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禁卫军 > 第121章 我们的责任

禁卫军 第121章 我们的责任

作者:哈拉和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5 08:39:52 来源:小说旗

我目之所及,有很多工作有待我们去完成。大清的经济状况要求我们必须采取大胆且快速的行动,这也是我们北方经济特区成立的目的,我们必须要尽快行动,不仅仅是要创造很多就业,更要为经济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将造桥铺路,开设更多的工厂,设立更多的学校。我们将回归科学,运用科技的力量提高医疗质量,保住更多人民的生命。这一切,我们都要去做,而且请相信我们都将会做到。

现在,有一些人开始质疑我们的野心是不是太大了,他们认为我们的特区承载不了太多的宏伟计划。他们是健忘了。他们已经忘了这个北方经济特区已经取得的成就;他们已经忘了当创造力与共同目标以及必要的勇气结合起来的时候,我大清国勤劳智慧的老百姓所能发挥出来的巨大能量。

这些怀疑论者的错误在于,他们没有意识到特区的实际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长期以来耗掉我们太多精力的陈腐政治争论已经不再适用。今天,我们的问题不在于我们实际控制的区域太小,而在于我们的管理能否起作用,我们能否帮助人民改善生活、给他们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哪个方案能给予肯定的答案,我们就推进哪个方案。哪个方案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就选择终止。而特区各局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合理支出,摒弃陋习,消除**,磊落做事,只有这样才能在特区管理集团和人民之间重新建立起至关重要的相互信任。

就特区安全而言,我认为特区安全与特区理想一个都不能少,全都要。我们面对的几乎无法想象的危险,我们的先辈们为了我们的今天付出了太多太多,无数的先贤用鲜血铺就了我们今天的道路。先贤们的理想依然照亮着大清,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这些理想。因此我想对所有列强国家的人民和政府说:对于每个追求和平、自尊和领土完整的国家和个人而言,我们大清国和他们一样,我们愿意再次踏上追寻之旅,为了先贤曾经打下的完整江山。

回到现在战火纷飞的日俄战场,我们真的无法确定什么时候他们进攻的方向会是我们。我们只有依靠手中的子弹和炮弹,我们还依靠稳固的联盟和坚定的信仰。我们深知单凭自己的力量,我们无法保护自己,我们也深知,我们还没有强大到可以独当一面的程度。的确,我们在发展,我们在走向强大的路上,我们的实力在不断的增强,我们实现了武器的自给,但是我们明白,我们手中的武器必须使用谨慎,不可以像日俄两国那样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别国的土地上为所欲为;我们必须在行使武力方面保持自律、我们要为世界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我们要保持谦卑和节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安全,我们才能一次次地走过最危险的时候,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

我们继承了先贤留下的理念或者说是原则,在这些原则的领导下,我们有能力应对新的威胁,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进行国家间更广泛的合作以及增进国家之间的理解。首先,我们将以负责任的态度,保持与列强之间的正常沟通,希望尽快实现远东未来的和平。对于老朋友和老对手,我们将继续努力,不遗余力,巩固其友谊,削弱其威胁。对于那些企图通过战争或者屠杀来达成目标的人,我们要对他们说:我们的信仰更加坚定,不可动摇,你们不可能打垮我们,我们定将战胜你们。朋友来了有美酒,敌人来了有猎枪。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五千年历史的文化遗产是一个优势,而非劣势。我们大清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也有穆斯林,同时也有非宗教信徒。我们民族的成长受到过许多语言和文化的影响,我们包容一切,我们吸取了这个星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有益成分。正是因为我们民族曾亲尝过无数次内战和被多国侵略的苦酒,并且在经历了这些黑色的篇章之后我们觉醒了,我们变得更加团结更加勇敢更加强大,最后我们终将战胜敌人,重新建立起这个全新的大清国。我们相信一切仇恨终有一天都会成为过去,而且随着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我们相信终有一天人类共有的人性品德将会自动显现。在迎接新的和平时代到来的过程中,我们的大清需要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思索前方的路,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铭记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呕心沥血的先贤们,对他们充满了感激之情,他们和那些安息在烈士陵园的英雄们一样,给与我们启示。我们尊敬他们,不仅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守护者,还因为他们代表的是为国家服务的精神,他们自愿追寻比自身的价值更伟大的意义。此时此刻,在这个要塑造一代人的时刻,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精神。因为无论我们特区政府能做多少,必须做多少,国家的立国之本最终还是人民的决心和信念,以及无私的奉献,正是这些决定了我们共同的命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古时候孟子的思想。大禹是人,舜帝是人,我们也是人,是和他们一模一样的人,只不过比他们晚了两千多年,他们能做到的事我们为什么不能呢?“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有用这样的思想,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这样说:“城市秩序不好,这是我的责任;国家教育办得不好,这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这是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起自己的责任,天下哪有不强盛的国家呢?哪有不团结的团体呢?哪有不强大的军队呢?所以说,每个人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而不是推出去。

我们面临的挑战也许是新的,我们应对挑战的措施也许也是新的,但那些长期以来指导我们成功的价值观——勤奋、认真、诚实、勇气、公平竞争、包容以及对世界保持好奇心,还有对国家的忠诚和爱国主义……却是历久弥新,这些价值观是可靠的。他们是创造国家历史的无声力量。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回归这些古老的价值观。我们需要一个新的负责任的时代,一个觉醒的时代,每个国人都应意识到即我们对自己、对国家和世界负有责任,我们不应该不情愿地接受这些责任,而应该快乐地承担起这些责任。我们应该坚定这一认识,即没有什么比全身心投入一项艰巨的工作更能锻炼我们的性格,更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这是作为国民应尽的义务,应该做出的承诺。

我们的自信源于传承五千年的信仰,无数先贤号召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这就是我们自由和信仰的意义,这也是为何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可以同聚一堂在此欢庆的原因。

所以,让我们铭记自己的身份,镌刻自己的足迹。在这个英雄倍出的大时代,回想起在那最寒冷的岁月里,一群勇敢的禁卫军战士跨过冰封的辽河走向最危险的战场。干枯的树枝上最后一片树叶被寒风打落的时候,我们听到远方响起了敌人的脚步声,大地在颤抖,危险在逼进,洁白的雪地被鲜血染成了红色。在我们的国家最受质疑的时刻,我们的禁卫军战士会这样说:“我们要让未来的世界知道……在深冬的严寒里,唯有希望和勇气才能让我们存活……面对共同的危险时,我们的军人和国家要勇敢地走上前去面对。”

今天的我们的国家也在严峻的寒冬中面对共同的挑战,让我们记住为我们打下江山的军人们不朽的誓言。带着希望和勇气,让我们再一次勇敢地面对寒流,迎接可能会发生的风暴。我们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记住,在面临挑战的时候,我们没有屈服,我们没有逃避也没有犹豫,我们脚踏实地、心怀信仰,秉承了宝贵的自由权利并将其安全地交到了下一代的手中。

苍天在上。

1905年元月一日,戈辉

这篇新年贺词,每个读到他的人内心都会无比的激动。

新世界的大门,在1905年开始为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慢慢敞开。大时代到底是将如何发展,真的是只有苍天在上了。

戈辉的新年贺词被大清国各大报纸转载。总政治部更是将其全文发到了禁卫军全军所有部队,让大家集中学习戈辉总司令新年贺词的精神。

戈辉的新年贺词在整个大清国和列强的圈子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贺辞中有很多新词引起了朝廷和列强的注意。

戈辉的新年贺辞,被各方做了各种各样的解读,贺辞里隐隐约约,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内容,让列强和朝廷浮想联翩。

列强的主流报纸也做了整篇幅的转载,日本的《朝日新闻》就对戈辉的新年贺辞做了整篇幅的转载,还附上了相关的解读内容。

一个外形温婉的南方女子,也读到了这篇《朝日新闻》的转载。当然,内容已经翻译成了日语,但依然让她心潮澎湃。这个南方女子名叫李香,浙江山阴人,目前在日本留学。

李香,经常能在《朝日新闻》上看到关于大清东北的信息,都是一些对俄国作战胜利的消息。偶尔会有关于东北禁卫军或朝阳工业开发区,再或者北方经济特区的消息。她对这个大力发展工业,农业,教育,国防的北方经济特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北方经济特区要求适龄儿童,不分男女,都必须进入学校接受免费的义务教育,禁止女孩子裹脚,禁止阻止女孩子上学等政策,让她觉得非常好。她决定,等她学成归国后,立即去东北。

不仅是李香,和李香经常联系的周树人、陶成章、黄兴、宋教仁、陈天华、陈撷芬、刘道一、王时泽等都对北方经济特区产生了浑厚的兴趣,都计划去东北发展。

还有一个人也对东北很感兴趣,这个人此时正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上学,他的名字叫蒋百里,他也十分关注《朝日新闻》上关于北方经济特区和禁卫军的报道。他已经决定了,等陆士毕业后,直接去东北。

戈辉上午发表完新年贺词后,直接去了朝阳陆军讲武堂。

1905年1月1日,元旦,戈辉在朝阳陆军讲武堂,为200名德国教官团举办了盛大的新年宴会,款待两年多来为禁卫军的成长做出巨大贡献的德国教官团。同时为每一名德国教官送上一支精心制作的黄金纪念版FA-99式0.3寸口径军用半自动手枪,另付10个压满子弹的弹夹和每人1000发散弹。

这个礼物对爱枪的德国教官团来说实在是太珍贵了。FA-99式0.3寸口径军用半自动手枪是他们见过的最漂亮的手枪了。原枪设计还是从德国设计师鲁格先生那里买来的,让德国教官们感觉特别亲切。

这两百名陆军教官,是1902年9月份来的东北,到现在已经在朝阳陆军讲武堂任教两年零三个月了,已经圆满完成了他们的教学任务。到1904年12月31日为止,他们为禁卫军进行了8期的培训,每期6个月,学员人数不等,此外,他们还为禁卫军培养了2000名军事教官,可以说,他们为禁卫军正规化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今天既是个新年宴会,也是为200名教官送行宴。几天后,他们将登上德国邮轮回国。

目前在朝阳陆军讲武堂任教的还有很多德国教官,开的课程也很多:军事理论、军事战术和训练方法研究、后勤管理学、军事经济学、军事预算学、军事会计学、军事测绘学、军事法学、军事化学、军械整备学等多个学科。大约还有一千名德军教官在朝阳陆军讲武堂教学。他们的合同期还没到,有些是去年下半年刚刚到任的。总之,随着德国和禁卫军的军事交流不断的深化,会有越来越多的德军教官来朝阳陆军讲武堂任教。

但有一点,让德军教官很奇怪,禁卫军总参谋部只让他们在军校里教课,从来不让他们直接去训练禁卫军士兵,禁卫军士兵一直都是由禁卫军自己的教官,或者从军校毕业的教官去训练。有很多德军教官甚至从来没有到禁卫军的营区里参观过,他们看到的禁卫军,了解到的禁卫军,只是在军校里学习和生活的禁卫军学员。

1905年1月3日,戈辉签署命令,命令在官营农场的12万民兵,其中的人正式转入现役禁卫军,开始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至此,戈辉以为俄国人修铁路为名招的17至24岁的24万劳工,已经有十六万五千人分五批加入到禁卫军了,余下的七万五千人继续亦兵亦民的一边在官营农场工作,一边继续参加军事训练。

1905年1月5日,戈辉在锦州港亲自为200名德国陆军教官送行。

也是在这天,戈辉作为禁卫军的总司令,作为朝阳陆军讲武堂的校长,正式推荐林贺为朝阳陆军讲武堂总教官,中校军衔,随后总政治部主任王超辉上将签发了正式的任命函。

林贺,经过半年来的学习,他已经对禁卫军的训练体系有了充分的认识,在他看来,禁卫军的训练要比日军的训练更科学更系统,更有效率,特别是“八角台教学法”,士兵们私下里叫“戈辉教学法”,让林贺佩服得五体投地。这半年来,他真的是学到东西了,同时也对今后的训练有了新的认识和想法。特别是学习了戈辉传授他的吐纳之法后,感觉自己的身体素质比以前强了很多。

从此,年轻英俊的林贺,成了讲武堂的明星人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