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禁卫军 > 第60章 载沣视察八角台(三)

禁卫军 第60章 载沣视察八角台(三)

作者:哈拉和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5 08:39:52 来源:小说旗

阅兵台上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程天运这边。只见排在最前面的第一个百人方队,在三名旗手的带领下,先是原地踏步,然后开始齐步走,一直向前。

走在最前面的三名士兵中,中间的那名士兵,举着一面军旗:旗杆是一杆金穗长矛,旗面是红色背景上绣着四个金色的粗宋体大字“禁卫先锋”,旗面的边缘是一圈金色的金线穗。三名士兵齐步走过阅兵台左边的白线时,立即改成成了正步走,踢着正步走过阅兵台。

跟在后面的百人方队,前面也有三个带队的士兵,但没有举旗,也没有拿枪,只是带着紧跟在后面的百人方队往前走。就在他们刚刚走到阅兵台前时,突然有人喊“敬礼——”,紧接着三个带队的士兵一齐把头稍稍斜向阅兵台方向,同时向着阅兵台敬礼,身后的百人方队同时把手里的1888式步枪同时向前举起来,刺刀斜斜向上。百人方队踢着正步走过阅兵台,一直走过阅兵台最右边的白线,才由正步走改为齐步走。就是这样,四十个方队依次通过了阅兵台。

站在阅兵台上的载沣完全被这样的分列式震撼了,太威风了,太雄壮了,今天禁卫军给了他太多的震撼。不光是他,小德张,增祺,刘守信,还有韩福都大呼过瘾。看着大家的反应,戈辉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这是对禁卫军最好的宣传。

增祺看了看刘守信:“少安,你的兵做得了吗?”

刘守信轻叹了一声:“将军,目前还做不了。”

增祺轻哼了一声:“就知道你做不了。”

分列式结束后,戈辉对载沣说:“王爷,感觉如何啊?”

载沣不住的点头道:“不能用一个‘好’来形容,但也只有用‘好’才能最直接的表达。真的太棒了,过瘾。”

戈辉又道:“那就好,接下来我们去看战士们的队列表演,还有常规的军事训练。”

载沣点点头,他现在越来越喜欢禁卫军了。

载沣等人在戈辉的带领下,走下了阅兵台来到大操场。

分列式结束后,士兵们开始了正常的队列训练,士兵们按照口令,向前看,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做着整齐划一的动作。

戈辉带着大家从士兵队列的边上经过,一边走一边给载沣介绍:“我们每隔五天做一天像这样的队列训练,队列训练有三个好处:

一、队列训练,能够塑造军人特有的气质,树立威武的军人形象。首先,队列训练是军人由普通老百姓向合格军人转变的必由途径。严格的队列训练,以使人做到“站如松,坐如钟”保持一个良好的军人姿态。其次,队列训练能够塑造良好的军人气质。队列训练的大强度,队列动作的高标准,队列生活的严要求,能够培养军人不畏艰苦不怕牺牲的精神,形成威武、坚定、英勇顽强的军人气质。

二、队列训练,能够提高军人的服从意识,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军队是一支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严格的纪律性。未来高烈度下的大规模战争对军人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要求军人必须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服从命令的意识。而队列训练正是提高这些的有效途径之一。只有经过严格的队列训练,才能培养军人坚决执行命令、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作风。

三、队列训练,能够培养军人的正规意识,促进军队正规化建设。正规化是建设现代化军队的前提,没有正规化,禁卫军就不能保证高度的集中统一。有位元帅曾经说过:‘正规化就是要把全军的各个方面用正式的格式,即条令的规定彻头彻尾地统一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认真贯彻执行队列条令,搞好队列训练,无疑是军队正规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对那些刚刚加入禁卫军的士兵,进入军营的第一步就是认认真真搞好队列训练,,确实从各个方面培养军人坚毅刚强的气质。”

听了戈辉的介绍,有着多年从军经验的刘守信和韩福不住的点头,他们俩是从心底里佩服戈辉了。戈辉真的很会带兵,估计也很会打仗,他决不会是一个只知道纸上谈兵的人。

看完了队列训练,戈辉又带着大家来到常规和体能训练场。

训练场上有各种各样的训练设施,有两队士兵正在进行军事训练的比赛,每队出一名士兵,从训练场的这头,跑到那头,这个过程中,要经过很多个训练设施,士兵必须完成每一个训练设施,并争取第一个跑到终点。第一名士兵跑出去了,没多久,第二名战士也跑出去了,一个接一个的跑进训练场。

另一边,格斗训练场上,一部分士兵正在对练徒手格斗,还有一部分在练拼刺刀,有一对一的,也有二对一的,也有二对二的,还有三对三的,还有一部分在集体练习徒手必杀格术。

载沣看着奇怪,这些士兵练的可不像是武术啊,其他人也这样认为。刘守信和韩福都是练家子,他们能看出来,那些士兵练的不是武术,在他们看来那就是瞎打,和小孩子打架差不多,跟本没有招式,就是手狠了点儿,都照着要害下手。

载沣犹豫了一下后,问道:“他们练的不是武术吧?”

戈辉连忙给载沣解释:“不是武术,是我教给他们的近身格斗术,战场上免不了短兵相接的时候,这个时候就需要士兵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对方杀死。我的士兵都是普通老百姓,都没练过武术。练武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好的,我们没有这个时间,他们也练不了。于是我就想了一个简单的办法,一招毙敌。所以,我教他们一招就杀死人的办法,招式简单,直接,好学,虽然不好看,但手狠,能杀人,这就够了,拼刺刀的‘拼刺九式’也就走的这个一招毙敌的思路。其实话说回来,打仗就是杀人,不用讲究招式漂亮,只要能把敌人杀死,把敌人杀光,仗就打赢了,这就是最漂亮的。”

听了戈辉的话,大家都频频点头。戈辉通俗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千古不变的战争真理:打仗就是杀人,把敌人杀光,仗就打赢了。

戈辉继续带着大家往前走,一直走到巷战训练场。戈辉停下脚步,说道:“王爷请看,士兵们正在进行巷战训练。”

载沣抬眼望去,禁卫军的士兵们正在很多房子里穿梭前进,那些房子也很有意思,只建了一个大框,有的有门有窗,有的没有门没有窗,很多房子都没有房顶,墙壁也是高的高,低的低,街道倒是满宽的,但却堆了很多装满东西的袋子,这个地方很意思,载沣并不理解“巷战”是干什么的。

“巷战?”载沣不理解地问道:“巷战是干什么的?”

戈辉连忙小心的解释:“巷战就是在城里打仗,敌人已经攻进城里,防守的一方,只能依靠城里的屋舍与敌人继续战斗。如何在巷战中,大量的杀死敌人,这就需要对巷战进行不断的学习和研究。在未来的战争中,巷战一定是一个不能回避的战斗,所以必须从现在就开始练习。”

戈辉又叹了一口气,继续道:“洋人进北京那天晚上,北京城里的战斗就是巷战,只不过当时我们的守军没有受过这样的训练,所以打的很狼狈。”

小德张突然吃惊地问:“那天晚上你在北京城里?”

戈辉点点头:“是的,我和我的十三个兄弟都在北京,董福祥将军率军在朝阳门一带与俄军血战的时候,我们也在偷袭俄军,沙俄军团长安宁科夫就是我开枪打死的。”

小德张点点头:“戈辉,佩服,我小德张就佩服敢和洋人真刀真枪干的人。”说完,又狠狠地一抱拳。

戈辉也连忙一抱拳:“公公过奖,我和我的兄弟,只是做了作为天津武备学堂的学员应该做的。”

载沣接过话来:“戈辉,你一心为朝廷,小王都看在眼里。今天,在这里,我看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很有收获。”

戈辉急忙谦虚道:“只要王爷不怪戈辉照顾不周,那戈辉就千恩万谢了。”

载沣笑了:“你不用客气,我说的都是真的。”

戈辉掏出怀表看了看:“王爷,今天差不多了,我们回去休息一下吧,也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

载沣点点头:“好吧,那我们回去吧。”

于是,戈辉带着大家回到军官宿舍区,又把各位都送回各自住的军官宿舍。

晚饭前所有人又来到了基地大食堂门口,看到刚刚完成了十里地负重跑的士兵们,回到食堂门口集合,站成多个方队,开始唱歌,晚饭前唱的歌是《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和《禁卫军人之歌》,还有《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

载沣再次被这三首歌打动了,第一首是歌颂禁卫军的,第二首唱的是将要奔赴战场义无反顾的军人,第三首唱的是军人浪漫的爱情故事。简单易懂的歌词,朗朗上口的曲调,朴实细致的情感,让载沣除了喜欢还是喜欢。

载沣不得不问戈辉了:“这些歌都是谁教的,谁写的?”

戈辉连忙谦虚地说:“王爷,这些都是臣瞎写的,只为了好听,让战士们的军旅生活不至于太枯燥,所以就写了这些歌曲。”

听了戈辉的回答,大家都像看见鬼了似的,盯着戈辉猛看,看得戈辉不知所措了。

其实戈辉是装的,戈辉能理解大家的震惊,但戈辉得继续装下去,他连忙惊慌失措地说:“王爷,你们这么看我,我身上哪里出了问题吗?”

小德张摇摇头:“戈辉啊,你身上没有出问题,我们是在想啊,你带兵带的这么好,课讲的也好,怎么你还会写歌词谱曲子啊,还有你不会的吗?”

戈辉连忙说道:“公公过奖了,戈辉其实也就只会这么多了,我不过是一介武夫。”

载沣接口道:“我大清的将军,要都像你这样,洋人也不敢在我大清横行了。”

戈辉连忙又道:“王爷您的话让臣惭愧了,臣没有什么特别之久,打仗还是得靠兄弟用命,臣一人再强,如果手下人不用命,也是白扯。打赢战争,靠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很多人共同用命的结果。”

看到戈辉这么谦虚,载沣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今天的晚饭比中饭还要丰盛,除了荤素搭配之外,又多了两盘肉菜。

刘守信看了这样的伙食,心中不禁感叹,真的没法比啊,自己手下的兵,天天吃的也就只是土豆白菜之类的,一个月才见一次肉,八角台可倒好,每天中午和晚上都有肉,真的是没法比啊。和他有同感的是韩福,作为载沣的卫队,伙食明显要比别的军队好,但是也没有做到天天有肉吃的程度,顶多每天在菜里加那么几块肉,让士兵们沾沾浑腥,仅此而已,这个伙食真让韩福眼馋啊。

当军官的都这样想,手底下那帮当兵的就更别提了,很多卫队的士兵都不想走了。和临桌吃饭的禁卫军士兵打听,禁卫军招兵不?禁卫军的士兵回答他们,禁卫军招兵有要求,十七岁到二十四岁,小了不要,超过了也不要。卫队的士兵当时就蔫了,因为他们都是当了好多年的兵了,都超了不是三岁就是五岁,看来是肯定没戏了。

戈辉给载沣介绍说:“下午训练时间比较长,士兵们的休力消耗比较大,所以晚饭要比中饭还要丰盛,再有,士兵们晚饭结束后,还要进行一个时辰的训练,主要进行格斗训练,如果吃的不好,士兵的身体会吃不消的。”

载沣一边吃一边点头道:“你们想的很周到呀。但是,天天训练这么长时间,士兵们受得了吗?”

这不光是载沣想问的问题,小德张、增祺、刘守信,还有韩福等人都想问这个问题。

戈辉淡淡地说:“当兵不训练干什么,呆着吗?军饷也不是白拿的,训练就像他们在地里干活一样,不是白干的。训练也是一样,将来是要打仗的,是要拼命的,今天不练好,明天怎么上战场。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就是我告诉每一名士兵的话,想不训练可以,那就不要在这里当兵,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当一天兵,就必须训练一天,还必须得豁出命来训练。在训练场上受伤,比死在战场上强。”戈辉淡淡的声音,每一句话都重重地敲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刘守信和韩福是经常带兵的人,对戈辉的话还是非常能理解的。载沣和小德张,还有增祺就差了一些。但他们还是能听明白戈辉想说的是什么,所以也就不再多问了。

今天的晚饭虽然同样是在大食堂和士兵们一起吃的,但大家都觉得吃的很好,很满足,今天也收获很大。

载沣通过这一天的观察,对禁卫军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他也在心中盘算,等他回了北京,应该怎么样编练北京的禁卫军。

小德张今天对禁卫军也有了一个很深的认识,更对戈辉有了很深的认识。从进宫起,他就学会了察颜观色,学会了如何更快的了解一个人。虽然他现在才只是二十六岁,但他在宫中这十一年中练就的看人的本领,却一点不差。在他看来,戈辉是人中龙凤,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是一个愿意为朝廷干大事的人,如果我能帮他在太后面前美言几句,那他将会有更大的前途,相信到时候,戈辉不会忘记他的。这也是投资啊!

吃过晚饭后,大家也都累了,都回去休息了,一天就这样过去了。载沣觉得自己过的很充实,收获很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