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禁卫军 > 第159章 舆论的焦点

禁卫军 第159章 舆论的焦点

作者:哈拉和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5 08:39:52 来源:小说旗

4月23日傍晚,禁卫10师整体退出女儿河阵地,随后英法联军彻底占领女儿河阵地,为此英法联军付出了伤亡7000多人的沉重代价。

当然,禁卫10师的伤亡也超过了4000人。

4月23日深夜,禁卫10师移动到英法联军女儿河营地侧后方。

4月24日凌晨1时,禁卫10师偷袭英法联军后勤部队,交火时间不足一个小时,但却造成英法联军近万人的伤亡。当然,禁卫10师,也付出了近2000人伤亡的代价。

北方经济特区广播电台4月24日早上8时的新闻节目中,主持人蔡妙妙公布了女儿河防线禁卫军阵亡6307人,是阵亡,不算受伤和致残。新闻中并没有说明细节,只公布了冷冰冰的数字。

4月24日,《泰晤士报》朝阳分社,头版头条发布了“战争需要这么无耻吗?”的评论员文章。讽刺禁卫军无耻的偷袭行径,造成英法联军伤亡近万。文章强调,任何偷袭都是可耻的,战争,应该堂堂正正,输赢都在台面上,就像中世纪的骑士一样,军人应该具有骑士精神,而不是用最无耻下流的偷袭。

一石激起千层浪,4月25日,日本的《读卖新闻》朝阳分社,立即站出来反驳,发布了“战争就是不择手段”的评论员文章。他们认为,战争本质上就是非正义的,已经是这样了,还用讲什么规则吗?各凭本事,各凭手段,最后打赢就好,过程不重要。

同一天,《朝日新闻》朝阳分社发表了“战争无可不用其极”的文章,声援《读卖新闻》,他们认为,不择手段就是战争的游戏规则,偷袭,自古以来就充满了战争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为了打赢,胜者是不被指责的。

英国人莫名惊诧,日本不是自己的盟国吗?为什么会站到自己的对立面呢?这是什么意思?要解除英日同盟吗?

为此,英国驻朝阳领事卡尔直接照会日本驻朝阳领事神原和也,质问《读卖新闻》和《朝日新闻》的评论员文章是什么意思?请日方说明立场,如果日方执意要站在禁卫军一方,那么英国不介意立即解除英日同盟关系。

4月26日,《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费加罗报》、《字林西报》、《申报》、《朝阳日报》、《东北商报》等纸质媒体纷纷加入战团。

到了4月27日,为了博人眼球,增加报纸的销量,几乎全大清国的大小纸质媒体都加入了战团,都在围绕着“禁卫军偷袭英法联军”长篇幅地展开了自己的理解,有褒有贬,并不是所有清国纸媒体都站在禁卫军一方。因为这些纸媒体的老板并不都是清国人,很多都是外国人,比如英国人、法国人、日本人、美国人。

然而,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人关注的东西不一样。普通老百姓关注着报纸上热议的话题,他们爱看图个热闹,也成了他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而一些军事专业人员的目光,则一直紧盯着“射击比赛”的动向。

作为“射击比赛”的两个主要选手,禁卫军的两支侦察队,《新闻联播》上一直称之为路南组和路北组。几天来,他们一直都在不断的刷新自己的比赛成绩。

日俄战场的军方高层,德美两国在朝阳的军方代表,当然,肯定也包括英法联军的指挥部高层,他们都在密切关注着,甚至还专门开会讨论:禁卫军这样使用小侦察队,对未来战争的影响。

朝阳电影院为了吸引客户,联合《朝阳日报》,直接开启了有奖竞猜,猜哪支侦察队会赢。以广播电台公布的最终射杀人数为准。猜对的人可以参加抽奖活动,以抽奖的形式抽出100名幸运观众,获奖者将获得10张朝阳电影院无期限观影票,外加一台第二代飞扬牌收音机(依然是不需要用电的,朝阳的电子管还不稳定,正在测试中)。参与者只需要购买《朝阳日报》,在有奖竞猜专栏上,选择哪一队赢就可以了,然后留下自己的姓名、地址,以及身份证号,并把竞猜专栏剪下来,寄到或送到朝阳电影院,有专门的接待窗口。

朝阳电影院的做法,立即让无数的朝阳老百姓深度参与到了有奖竞猜中。十张电影票无所谓,一台第二代飞扬牌收音机可是个好东西。就是100名幸运观众实在是太少了,中奖率有点低啊,不过,一张报纸和邮费也都不贵,或者干脆自己亲自送过去,所以,可以试试。

朝阳老百姓积极参与竞猜倒也没什么,但是这毕竟不是真的比赛,这是你死我活的战争,而且还是与英法两列强的战争。老百姓不去关心战争的胜败,却热衷于竞猜,这是什么精神?看这意思是禁卫军必胜,英法联军必败啊!是谁给他们的自信?

英法联军的指挥部高层,从收音机上听说了朝阳老百姓积极参与竞猜的报道。也是十分的不理解,居然如此相信禁卫军会最终取得胜,难道磐石阵地的遭遇他们都忘记了吗?女儿河防线虽然伤亡巨大,但是最终也是被他们占领了,联军还是在稳步向前推进的,距离朝阳越来越近了。

4月27日,总参谋部在《禁卫军报》上发表文章“在探索中前行的磁性战术”。在文章中强调说,禁卫军小侦察队的战术,不是偷袭战,不是偷袭战,不是偷袭战,他们像磁石一样,吸附着英法联军,拉不开,甩不脱,不停的袭扰,减缓联军的行军速度,不断给联军放血。可以把这种战术理解成“麻雀战”,像麻雀一样忽聚忽散,赶不走,打不着。但是在禁卫军内部,对这种战术称之为“磁性战术”。禁卫军也是在用这两支小部队,验证大部队,成规模的“磁性战术”是否适用,而射击比赛,反而只是对外的说法罢了。

而在这几天中,两支参赛队,不断的取得新的比赛成绩,《新闻联播》也准时的发表当天的比赛成绩。在五天中,路南组,总共射杀879人;路北组,总共射杀903人,暂时领先。

普通民众,由于没有发声的机会,所以没有人听到他们的声音。而有发声机会的清廷高层,却对这个比赛一直保持着高度的默契——不关注、不发表、不评论。当然,私下里讨论一下是避免不了的。

袁世凯此时正在和几名心腹(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谈这个事情。

“芝泉(段祺瑞字),你马上就是咱们北洋军第四镇的统制官了,今年10月,还计划在河间府举行一次秋操(演习),你身居要职,所以你先说,你的看法?这个‘磁性战术’打法,咱们北洋常备军能不能打?”袁世凯接着又问。

段祺瑞摇了摇头:“不是能不能打的问题,要看打到什么程度,这个战术古已有之,古代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就常用擅用这种战术,说不好听的,就是‘死缠烂打’战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返回头来再打。蒙古人就是用的这种死缠烂打的‘无赖’战术。还有,辽、金、夏,他们在与宋军作战时,多半也是采用的这个战术。他们无法在正面,堂堂正正打败宋军,只能用这种零敲碎打的方式,一点一点消磨宋军,很无赖的战术。但是……他们在这方面都是非常擅长的,得心应手,游刃有余,都能做到进退自如,这是一个具有很高难度的技术活。”段祺瑞坦然承认:“但是像禁卫军这样的射杀效率,又零伤亡,可不是随便哪支军队都能做到的。说明禁卫军这两支小侦察队,非常厉害,受过严格的训练,而且,还是针对性的训练。”

“华甫,你的看法呢,你督办北洋各武备学党,细说起来,戈辉他们十四人,可都算是你的门生啊!下次去东北,就派你去。”袁世凯半开玩笑的说道。

冯国障直接开口:“芝泉已经说了,这就是死缠烂打战术,只不过对部队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不然就不是死缠烂打,而是去送死。”停了停,又继续:“禁卫军那两支小侦察队,在敌人已经有防备的情况下,每天依然能够不断的取得射杀成绩,说明这两支小侦察队不简单,戈辉在这两支侦察队上肯定花了很多心思。”

“卜五,你刚刚进入军机处,年末,很有可能成为军机大臣,署理兵部尚书。你对此有何看法。”袁世凯似乎是在考究几个心腹。

徐世昌轻轻一笑:“对我们来说,看法不重要。禁卫军是一支新军,有很好的装备,我们北洋军不也在购买他们的装备嘛,但他们缺少经验,打仗的经验,那么,他们在战争中,做各种尝试,不是很正常的吗?再有……”他略略思考,又道:“这两支小侦察队确实非常出色,肯定是训练了很长时间,而且似乎就是为了侧重这方面的任务而训练的,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又几乎没有伤亡,也并不奇怪。”

王士珍竖起一根手指,在空气中虚点着,说道:“卜五,你说到点上了。穷则思变,禁卫军缺乏战争经验,所以他们特意训练出一支能打善战的小部队,在需要的时候,负责袭扰敌军,拖延敌军的行军速度,就像现在,他们其实就是为了拖延英法联军的行军速度,为自己赢得更长的准备时间。”他环视了一下大家,然后又道:“我们北洋,也可以专门训练一支这样的小部队,承担一些大部队不方便做的,特殊的作战任务。”

王士珍不知道,他的一个简单的设想,居然就是禁卫军特种部队的建军目的。

袁世凯点头:“聘卿,你这个提议很好,我们可以成立一支这样的小部队,给他们配最快的枪,承担一些侦察、情报收集、刺杀等任务。你又是军政司正使,这个事情就你来负责了。”

王士珍点头:“可以,关键是用人,得是个有军事才能的人,在这方面有悟性的人,合适的人,可靠的人,还得是我们的老北洋的人,这样的人当领导才行。”

段祺瑞突然想起来:“对了,吴子玉(吴佩孚)现在正在朝阳的陆军医院里养伤呢,他在电报里多次提到禁卫军的精锐小队,他的想法也很有见地,把他叫回来组建这支小部队正合适。”

其他人都点头,觉得这个吴子玉合适,符合王士珍提出来的几点要求。

王士珍犹豫了一下说道:“我也认为吴子玉可以,但我还是要补充一点,这个吴子玉带个几百人他能带的很好,太多了,他不行,一句话,他不是当大将的料。”

最后,袁世凯拍板:“就这么定了,给吴子玉拍电报,让他速回北京。当大将还轮不着他,让他把我的小侦察队带好就可以了。”

此时的吴佩孚正在医院里散步呢,他在思考禁卫军与英法联军的战争,这些天一直在听医院里的广播,对禁卫军的两支小侦察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时日俄战场上,双方的最高指挥官,也对禁卫军的两支小侦察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今后的战争中,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两支小侦察队,正在做的,已经完全超出了侦察队的任务范围,但却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战果。这就有待研究了,值得思考,日军,或者俄军,有没有必要也组建这样的,精悍的小侦察队。最后,不论是日方的大山岩和黑木为桢,或者俄方的马卡洛夫和库罗帕特金,都认为还需要继续观察,就是组建,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组建的。

目前双方都在把更多的部队填进辽阳奉天这里,必须更快的取得胜利,这样才能有机会参与划分朝阳的利益。一旦让英国人和法国人在朝阳站住了脚跟,那日本或者俄国能拿到的利益就非常有限了。所以,随着英法联军不断的向朝阳推进,日本和俄国也加快了整个战争的进程,在几块主要的战场,同时发起了总攻,力图毕其功于一役。

不过,在奉天的“肃先生”认为,日俄两国之间的战争短期内不可能结束,他们根本无法参与到英法两国掠夺朝阳的战争,更别说日后的利益划分,能保住现有的就不错了。

事实上,对英法联军的指挥部高层来说,划分利益还为时过早,搞定禁卫军的射击比赛,才是眼前最重要的事情。禁卫军的两支侦察队,在英法联军这个庞然大物面前,就像两只苍蝇,围着自己到处下口,打不着,轰不走,不胜其烦。

英法两军,各自成立了四支千人队,游走于主力部队的两翼,用来防备两支小侦察队的袭击。但是,这八支千人队,真的能防住吗?他们自己都觉得怀疑。

在一处河道的乱石边上,身披伪装网的曲烈阳,和另一个海狼突击队员,组成双人狙击小组,FA-3狙击步枪(雷神狙击步枪)硕大的扁平状枪口制退器指向两公里外的一支千人队。

观察手把观察到的情况,和用密位测距法计算出的距离数据,以及大致的风速和湿度数据告诉曲烈阳,没有测量风速和湿度的仪器,只能凭经验给出大致的数据。

曲烈阳,深吸一口气,根据观察手给出的射击数据,再结合自己一直以来的射击经验,做了细微的调整,他瞄准目标的头顶上方,子弹会飞出一段浅浅的弧线,最后命中目标胸口或者腹部。将近三公里,这几乎达到了这支狙击步枪的射程极限,打不中是正常,打中了才是意外。不过,他很有信心,因为最近运气特别好。

他很少用这个FA-3(雷神狙击步枪),他更喜欢FA-4(死神狙击步枪),但是,现在千人队防的很严,不好太靠近,靠的太近,不容易逃跑,他只好选择这个将近两米长的大家伙,因为它能射得更远,可以让他在足够远的地方,从容射击。最重要的是威力巨大,哪怕是没打中要害,也能把人打残。

法国队长A正用望远镜对准三公里远的一处河道,好像有点不对劲,就是感觉好像有人趴在那里,但却看不出来人在哪里。

突然,最可疑的那里闪现出一条近三尺长的火光。队长A愣了一下,紧接着一股巨大的力量撞进自己的身体,直接将自己身体拦腰斩断,然后,自己才听到了一声巨大的枪响,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走”曲烈阳和观察手突然站起来,两人抬起沉重的FA-3,撒腿就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