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禁卫军 > 第142章 光绪的讲话

禁卫军 第142章 光绪的讲话

作者:哈拉和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5 08:39:52 来源:小说旗

第二首:《反抗》,这是戈辉根据抗战歌曲《在太行山上》修改的,他把歌词稍稍改动一下,就成了《反抗》了。

光绪更喜欢这一首,快慢结合,时快,时慢,非常有号召性,开始很慢,感觉是太阳冉冉升起,接着速度变快,词曲结合得比较完美。让人的情绪在这首歌里得到了释放,让人觉得十分振奋。歌词不多,但句句都精彩。最令人感动的,特别是缓慢的后半部分,它的旋律美极了,听到这里,光绪的心里已经涌出一阵热浪来了,泪水已经涌出了眼眶。

光绪拿出手帕擦了擦湿润的双眼,转过头问戈辉:“这么美的歌都是谁写的?朕要见这个人,朕要封他大官做。”

戈辉笑了:“皇上,您已经封他很大的官做了。”

“是吗?他是谁啊,朕怎么不知道有这个人啊!你快告诉朕,他是谁啊?”光绪十分不解地问。

戈辉简单地回答:“臣写的”。

“啊——,你写的,你居然还会写歌,写曲,你还会研究枪,你还会搞建设,你还会带兵,你还有不会的吗?”光绪听完戈辉的回答,简直难以置信。

“的确是臣写的歌词,臣写的曲子,臣完全是有感而发,在德国乐师的帮助下完成的。”戈辉认真的动情的忽悠光绪皇帝。

载沣觉得很平常,因为他以前就知道戈辉会写歌写曲子,他是越来越佩服戈辉了。

第三首:《保卫黄河》,这是戈辉根据抗战歌曲《保卫黄河》修改的,他把歌词稍稍改动一下,就成了戈辉版的《保卫黄河》了。

这第三首,光绪彻底被这首歌曲征服了,他的眼泪都流出来了。短促跳动、振奋人心的音调、响亮的战斗口号、铿锵有力的节奏,快速的大跳跃和逐步抬高扩张,整首歌曲充满力量的感情,形象地刻画了游击健儿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华而战斗的壮丽场景,更凸显了誓将侵略者消灭干净的坚强决心。

三首歌唱完了,所有东北禁卫军学员、北京禁卫军学员、北洋常备军学员、所有的东北禁卫军教官、德国教官、禁卫军各师的军官和士兵代表,同时给光绪等人敬礼。

光绪站在那里,看着大操场上的所有学员和教官,他被深深的感动了。

光绪双眼噙着泪花,向大操场上的学员和教官们挥手致意。

戈辉走上前,轻声说道:“陛下,这边请,大家都想聆听陛下的教诲呢。”

光绪点点头,跟着戈辉走上一个三尺高台。

戈辉先来到话筒前,等了一会儿,才开口道:“台下的同学们,教官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大清国的光绪皇帝陛下来到我们学院视察,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皇帝陛下讲话。”戈辉的话音刚落,热烈的掌声席卷了整个大操场,经久不息。

戈辉也一边鼓掌,一边把话筒的位置让了出来,并示意光绪站到话筒前面。

光绪走到话筒前,默默地看着大操场上所有的学员和教官。掌声还在继续,越来越热烈。

戈辉这时从台上下来,站到载沣和奕匡身边。

载沣一边鼓掌,一边在看大操场中央的位置。或许是今天皇上要来的缘故,北京禁卫军和北洋常备军,今天就站在大操场的正中央的位置,他们也穿着禁卫军陆军常服,留着长辫子,就在三尺高台的正前方,格外的醒目。

光绪抬起双手轻轻的往下压了压,掌声渐渐的平息了。光绪继续看着大操场上的所有人,久久不语。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高台上的光绪皇帝身上,等待着。

良久,光绪终于开口了,徐徐说道:“今天,来到朝阳陆军讲武堂,这里是东北禁卫军的神圣殿堂,在朕看来这就是研究军事学问的地方。拿古人的话说是‘坐而论道’的地方,今天,朕就和你们论一论我们这个古老国家的强国之道。关于这一点,你们的戈总司令,比朕更懂得这些。”

光绪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话筒轻松的捕捉到这轻微的气流扰动,把光绪的一声叹息传遍了整个大操场。

光绪等了一会儿后继续道:“朕,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皇帝,朕,有愧于这个国家,朕,有愧于我们的百姓,朕想在这里,向大家道一声,对不起,朕错了。”光绪说完,轻轻地向前弯下了腰。

“敬礼——”在场的所有的军人,都在戈辉的一声口令下,一齐向光绪皇帝敬礼,每个人都被光绪的深深一礼感动了,多少年的不理解,多少年的埋怨,在此刻都随着光绪弯下的腰,消失了。

醇亲王载沣、庆亲王奕匡、文渊阁大学士张翼、王廷钧、梅亭,一齐给光绪跪下了,齐声哽咽着说道:“皇上,臣有罪。”

小德张、年荣也跪着齐声道:“奴才该死。”

光绪慢慢地抬起头,继续徐徐地说道:“其实,朕好早就想来这里了,想来这里学习一下强国的方略。朕,自从识字开始,朕的老师孙家鼐与翁同龢就在教授朕‘什么是为君之道’,朕,亲政以后,也在不断学习‘治国之道’。人世间的道或许有很多种,但是朕一直在思索,对于像我们这样一个古老的国家,什么道,才是真正的大道,真正的人间正道,什么道,才能让我们的国家走上复兴之道!但,朕敢肯定,这个道,绝对不是道德的道,因为每个人都能明白,道德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命运,也根本改变不了一个国家的命运,改变不了一个民族的命运,空谈仁义道德,就是最大的误国。”情绪激动的光绪皇帝,斩钉截铁地下了结论。

听了光绪的结论,戈辉深深地点头认可,这个皇帝不简单,看来光绪并不是后世中国历史书上那个昏庸无能的皇帝,他也是一个很有独立思想的皇帝,只不过没有机会或空间一展自己的雄才伟略罢了。

光绪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后,继续说道:“24年前,李鸿章给恭王奕的信里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术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李鸿章的这些话,至今仍然让朕感慨啊。24年过去了,我们朝廷上的官员们,乃至我们这个国家依然和24年前一样。都说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今日之国家,正逢三千年来从未有过的危机之局势,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只会让我们这个国家越来越落后,越来越衰弱。长此以往,国将不国。”说到这里,光绪的声音有了些许的哽咽。

看来,光绪还真不是一个糊涂的皇帝,反而是一个心忧天下,头脑清醒的皇帝,戈辉在心中这样评价光绪皇帝。

禁卫军各师的军官和士兵代表,朝阳陆军讲武堂的学员们,对光绪皇帝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起码他并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

醇亲王载沣、庆亲王奕匡、文渊阁大学士张翼、户部主事王廷钧四人心中盛满了对光绪的担心。

小德张很惊讶,他万万没想到,光绪皇帝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年荣此时在想,要不要回去后,把皇上说的这些话都告诉太后老佛爷。

梅亭此时也对光绪充满了满满的担心,一想到自己将留在朝阳参加禁卫军,要离开皇上身边了,心中立即感到十分的不忍心。

在场的德国的教官们,他们在学校已经学会了一些汉语,连蒙带猜,还能听懂一些光绪的话,加上简单的翻译,他们开始从心底里佩服光绪皇帝了。

光绪轻轻地清了一下嗓子,然后继续:“但是,看到朝阳,看到禁卫军,看到大家,朕看到了强国的希望。这也是朕今天来到这里的目的。从八角台,到朝阳,看了火力打击演习,看了禁卫军子弟小学,欢迎晚宴上见到了那么多的工商界人士,朕看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朝阳,一个越来越强大的朝阳。朕相信,在你们戈总司令的带领下,一定会越来越好。朕,今日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朕,是希望在这里的诸君,能以国家强盛为己任,不骄狂,不自卑,正视现实,发愤图强。”光绪的语声微顿,然后说道:“朕今天就先说到这里。”说完再次环视全场,然后从台上走了下来。

戈辉第一个带头鼓掌,紧接着,掌声响遍全场。

戈辉一边鼓掌,一边走上三尺高台,来到话筒前:“让我们再次以更热烈的掌声,感谢皇帝陛下的谆谆教诲。谢谢!”

掌声再一次热烈的响起,所有人热烈的目光投向光绪皇帝,大家从心底里觉得,光绪皇帝也不错,不像以前想象中的那么坏,那么昏庸。

戈辉伸手示意掌声停下,然后开口道:“皇帝陛下已经向我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我们定将沿着皇帝陛下指出的方向,努力学习,努力发展,奋发图强,为建设强大国家,奋斗不止。”

“建设强大国家,奋斗不止。”宁远这时大声喊道。紧跟着,全场的禁卫军一齐大喊“建设强大国家,奋斗不止。”

戈辉最后宣布:“今天的欢迎仪式到此结束,解散。”然后走下了三尺高台。

戈辉把总教官林贺也叫过来,让他负责讲解。

林贺首先为光绪介绍了朝阳陆军讲武堂教官团的组成和主要教学科目。还亲自带几个学员做了日俄战争的沙盘推演,结果是日本惨胜,俄国惜败。

光绪对这个结果虽然不太相信,但是,林贺既通俗易懂,又富有条理的讲解,还是给光绪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得知,林总教官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时,光绪等人都流露出惊讶的神色。

这时,戈辉说道:“二十世纪,什么最重要?”,不待其他人回答,他直接给出了答案:“人才”。

光绪不得不承认,戈辉说的没错,当下,人才最重要,而朝廷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

光绪特意提出要去看董福祥和刘永福教课的地方。

董福祥和刘永福教课的地方,在校内图书馆里。朝阳陆军讲武堂,专门建有一栋图书馆,这里能同时容纳很多人读书学习,所以最适合集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里,也是董福祥和刘永福平日里办公的地方。光绪来参观校内图书馆,两个老臣非常高兴,还亲自为光绪介绍了他们的教学内容。

董福祥和刘永福为光绪等人介绍了一本名为《口述战争》的书。这本书,通过口述的形式,从另一个角度描述了大清与列强的战争。戈辉派了近两千人,走访了两万多人,形成了三百七十万字的调查报告,这报告里全是战争受害者的口述内容。戈辉要求对这些口述内容不许做任何的修改,直接印刷成册,取名叫《口述战争》,一共十册。这本书也是董福祥和刘永福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教材之一。

光绪拿起一本《口述战争》,随便翻了翻,不全是文字,还有口述者的照片,图文并茂。他认真的读了几页,然后默默地放下了,默默的转身走出了校内图书馆,参观就这样结束了。大家都看出来了,光绪的内心受到打击了,他的情绪很低落。

光绪把梅亭叫过来说:“从今天开始,朕免了你御前护卫之职,批准你加入禁卫军,你可以去找戈总司令了。”

“皇上,臣……”梅亭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好。

光绪轻轻地笑了,伸手拍了拍梅亭的肩膀:“去吧,这不是你想去的地方吗?好好干,别给朕丢脸,别让人说朕身边的人都是无能之辈。”

梅亭狠劲地点点头:“请陛下放心,臣,绝对不会给您丢脸的。谢主隆恩。”说完跪地上给光绪磕头。

“行啦,去吧。”光绪和蔼地说。

戈辉走过来,亲自扶起了梅亭,然后说:“梅亭,我已经和宁参谋长说了,下午的会议结束后,你直接去找宁总参谋长就可以了。”

“谢谢总司令。”梅亭认真地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