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禁卫军 > 第123章 狼来了

禁卫军 第123章 狼来了

作者:哈拉和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5 08:39:52 来源:小说旗

外面飘着雪花,大片大片的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来。

慈禧太后转回身,定定地看着载沣和奕匡,良久,才开口道:“你们都没少拿戈辉的钱吧!现在戈辉有危险了,你们的钱袋子要没了,你们都着急了是吧。”

载沣和奕匡一听,同时跪地上,把脸都快贴地板上了,两人异口同声地说:“太后,臣有罪。”两个人都知道,这个时候否认,没有任何意义。

慈禧太后叹了口气:“罢了,我也没有要怪罪你们的意思,花戈辉的钱上瘾的又何止你们二人呢,满朝文武很多人都是,我又何尝不是呢!”(据不可靠资料,慈禧经常用“我”这个词。)

听了慈禧太后的话,载沣和奕匡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慈禧拄着拐棍,缓缓地走到载沣和奕匡面前:“你们都起来吧,犯什么错都是跪,就好像似这么一跪错就没了,要是跪能解决问题,就不会有这么多事儿了。”慈禧太后说完,把拐棍递给李连英,然后自己又坐回椅子上了。李连英马上把一个毯子盖在慈禧太后的腿上,又把暖手炉递给慈禧太后。

载沣和奕匡两个都站了起来,毕恭毕敬地垂手而立。

慈禧太后扭头对立在一旁的小德张说:“小德子,把戈辉昨天的电文拿给两位王爷,让他们看看。”

小德张马上取来戈辉昨天发给慈禧太后的电文,递给两位王爷。戈辉的电文,内容不长:

“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臣仅想借此句,以明坚决抵抗之决心。无论犯我之敌有多远,都难以逃脱被我诛杀的命运。现在,英吉利和法兰西之蕞尔小邦,犯我中华天威,我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崇尚和平,但也绝不容忍他国之挑衅。面对挑衅以及来犯之敌,我中华儿女只有一句话: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两千年前,无论来犯之敌多么强大,多么不可一世,多么凶残,最终都没能打垮中华民族。今天,我大清子民,依然有打垮强敌之决心,依然有威武不屈之精神。我们依然敢说“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

戈辉的电文像一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空,击中载沣和奕匡,两人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激灵,两个人突然间明悟了什么。载沣一直以为自己很了解戈辉,现在突然觉得戈辉变了,变得自己认不出来了。奕匡一直猜不透戈辉是什么人,现在他终于明白了,明白戈辉心里装的是什么了。

载沣和奕匡对视了一眼,然后两人异口同声的问道:“太后,您想好了吗?”

慈禧太后长叹了一声:“想好又怎样,想不好又怎样,结果都一样,英法两国是要定了东北,戈辉,不过是英法两国说给日本和俄国的借口罢了,我们的意见,英法两国什么时候当回事儿了。”

庆亲王奕匡算是明白了,老太后洞若观火,心里明镜似的。

载沣轻叹一声:“这么说,我们就只剩下相信戈辉一途了吗?”

慈禧太后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太后的话,让载沣和奕匡两个陷入了沉思之中。老太后说的没错,现在除了相信戈辉能打败英法联军之外,没有其它的办法。

而此时的戈辉想法却十分的简单,备战。戈辉在最高司令部的作战会议上说:“能通过战争来解决的问题,都是小问题,打好这一仗,打断敌人的腿,让敌人此生再也不敢来。”会议结束后,禁卫军13个师全部开拔,向总参谋部标定的地点秘密移动。

这次戈辉要当甩手掌柜,由总参谋部独立指挥,这也是锻炼总参谋部指挥能力的好机会,同时也是练兵的好机会。朝阳陆军讲武堂停课,所有学员(袁世凯和铁良派来的三批1200名军校学员除外)和教官(德国教官除外)全部随机分散到13个师里,以一个小兵的身份参与到这场保卫家园的战争中(特种部队除外,继续训练,不允许参加战斗。)。戈辉要通过这场保卫战,让禁卫军感受一下低烈度的战争,战争是最好的军事课堂,这对禁卫军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所以必须把握好。

林贺,作为朝阳陆军讲武堂的总教官,心情是最激动的一个,加入禁卫军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了,随着对禁卫军了解的加深,他越来越喜欢这支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军队了。现在有幸能参加与列强的战争,他更是感到无比的荣幸。

林贺想到了自己在日本陆士的校友蒋百里、蔡锷、张孝准如果他们能来东北参加禁卫军该有多好啊,想到此,他给蒋百里、蔡锷、张孝准发了一封电报,邀请他们三人来东北参加禁卫军。当然,他发电报是要经过禁卫军总参谋部审批的,通过后才能发出。

还有两姐妹也非常高兴,他们俩是朝阳陆军讲武堂的特别插班生,是最小的学员,她们只有入学时间,没有毕业时间。他们是尹锐志和尹维俊姐妹,总司令的命令里,也包括她们,她们也可以参加战斗,姐妹俩特别高兴。当然,她们不是真的上战场,而是在后方医院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尹锐志和尹维俊姐妹俩是随押解英国三兄弟的红龙小队一起来的朝阳。

同时,戈辉给禁卫情报局下了命令,清除北方经济特区内所有英法情报机构的情报调查员,全给我抓起来,如果拒捕击毙也可以,既然要打,索性就做的干脆一点。

随后,作为北方经济特区的喉舌,《朝阳日报》以“狼来了”为题,发布英法联军要来攻打北方经济特区的消息。并大致划定了可能的交战区域,要求可能的交战区域内的老百姓,把家搬到朝阳或朝阳以西,暂避。

当天晚上北方经济特区广播电台晚上八点的《新闻联播》上,再次公布了英法联军要来攻打北方经济特区的消息。并大致划定了可能的交战区域,要求可能的交战区域内的老百姓,把家搬到朝阳或朝阳以西,暂避。同时,还发布了禁卫军坚决抵抗的声明,声明中说:禁卫军将誓死扞卫北方经济特区,誓言要让英法联军付出血的代价。

一石激起千层浪,听到消息的老百姓都开始到朝阳或朝阳以西临时避难,锦州港区也有大量的老百姓离开,向朝阳以及朝阳以西避难。一时间,朝锦公路上到处都是搬家的车队,老百姓们赶着牛车,马车,驴车,推着手推车,排成浩浩荡荡的长队,向朝阳进发。

戈辉打电话给镇妖峰军事训练基地司令刘浅,让刘浅把关在镇妖峰基地的英国三兄弟送到朝阳。戈锐派红龙小队把英国三兄弟直接送进了镇妖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再也没有人搭理英国三兄弟了。这一等就是两个多月,三兄弟除了没有自由之外,吃喝不愁,没人打没人骂,日子过的还可以。

接着戈辉给北方经济特区最高法院首席**官伍廷芳博士打电话,要他准备好公开审理英国三兄弟杀人一案。接着给北方经济特区最高检察院检察长施肇基打电话,让他准备好起诉来福酒家杀人案的凶手英国三兄弟。

1905年2月20日,《朝阳日报》公布了公审来福酒家杀人案凶手英国三兄弟的消息。将在2月22日在北方经济特区最高法院进行公审,允许北方经济特区社会各界人士旁观庭审,名额有限,先到先得。同时,北方经济特区广播电台将全程直播。

当天,北方经济特区总督衙门新闻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北方经济特区广播电台全程直播,东北少校在新闻发布会上,再次重申:“不论是谁,不论是哪国人,只要在北方经济特区触犯了法律,哪怕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抓回来受审。北方经济特区说到做到,活人抓不回来,尸体也要带回来,尸体带不回来,头也要带回来。”东北少校杀气腾腾的话,给与会的各国记者带来强烈的震撼。

当天晚上,北方经济特区广播电台八点钟的《新闻联播》上,也公布了将在2月22日上午公审来福酒家杀人案凶手英国三兄弟一案。

这一新闻一出,所有列强炸营了一般。北方经济特区居然敢公审外国公民,而且还是大英帝国的公民,这可是大清国历史上的头一次。英国的治外法权第一次在北方经济特区失效了,这也给提醒了其它列强,如果换成他们,是不是也失效了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英国人也明白了,12月31日袭击英国驻上海领事馆一案,真正的幕后元凶是谁了,同时,英国人不得不重新审视禁卫军的战斗力了。北方经济特区真的是说到做到,不论逃到天涯海角,都要抓回来受审。

英国驻朝阳领事卡尔,再次向北方经济特区外事办公室提出严正交涉,要求立即释放英国三兄弟,因为英国人在大清国享有治外法权,不允许北方经济特区最高法院公审英国三兄弟。

锡良严肃地说道:“上次我已经说了,北方经济特区,是特区,特,就特在治外法权,在特区里不好使,任何在北方经济特区内触犯法律的人,都必须接受北方经济特区法律的管辖。”

1905年2月22日(农历正月十九)上午,在北方经济特区最高法院,公开审理了来福酒家杀人案的凶手英国三兄弟。

三个月前的来福酒家杀人案牵动着整个朝阳人民的心,也考验着北方经济特区人民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公信力,在列强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

这三名英国杀人犯也牵动着英国驻朝阳领事卡尔的心,到目前为止,还从来没有一个英国公民在大清接受法律的惩处,他不能让北方经济特区开这个先例,这是对大英帝国的严重挑衅。

北方经济特区政府并没有屈从英国领事卡尔的压力,检察机关很快对三名英国杀人犯提起上诉,最高法院效率也相当高,经过连续三天的审讯,三名英国人虽然承认是他们杀的人,但是态度相当的强硬。首席**国伍廷芳最后宣判,判处三名英国杀人犯死刑,择日在人民广场斩首示众。之所以没有立即执行死刑,是因为戈辉总督要求先等一等,过些时日再执行。

戈辉总督的决定,反而让朝阳老百姓觉得**,让英国领事卡尔觉得,北方经济特区政府还是很惧怕大英帝国的。随着英法联合舰队离北方经济特区越来越近,卡尔领事态度越发强横,三番五次到锡良那里施压,要求北方经济特区政府无条件释放三名大英帝国公民。可是每次都被更加强硬的锡良顶了回来。

这件事一直被戈辉压着,既不释放,也不行刑。其实戈辉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间。一旦“合适的时间”到了,戈辉会立即下令行刑。

1905年2月28日,上午,北方经济特区公共安全总局在朝阳人民广场的一角,对来福酒家杀人案,三名英国藉杀人凶手,斩首示众。

行刑当天,朝阳人民广场人山人海,有人甚至提前一天就搭好了巨大的看台,这是大清国历史上头一回公开斩首外国人,这是扬眉吐气的事儿,所以老百姓都来看今天的盛况。

执行斩首的台子上,一身红衣的三名刽子手怀里抱着鬼头刀,跨步而立,半闭着眼睛看着围观的群众。死刑犯还没到呢,他们三人只能在这儿待着。

英国领事馆的人站在最里面,紧挨着执行斩首的台子,领事秘书拜恩斯若有所思的看着台上一身红衣的刽子手,他知道,这个大清国,有一些人是专门干这个砍人脑袋的工作。

有一位英国神父正不断的祈祷着,他绝望地看着那些来看热闹的大清老百姓,他很难理解这些人为什么要来看这个。

武装警察二旅开来一个营来维护这里的治安,随时应对突发事件。营长李放看到越聚越多的老百姓,眉毛挑的越来越高。

“周大同,你带人去,把四面的房顶给我占上,居高临下的看,给我盯紧喽,这要出点啥差子,纪司令会把咱们活着吃了。”李放摸了摸腰间的FA-96,然后说道。

得令的周大同连长,立即带着一个排去占领四面的房顶。战士们今天带的武器都是FA-96,装弹量20发,火力持续性强。周大同站在房顶上,拿着望远镜望向人群中间,扫来扫去。

李放,武装警察第二旅第1营少校营长,他有一个弟弟叫李正,目前是菊花岛特种训练基地总教官。

朝阳警察局的警车在广场四周停了八辆车,巡警队长白大海嘴里叨着软包的“大凌河”,此时正坐车里喷云吐雾呢,金迎春和张化来坐在后面,嘴里也叨着白大海的“大凌河”,可劲的喷着烟雾。“大凌河”是朝阳卷烟厂生产的面向普通大众的带过滤嘴的香烟。

不远处一个单独的私人临时搭建高台上,有人架起了电影机,看他们穿的衣服,并不是特区广播电台的人。

“那人脑袋被门挤了吧,这种事情也拍摄啊,比记者还过分。”站在外面,靠着车,抱着肩膀站着抽烟的兰亮指着高台上摆弄映画机的人说。

白大海推开车门,把大凌河的烟屁股扔地上,伸出左脚把烟屁股踩扁,然后说:“脑袋挨门挤的何止那一个人啊,跑过来看热闹,跟搭台看戏似的人,脑袋都挨门挤了,杀人有什么好看的,我就奇了怪了。”

白大海从车里钻出来,伸了个懒腰,摸了一下腰间的FA-11,然后道:“都别坐车里了,干活了,今天这么多人,可不能出岔子。”

莫理循和端纳站在人群外面,他们也是来为英国三兄弟送别的,虽然英国三兄弟确实杀人了,但毕竟是要被砍头了,人头落地,罪过也就随之消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