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 > 第1章 全面战争

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 第1章 全面战争

作者:尘世如尘的如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05:30:45 来源:小说旗

随着拜占庭军队如汹涌潮水般的猛烈进攻,哈布尔迈基辛城堡摇摇欲坠,城墙上的塞尔柱守军伤亡惨重,防线濒临崩溃。佐佐木尔站在城墙上,望着即将破城的危机,脸上露出一丝慌乱,但转瞬又被他强行掩饰。

他声嘶力竭地大喊:“我们塞尔柱都是英雄,没有孬种!只有战死,没有逃跑的!” 那声音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回荡,却显得如此空洞。紧接着,他又扯着嗓子喊道:“昨晚,我得到全城百姓的慷慨捐赠,黄金万两!只要打退拜占庭的进攻,这些财富就全奖给所有士兵!” 士兵们听闻,眼中虽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但更多的却是疲惫与怀疑。

然而,佐佐木尔的真正目的并非鼓舞士气。他随即恶狠狠地命令道:“打开城门,让士兵赶着百姓当肉盾,挡在最前面,阻挡拜占庭的步兵!” 塞尔柱士兵们虽心中不忍,但在佐佐木尔的威逼下,不得不驱赶着城中百姓走向城门。百姓们哭声震天,惊恐地朝着四处逃窜,却被无情的士兵们强行推向战场。

城门缓缓打开,百姓们如待宰羔羊般被推到最前方。拜占庭步兵见状,心中一阵不忍,但军令如山,他们仍稳步向前推进。而塞尔柱骑兵则躲在百姓身后,骑着马放箭,试图以此来阻止拜占庭军队的进攻。一时间,战场上喊杀声、哭喊声交织在一起,鲜血染红了大地。

就在这混乱不堪的时刻,佐佐木尔趁众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战场上,偷偷带领亲信侍卫溜下城堡。他朝着昨日就已探查好的逃跑路线的城门奔去,眼中只有自己的性命和那些早已运走的财富。他毫不犹豫地扔下了那些被他当做棋子的百姓和塞尔柱士兵,如丧家之犬般溜之大吉。

城堡外,拜占庭军队看到塞尔柱人竟用百姓当肉盾,心中的怒火更盛,进攻愈发猛烈。而城堡内,塞尔柱士兵们见主将临阵脱逃,士气瞬间瓦解。失去指挥的他们,在拜占庭军队的强大攻势下,渐渐失去了抵抗的能力。哈布尔迈基辛城堡,在佐佐木尔的丑恶行径下,彻底陷入了绝境。

在这场激烈的战争背后,塞尔柱帝国与拜占庭帝国截然不同的政治策略,正悄然影响着局势的走向。

孤岛治理下的拜占庭,采取的是直接派遣政委和官员的方式。这些由中央任命的人员,深入帝国的每一寸疆土,直接传达并执行孤岛的政令,确保整个拜占庭在统一的管理体系下高效运转。这种方式虽然能加强中央集权,但也对地方的原有势力触动较大。

反观塞尔柱帝国,其策略是保留部分当地统治阶层。在塞尔柱势力所及之处,那些具有影响力的地方贵族们被允许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参与地方管理。塞尔柱帝国只要求他们宣誓效忠,按时纳贡交税便给予其一定的自治权。如此一来,既利用了当地贵族在民众中的威望和治理经验,又能通过他们对民众进行间接控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统治成本,也有利于局势的稳定。

塞尔柱各地区的伯爵等领主们,他们对拜占庭帝国反抗情绪格外激烈,并非源于对塞尔柱帝国的深厚忠诚,更不是因为百姓对塞尔柱的支持拥戴。真正的原因在于,一旦自己的领地被拜占庭占领,对于这些现有既得利益者而言,无疑是一场噩梦。

拜占庭直接派遣官员的统治方式,意味着他们将失去原有的特权和地位,所有的权力和财富都将重新洗牌。所以,这些地方领主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哪怕心中对塞尔柱帝国也多有不满,却依旧选择在表面上积极配合塞尔柱,以对抗拜占庭的扩张。他们在各自的领地内,暗中积蓄力量,表面上听从塞尔柱的调遣,实则是为了维护自己岌岌可危的统治地位。

在哈布尔迈基辛城堡激战正酣之时,塞尔柱帝国的其他地区也因这两种不同的统治策略,暗潮涌动、积极响应塞尔柱帝国作战的行动占据了大多数地区,继而让拜占庭帝国的甲胄骑兵在广阔的领土人口一百几十万的诸侯林立的塞尔柱帝国,几战就损伤过半。

佐佐木尔弃城而逃后,哈布尔迈基辛城堡内顿时乱成一团。塞尔柱帝国的骑兵群龙无首,与临时征召的民兵在拜占庭军队的猛烈攻击下,阵脚大乱,如同待宰羔羊般被逐渐歼灭。

佐佐木尔带来的两万援军,本是从塞尔柱帝国各地区领地拼凑而来,这些士兵虽装备精良,但彼此之间缺乏协同作战的默契。在城堡即将被攻破的绝境下,各领地的将领们为求自保,竟达成一致,决定从拜占庭侧面军事防御相对薄弱的地方突围。

他们凭借着骑兵的机动性,瞅准时机,向拜占庭军队的侧翼发起猛烈冲锋。拜占庭军队一时应对不及,被这些塞尔柱骑兵撕开了一道口子,约三分之一的兵力成功突围出去,扬起漫天尘土,朝着远方狼狈逃窜。

尽管部分塞尔柱骑兵逃脱,但哈布尔迈基辛城堡的大势已去。失去有效抵抗的城堡,在拜占庭军队的持续进攻下,仅仅数小时便宣告沦陷。

硝烟逐渐散去,城堡内一片狼藉。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塞尔柱士兵的尸体,鲜血在低洼处汇聚成小潭。拜占庭军队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伤兵万余人,战死千余人。

山兔骑着马,缓缓穿过城堡的街道,看着眼前的惨状,心中五味杂陈。

孤岛来到哈布尔迈基辛城堡的城楼上,望着远方塞尔柱腹地,根据斥候的回报如果大军在继续东下,就要横穿沙漠地带。

哈布尔迈基辛城堡的攻占,只是这场战争的一个重要节点,拜占庭帝国前进的步伐不会停止,他要带领帝国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彻底终结塞尔柱帝国的威胁。

随着哈布尔迈基辛城堡被顺利攻占,塞尔柱帝国尽显颓势,拜占庭军队仿佛已稳操胜券,胜利只是时间问题。然而,深谙战争瞬息万变的孤岛,为确保胜利果实万无一失,迅速展开新的战略布局。

冲锋犀牛在先前战斗中不幸受伤,无法继续指挥。孤岛命令原第三梯队的将军尤多西亚将军,接替冲锋犀牛指挥拜占庭帝国第一梯队步兵,与哈尔基将军一同肩负重任。让两位将军各率两万兵力,火速奔赴与安条克相邻的哈马地区。

尤多西亚,这位出身平民却凭借卓越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的将军,作为拜占庭帝国继甲胄将军莹莹莹之后的又一位女性将领,曾在拜占庭甲胄部队任小队长,后被举荐君士坦丁堡皇家军事学院进修,毕业后分配到拜占庭亚细亚军区,凭借匈牙利克罗地亚两次战役出色的表现被提拔为将军。

她眼神坚定,深知此次任务关乎帝国战略布局,意义重大,迅速集结部队,做好出征准备。

而哈尔基将军的部队同样纪律严明,士气高昂。两支队伍如两把利刃,朝着哈马地区疾驰而去。

他们的目标是拿下哈马城镇与巴尔米拉的艾赖克地区,并与安条克地区连成坚固屏障。孤岛此举意图明确,埃及势力一直对塞尔柱地区虎视眈眈,一旦塞尔柱帝国全面溃败,埃及极有可能趁火打劫,抢占塞尔柱土地。建立这条屏障,就是为了阻挡埃及的觊觎。

至于夹在埃及和哈马中间的塞尔柱帝国霍姆斯地区,孤岛权衡利弊后决定舍弃,将其作为战争缓冲地带,任其自生自灭。虽看似无奈,实则有着深远考量。霍姆斯地区地势复杂,防守难度大且耗费兵力,舍弃此地既能集中兵力巩固关键区域,又能借其混乱局势延缓甚至断掉埃及势力想要推进的想法,为拜占庭巩固胜利成果争取时间。

行军途中,尤多西亚与哈尔基将军并肩而行,两万将士步伐坚定,士气如虹。

尤多西亚回望队伍,心中感慨万千。自莹莹莹在战场上大放异彩后,她便以其为榜样,在皇家军事学院刻苦钻研兵法、磨炼武艺,终于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成为独当一面的将领。

然而,在这个男性主导的军事世界里,女性将领实属罕见,哈尔基将军有时会投来略带怀疑的目光。尤多西亚察觉到了,但她并未多言,只是以更严谨的态度部署行军、规划战术,用行动默默回应质疑。

当大军临近哈马地区,斥候传来消息,哈马城镇与巴尔米拉的艾赖克地区防守虽非固若金汤,但塞尔柱守军已有所警觉,严阵以待。

尤多西亚与哈尔基将军立刻在营帐中商讨对策。尤多西亚展开地图,指着一处山谷说:“此处地势险要,塞尔柱军队想必认为我们不会从此进军,我们可派精锐部队从此突袭,打乱他们部署,而后大军正面强攻,定能一举拿下。”

哈尔基将军微微皱眉,犹豫道:“此计虽妙,但山谷易设伏,风险颇大。”

尤多西亚目光坚定分析道:“正因他们觉得危险,才会疏于防范。我愿亲自率领突袭部队,将军您率大军随后接应,必能成功。” 哈尔基被她的果敢打动,点头应允。

夜幕降临,尤多西亚挑选两千精锐士兵,身着轻便铠甲,趁着月色悄然潜入山谷。

山谷寂静无声,只有偶尔的虫鸣声。尤

多西亚握紧手中长剑,默默祈祷行动顺利。突然,前方传来轻微脚步声,她立刻示意士兵隐蔽。

一队塞尔柱巡逻兵缓缓走过,未察觉到暗处危险。待巡逻兵走远,尤多西亚一挥手,队伍继续前行。

终于,他们成功绕过塞尔柱守军防线,来到哈马城镇后方。

尤多西亚一声令下,两千士兵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城镇,顿时喊杀声四起。

塞尔柱守军从睡梦中惊醒,乱作一团。与此同时,哈尔基将军率领大军从正面发起猛攻。塞尔柱守军腹背受敌,

渐渐难以支撑。经过一番激烈拼杀,哈马城镇被成功拿下。

紧接着,他们马不停蹄赶往巴尔米拉的艾赖克地区。

哈马城镇的胜利让士兵们士气大振。尤多西亚深知不能给敌人喘息机会,与哈尔基将军商议后,决定采用声东击西之计。

大军佯装正面进攻,暗中派遣奇兵绕到后方突袭艾赖克敌人粮草辎重。塞尔柱此刻兵败如山倒的消息早已传到这里,这粮草在此刻是驻军的命根子,吃一点少一点后续战况劣势的情况下、不出意外不会再有塞尔柱帝国粮草供应,于是塞尔柱守军果然中计,匆忙应对正面进攻,却未料到后方起火。当他们发现粮草被偷袭,军心大乱。尤多西亚抓住时机,率领大军全力冲锋,一举攻克艾赖克地区。

尤多西亚站在艾赖克地区的城墙上,望着与安条克逐渐连成一线的防线,心中满是欣慰。她明白,自己不仅为拜占庭帝国成功建立起抵御埃及势力的屏障,更为自己赢得与莹莹莹一样的荣耀,证明了女性在战场上同样能立下赫赫战功。

在尤多西亚与哈尔基将军于哈马地区激烈交战之时,孤岛并未放松对其他战略要点的把控。他深知迈基辛城堡以及周边区域在整个战局中的重要性,遂做出了一系列缜密的部署。

孤岛留下一万守军,交由埃夫拉将军镇守迈基辛城堡。

埃夫拉将军沉稳老练,作战经验丰富,孤岛对他委以重任,相信他能确保迈基辛城堡的稳固。

这座城堡刚刚经历战火洗礼,是拜占庭军队深入塞尔柱帝国腹地的重要据点,必须坚守。

与此同时,孤岛还将目光投向了和迈基辛城堡南侧相邻的苏郝奈地区。苏郝奈城堡地理位置关键,若能将其拿下,便能将哈马、巴尔米拉、苏郝奈以及哈布尔四个地区连通起来。如此一来,在后续可能发生的战事中,这四个地区便能形成一个紧密的战略整体,相互提供军事支持,为拜占庭军队创造极大的便利条件。

埃夫拉将军领命后,迅速组织守军加固迈基辛城堡的防御工事。他指挥士兵们修补破损的城墙,增设防御器械,同时安排严密的巡逻岗哨,以防塞尔柱帝国残余势力的反扑。而对于攻打苏郝奈城堡的行动,他也密切关注,并随时准备提供支援。

攻打苏郝奈城堡的部队在接到命令后,迅速集结出发。他们一路疾驰,向着苏郝奈城堡挺进。当部队临近城堡时,发现塞尔柱守军同样严阵以待。城堡城墙高耸,城门紧闭,想要攻克并非易事。

拜占庭军队的将领们迅速商讨战术。他们决定先对城堡进行包围,切断其与外界的联系,然后观察城堡的防御弱点。经过一番侦查,他们发现城堡西侧的城墙由于年久失修,相对较为薄弱。于是,将领们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准备集中兵力从西侧发起猛攻。

随着一声令下,拜占庭军队开始行动。弓箭手们站在阵前,向城墙上的塞尔柱守军射出密集的箭雨,压制对方的防御。与此同时,攻城部队推着云梯,朝着城堡西侧城墙冲去。塞尔柱守军顽强抵抗,不断向城下投掷石块、箭矢。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响彻云霄。

在激烈的战斗中,拜占庭军队奋勇向前。士兵们冒着敌人的攻击,奋力攀爬云梯。终于,有士兵成功登上城墙,与塞尔柱守军展开近身搏斗。后续的士兵们也源源不断地跟上,逐渐在城墙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拜占庭军队乘胜追击,如潮水般涌入城堡。塞尔柱守军虽拼死抵抗,但已无力回天。经过一番激烈拼杀,苏郝奈城堡终于被拜占庭军队成功拿下。

至此,哈马、巴尔米拉、苏郝奈以及哈布尔四个地区顺利连通。拜占庭军队在塞尔柱帝国的土地上构建起了一个坚实的战略网络,为后续的军事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让孤岛在这场复杂多变的战争棋局中,又成功落下了关键的一子。

在完成对哈马地区及周边的战略布局后,孤岛并未满足于现有的战果。他深知,塞尔柱帝国根基深厚,要想彻底奠定胜局,必须乘胜追击,进一步扩大拜占庭帝国的势力范围。于是,孤岛留下伤员妥善安置,亲率十万大军改道东北方,巧妙地避过东方广袤无垠的沙漠,继续展开军事行动。

大军一路势如破竹,相继打下辛贾尔。所到之处,塞尔柱帝国的防线如摧枯拉朽般被突破。随后,部队路过摩苏尔、提克里特地区,直抵基尔库克地区。这片区域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是塞尔柱帝国在这一地带的关键枢纽。

抵达基尔库克地区后,孤岛做出了一个深思熟虑的决策。他选派了瑟诺斯和梅利泰两名从军事学院毕业的年轻将领,尽管他们资历尚浅,但才华横溢,在军事理论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孤岛命令他们带领两万士兵,对基尔库克以西到拜占庭边境所有被拜占庭攻占的地区城镇城堡进行战略驻军,以巩固已得的领土。

瑟诺斯和梅利泰两位将军深知,要稳固新占领的广袤区域,高效的管理架构必不可少。这两万士兵原本每 1000 人设一小队长,为强化对领地的掌控,二人经仔细考量与筛选,将一份写有 20 名表现出色士兵名字的名单,郑重地递交给了拜占庭皇帝孤岛,恳请他破格提拔这些士兵为小队长。孤岛审阅名单后,认可了二人的举荐,即刻批准了这一提拔请求。

随后,瑟诺斯和梅利泰依据地形、人口分布等实际状况,将两万部队精巧地分成 40 个小队。他们以摩苏尔为行政中心,留置 2000 士兵在此维持当地秩序,全力保障行政工作的顺畅开展。其余兵力则如星芒般迅速分散,奔赴各个被占领的城镇城堡。

士兵们纪律严明,迅速接管各个城镇城堡。他们一方面安抚当地百姓,稳定民心;另一方面加强防御工事,建立起有效的预警机制,防止塞尔柱帝国的反扑。在摩苏尔,留下的 2000 士兵与当地行百姓紧密合作,恢复城市的正常运转。他们组织百姓清理战争废墟,修复道路和桥梁,保障物资的供应和流通。而分散在各个城镇城堡的小队,也积极与当地居民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努力赢得民众的支持和信任。

待部队部署到位,瑟诺斯和梅利泰迅速统计所负责地区的城镇城堡数量,并快马加鞭将详细情况传送给孤岛。孤岛收到消息后,深知治理新领地迫在眉睫。他当即吩咐随身传信员,以飞鸽传书的方式将相关信息送往君士坦丁堡。

飞鸽传书如信使般迅速抵达君士坦丁堡,左丞相伊莎贝拉皇后的哥哥杜卡斯接到信件后,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紧急召集群臣。同时,他还派人前往军事学院以及清北大学,召集那些在读且即将毕业的学生。待众人齐聚,杜卡斯向大家展示了飞鸽传书所带来的信息。

依据新占领区域的需求,杜卡斯和群臣们开始紧锣密鼓地挑选合适的官员。他们从众多候选人中,精心挑选出 23 个地区的知府,负责统筹各地区的事务;选定 57 个县令,具体管理各个城堡城镇;选拔 80 个政委,以确保政令的贯彻执行;还选出 400 个民兵团长,负责和各驻军小队组织和训练当地民兵,届时训练完成替换驻守的拜占庭军队维护地方治安。

这些即将奔赴各地任职的官员们,在接到任命后,纷纷立下誓言,决心不负使命。他们迅速收拾行装,踏上前往新领地的路途。

与此同时,吏部官员们接到命令后,立刻投入到紧张而细致的工作中。他们对着飞鸽传书带回的信息,逐字逐句地研究,详细计算着新占领土上 30 万百姓未来 8 个月所需的粮油数量。这可不是一项轻松的任务,每一个数字都关乎着新领地百姓的生计。官员们反复核对数据,从每日人均的口粮需求,到不同季节食用油的消耗差异,都考虑得极为周全。经过一番严谨的计算,他们终于得出了精确的粮油需求总量。

随后,吏部官员再次通过飞鸽传书,将这一重要信息传递给塞尔柱边境的拜占庭四大粮仓之一的亚细亚军区粮仓。运送到新领地的粮油将随着下次补给拜占庭远征塞尔柱主力的补给线一同运送。补给物资将一路运送至摩尔苏,交到瑟诺斯和梅利泰两位将军手中。

瑟诺斯和梅利泰在接到消息后,迅速制定了详细的守卫和分配计划。为了确保即将运来的粮油安全,他们挑选了最精锐、最可靠的士兵,加强对储存粮油仓库的巡逻与警戒。仓库周围设置了多层岗哨,日夜不间断地守护,防止任何可能的破坏或盗窃行为。

随着补给的到达,后续在定期分配方面,两位将军根据各个城镇城堡的人口数量,制定了公平合理的分配方案。确保每一户百姓都能按时、足额地领取到粮油。后续分配过程公开透明,百姓们在有序的组织下,依次领取生活所需,后续新领地的百姓因此平稳的度过这个冬季,也让久经压迫的塞尔柱原居民第一次感受到了塞尔柱各领主口中拜占庭的“邪恶”,直呼为什么不让邪恶早点降临!

就在拜占庭皇帝孤岛率兵远征塞尔柱军队到达马赛拜赞和莹莹莹甲胄汇合之际,匈牙利境内暗流涌动。五个势力如同嗅到时机的猎手,纷纷揭竿而起,在匈牙利与拜占庭的交壤地带公然宣布独立。这几个势力迅速集结力量,对拜占庭在匈牙利的数千驻军展开攻击。拜占庭驻军虽奋力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惨遭清理。

很快,君士坦丁堡便收到了这一紧急消息,即刻通过飞鸽传书将其告知正在前线的孤岛。深知局势严峻,边陲的稳定关乎帝国整体安危,容不得半点耽搁。他迅速做出一系列缜密的军事部署。

首先调遣保加利亚军区的佐西莫斯将军,令其率领 3 万部队,以最快的速度紧急前往与匈牙利五个独立势力接壤的弗拉察和维丁地区。佐西莫斯将军作战经验丰富,行事果敢。孤岛对他委以重任,期望他能在此地构筑起一道坚固防线,阻挡匈牙利独立势力的扩张,避免战事蔓延波及到塞尔维亚以及拜占庭本土。

与此同时,孤岛又命令马其顿军区将军克勒斯率领 2 万士兵,驻守尼科波利斯、锡利斯特拉和康斯坦察三个地区。这三个地区位置关键,是维持与库曼连通的重要节点,对于地区的安稳起着决定性作用。克勒斯将军治军严谨,善于应对复杂局势,孤岛相信他能确保这一区域的和平与稳定,保障与库曼的联系畅通无阻。

此外,孤岛还下令君士坦丁堡军区的迈诺尔将军,率领 4 万军队前往特尔诺夫格勒驻军。特尔诺夫格勒地理位置特殊,进可支援佐西莫斯将军和克勒斯将军的部队,退可守护君士坦丁堡。迈诺尔将军擅长灵活用兵,孤岛赋予他灵活支援的重任,期望他能根据战场局势,及时做出反应,对其他两处部队提供有力支持。

佐西莫斯、克勒斯和迈诺尔三位将军接到命令后,丝毫不敢懈怠。他们迅速集结各自的部队,筹备粮草、检查装备,而后火速奔赴指定地点。一时间,帝国边陲的局势因这一系列的军事调动而愈发紧张起来。

拜占庭的文武大臣们在得知匈牙利局势突变后,心中忧虑更甚。他们深知,神圣罗马帝国一直对拜占庭周边地区虎视眈眈,此次匈牙利的混乱极有可能成为其再次插手的契机。一旦神圣罗马帝国横插一脚,拜占庭将面临腹背受敌的艰难处境。

经过一番激烈的商讨,大臣们向拜占庭皇帝孤岛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 —— 将克罗地亚那片空无一人的土地送给神圣罗马帝国。他们认为,克罗地亚旧址空旷荒芜,对拜占庭而言短期内难以开发利用,却可成为牵制神圣罗马帝国的关键棋子。让神圣罗马帝国在这片土地上重新建设,势必会分散其精力,使其无暇对拜占庭轻举妄动。

孤岛听闻此建议后,略作思忖,便欣然同意。他深知在当前复杂的局势下,这或许是一个以退为进的良策。于是,孤岛即刻回信表示认可该提议。

左丞相收到回信后,不敢有丝毫耽搁,当即选派一位经验丰富、能言善辩的使者,火速前往神圣罗马帝国。这位使者肩负着重大使命,他怀揣着拜占庭皇帝的诏书与诚意,日夜兼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