有些诧异
“那倒不是,乡亲们的钱还是能给,至于你的么,只能先欠一下。”
苏云希看着眼前的徐敬之,不至于吧,堂堂一个县令,这么点钱都拿不出来。
徐敬之看着苏云希看他的眼神,也只能轻叹一声,把县衙目前的情况大概说了一下。
大庆国每处衙门,不管是县还是府或是洲,都会量留上供钱作为籴(di第二声)本,用于在丰收时低价收购粮食,灾荒时高价卖出平抑粮价、救济灾民。
可县衙留存的本就不多,这次又遇上泥石流,所以已经去了一部分资金,剩下的也只够购买稻种的银钱。
“我也不怕你恼我,我确实是因着我们之间的关系才跟你开这个口,要是让你蒋姐姐知道,肯定要大骂我一顿的,可我也没办法了,你蒋姐姐连她的嫁妆钱都给我了。”
徐敬之说完也有些无奈,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县令,他真的想让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毕竟他自己也是穷苦人家出身,更清楚这其中的艰辛。
他知道苏云希是个有大爱之人,所以才跟她开这个口。
“噗嗤”
苏云希笑出了声
“我还以为多大点事,这点小事姐夫何至于就不自在了,你直接于我说不就好了,我不是那般小气之人。
既然姐姐姐夫都是这心系百姓之人,我自然也要以你们为榜样,这样吧,我手里一共有二十多万斤粮食,我全部给你,你也不用打欠条,就当我捐赠的。”
“如此那就多谢…嗯?什么,云希你…你要捐赠二十多万斤粮种。”
徐敬之以为自己听错了,重新问了一遍。
“姐夫,你没听错,我就是要捐赠这些粮食,”
徐敬之听到苏云希再次肯定,心里说不出的激动,这真是个大好人呐!
苏云希莞尔,这事昨晚谢墨安就跟她也提过一下,说徐敬之是个清官,估计也拿不出这么多银钱,她那时候就想把自己的粮食直接捐赠了。
这就当自己花钱给自己买个名声了,这对她也没坏处,反倒有种隐秘的成就感。
徐敬之欢欢喜喜的让人去搬粮食,那边去换银钱的人也回来了,随后大家都到村口空地集合,开始正式卖粮。
经过一整天的结算,总算把杏花村征收粮种的事情结束,徐敬之为感谢所有人的配合,做了一番激励的演讲。
“我是文安县县令,今天感谢各位乡亲们的大力配合,这粮种将由本官亲自送到老百姓的手中,而你们就是所有人的恩人,是你们的大义让所有人都吃上了饱饭,你们都是好人。”
苏云希站在谢墨安边上看着因为他这一番话情绪激动的村民,啧啧两声
“不愧是探花郎,几句话就让所有人热血沸腾,真把自己当成了救苦救难的英雄了。”
谢墨安站在旁边没说话,只是看着在忙碌搬运粮食的人,皱着眉头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
苏云希看他这样似是有话要说,就把目光转向她
“云希,我得离开一段时间。”
苏云希听到这话心“咯噔”一下,虽然知道他不可能一直守着她,不过突然得知这个消息,心里还是有些难受。
“那你打算去多久,还回来么?”
听到苏云希这样问,谢墨安心里也有些不舍,可他必须完成舅舅交代的任务。
“这次不会去太长时间,只是辅助徐敬直去发放粮食,到时候我肯定先回来一趟。”
谢墨安的话一出,苏云希就知道这次运粮任务结束他肯定还要离开,只是在离开之前也肯定会回来见她一面。
是啊,他虽然在这里年一多,可这里毕竟不是他的家,他肯定是要离开的。
“你别多想,我对你的感情是真的,我回去除了报个平安,也是和父母商量你我的婚事。”
苏云希听到这话还有些回不过神来,不是在说要离开的是么,怎么突然又提到这上面了。
不过她也不是扭捏人,既然认定了自己的心意,也不会不愿承认,所以虽然有些害羞,倒也认真的说
“好,我等你。”
谢墨安拉拉了拉她的手
“不会让你等太久的”
说完拍了拍手,只见从暗处走来两个身穿黑衣的人
“我给你留了两个暗卫,一个你留在身边,可以随时保护你,另一个你看着安排。”
谢墨安说完,两个暗卫就分别向苏云希行礼
“属下见过小姐。”
苏云希这才看清,其中一个还是女子。
随后谢墨安跟苏云希几句道别,就跟着徐敬之一起出发。
苏云希虽心中不舍,但也知道事有轻重缓急。
看着人群背影都隐在夜色中,苏云希才收回目光。
身后的两人都跟上她的脚步,回到家中,看到亭子里都还摆着白天他们喝水的茶杯,明明才分开片刻,却已觉得开始有些想他了。
苏云希有些自嘲的笑笑,自己一个现代魂,是不是太矫情了些。
可当她晚上一个人躺在床上辗转难眠的时候,终于体会到了那句“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的意义。
看来这习惯成自然真是害人不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