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禁卫军 > 第174章 南部非洲现状

禁卫军 第174章 南部非洲现状

作者:哈拉和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8 09:49:51 来源:小说旗

鲁飞环视其他人,看看他们什么意见。

还未等其他人发表意见,鲁深又说道:“我们还可以在不同路段,提前派人接应,这样增加了路上的安全,越靠近凤凰山农场人越多,也就越安全。”

鲁深继续:“回来的时候,还可以带回来许多其它的货物,这样不浪费,又为这里提供了新货。”

“可行”祁连山只说了两个字。

杨冲也点头认可:“我也觉得这样可以。”

“关键是出德班港这段路。”杨新觉提醒道。

祁连山接过话茬:“这段路,我们黑盾保安会在各个街口提前站位,随时应对突发情况,尽最大努力保障安全。”缓了口气,又道:“其实我们仓库这里,距离走出德班港区也不远了。细算下来,也只有四个路口,而且最后一个,天黑下来之后,几乎没有灯光,无人走动。”

“还有谁有不同意见?”鲁飞又问。

大家想了一会儿都摇头表示没有。

“那就围绕这个方案,大家讨论一下,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何应对。”鲁飞说道。

接下来有人就提出一种假设,然后一起讨论这种假设的解决办法。不断有新的假设提出,又不断的给出解决办法。时间就在这样的讨论中悄然而逝,不知不觉,已经饥肠辘辘。看时间已经下午三点了,朝阳这个时候差不多夜里九点了,大家确实饿了。不过,讨论已经基本结束,方案也得到了充分的完善。

“那就这么定了,杨冲负责联系凤凰山农场,那边派人接应,我们这边派人护送,明天夜里正式开始。现在是冬天,天黑的早,亮得晚,我们能多走出很远的路程。”鲁飞最后拍板。

在鲁飞确定最后方案的时候,林德洛夫却叼着一根带过滤嘴的满江红,一脸满足地思考问题。他不明白,为什么突然对这个马来人的沙巴洲商行感到不安呢?不是那种简单的不安,而是带着一种恐惧的不安,说不出为什么。他把玩着手中的金属打火机,做工精致,好用又防风,长差不多2英寸,宽估计1.3英寸,厚度也就0.3英寸,一侧是火焰飞翔的浮雕,另一侧有两个汉字浮雕——祝融,只是自己不认识。对,香烟的味道非常好,特别是这个包着棉花的烟嘴,干净又卫生,真是个天才的想法。

下午,林德洛夫和局长莱尔德,关于港口的事情,谈了很久。他感觉局长最近精神差了一些,对港口的事情也不像以前那么关心了,有点放任不管的意思,大事小事,基本上都让自己决定了。

以前,他很希望这样,现在,他不喜欢这样。人啊!是个多么矛盾的动物啊!林德洛夫自嘲地笑了。

帝国在南非的几个殖民当局,除了收税还在认真做以外,其它的基本处于放任不管的状态。

今年五月份刚刚上台的自由党政府,居然允许阿非利卡人(原布尔人,荷兰移民的后代)通过大选在德兰士瓦和奥兰治重新执政,建立自治政府。前两次的布尔战争看来是白打了,死了那么多人,也白死了,花了那么多钱,也白花了。

帝国统治如此颓败,更何况是个人呢,真的让人心痛啊!

林德洛夫内心无限悲凉,窗外日已西斜,红霞满天,“难道这是帝国黄昏吗?”林德洛夫口中喃喃自语。

深刻思考了一整夜的林德洛夫,决定还是要努力一下,如果每个人都像莱尔德局长那样,那么帝国在南部非洲就真的没有希望了。帝国是一个面积很小的国家,广大的殖民地,是帝国列身世界强权的保证,没有了殖民地的帝国,终将会泯然于众,成为一个平庸的国家,被世人所遗忘,这是林德洛夫不希望他的子孙后代看到的。

一夜未眠的林德洛夫,匆匆离开海港管理局,坐上去德班的火车。

德班港区到德班城区这条20多公里的铁路,早在1895年就修通了,到1905年,铁路已经修到了盛产黄金的约翰内斯堡。有了这条铁路,让德班港区到德班城区,就像出门遛狗一样简单轻松。也让很多住在德班城区的人,可以每天坐火车去德班港区上班,轻松又便利。

林德洛夫心事重重地坐在车厢里,思考着整个帝国的大计。他知道,这不是他该想的事情,是那些挥舞着文明棍的老爷子们,坐在议会的皮面椅上思考的事情。

林德洛夫此去德班,是去找自己的同学,殖民地事务次官马奎尔。很多问题,两个人都有相同的见解,对帝国在南部非洲的局势也都充满担忧。他知道,找马奎尔可能也解决不了问题,但是和他说说心里话,也会让自己舒服许多。

在林德洛夫神游天外的时候,两个黄皮肤的亚洲人正漫不经心地注视着他。

权田修一和前川黛也,很意外的发现,前天在港口上气势凌人的局长助理,居然和他们同在一个车厢。看样子似乎是在为什么事情发愁。

两个人昨天分头忙了一整天。前川黛也安排人去德班选址、租房子,权田修一带着剩下的人,清点这次一同运来的货物。晚上,又和前川黛也商量今后的工作,一系列的事情,一直忙到很晚才睡下。

今天正式移师德班,那里已经租好了房子和仓库,再过几天“川崎物产商社”将正式开业,也代表着大日本帝国的触手,正式延伸到南半球。

权田修一的老家在神奈川县川崎市,用“川崎”为商社命名,寄托着他对家乡的思念。

权田修一和前川黛也,并没有主动上前和林德洛夫打招呼,匆忙又缺乏准备的接触,不会达到最好的效果。耐心,是一个间谍最重要的品质。

两个人的目光不时游离于林德洛夫的身上,而林德洛夫却浑然不知,他此时身陷自己构建的世界中不可自拔。

直到火车进站,乘客开始下车,才把他拉回现实。

他看到两个黄皮肤的亚洲人,从自己身旁经过,目光还在自己身上肆无忌惮的扫过。一种从未有过的愤怒从心底冒出来,怒火高腾。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这么讨厌亚洲人,目光凶狠地瞪向那两个黄皮肤的亚洲人,口中滋出一个单词——黄祸。

权田修一和前川黛也,也十分的诧异,怎么了?我们得罪他了吗?周围这么多黑皮肤的人,那个“黄祸”肯定不是说他们,不是说他们,显然是在说……说我们?为什么?

两个人被后面的黑人推着走出了车厢,直到出了火车站,两个人还在莫名其妙,也同时得出一个暂时的结论,这个局长助理不好相与。

在两个人消失在德班街口的时候,张东杰伸出两根手指,向前轻轻一划,薄唇微动:“跟上。”

两名黑人青年,随后追了上去。他们已经跟了三天了,今天应该能确定老窝在哪儿了。

林德洛夫是最后一个走出车厢的,他还在为那两个碍眼的亚洲人生气。下次,下次不要让我再遇到,否则我直接拔枪毙了他们。

林德洛夫直接去了德班的殖民当局,他的老同学马奎尔刚好也在。

马奎尔和林德洛夫,都出生于英国的利物浦,还是大学时代的校友,特别是来到南部非洲之后,两个人有了天然的亲近感,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马奎尔看着远远走来,脸色凝重的林德洛夫,心中无奈的笑了。他的这个同乡兼校友的好朋友,总是特别的忧国忧民,甚至把整个帝国的兴衰都背负在自己身上。有时候他就觉得,肯定是英国历史上哪个伟大君王的精神意志,从坟墓里爬出来,附在了林德洛夫的身上。

马奎尔的确有很多观点和林德洛夫的观点不谋而合,他也对目前帝国在南部非洲的局势充满担忧,也对殖民当局无为而治,或者说放任自流的管理方式不满,但他只是不满,不会表现出来,不会强行让别人改变。

马奎尔一贯认为,一个人老去的大势,不会因为突然增加的锻炼和保养就能改变的。一个帝国的兴衰也是一样,它有着巨大的惯性势能,决不会因为一两个人的觉醒就能改变的,所以马奎尔非常看得开,做好本职工作,心安理得就好。但是,他的这个好朋友林德洛夫,不是这样的人,林德洛夫像堂吉诃德一样执着勇敢,不怕困难,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愿意为国家理想战斗。

“出了什么事情,让你愁成这个样子。”马奎尔一脸同情地问道。

林德洛夫像一个小怨妇一样,在马奎尔的办公室里,讲起了他的悲惨经历:“莱尔德局长现在什么事情都不管,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我身上,前天来了七艘船的货物,他不管不问,也不去了解运来的都什么东西……”总之各种抱怨和不满说了一箩筐。

马奎尔总能带着最关切的表情,认真的倾听林德洛夫的倾诉。终于听完了林德洛夫的长篇宏论,他才问上一句:“你以前不是总抱怨莱尔德局长乱作为,不给你表现的机会吗?现在给你机会了,你怎么又不高兴了呢?”

“我知道,我是觉得……”林德洛夫说不下去了,他觉得自己真的好贱啊!

马奎尔把一杯热腾腾的咖啡推到林德洛夫近前:“看你昨天肯定没休息好,喝杯咖啡提提神。”

林德洛夫捧起温热的咖啡杯,温度顺着掌心暖进心里,真诚地说道:“谢谢你,马奎尔。如果没有你在这里,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坚持下去。”

“我也一样”马奎尔看着林德洛夫的眼睛说道:“帝国现在需要一个政局稳定的南非,然后从这里获得长期稳定的矿产利益,而不是微薄的财税收益。”微微的停顿之后,又道:“的确,帝国在这里的妥协让步,有许多不得已的成分,遍布全球的殖民地,的确为帝国创造了巨大的利益,但也逐渐成了帝国巨大的负担。”

马奎尔观察着沉思中的林德洛夫,继续说道:“殖民地独立意识的觉醒,进而产生的独立抗争,极大增加了殖民地当局的治安成本,有些殖民地甚至入不敷出,还需要帝国不断的补贴。”给了林德洛夫足够的思考时间之后,他继续说道:“就拿南部非洲的四个殖民地来说,多年的殖民地战争,已经让帝国的财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放下这个包袱,已经变成唯一的选择了。”

马奎尔认真观察了一会儿林德洛夫的表情,最后总结道:“有些时候,放下了,就是换了一种方式得到。”一个长停顿之后,又道:“给予四个殖民地一定的自治权,让他们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这更有利于帝国对他们的管理,也极大的减轻了帝国的负担,更有利于获取更长期更稳定的收益。”

马奎尔的话,让林德洛夫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之中。在回德班港区的列车上,林德洛夫也一直在思考马奎尔说的话。回到港区的住处,他关起门来继续思考。

林德洛夫不知道,就在他沉浸在思考之中的时候,几十辆四轮马车,载着大量的军火,在夜色中悄然离开德班港区的仓库,一直向北,不断前行,越走越远。

在德班港加紧向凤凰山农场运送军火的时候,沉寂了将近三个月的日俄战场,又开打了,以更猛烈的方式开打了。双方几乎投入了全部的兵力,展开了最后的厮杀。

在奉天黑沟台辽阳一线,在旅顺,日军展开了全面进攻,拿出了所有的重火力,用上了所有的预备队。

俄军也拿出了全部的力量,并开始反冲锋,要用白刃战将日军赶出阵地。

俄国海军从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抽调舰船,组成太平洋第2分舰队,由罗日捷斯特海军中将指挥,从波罗的海出发,途经非洲南端好望角,经马六甲海峡,经台湾海峡,目标直指朝鲜海峡,最后到达海参崴,

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指挥的联合舰队,在对马海峡严阵以待,准备对劳师以远的俄国太平洋第2分舰队,发起致命一击。

“东乡平八郎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这是宁远接到禁卫情报局从釜山发来的情报后,给出的评价。

“那你猜谁是最后的赢家?”王超辉一脸轻松地说道。

“先把这份情报转给俄国人。”这是宁远说的另一句话。然后才回答王超辉的问题:“全死了才好,最后的赢家是我们禁卫军。”

“日俄战争的最**到来了。”杨双插话道。

“禁卫军全军都开始调动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你的后勤工作做完了吗?”王超辉故意拿话逗杨双。

一提到这个事情杨双就火大得不行不行的,这可不是短途,是长距离运输,考验着禁卫军脆弱的后勤能力。

“你不用提醒我,免费从我们手里拿土地的农民,都有义务给我们运输给养和辎重。”杨双咬着牙说道。

宁远看了一眼面红耳赤的杨双,伸手拍了拍:“咋还红脸了,你六哥逗你呢,你的事,就是我们的事,大哥不是说正在搞什么四轮车吗?以他被天雷劈出来的邪性,没准儿真能搞出来,就是搞不出来,也肯定能给你想出新的办法来。”

“我没生气,我只是着急。”说完看了宁远和王超辉一眼,“我先出去忙了”说完,转身向门口走去。

禁卫军的调动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沿着辽河入海口、盘锦、台安、新兴镇、新民厅一线布置,全面前出,这也是禁卫军自成立以来最积极主动的一次布防。

禁卫军第8、9、10师,近水楼台,直接前出到台安一带布防。总参直属战略炮兵第3、4旅,跟随部署。

禁卫军第4、5、6师,进驻盘锦一带布防。总参直属战略炮兵第1、2旅,立即从大凌河防线开拔,目标盘锦防线。

禁卫军第7师,进驻辽河入海口一带布防。

禁卫军第11、12、13师,进驻新民厅一带布防。

禁卫军第14、15、16师,进驻阿什牛录镇(现在的辽中区)一带布防。

并在黑山、大虎山一线修建二线防御阵地,为防守失败做准备。

由于日俄两国都加强了对禁卫军的侦察,并且很多侦察员就是清国人,所以禁卫军的密集调动,很快就引起了日军和俄军的注意,两国驻朝阳领事都来到外事局,质问禁卫军意欲何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