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禁卫军 > 第28章 满载而归

禁卫军 第28章 满载而归

作者:哈拉和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5 08:39:52 来源:小说旗

听了瞿成的话,本来就已经心动的瞿孝明这回不再犹豫了:“看来儿子都比老子有远见了,成合兄,我同意了。”

李成合马上趁热打铁:“那一言为定,我们这就写字据吧。至于占多少股我们也不详细计算了,成合裁衣店和西城染坊两家合为一体,加上戈辉这个小兄弟,我们三家各占三分之一,孝明兄觉得如何?”

瞿孝明一听条件这么好,那还有什么说的:“全听成合兄安排,不过小弟这染坊不敢和成合兄的裁衣店比,所以只占三成就好,就这样已经占了大便宜了。”

瞿孝明也怕李成合反悔,西城染坊虽然规模很大,但是确实已经经营不下去了,正急着低价出手呢,所以他举双手赞成,而且还是迫不及待。

戈辉这时候开口道:“那就马上写合同,不过占股比例要调一下,两位大哥怎么分配小弟不插言,但是小弟我只占两成就足够了,只要以后我买东西,给我最低的价格我就满意了。”

听了戈辉这么一说,瞿孝明和李成合更不想耽误时间了,马上找来纸笔,由瞿孝明来写,就这样匆匆完成了成合裁衣店和西城染坊的合并,李成合占股五成,瞿孝明占股三成,戈辉占股两成,并补充两成股份的资本金。名字依然叫成合裁衣店,西城染坊名字取消。成合裁衣店的“成”字,改成了西城染坊的“城”,名字变成了“城合裁衣店”。大家皆大欢喜。

接下来戈辉提出了要染布的要求。于是马上有人带戈辉去染布房。戈辉选出既结实又柔软的布,让工匠按照他说的染布,戈辉从来没做过这个,染布的匠人师傅也没这么干过,进行了一整天,都不如意,但戈辉不放弃,决定明天继续实验。

两家店的合并工作并没有完成呢,具体的操作就是瞿孝明和李成合的事情了。戈辉则全身心都放在了染布的工作上,毕竟是来自后世的二十一世纪,超越时代的见识和知识发挥了巨大无比的作用,主要是对温度的掌握,让颜色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当然,清代染布匠人的聪明才智也让来自后世的戈辉由衷的佩服。仅仅用了十天的时间,就染出了让戈辉内心勉强认可,脸上非常满意的低端迷彩布来。虽然离后世各**队流行的数码迷彩还差很远很远很远,但也勉强达到了后世**十年代的水准,甚至还有所超越,主要是理念的超越,虽然技术含量不高,可能洗多了会褪色,但已经非常不错了,戈辉甚至觉得这个迷彩很酷,在丛林里更容易隐藏。

现在迷彩布也解决了,就可以马上开始生产了。戈辉给李成合五万件的订单,先生产五百套,其中,大号中号小号特大号的比例为2:5:2:1。

戈辉出来也小半个月了,也到了回山的时候了。

回山前,戈辉带着教书先生于直人一家来到已经更名的“城合裁衣店”,为于直人一家人每人做了两套新衣服。给于直人做的是两套‘成合装’。

在戈辉钻研染布的时候,程天运也没闲着。程天运把饲养鸡鸭鹅猪狗羊的事情全给办完了。等他和戈辉回山的时候,跟着他们一起回山的是装满了十几马车的鸡鸭鹅,还有小狗崽,小猪崽、小羊羔。

由于车多货多人多,所以大家伙走了两天才到镇妖峰下的基地。戈辉一回来,整个基地立即变得热闹起来。大家帮着送货的车把式把车上的鸡鸭鹅猪狗羊卸货后,又留下他们吃饭,然后才礼送下山。

戈辉看到基地现在大变样了,很多房子已经建起来了,还挺好看的,房子的墙都用粘泥涂平,根本看不出是用石头砌成的。宁远马上过来给戈辉介绍这半个多月来的工程进度。

现在两百个军官单人宿舍已经优先完成了二十个,足够戈辉等十四人每人分一个。五百间士兵宿舍完成二十五个,每间士兵宿舍住十二个人。现在参军的260人都有地方住了。基地司令部也已经建设完成,随时都可以投入使用。食堂和随营军校正在建设中,顶已经封完了,现在主要是内部装修。后勤区的房子是最先完成的,目前不能按户分房子,只能分男女,像士兵宿舍那样居住,来年开春后继续完善后勤区的房子,争取每家每户都能分一套。所有建筑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各别的钉子需要从外面购买。所有的墙体都是用石头砌成的,足有两尺厚,绝对保暖,地基也都是向下挖了四尺深,保证安全。

听了宁远的介绍,戈辉很满意,最后戈辉说:“月末会有教书先生来山上,必须给他们家分一套独立的房子,以后他们要教这些不识字的士兵和后勤的人识字,还有孩子们也要识字。”

宁远马上说道:“这个没问题,后勤区有多余的房子,就是为了应付突然多出来的人而特意留出来的。”

戈辉点点头:“就知道你这家伙办事劳靠。”

宁远一愣,略显惊喜地说道:“你终于想起以前的事情了!”。

昂?戈辉也惊讶,不是很肯定地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知道你办事让人放心。”

宁远表情一滞,一脸无语道:“感情还是没想起来呀!”。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戈辉开始写《军事训练大纲》,他先去拔了几只鹅毛,然后自制了一个鹅毛笔。用小刀削成钢笔尖的形状,再把笔尖切开,这样一个鹅毛笔就做成了。蘸着墨汁开始写训练大纲。戈辉对繁体字并不陌生,他在后世二十一世纪生活的时候,经常看从台湾或香港买回来的书,渐渐地也就会写了很多繁体字。与香港或台湾人做生意的时候,繁体字的合同他经常看,所以他也刻意的学习了很多繁体字,现在派上用场了。看来多学东西是没有错的。

戈辉的军官宿舍分内间和外间,内间是卧室,估计有40平米吧,里面家具一应俱全。外间是办公室,面积60平,桌子和靠背椅样样不缺。条件虽然简陋了点,但在大山里已经不错了,甚至比预期的还要好。不光戈辉这样认为,基地里的所有人都这样认为。等到了明年春天再盖房子,到时候会更好。

这几天戈辉一直在自己的宿舍里写训练大纲,他直接把后世解放军的训练大纲照搬过来。当然,也要根据目前的实际条件和士兵的文化素质,有所改动,有些难度要降低,有些方面要加强,以弥补士兵文化素质低的不足。

等戈辉编写完成后,就找来宁远他们,把这个大纲每人抄写一份,还让那八个种子军官也都来抄写一份。这个大纲分初级中级高级三部分,每一部分又分成三个阶段,每一阶段训练结束,都有相应的考试。

看完了戈辉的训练大纲,其他人都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些训练方法,以前在天津武备学堂都没有学习过。戈辉是怎么想出来的,除了能用被雷劈出来的解释之外,没别的解释。但不管怎么说,这个训练方法,非常科学,循序渐进,士兵的进步速度会很快。

还有,戈辉是怎么把字写的这么细的,大家很不理解,所以,在他们抄写之前,戈辉还得教他们如何做鹅毛笔,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戈辉写的那样细的字来,即省墨汁,又省纸,只是苦了基地买来的那些大白鹅了。看来以后要多买一些钢笔,或者制作一些铜制的蘸水笔。

戈辉把《军事训练大纲》写完后,又写了《基地人员日常行为准则和处罚条例》和《禁卫军军法》以及《基地安全保卫条例》,这三个规矩对于五百多人的基地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三个规矩的约束,一旦出了什么事情,就没有一个合适的公正的处理办法。所以,这个也要求宁远他们在抄《军事训练大纲》的时候,也把另外三个也抄一遍,并且还要带着所有人学习一遍。让所有人都明白,这三个规矩适用于所有人,任何人犯了规矩上不允许的错误 ,都要按规矩进行处罚。

另外,戈辉还编写了《禁卫军军人内务条例》和《禁卫军军人纪律准则》,这两个是专门为禁卫军每一个名军人立的。

这几天中,食堂和随营军校都已经装修完毕了。特别是随营军校,这里是禁卫军未来军官的摇篮。所以戈辉看的很仔细。所谓的军校就是一个巨大的教室。一端墙上挂着一个黑板,两寸厚,四尺高,十二尺长。这完全是木匠师傅按照戈辉的要求制作的,这样的黑板食堂里也有一个,那个是为给士兵扫盲用的。教室里共摆了四列一百套桌椅。每列二十五套,每套坐两个人,整个教室可以坐下两百人。每套桌子两寸厚,十五寸宽,四尺长。每两排中间都有一个三尺宽的过道,靠两边的桌子,两边也都留出了三尺宽的过道。这个大教室相当的宽敞。戈辉对这个教室非常的满意,之前戈辉就强调,这个教室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高标准建造,所以木匠师傅和泥瓦匠师傅在建这个的时候,特别的用心。

食堂也建好了,里面能同时容纳五百人 一起吃饭,食堂一边的墙上也挂着一个和随营军校教室一样的黑板,这个黑板将用于教小孩子读书和给大人扫盲。

现在全基地的人每天都在食堂里吃饭,伙食虽然非常一般,但大家都觉得很满足。特别是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他们从来没有过过这样安生的日子,吃饭睡觉都这么踏实,生活有了希望,让他们很满足。

经过近一个月的建设,基地越来越像个基地的样子了。主要路面都用石头铺地,即使夏天下雨也不会泥泞。在建设过程中,刻意保留下来的树木都用石头围起来。等下雪了就把雪堆在树下。

往镇妖峰半山腰去的路也用石头修成台阶。两旁有树,并绑上了围栏。半山腰上的空地,来年计划也盖上房子,还有通往山顶的路明年开春后也要修一下。

由于建了大量的房子,镇妖峰脚下的乱石几乎没有了,全用到房子上了。经过平整后,基地这里彻底成了平地了。等所有的房子盖完后,基地将会变得更漂亮。

在离基地不远的地方,有一处面积巨大的洼地,估计有三千来亩地,相当的平整,那里明年可以用来种地,这样基地的粮食也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一部分。

基地的所有房子的墙壁,涂的泥都来自己离基地不远的另一个地方,那里有很多碱土,碱土比沙土细,涂墙最合适,用它来勾石头的缝隙又好又结实,所以基地的房子一点也不比砖墙差。

所有的房子里搭的都是火炕,用石板铺的。烧上火又暖和又结实。冬天要到了,大家都不用担心会挨冻。

戈辉写的五个规矩很快被宁远他们抄了一遍,然后他们各带一部分人,进行分头学习这个规矩,一遍不行,就来两遍,一天不行,就来两天,直到所有人都理解了,也差不多都记住了,才算告一段落。

月末很快就到了,程天运已经带人下去取货了,顺便找铜匠师傅订做铜制的蘸水笔。在他回来之前,戈辉开始带领所有人把营区的临时围墙建起来。一是为了防止野兽,也是为了防止有土匪过来。

事实上,目前还没有土匪注意努鲁儿虎山上多出来几百人呢。辽西地区由于朝廷对这里管理相对松懈,所以土匪很多,而且土匪也不用占山为王,有占山为王的,那是因为那个山实在太适合人居住了,否则谁去那里呀。山下一样活的好好的,跑山上干嘛去。谁都没有想到,努鲁儿虎山上会出来一支让他们胆寒的武装力量,不是土匪,但却比土匪还狠,当然,这只是对敌人狠,对坏土匪狠。

程天运带了很多人下山,除了取货外,还有去买粮,山上粮食虽然足够,但多了总不是坏事。冬天来了,大雪封山,出入不易,多备无患。

程天运先到李成合那里拿到了五百套作训服、战术背包、套头式战术背心,五十套军官服,并告诉李成合,继续生产,首期目标是一万套,并付给了李成和足够的银子做定金。

然后去赵大石那里拿到了一百合粉笔,走之前又给赵大石留下两千文,告诉他继续生产。之后又派人到各个村子收布鞋,普通布鞋和棉鞋都要。

最后才找到于直仁,告诉于直仁收拾东西,过两天带着全家人跟他走。

事实上,于直仁一家早就准备好了。就等着有人来接他们呢,这些年于直仁一家一直过着非常清苦的日子,虽然恪守本分,但清苦的日子依然过够了,两个女儿也眼看要二十了,却因吃不好,营养不良,都面黄肌瘦的。现在终于有机会多赚点钱了,于直仁说什么也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和程天运一起回山的还有一个人,瞿成,他自从认识戈辉和程天运后,随着对两个人了解的加深,更坚定了要跟程天走的决心。最后他父亲瞿孝明同意了,程天运知道瞿成也受过很好的教育,于是就答应带着他了。

程天运从山下回来的时候,又是满载而归,很多人看到新的军服,都喜欢的不得了,当然现在还不能发给他们。很多当初不想当兵,年龄又合适的人,看到新军服后,都后悔当初没答应当兵,现在都吵着要当兵。

戈辉只好再次把这些人筛选了一下,包括新来的瞿成在内,一共留下了九十人,其余都没要,身体素质不行。这留下的这九十人都由石焰编进禁卫军的花名册里,未来的禁卫军人数一下子达到三百五十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