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禁卫军 > 第88章 新计划(一)

禁卫军 第88章 新计划(一)

作者:哈拉和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5 08:39:52 来源:小说旗

徐梅送上来的是近期的情报汇总,严肃不喜欢看整理过的情报分析,他喜欢自己通读情报后,自己得出分析结果,虽然这个过程可能要多花一些时间,但他非常享受这个过程。

严肃对这些或长或短的情报及数据情有独钟,他看得津津有味。在他看来,每一条情报都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的故事,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开端、发展、**、结局。严肃在每一条情报里反复回味着咀嚼着这些信息。他从一个点,找到另一个点,连成一条线,再找其它的点,把很多的点,连成线,连成一个面,再由二维向三维过渡。研究情报,对严肃来说,是最有意思不过的事情了,他能这样研究一天,从办公室里不出来,也不会吃饭,只喝水。

严肃通读了一遍情报汇总,很显然,鹰机关突然加强了对戈辉的情报搜集,他们似乎在发动所有的关系,在打探戈辉的行踪,日本人想干什么呢?

严肃仰靠在椅子上,眼睛望着屋顶,任思绪飞扬。一根闪亮的铁钩,在严肃的脑海里划来划去。手里的香烟也是一根接一根的在指间燃尽,打火机也一次又一次的被拿起来,打着火,对准香烟,将其点燃。

难道日本人想刺杀戈辉?这个想法像暗夜里一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空,又像一颗大石,突然被扔进平静的心湖,荡起阵阵涟漪。虽然不敢确定,但日本人突然全力搜集戈辉的行踪,决不是想干什么有益戈辉身心健康的好事,既然不是好事,那就得认真对待。

想到此,严肃拿起铅笔,轻轻地敲了一下桌子上的一座小铜铃,铃声不大,却刚好能让坐在外面的徐梅听到,

正在低头写东西的徐梅,听到严肃部长的铃声,马上放下手中的战神牌钢笔,伸手轻轻地把垂在眼前的头发理到耳朵后面,然后站起身来,走到里间的门口,轻轻地敲了两下门,然后推门而入,优雅地走到严肃的办公桌前。

严肃看了徐梅一眼:“给总司令发报,就说最近鹰机关加强了对总司令的情报搜集,日本黑龙会的顾问头山满也秘密到了朝阳,恐怕对总司令的安全不利。”

“是,这就安排。”徐梅说完,转身退出了严肃的办公室。

这份简短的情报,很快通过无线电波发给了正在镇妖峰基地的戈辉,戈辉此时正在考核最强战士呢,从四月份开始,进行淘汰制,经过一个月的淘汰,当初的两千人,剩下不到一千人。进入五月以后,在5月10日进行了一次考核,又淘汰了两百多人,现在还剩下八百多一点,今天是5月20日,又是一个大考核的日子。

戈辉身穿总督的官服,长长的大辫子垂在身后,手里拎着马鞭子,缓步游走在考核场的边缘,指挥考核的全是第一批禁卫军的老兵,他们一直在镇妖峰当教官,今天被戈辉临时调来监考最强战士考核。

这时孙婉儿快步走到戈辉身边,把电报交给了戈辉,戈辉简单的扫了一眼,淡淡一笑,然后把情报交给了孙婉儿:“知道了,交给田劲。”说完一边向前走,一边注意观察正在射击的一组狙击手。

孙婉儿没有走,而是跟了上来,继续说道:“总司令,我还有事情向您汇报。”

戈辉叹了口气,转回身无奈地看了孙婉儿一眼,不咸不淡地说:“说吧,什么事?”

孙婉儿就当没看见戈辉的表情,她也知道戈辉不喜欢在这个时候被打扰,但既然说了第一件事,那再说一件也无妨,于是她马上说道:“您要求聘请的人,现在都被接到了朝阳,目前都住进了官府招待所,还好人数不算太多,要是再多一些,可就住不下了。”

戈辉一听,立即来了精神,马上追问:“都到了?一个不少?”

孙婉儿没想到戈辉会有这样的反应,看来这些人比最强战士重要啊,于是点点头说道:“嗯,都到了。蔡元培、蒋智由、夏曾佑、严范孙、严复、杨冰、方克猷、饶宝书等人都到了,还有从数学之乡温州请来的两百多名,温州公认的在数学方面有很高造诣的人也都到了。”

听完孙婉儿的话,戈辉高兴的说道:“真是太好了!你要替我先照顾好他们,他们可都是宝贝,都是做大学问的,我们东北以后就靠他们了。”

孙婉儿笑了:“你放心吧,保证让他们吃好睡好也玩好!”

戈辉摇摇头说道:“对于这些人,光是吃好睡好远远不够,这些都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安排他们去各个工厂考察,学校考察,先这样安排,让田劲一定要保护好他们的安全。”

孙婉儿认真的点点头:“我一会儿就和田劲说。”

戈辉把目光投向射击场:“如果没有别的事情,你先下去吧。”

“是”孙婉儿说完转身走了。

戈辉扭头看了看孙婉儿远去的背影,口中自言自语地念叨着:“慈禧这个老太婆,到底放不放伍廷芳和叶祖圭呀!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有消息啊?”

戈辉自从在三月下旬两次参加赴德赴美留学生的送行活动后,就动了成立禁卫海军的念头,但是立即成立海军也不现实,所以,他就想到了一个折衷的办法,那就是先成立水兵学院,先为海军培养水兵。

回到朝阳后,他立即命令田劲亲自办理建设水兵学院的事情,前期先满足2000名水兵的学习和生活,以后逐渐扩大,直到能满足名水兵学习和生活为止。

接着,他给慈禧太后上了电报折子,向慈禧太后要三个人,一个是伍廷芳,另一个是广东水师提督叶祖圭,还有一个叫施肇基,他现在是湖广总督张之洞洋务文案兼鄂省留美学生监督,戈辉对这个美国康奈尔大学文学硕士、哲学博士非常感兴趣。然后,又发电给德国大总参谋部,希望德国能帮助禁卫军培养水兵,请德国派遣200名水兵教官来大清东北,德**官的衣食住行,都由禁卫军解决,并且还会有优厚的工资,同时,希望能派五百名军校留学生去德国学习军事,其中,100名学习陆军,400名学习海军。

慈禧太后接到戈辉的电报折子之后,对戈辉的要求实在不理解,为什么向她要这三个人?光一个成立北方经济特区的折子就够让慈禧太后心烦的了,整个朝廷都因为戈辉向慈禧要地盘,彻底乱了,所有的大臣都说戈辉有不臣之心。就连庆亲王奕匡、铁良、醇亲王载沣都不敢再为戈辉开脱了,但他们也没有跟着反对。而慈禧太后却一直没有表态,但她心里已经做了决定,同意戈辉的要求,只不过,她不想立即回复戈辉,她要等一等。因为慈禧认为,只要是这帮大臣们全力反对的,她就一定要全力支持,这帮大臣,没一个好东西,他们心里只有他们自己的利益,根本没有为大清的江山社稷着想。

还有一个人和慈禧的想法一样,那就是光绪皇帝,并且,他还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慈禧太后,他觉得戈辉的想法很新奇,大清到了这个时候,只能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寻找方法,像那些大臣们固步自封,早晚有一天会死的很难看。慈禧这次对光绪皇帝还是高看了一眼,他发觉现在的光绪皇帝,比以前听话多了,懂得顺着自己说话了。

而接到戈辉电报的德国大总参谋部总参谋长施利芬伯爵,却已经开始深深的佩服戈辉了,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会想的这么长远,而且还很务实,并不好高骛远。他更加相信,禁卫军在戈辉的带领下,一定能成为德国合格的战略伙伴,至少能在远东形成对俄国的牵制。适当的给予支持,也不是不可以的。再说,也不是白帮忙,对方还是要付钱的,而且还得是高薪。再说了,通过帮禁卫军培训军队,德国就能对禁卫军施加更大的影响,如果时间足够长,培训的人足够多,那德国很有可能左右禁卫军。想到此,施利芬已经从心理上说动了自己,接下来就是向德皇威廉二世汇报时再确定下来。可是让施利芬没想到的是,居然很多人都反对帮助禁卫军训练水兵,他们都认为让禁卫军老老实实的呆在陆地上就足够了,不需要到大海里去。但是,当时刚好在场的威廉二世(他有七个亲生儿女)的养女维多利亚-伊娃,却插言表示支持,她认为施利芬伯爵说的很对,支持敌人的敌人就是在帮助自己。

当然,德皇威廉二世只是笑了笑,没有立即表态,这说明还有机会。

戈辉当然不知道,他的电报会激起如此大的波澜,时间已经一个半月过去了,慈禧太后那边还是没有消息,在北京的周玉坪也没有从宫里打听到确实的消息,而德国那边也没有回复,这让戈辉心中七个八下的。但是,他能做的也只是等待,等待一个或好或不好的结果。

等待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此时戈辉正在忍受着这个痛苦。不过,戈辉不会等太久了,因为两天后,他几乎同时收到了小德张亲自送来的慈禧太后的圣谕和德国大总参谋部发来的电报。

5月22日上午, 慈禧太后的圣谕到了,是戈辉的磕头大哥小德张亲自送来的,直接送到了镇妖峰军事基地。两年后再次相见,戈辉和小德张都有很多话要对对方说。但还是先把慈禧太后的圣谕宣读了再说。

今天同来的还有北京禁卫军编练副大臣铁良和袁世凯的心腹王士珍,两个是来订购军火的,顺便还想参观一下朝阳陆军讲武堂。戈辉请总参谋长宁远亲自陪同,毕竟是大客户,必须要照顾好了,当然也要防备好了。

慈禧太后在圣谕上说,同意成立北方经济特区。同意将长城以北,包括热河、甘肃、新疆、宁夏、青海以及蒙古等地区的行政全权交给戈辉,连同奉天、黑龙江、吉林三省一起,成立北方经济特区,由戈辉担任北方经济特区总督,加正一品衔(正一品总督,非常希有,通常是正二品)。但是,北方经济特区必须每年向朝廷支付2亿元国家建设债券,并独立负担辖区各省财政支出。按照大清朝现在的行政区划分,现在戈辉管辖的省份达到了9个省了,面积更是大得不得了。慈禧太后还同意调伍廷芳、叶祖圭、施肇基来东北,具体工作由戈辉安排。其实,慈禧太后之所以同意,还有为朝廷减负的心思,像热河、甘肃、新疆、宁夏、青海以及蒙古等地区,不是太远,就是太穷,或者人口稀少,朝廷却要持续花钱,有些地方年年叛乱,年年花钱,不管又不行,所以交给戈辉,让戈辉操心去吧。

紧接着,戈辉收到了德国大总参谋部发来的电报,德国同意派海军教官来大清东北,帮助禁卫军训练水兵。派遣的海军教官现在已经于5月下旬登船,预计在6月末到达锦州港,500名赴德军事留学生也将乘坐这艘船去德国。

两个方向都有了回复,都是好消息,戈辉七上八下的心情终于平复了,他现在的心情好得不得了。当天,他在镇妖峰军事基地宴请了小德张,请小德张品尝了山东厨子的手艺。这些厨子都是闯关东过来的,日俄战争开始后从大连一带搬到了朝阳,后来被禁卫军请去,给镇妖峰基地当厨师了。

小德张此来朝阳,不光是来宣旨的,也是来传慈禧太后口谕的,慈禧让小德张带话给戈辉,不许戈辉惹事,不怕戈辉犯错,不要学李鸿章。小德张告诉戈辉:“太后老佛爷的意思全在这三个‘不’里面了,自个儿领会吧!”

戈辉是什么人啊?来自后世二十一世纪,那时也是经历了无数的大风大浪,活了五十岁的人了,再加上这一百多年的见识,戈辉不但深刻领会了慈禧太后的意思,而且还发散思维地想到了许多游离于慈禧太后意思边缘的东西。

戈辉立即决定把辖区各省的官员召集过来,计划于7月初举行大会,商量今后辖区经济建设和行政管理的问题。在这些官员们都来到朝阳之前,戈辉决定先开一个朝阳工业内部会议。现在的朝阳工业开发区,随着工矿企业越来越多,管理上也越来越复杂。由于制度不够完善,工业区各部门之间,在配合上,问题频出,矛盾增加,十分有必要在北方经济特区成立之前,理顺一下,解决一些争议大的问题。

戈辉召开这个内部会议,还有一个目的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开业区的管理工作。有很多人在作风上已经出了大问题了,必须及时纠正,必须对一些管理人员的作风进行严格的约束,必须加强纪律监管,为以后建立一个廉洁的经济特区政府做好准备。东北禁卫军是一支背负着国家和民族使命的军队,在禁卫军管理下的工业区,以及马上要成立的经济特区政府,必须是全心全意为特区老百姓服务的政府,否则没有必要成立。这是使命,这是责任,也是义务。当然,这都是场面话,但场面话是绝对不能少的,而且还要当回事,装也要装成当回事的样子。

小德张在镇妖峰基地待了三天,这三天里,他对镇妖峰基地里里外外看了个通透。戈辉没有对小德张设限,他相信小德张不会出卖他,就是出卖他,戈辉现在也不怕朝廷了。小德张在心中震惊无比,没想到禁卫军在这个努鲁尔虎山上还有这么一个巨大的训练基地,使用的武器居然如此的先进,比北京禁卫军的武器先进多了。因为他陪慈禧太后视察过北京禁卫军,除了军装比东北禁卫军好之外,其它的根本没法和东北禁卫军比,虽然现在东北禁卫军穿着八旗兵勇的服装,但他相信如果戈辉愿意,东北禁卫军的军装随时可以更换,一定比北京禁卫军好。

三天后,戈辉派龙旗轿车送小德张到锦州港区,小德张坐船先去天津,再回北京。送走了小德张后,戈辉开始着手准备工业开发区内部会议的事情了。随着日期临近,原本驻扎在外地,要参加会议的军官代表们也陆续来到朝阳工业开发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