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禁卫军 > 第139章 加特林火神

禁卫军 第139章 加特林火神

作者:哈拉和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5 08:39:52 来源:小说旗

3月20日早上8点整,20公里外的一处炮兵阵地上发出了第一声怒吼,紧接着又有两声怒吼,三发炮弹飞行了一会儿后,狠狠地砸进了防御工事群里。短暂的校正完毕后,炮兵阵地上,两个5寸口径FA-160式重炮旅,火力全开,惊雷阵阵,直冲云霄。而山坡下的防御工事群里很快变成了燃烧的森林,火的海洋,又像是无数朵橘红色的花朵,不断的绽放,不断的扩大,不断的升腾,就像不停的在旋转的万花镜,千变万化,绚烂之极。

整个防御工事群被火焰包围着,巨大的爆炸声排山倒海一般一直传到山坡上。拿着望远镜观察的人们,双手都在颤抖,额头上已经渗出汗水,这么强大的火力,如果有人在里面,估计连骨头渣子都不会剩下的。

爆炸仍在继续,这才几分钟,所有人像过了一年一样,还有近四个小时,四个小时后,防御工事还在不在,是不是已经变成平地了,所有人,包括戈辉在内,都不敢往下想象。

光绪放下望远镜,扭头对戈辉说:“真正打仗的时候,不会是这个样子是吧。”

戈辉表情严肃:“真正打仗的时候,都是想一下子把对方打死,炮火也不会这么单一,是各种各样的火炮,万炮齐发,比这要猛烈得多得多。”

光绪难以置信地又问:“月初时你们与英法联军的仗也是这个样子吗?”

戈辉点点头:“那天晚上,东北禁卫军三总部的人差不多都在第一师的阵地上,包括我和宁远在内,都在阵地上,挨了英法联军3个小时的连续炮击,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负伤了。”

“连你都上战场了?”光绪吃惊地问。

随行的亲王重臣太监护卫们,也都吃惊地看着戈辉,朝廷独一份的正一品总督(通常是正二品,个别加了尚书衔,从一品,没有正一品),居然跑到战场上?居子不立危墙之下,你这行为……

戈辉点点头:“那是我们禁卫军堂堂正正的第一枪,必须打赢,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如果我们打输了,今天就不会站在这里,也不会有明天。”

光绪点了点头,他没想到戈辉居然亲自上战场,挨了英法联军三个小时的炮击,这得多大的命才能活下来啊。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山坡下燃烧中的防御工事群,炮火淹没了整个防御工事群,焦土的味道山坡上都能闻到,巨大的爆炸声回荡在整个山坡上。

整整两个多小时过去了,炮声仍在继续,爆炸声一直回荡在耳畔,光绪长这么大,头一次看到这些。

光绪叹了口气,转身回到座位上坐下,年荣马上端起桌上的热茶,递到光绪面前。

光绪喝了口茶,说道:“戈辉,你不是说,还有其它的让我们看吗,这演习还要等好久才能完呢,我们不如看看另一个吧。”

戈辉看了一眼东北:“去问问成经理,准备的怎么样了。”

东北立即去找成雨了,东北也看过6管加特林火神的设计方案,他也很期待看到加特林火神的射击威力。

成雨此时还在准备,用于当靶子的木桩子刚刚埋好,石头堆也垒好了,这些都是用来当射击目标的。

“成经理,准备的怎么样了?总司令和皇上都等着看呢。”东北还没走到近前,离着挺远就开始对成雨喊。

成雨回头一笑:“东副官,准备好了,不过,就是解说,我说的不好,让司令自己说吧!”

东北摇了摇头:“这个话,我还真没法给你传,你敢说,我可不敢。”说完转身回去了。

东北来到戈辉和光绪面前,先给光绪和戈辉敬礼,然后开口道:“成经理已经准备好了。”

戈辉笑了:“陛下、王爷,请吧。”

在戈辉的带领下,光绪一行走向了一块空地。

现场其它来观摩演习的军人,也都转过身来,把目光投向这里,但没有人走过来,只是远远地看着。

空地上放了一排桌椅,茶已泡好。空地中央有十七块大小不一的红布,盖着十七个东西,不用说,肯定是武器,但具体是什么武器,并不清楚。

“皇上、两位王爷、张大人,大家请坐。”戈辉请大家落座。

成雨来到戈辉近前:“准备好了,解说的事儿你就自己来吧,这是一个提纲,你参考着说吧!”

戈辉无奈地接过提纲,一边走一边看,他走到空地中央,走到那些红布盖着的东西跟前转回身:“大家看到了我身后这些红布,下面盖着的都是武器,一种美国人发明的高射速机枪。”戈辉说着话,掀开了第一块红布,一架老旧的六管机枪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戈辉拍了拍这个带着两个轮子的最早型号的加特林机枪,继续介绍:

加特林转管机枪——手动型多管旋转机关枪。加特林机枪是由美国人理查-乔登-加特林(Richard Jordan Gatling)在1860年设计出来的,是第一支实用化的机枪。1874年也就是同治十三年前后,加特林机枪输入我大清,当时称其为“格林炮”或“格林快炮”。加特林机枪是射速最快的枪,经过改良后理论射速最高可达每分钟6000发子弹,如果枪管增加,每分钟的射速还会继续增加。

这个是最早的型号,已经是古董了,我们买回来做收藏,目前收藏了近九百多挺各种型号的加特林机枪,以后成立军事博物馆,这些将成为重要的展品。今天只拿出来具有代表性的一小部分,给大家看看。

戈辉一边走,一边依次掀开他经过的每一块红布,最后只留下三块没有掀开。大家都猜到了,今天的重点在那三块红布下面。

戈辉继续给大家讲故事:

加特林本来是一个医生,反倒一生致力于工程学。1861年美国内战打响了,加特林在医院看到后送的死伤官兵真是太多了,除了战场上的死伤外,很多士兵还死于疾病和营养不良。加特林认为要是能减少士兵的数量就能拯救数以千计的生命。加特林希望能发明一种枪,依靠凶猛的火力,一支枪能顶很多支步枪,让一个士兵拥有很多士兵的战斗力,从而减少战场上士兵的人数,以达到减少战争伤亡的目的,后来他发明了这种机枪。

1861年夏天,加特林开始设计构思转管机枪,当年年底就完成了机枪模型,并于次年进行了验证。

1862年11月4日,加特林获得转管机枪的专利,除包括1862年加特林机枪模型的技术说明外,还包括了两点转管机枪所共有的设计特点声明:一个提供锁膛的内有击针的圆柱旋转体,与枪管一起旋转;每根枪管都有独立的击针。这使得以后所有与加特林机枪相似的设计都不能再获得专利。多聪明的老头啊!

戈辉对加特林的评价,把大家都逗笑了,大家都没有想到,戈辉会用“老头”这个词。

戈辉拍了拍一挺个头巨大的加特林机枪继续说:

加特林机枪是19世纪末期,欧洲各国控制并扩张殖民地的重要武器;经过改进后的加特林机枪射速最高曾达到每分钟1200发,这在1882年是个惊人的数字。但它也存在一个问题:它的最大弱点是射手在战场上由于激动和杀红了眼而不能控制自己,会发疯似得把手柄转动的越来越快,造成机枪卡壳或爆膛。

加特林转管机枪从诞生之日起,工作原理就决定了其具有能连发射击,火力凶猛等优点,但也存在重量过大、机动性太差等缺点。正如许多其它发明一样,在军用领域,加特林转管机枪是个“早产儿”——当时的军事思想还没有为其诞生做好准备。

1862年并不存在对转管机枪的战术需求,因为当时军队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将一挺机枪作为大炮使用,转管机枪不能给人以深刻印象。而将机枪用在步兵进攻中作为近距离支援武器的思想,直到 1898 年才由美国陆军进行了论证。

更为不幸的是,就在加特林和其他的天才发明家们不断解决技术难题,努力完善各自发明的同时,也不自觉地为自己的发明创造掘好了坟墓——为自动武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戈辉稍停了一会儿,走到三个单管机枪前,继续向大家介绍:

从1884年开始,采用管退式、导气式、自由枪机式和半自由枪机式等自动原理的自动武器陆续被发明。同这些单管自动武器相比,加特林转管机枪的优势不复存在了,缺点却更加的明显。

当1903年理查德-乔丹-加特林的漫长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多管手摇式转管机枪已基本消失。世界上大部分军队转而使用自动武器,如管退式马克沁机枪,导气式勃朗宁机枪和哈其开斯机枪。就是大家看到的,我身边的这三挺机枪。

许多加特林机枪被当作废铜烂铁,彻底销毁,另一些则湮没在积满灰尘的仓库中,或被发掘利用在博物馆、私人收藏馆中进行展览。我从欧洲和美国买来的近一千挺加特林机枪,具体说是987挺,都是这么来的,很多都是从积满灰尘的仓库中翻出来的,都是新枪,没有用过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一是加特林机枪操作需要4个人,而马克沁机枪只需要1个人便可以完成。二是射速,虽然每分钟200——400发已经很快了,但是其他机枪例如马克沁机枪,射速可达每分钟600发。三是万一在战斗中卡壳,处理起来十分困难,而其他机枪在这方面完善的很好。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加特林机枪就没有用了呢!我花了大把的钱从世界各地购进了近1一千挺加特林机枪,我是不是钱多的没处花了,买回来一堆废铁呢!

不是这样的,我刚才说了,在军用领域,加特林转管机枪是个“早产儿”——当时的军事思想还没有为其诞生做好准备。但是,我想说,东北禁卫军,在军事思想上,已经做好了接受加特林转管机枪的思想准备了。所以,我从1903年初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在欧洲和美国购进了大量的早期型号和改进型号的加特林转管机枪和设计图纸。同时,我还从美国柯尔特枪械制造公司购得了加特林机枪的永久生产许可,以及设计图纸。就这样开始了对加特林机枪的进一步改进或者说深度研发的工作,这个成雨总经理是最清楚不过的了。

成雨站在不远处,听到戈辉说到他,他不住的点头,支持戈辉的说法。

戈辉继续介绍:

我们对加特林机枪做了大刀阔斧的改进,是整个设计思想的一大进步。由手摇转动,改为直流电机提供动力,供弹也由专门的供弹机供弹。采用回转联动装置,组件包括一台驱动电机,六个枪机部件,六个可移动的枪机轨道,枪管套管部件,后部枪支架,六根枪管,枪管夹持部件,保险部分,套管盖和二个快速释放销。我们用了近两年的时间,终于研发成功了,我们给这个转管机枪起名叫“加特林火神”。

其工作原理是用电动机带动六根枪管旋转,在每根枪管回转一圈的过程中,它所对应的枪机则在和枪管一起旋转的旋转体上的导槽内作往复直线运动,依次进行输弹入膛、闭锁、击发、退壳、抛壳等一系列动作,所以射速极高。虽然高速旋转的枪管会因离心力的作用导致射击散布增大,但射速高、火力强这两点能弥补精度的不足,反而使得加特林火神成为一种十分有效的杀伤集团有生目标的武器。此外,由于射速是由直流电动机(28伏)的转速来确定的,所以只要改变电流大小,就获得从300发\/分到6,000发\/分之间的任意一个射速,但在大多数情形下,加特林火神的射速一般只设置到2,000发\/分钟的范围内。

目前,我们设计研发了三种口径的加特林火神,分别是0.2寸、0.3寸、0.5寸,还有一种1寸口径的‘加特林机关炮’正在研发过程中,以后装在军舰上。

说到这里,戈辉停了停,他走到最后三块红布面前,依次掀开红布,三挺崭新精巧漂亮的六管机枪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戈辉得意地介绍:“这三挺六管机枪就是我们研发的加特林火神。”

看到这三挺奇特的机枪所有人都眼前一亮。就连戈辉自己都引以为傲,这几乎就是后世二十一世纪美国m134的翻版啊。

说了半天,戈辉也累了,他看了看站在不远处的成雨,然后对成雨说:“成雨,我都说了半天了,这个加特林火神,是你带队秘密研发改进出来的,还是你更了解它的性能,接下来就由你介绍吧!”

戈辉回到光绪的桌边,站在一旁。

光绪等人对戈辉刚才的介绍非常满意,非常详细,大家都很佩服戈辉丰富的枪械知识。

成雨走到三挺加特林火神旁边站定,然后说:“刚才,戈辉已经向大家详细的说明了加特林火神,我这里就不多说了,直接做射击演示,绝对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同时,我还要强调一点,关于这个六管机枪的改进方案,多半都是出自戈辉之手,我更多的是实施了他的方案,我更想说的是,戈辉不搞科研而当‘丘八’屈才了。”

大家都没想到成雨会这么说,但也听的出来了,戈辉和成雨关系很好,他们之间不像是上下级的关系,更像是平等的关系。所以,成雨直接称呼戈辉的名字,而不叫戈大人或总督大人。

同时,大家也十分意外,没想到戈辉还有这样的才能,他还会做什么?这太让人意外了。

成雨继续给大家介绍:“在演示射击之前,简单说两句。”他指着三挺加特林火神中的一挺最小巧的,没有支架的那个,“这个是0.2寸加特林火神,全枪长30寸,枪管长17寸,全枪质量(不含电动机和供弹机)15公斤,弹容6000发,使用0.2寸x1.3寸(6.4毫米x42毫米)的步枪弹,有效射程1500米,最高射速2000发\/分钟。这个单人就可以使用,当然是体格壮硕的人更适合。”说到这里,成雨神秘一笑,不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