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禁卫军 > 第21章 去东北

禁卫军 第21章 去东北

作者:哈拉和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5 08:39:52 来源:小说旗

8月16日,清军继续在京城各处与洋人激烈巷战,数千清军自15日下午,就已藏于街巷之内,等候机会。清军的火力也特别猛烈,联军每前进一步都要留下大量的尸体,当然更多的是清军的尸体,每个清兵都性质坚毅,遇攻不退,死而犹烈。街上的防垒也特别多,很多都以米袋为之。除义和拳、义和团及屋内清兵不计外,街上驻守的清军至少也达一千五百人以上,皆持快枪。

16日早7时,日军和法军救援西什库教堂,在西华门与清军激战,清军战死800多人,法军死2人,伤3人。上午10时许,法国公使和提督在西什库教堂与樊主教相见,互庆余生,拥抱为礼。该教堂被围两月余,共死教民四百人,地雷炸死小孩七十六口,法军死10人,意大利军死5人。至16日晚间,八国联军彻底占领北京全城。

各国司令官“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北京陷于空前的痛苦之中,这是满清入关以来来,都城首次被外国占领军洗劫。但就在这时候,发生了一件让联军非常不理解的事情,他们要去抢的地方几乎没剩下什么值钱的东西了。很明显是被人抢过的,他们还以为是友军在进攻时顺便夹带走了呢,不过,他们还是在其它地方拿到了不少好东西。不光是各个王府,京城里其他的富豪之家也有不少值钱的东西。在他们的三光政策下,居然也收获颇丰。

戈辉他们一直在地窖里统计自己的收获。枪就不用数了,关键是子弹抢了多少。他们不担心那些找来的帮手泄密,因为那些人吃了他们“精心”准备的吃食。两个时辰后都会中毒而亡,无一幸免。对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来说,这回真正的解脱了,再也不会饿肚子了。那些人的死亡,也让这个抢劫案彻彻底底的成了一个悬案。没办法,无毒不丈夫,成大事不拘小节,这件事还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戈辉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当然八国联军是不会追究的,他们只会互相猜疑是谁私下动手了。清廷就更不会调查这个事情了,因为这明摆着是八国联军干的,他们还假装不承认,当谁是傻子呢?结果这件事就像没发生一样,大家都不提了。

戈辉他们统计出了自己的劳动成果。现银 银票一共两亿八千万两,现银不多,主要是银票。数不清的其它奇珍异宝古玩字画金元宝,价值更是无法估计。一句话,这回他们可赚大发了。另外,水连珠步枪386支、毛瑟1888式步枪(委员会1888式步枪)173支,这是回来的路上捡的,可以想象清兵战死有多少。7.62毫米水连珠步枪子弹70万发,毛瑟1871式步枪子弹5620发。

抢到的枪支弹药就不说了,戈辉没想到户部存银会有这么多,以他对历史上清朝岁入的了解,到1908年的时候才到两亿三千多万两。1900年时不过是一亿两多一点而已。这在历史资料里可以查到的。可现在就有这么多,和史料记载有很大的出入,实在很难理解。历史上八联军也不过抢了大约价值六千万两的财物,可现在为何这么多呢?难道历史不是这个样子的?戈辉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后来戈辉明白了,这是当官的故意少报,多余出来的就成自己的了。这个从操作技术上来说,一点都不难,加上朝廷会计制度和审计制度的缺陷,就容易造成这种情况。在二十一世纪,戈辉,也就是于果,经营着全中国最大的特种玻璃生产企业,他对于会计和审计方面的操作技术他再熟悉不过了。通过这件事情,戈辉意识到,以后对于会计和审计方面,自己要高度重视。不光要从制度上严格规范 ,也要对会计和审计方面的人才进行重点培养。戈辉在心中暗暗记下。

在八国联军大肆抢劫的这三天里,戈辉他们一直待在四合院里没出去。渴了院子里有井,饿了有马肉。厨房里什么佐料都有,非常齐全,根本不用到外面去买,当然这个时候跑出去买,也买不着,没准小命也会被扔在外面回不来了。所以没有人出去,这几天大家日子过的相当滋润。其间也有英军士兵冲进来抢东西,由于他们之前早就把值钱的东西转移到地下仓库里了,并告诉英军士兵,他们老爷十天前就已经带着全部家当离开北京了,他们这些下人是留下看房子的。英军士兵啥值钱的东西也没找到。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来抢东西了。

三天后北京渐渐恢复了秩序,朝廷也派荣禄奕匡两人和洋人议和。戈辉他们对这些一点也不感兴趣,他们现在最想的就是离开北京,带上一部分钱和所有的枪和子弹去东北,那里才是他们和俄国老毛子的主要战场,也是他们事业开始的地方。

东北那么大,他们应该去哪儿呢?戈辉不得不把大家叫到一起商议这个事情。

看大家都到齐了,戈辉说道:“我们是要去东北的,那里有我们大展拳脚的地方,但首先我们要确定去东北哪里,我们的事业从哪里开始,这个很重要。”

听了戈辉的话,大家都点头认可,于是戈辉继续说道:“宁远和天运都是东北人,所以你们俩最有发言权。都说说,我们去东北哪里最合适。”

宁远首先开口道:“说实在的,我和天运的老家距离不远,我们那一带山多,朝廷对那里管理的也非常的松懈,我建议我们找一片大山,在里面开出一个基地来,大家觉得怎么样?”

“啊?”纪云峰马上接口道:“上山拉绺子,我们这不是成土匪了吗?”

听了纪云峰的话,大家都笑了。戈辉开口道:“没关系,今天就是讨论,说什么都没关系。”然后看向程天运:“天运,你也说说吧。”

戈辉点了程天运的名字,程天运于是开口道:“我同意宁远的想法,我们这些拿枪的人,不可能找个村子住下,更不可能到县城里去,所以只能进山。在深山老林里,我们怎么折腾都行,没人管。”

戈辉基本上也是这样想的。于是他又问:“那你觉得哪里好呢?”

程天运稍想了一下说:“努鲁儿虎山,这座大山离朝阳县城最近,离奉天不算远,离锦州也不远,面积也够大,而且我小时候经常和叔叔上山,我对那里很熟悉,因为我家就是朝阳的。”

“哦,那你说说,努鲁儿虎山有适合我们开辟基地的地方吗?”戈辉又问。

“有”程天运非常肯定的回答,“山上有个地方叫镇妖峰,传说有个妖精被压在山峰下面。这座山峰三面峭壁,只有一条能爬上去的险路,半山腰上有块面积很大的地势相对平坦的地方,那里还有一个巨大的山洞,到了那里,我们连房子都不用盖,直接住进去就行。”

“那要是已经有人先占用了那个地方怎么办?比如说哪支绺子已经在那里占山为王了。”谭伟提出了一个假设。

程天运一脸的不屑:“我们有枪,抢下来不就完了嘛!再说了,那地方在大山深处,重要的是那地方叫镇妖峰,据说很多祸害人的厉鬼被压在峰下,当地人都非常忌讳这些,又加上在大山最深处,交通不便,土匪也不愿意走远路,爬山的路也非常不好走,只要不是被逼急了,没有哪个绺子会去那里。”

程天运的话入情入理,大伙都觉得可行。但现在问题又出来了,我们怎么才能到那里,走什么路线。

对于这个问题,宁远首先开口道:“我老家是宁远州的,就在海边儿,我觉得,我们先要把我们要运的东西运到海边,再用船运到宁远州,再用车运往天运说的那个地方。”

有了宁远的启发,大家都开始开动脑筯了,刘城老家也是海边的,乐亭县人,所以,刘城发言道:“我家是乐亭的,也在海边,我们想办法把东西运到乐亭,我们从乐亭乘渔船去宁远州。大家觉得如何?”

“成了”戈辉拍板,“就这样了,不用再议了,说多了都是故事,我们先想办法把东西运到乐亭,再坐船到宁远州,再到天运说的那个努鲁儿虎山。现在我们首先要想的是,把东西运出北京城。”

为了能把枪和子弹运出京城,最重要的是还要运一批现银出去,所以这个运输的事情是重中之重。大家最后决定采取分多批次少量运输方式。于是派谭伟、许明、鲁飞和周玉坪先去探路,在北京城外找一个可以存放东西的地方,找车找人。所有的枪支和弹药准备分成十次运出京城。然后再运往乐亭县,再用船运到宁远州。

三天后,戈辉他们开始行动了,他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尝试不同的角色,两天一趟,把这些枪支弹药从北京城里往外运。现在的八国联军都已经退出北京,北京城里只留有少量的部队把守城门。其余的大部队都去追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了,所以他们往城外运东西基本上有惊无险。

经过二十天的时间,终于把这些枪支弹药全数的运出了北京城。在这期间,他们还把刚到北京前,藏在朝阳门郊外的十四支毛瑟1888式步枪也拿回来了。当这一切都完成后,他们又雇了十几个马车把枪支弹药一次性运往乐亭县。在乐亭,刘城通过家里亲戚的帮助下,找到了三十几条渔船,把所有的东西都搬上了渔船。这一路上帮他们运东西的壮劳力们与戈辉他们相处的很好,他们发现这些年轻人非常好,不像是坏人,跟着他们应该不会过苦日子,于是这些壮劳力们也不愿意继续呆在北京了,也想跟着戈辉他们走。但戈辉只留下了25岁以下,超过25岁的就给点钱打发走了。就这样最初的十四个人,现在已经变成八十人了。这八十人坐着渔船沿着海岸线不远的地方向宁远州前进。

三天后的深夜,戈辉一行八十人分乘三十几条较大的渔船,途经在宁远州外海的一个大岛,戈辉看这个岛挺大的,忙问这是什么岛。知道的渔民告诉戈辉,这个岛叫觉华岛,但人们更喜欢叫它菊花岛,岛还挺大的。到了这个岛了,那离宁远州就不远了。戈辉心中暗暗记下了这个菊花岛,以后这个岛一定能派上用场。

深夜,戈辉带着大队人马在宁远州的一处偏僻的海滩上岸了。早在五天前就先期到达宁远州的宁远和程天运早就准备好了车马,宁远在家乡又带来二十人,这二十人年龄都与宁远相仿,都是宁远小时候一起玩的兄弟。每人赶着一驾马车。

一上岸,马上就把货物运上岸,然后再装上马车,现在马车上不光有枪支弹药,还有宁远在县城里买的米面和干粮。一行百人连夜向努鲁儿虎山进发,尽量避开大路。这一带由于山多,朝廷管理又松懈,所以啸据山林的土匪也特别多,他们目前还不想和哪个绺子结怨。所以尽量低调,力求平安到达目的地。

这回还是宁远和程天运,程天运是朝阳人,所以对努鲁儿虎山还是非常了解的。两个人骑马先行,连夜赶往努鲁儿虎山。余下的人在戈辉的带领下,继续向努鲁儿虎山前进。

从宁远州到努鲁儿虎山大约三百多里,由于马车上装的东西多,走的不快,估计需要两天的时间才能赶到。九月末的东北已经是金秋时节了,夜里已经变得很冷了。多亏先期到达的宁远和程天运早就为大家准备了秋天的衣服,否则在这个寒夜里大家可有罪受了。为了能早一天到达山里,现在大家不能停下,得继续赶路。

宁远和程天运于第二天中午来到努鲁儿虎山脚下,两人把马寄养在山下的猎户家里,然后徒步进山了。

程天运记得自己上一次进山时,自己才十二岁。大约也是这个季节,叔叔带着他进山打猎,当时的情景一闭上眼睛,马上就浮现在眼前了。九年后再次来到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还是这座大山,前面那个山沟依然是那个样子。程天运高兴得像个孩子,带着宁远在山里疯跑。宁远也没办法,不跟上他就有可能两个人走散,自己对这里又不熟悉,如果迷路了就不好了。

两个人一直走到天黑才停下,直接在山里宿营了。这一夜过的很快,第二天天一亮,两个人再次起程,继续向努鲁儿虎山更深处前进。走到中午的时候,终于来到镇妖峰下。两个人站在山峰脚下往上看,其实这座山峰并不高,也就百十来丈高吧,峭壁直挺挺地立在眼前,往上爬?如果没有工具,估计是没戏。

程天运向宁远招手“跟我走,这里上不去,另一面能上去。”说完程天运前边带路,宁远后面跟着。宁远一边走,一边查看着镇妖峰附近的地形,起伏很小,大山到了这附近变成小丘陵了。等两个人绕到镇妖峰的另一面时,能上镇妖峰的唯一一条通路出现在眼前。像是一个不到45度的一个斜坡,斜坡上长满高大的松树,估计往上爬不难,但是如果要往上搬东西就不好办了,因为这个斜坡越往上越陡峭,要没有树的话,估计冬天会很危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