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回到四合院:我选择了富贵一生 > 第9章 巡视工作开导傻柱

郝仁刚回办公室,翘着腿放到桌上,点了根烟,寻思着怎么给自己安排个秘书,也过过,有事秘书干,没事……秘书干的美好生活。

咚咚咚

听到有人敲门,郝仁连忙收敛下坐姿。

“请进”

郝仁看着走进来的张虎,些许拘谨的立正敬礼的样子,笑了笑。

“报告郝处长,保卫处一大队张虎前来报到。”

“坐吧坐吧,私下不用那么严肃,我就叫你虎子吧。我找你来,是想从你这了解一下,咱们的保卫处的工作情况。”

郝仁和张虎聊了会,问了问平时保卫处的工作,厂里的情况,内部人员情况……

聊完,郝仁心里对轧钢厂目前情况大致也了解的差不多了。

看了看时间,离下班还有一个多小时,便起身拿起大衣,收拾好自己,准备出门。

“走,虎子,带我在厂里转转,也熟悉熟悉。”

“好的,处长,您跟我来。”

俩人从办公楼出来,便准备一路沿着东南-北-西北-东北的方向转一圈。

边走,张虎边给郝仁介绍着厂里的情况,郝仁看到奇怪的物件和设备也会主动问,路上碰到打招呼的巡逻员和轧钢厂员工,郝仁也会掏出准备的大前门。

打好群众基础嘛,郝仁一路乐呵呵的回应着,估计下班前全厂都能传个遍,保卫处新来的副处长可年轻。

走到食堂,郝仁突然留意到,侧门出来个年轻小伙,穿着深蓝色棉袄系着围裙,推个小推车,走到路边坐了下来。

郝仁看着前面版何冰老师形象的何雨柱,想着现在1952年冬,何大清剧里是1951年跑的,现在何雨柱应该是在食堂当学徒工,一个月17.5。

郝仁带着张虎走过去,准备和这位四合院战神聊一聊,看看是不是真的像剧里一样。

“傻柱,这位是我们保卫处新上任的副处长,姓郝。”

“虎哥,我知道,昨天我见了。”

何雨柱看着张虎带着昨天院里大会的主角,保卫处的副处长处长,连忙站了起来,笑了笑,打了个招呼。

“是柱子吧,我知道你,你父亲何大清原本是食堂主任是吧?”

郝仁也不知道现在何大清跑了没有,就旁敲侧击的开口询问。

何雨柱听到郝仁提到何大清,面容失落又带有怨恨的低下头。

“他才不是我爹。”

郝仁假装不明白,扭头看向张虎。

“是这样,处长,何雨柱同志的父亲何大清去年和一个寡妇跑了,抛下何雨柱和一个女儿。”

“跑了?这真是枉为人父呀!”

郝仁义愤填膺,开口对何大清开始批判。

郝仁看着眼前15、16岁的何雨柱,还很青涩稚嫩,不知道一个人干着学徒工养着妹妹何雨水怎么生活的,又想到剧情中,易中海私藏扣下的每月10元的生活费,决定先看看何雨柱品行再说。

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郝仁问了问何雨柱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听到何雨柱说,自己在食堂是学徒工,也就是切墩,平时上班何雨水放学了就在院里一大妈家,下班回家再接雨水回家做饭。

郝仁看着面前的何雨柱,虽然还小有些拘谨,但是已经有些大人模样,不仅有礼貌,还懂分寸,没有在郝仁面前开口抱怨。

感觉现在何雨柱不像有些书里那样,目中无人骄横暴躁。

何雨柱傻嘛?很多书里都有误解,电视剧里,何雨柱虽然晚年悲惨,但是作为15岁就独立生活,到青年时期,有车有房工资还不低,也可以说有为青年,再没被养老团和秦淮茹祸害前,何雨柱可以说能打败当时95%的人,这样的人能是傻子?傻子在那个年代,你能过3集都算你命大。

郝仁叹了口气,拍了拍何雨柱。

“柱子,你现在做的很好,能撑得起这个家,还能养活妹妹,是个四九城爷们,以后做事要多想想,教员教导我们,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努力工作,以后日子只会越过越好,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

何雨柱听着郝仁叫他“柱子”,愣了下,开心的笑了笑应了下来,憨厚的挠挠头。

郝仁对张虎说。

“我刚听到你,喊何雨柱叫傻柱,以后可不要喊了,影响不好。”

“是,处长。”

何雨柱听到郝仁对张虎说教,连忙开口解释自己傻柱这个称号的由来,还说厂里和院里的人都那么叫,自己也就习惯了。

“你现在是你们家的顶梁柱,也是个男子汉了,你自己要立起来,懂吗?让别人正视你、尊重你,才是真正成为一个男人。”

郝仁教导着何雨柱,何雨柱听着从来没有给自己说过的话,眼睛湿了起来,自己从爹跑了之后,撑起这个家,心酸只有自己知道。

郝仁说完,何雨柱便用力给郝仁鞠了一躬,郝仁受了下来。

告别何雨柱,郝仁带着张虎继续巡视厂子,看了看车间,围墙,仓库,厂里的路和荒下来的角落,又叫住一个巡逻小队,问了问巡逻的路线和工作内容。

回到办公楼,让张虎打开武器库,走进去看了看。

各种武器弹药整整齐齐的摆着,看着中间架子上居然摆着几挺重机枪,后面还有迫击炮、山炮,很是震撼。

郝仁心里估摸着,这么多武器装备,给李云龙估计早就去打平安县城了。

检查完装备,看了眼时间,到下班点了,便给张虎打了声招呼,让他通知保卫处的同志们,在岗的同志,明天上午10点操场集合。

便走出厂门,往回走去,准备去街道供销社购置点东西,不然一直不生火做饭,也惹人怀疑。

到了供销社,各种各样的物件,新奇的体验让郝仁大开眼界。

从针线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粮肉菜米各种副食,书本锅碗瓢盆还有农具种子什么都卖。

几间门面店,让郝仁感觉,比现代大超市还要齐全。

看着一身军装军大衣穿着皮鞋的郝仁,从里面走出个约莫30多岁的妇女,开口询问郝仁买什么。

郝仁要了一个新炉子,锅碗瓢盆什么的都来了一套,选了个军绿色,外面是树藤缠绕的保温瓶,(后面有图),买了点棒子面,白面也就是富强粉,油盐酱醋什么的也都买了点,又找后面卖煤炭的伙计装了车煤球,叫了辆板车,一块儿送到南锣鼓巷96号院门口。

不想和众禽有过多交集的郝仁决定不走95号门过,免得多生事端,烦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