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禁卫军 > 第67章 外交试探(三)

禁卫军 第67章 外交试探(三)

作者:哈拉和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5 08:39:52 来源:小说旗

戈辉又给田劲分配了一个新的任务,他让田劲带着自己一个排的兄弟,全体换装水连珠步枪,带上足够的子弹,然后去宁沽塔,把当初和田劲一起被流放的另外三名编修接过来。对于戈辉现在的总督身份,释放三个流放的犯人,只需要传话就可以了。

田劲听了戈辉的话,感动得热泪盈眶,他做梦都想把另外三个被自己连累的编修救出来,但是他以前没这个能力,现在凭自己一个人,也没有这个能力。不过,如果带着一个排的兄弟就不一样了。

戈辉要求他,快去快回,回来后,还有更重要的工作要他做呢。田劲狠狠地点点头,高高兴兴地走了。

在田劲回来之前,戈辉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往八角台转运武器的作上,同时还派人去长白山深处那个“乱石谷”,把今年初军事行动中埋在那里的军火也运回来。

时间就像急匆匆的马车轮子,很快滚进入了鲜花盛开的六月。

德国驻北京公使穆德派人递上了拜帖。

戈辉知道,又一条大鱼要上钩了,这条鱼戈辉非常的重视,他要通过这条鱼,钩来德国更大的鱼。

其实在十天前严肃就向戈辉汇报了,德国驻北京公使穆德已经到奉天,问戈辉怎么处理。戈辉并不想主动去找穆德,戈辉要等穆德自己找上门来,所以,戈辉只要求严肃密切注意德国人的行踪,其它的事情什么都不要做。

穆德秘密到达奉天之后,立即住进了奉荣饭店,他没有立即去见戈辉,而是秘密地派人观察总督衙门的一举一动。本来他打算休息两天,熟悉一下奉天的情况后就去见戈辉。但是后来,戈辉与俄国人的合作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决定再观察几天,然后再考虑要不要见面。

通过几日的观察,他并没有看出戈辉与俄国人的合作有什么特别之处,除了在四处帮俄国人招劳工之外,在其它方面没有任何行动,看来戈辉与俄国人的合作,仅限于劳动力换武器。所以,穆德决定亲自拜访一下这位新上任的小总督,于是派人送上了自己的拜帖,希望明天上午能来总督衙门拜访戈辉。

戈辉拿到拜贴后,立即回复了送贴的人:“我明天上午在总督衙门恭候公使阁下。”

第二天上午,德国驻北京公使穆德带着一名公使馆的武官来到了戈辉的总督衙门。

戈辉和孙婉儿在会客厅接见了穆德和武官。由于禁卫军中没有会德语的,而穆德和他的武官汉语又都说的不好,所以今天的会谈只好用英语了。戈辉英语说的非常好,而穆德和他的武官的英语也非常好,所以今天的交流不会有语言障碍。唯一有语言障碍的是孙婉儿,但他今天只充当花瓶的作用,因为戈辉不想一个人单独接见两个德国人。

由于是非正式的私密会谈,所以双方显得十分的随意。经过简单的客套之后,会谈正式进入了主题。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客套话,但是戈辉纯正的伦敦英语让穆德和他的武官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年轻的总督大人了,立即收起了之前的轻视之心。

德国驻北京公使穆德首先把话题拉入了正题:“尊敬的总督阁下,我听说您一上任就与俄国人开始了一个合作,对此我代表德国政府很想听听您的想法。”

戈辉淡淡一笑,纯正的伦敦英语加上准确的表达,再次震撼了穆德和他的武官。戈辉淡淡地说:“我不帮修,俄国人自己也会把铁路修通。我答应帮他们修铁路,他们给了我很多的m1891式莫辛纳甘步枪还有无数的子弹,这样白捡的便宜,不捡白不捡。另外,日本人早晚要对东北用兵,如果俄国人的铁路早一天修通了,就极大的提高了俄国在东北的战争潜力,日本再想用兵时,就不得不慎重考虑一下了。一只狼和一只熊,我更喜欢选择熊。”毕竟熊比较蠢笨,但这句话戈辉是不会说的。

戈辉最后的比喻,让穆德和他的武官都禁不住想笑,但他们都板住了,没笑出来。他们对戈辉的说法,还是认可的,他们也知道,戈辉这么做,绝对是存心在给日本人找麻烦。

穆德想一下又问道:“总督阁下,您对东北未来的局势怎么看呢?”

戈辉故意长长一叹:“对于东北,将来不是日本的,就是俄国的,如果你们德国现在进来了,那么将来也有你们德国一份,反之,就永远失去这个机会了。”戈辉说完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当然,这不是端茶送客的意思。

穆德和他的武官对视了一眼,然后说道:“总督大人,您是说我们德国也有机会进入东北吗?”

戈辉微笑着看了穆德一眼,然后说道:“每个人的机会是自己把握的,每个国家的机会是外交官把握的,德国能不能在东北找到机会,那就看你如何对柏林说了。”戈辉端起茶杯,轻饮一口,唇齿留香,然后继续道:“我们在朝阳发现了储量巨大的铁矿,估计不下数亿吨,煤的储量就更大了。我计划在那里建一个亚洲最大的钢铁厂,不知道贵国有没有兴趣投资啊?”

听了戈辉的话,穆德陷入了沉思,德国目前对钢铁的需求越来越大,如果能把朝阳的铁矿拿到手,这的确是为国家做了一件大好事,但戈辉说的话是真的吗?

看穆德没有说话,戈辉继续道:“如果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我也不会说的。骗你们,对我没有一点好处,贵国要是不感兴趣,美国人或是日本人,或是英国人,再不就是法国人,他们会有人感兴趣的,要不是你们先来了,还轮不到德国呢!况且,能在东北有一席之地,才是贵国真正的目的,您说我说的对吗?”

穆德还在沉思,戈辉说的如果是真的,那的确是一个把脚伸进东北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又是一个获得东北资源的好机会,问题是这可不是我就能决定的。

戈辉和穆德关于建钢厂的事情,谈了很久,他没有想到戈辉在冶金方面居然懂得这么多,他十分的惊讶。穆德在大学里学的就是冶金专业,所以谈到冶金方面,穆德显得比当外交官更专业。戈辉也很佩服穆德,居然对冶金方面的知识懂的非常多。

两个人谈了很久,穆德觉得今天的事情已经谈的差不多了,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

戈辉知道穆德不能决定这个问题,所以他直截了当的对穆德说:“尊敬的公使阁下,我愿意等您请示完柏林之后,再继续我们的话题,不知公使阁下意下如何?”

穆德连忙点点头:“总督大人说的对,等我请示完柏林后,我改日再来拜访您。”说完站了起来。

戈辉看了一眼孙婉儿:“代我送一下公使阁下。”

看着德国公使走出了会客厅,戈辉陷入了沉思,他真的不确定这个铁矿对德国能有多大的吸引力,但和这个公使也只能说这么多,说多了会适得其反的。唉,国家贫弱,这都是没办法呀。

德国人走了,美国人来了。

美国驻北京公使康格是一个军人,一旦决定了去见戈辉,他就会立即去做。所以他很快来到了奉天,也住进了奉荣饭店。他只比德国人晚到了几天,他很快知道了德国公使也住进了这家饭店,当然,他的到来,很快也让德国人知道了,所以德国人想赶在美国人之前,先见戈辉。

康格虽然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军人,但是他并不是一个鲁莽的人,他也要先了解一下奉天的情况,然后再考虑什么时候见戈辉。

这一天,负责打探消息的人回来报告说,德国公使去见戈辉了。康格知道自己也到了该去见见这个小总督的时候了,但他不像德国人那样,还要先送上拜帖,他是美国人,可不是来自老欧洲,他决定直接上门。

就这样,戈辉刚刚让孙婉儿送走德国公使和武官,就又迎来了美国公使康格和他的秘书哈克-d-贝里芬。

这是哈克-d-贝里芬第一次见到戈辉,他看到戈辉比自己还年轻,心里由衷的佩服。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就是因为戈辉,他在三年后,成为美国驻朝阳领事。

这次与康格同样是一个非正式的会谈,所以,戈辉东拉西扯的和康格客套了好一阵,而且还没有停下的意思。最后康格实在受不了,他主动把话题拉到了他想说的事情上来了。

康格现在脑子里全是后悔,后悔自己从大老远的北京来到奉天,和这个闲扯到没边的小总督聊天,但既然来了,就要和戈辉好好的交流一下,于是他耐着性子说道:“总督大人,我听说您与俄国人的合作的很好,不知道我们美国能不能在东北找到机会呢?”

戈辉心中暗想,你终于忍不住了,于是说:“我要在朝阳一带建立一个工业区,需要建两座发电厂,还要开采石油,不知道贵国有没有兴趣啊?”

“工业区?发电厂?开采石油?在朝阳一带?”康格不敢相信地强调了一下这四个问题点。

戈辉肯定地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刚刚送走的德国人,对这个非常感兴趣,穆德公使阁下已经回去请示柏林了。”

康格和秘书哈克对视了一眼,然后说道:“除了建发电厂和开采石油,你们一定还有别的项目吧?”

戈辉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当然了,不过,想进工业区的国家不只德美两国,英法日俄应该都想进来,大家机会均等,不同的是,先进来的人,利益最大。”

接下来,戈辉与康格关于发电厂的事情,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康格觉得建发电厂和开采石油的确是美国进入东北的一个绝佳的机会,并以建发电厂和开采石油为契机,美国可以在东北做更多的事情。

最后,康格觉得自己到了离开的时候了,于是开口道:“看来,我得改日再来拜访总督阁下了,我需要向华府汇报一下。”

戈辉淡淡一笑:“我随时欢迎公使阁下再来。”

康格站起来,他没想到他会和戈辉谈这么久,谈的这么投机,他向戈辉主动伸出右手:“总督阁下,和你说话很愉快,我会再来的。”现在康格不后悔了,他觉得这次来奉天真的是不虚此行。

戈辉握住了康格的右手:“希望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康格用力的握了握戈辉的右手:“我相信。”

戈辉也摇了摇康格的手臂:“我愿意。”

康格和他的秘书离开了戈辉的总督衙门。

看着他们离开,戈辉知道,接下来英法日等国也会相继到来,接下来他会很忙的。

果不其然,几天后,日本驻北京公使内田康哉及秘书长泽雅史,还有日本外相小村寿太郎和他的“秘书”,一行四人来到奉天,同样住进了奉荣饭店的豪华套间。

他们住进奉荣饭店当天,戈辉就得到了消息。并很快知道了,小村寿太郎的“秘书”,其实就是去年二月末刚刚成立的黑龙会首席顾问头山满。头山满此来的目的是来亲自鉴定一下戈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到底要不要对戈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艺高人胆大的戈辉知悉这个情报后,只是淡淡一笑,与人斗,其乐无穷(原句是: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小村和内田并没有立即来拜访戈辉,他们同样是先对奉天的情况做了一下了解。他们很快知道了,俄国人给了戈辉很多水连珠步枪,具体数量应该在两万支水连珠步枪和两亿发子弹这个程度。还有,德国人和美国人先后都拜访了戈辉,具体谈了什么当然无法查知了,因为就连总督衙门内知道谈话内容的,也仅限孙婉儿一人,可孙婉儿也只是知道与俄国人的谈话内容,因为他是翻译,剩下与德国人和美国人的谈话内容,由于孙婉儿不懂英语,所以她只充当了花瓶的作用。

小村和内田到奉天的第四天,他们派人送上了拜帖,戈辉立即回复了“愿意代表大清王朝与日本在东北进行非正式的会谈”。戈辉在回复的时候,就定下了这次会谈的基调,即“非正式”。

于是,接到戈辉回复的第二天,小村和他的“秘书”,内田和他的秘书,一行四人,来到了东北三省总督衙门。戈辉在大会议室接见了他们。

由于戈辉身边没有会日语的,而内田和小村等人只有内田的秘书长泽雅史会讲汉语,所以此次谈话,只能用让长泽担任此次会谈的翻译了。

其实,戈辉不但听得懂日语,说的也非常好,在后世二十一世纪,戈辉与日本人沟通的时候,向来是不用翻译的。但是来到这个时代后,戈辉决定隐去自己会说日语的事实,这样自己会有更多回旋的余地。

长泽有点郁闷,戈辉居然以没有日语方面的人才为由,拒绝使用日语,但可以用英语,可是只有小村会英语,但也不能让堂堂外相阁下当翻译呀,于是只好由长泽兼任双方的汉语翻译了。

今天陪戈辉会见日本客人的依然是孙婉儿,她今天的作用依然是花瓶,她不会说一句话,只要在旁边喝茶就行了。

戈辉依然延续了和德美两国会谈的节奏,先从闲话开始了,从历史上和日本之间一衣带水的关系开始了。

出于礼貌,小村和内田也就这个历史友好的事情做了简单的交流,并对今后的关系做了还算美好的展望。特别是再次强调了日本一直主张的“兴亚论”,鼓吹亚洲人民联合起来反对西方列强,特别是对俄国的侵略。小村还提出,愿意接收东北禁卫军的军官去日本军校留学,日本免费为东北禁卫军培养军官。目前日本已经有很多中**官在日本成城军校留学。

戈辉则没的接着他们的展望继续往下假想,而是再次把话题拉回到一衣带水的友好历史情节上,总之都是一些客套话,都是废话,都是小村和内田今天不想多谈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