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禁卫军 > 第40章 八角台招兵

禁卫军 第40章 八角台招兵

作者:哈拉和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5 08:39:52 来源:小说旗

这时到了基地司令部,张景惠让张作霖在外面等一下,他进去找军需处处长刘城。

不多时就见一个一身绿色军装的年轻人和张景惠一起出来了,他看了张作霖一眼什么也没说,然后前边带路了。最后来到一排房子前,指着其中一个:“这个比较大,适合一家人居住。”他指着张作霖:“你们一家人就住这里吧。”

然后又对其它人说:“余下的人分别住进这四间房子里,每间房子能住十二个人,你们平均一下住进来吧,吃饭时间在后勤区的公示板上写着呢,食堂免费供应。”说完转过身要走,但他又转回身来了,又说道:“明天早饭后我来登记姓名。”说完走了。

看着军需处长刘城走了,张景惠接口道:“行了,都进去看看吧,这样的房子以前没住过吧。我都想住进来,但总司令没支声我也没办法。”

张作霜看完房子后出来,看到张景惠在和他手下人说话,他走过来说道:“老哥,这房子不错,比我在赵家庙的好多了,总司令真大方呀。”

张景惠笑道:“总司令大方的地方你还不知道呢,不过,话说回来,大方归大方,总司令的军纪也是极为严格的,你最好不要犯到他手里。”

张作霖点头说道:“这个我明白,我会特别注意的。”

张景惠叹了一口气,拍拍张作霖的肩膀:“以后你就会明白的,参加禁卫军后,你要学习的还多着呢。”说完转身走了,一边走一边说:“明天早上吃过早饭后,我来找你,我们一起去司令那里拿招兵计划,然后我们就开始招兵了,三千名新兵,有我们忙的。”

看着走远的张景惠,张作霖对自己手下的弟兄们说:“弟兄们,从今天起,我们就都是禁卫军的人了,以后我不再是你们的大哥了,我们都是总司令手下的人了,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大家好好休息吧,明天起,你们干什么自会有人安排,从此你们不用再听我指挥了。”说完张作霖回到自己家了。

此时张作霖的夫人赵春桂正挺着大肚子高高兴兴地收拾屋子呢,张作霖马上把夫人扶到炕上坐下:“夫人,你都这样了,就别动了,这些活我来干吧。”

赵春桂坐下来后,问张作霖:“雨亭,你觉得咱们没去投奔冯德麟好吗?”

张作霖停下手中的活:“我觉得留在这里,是正确的,我能看得出戈司令的志向远非八角台这么一个小地方,他一定有更远大的志向。”

赵春桂抚摸着自己的肚子:“只要你觉得对就好,我看司令人一定不错,不然也不会给咱们这么好的房子。”

晚饭是在禁卫军的食堂吃的,吃的很丰盛,还有肉呢。现在八角台基地有六个饲养场,饲养很多的家禽家畜,还有兔子野猪之类的野生动物也有饲养。除了蔬菜以外,日常的肉蛋之类的几乎都可以自己提供。

晚饭后,张作霖在基地里随便走了走,他对这个基地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规模非常的大,训练设施也很有意思,他从来没有见过,也不知道怎么用。他看到士兵手里的枪是俄军的水连珠步枪,而且都是新枪,就好像是俄军专门装备给他们的一样。

这一夜张作霖没有睡好,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人生的际遇真的很难说得清楚,是对是错,只有走过才知道。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张景惠来到张作霖现在的家里,叫上张作霖,两个人一起去见戈辉。

戈辉此时也刚刚在食堂吃完早饭来到基地司令部的办公室里,正在思考在军事训练中是否要加入巷战的训练。这时候张景惠和张作霖到了。

两个人一见到戈辉,立即立正敬礼,然后张景惠开口道:“司令,我们今天来拿招兵计划。”

戈辉看着张作霖的黑眼圈问道:“昨天住的还好吗?”

张作霖立即答到:“非常好,好久没有睡的这么踏实了。”张作霖撒谎了。

戈辉又看了一眼张作霖的黑眼圈,淡淡一笑:“景惠,这是《禁卫军陆军步兵选拔标准》,按这个招,三千名少一个都不行。”说着话把桌子上的一个线装本的小册子递了过来。

张景惠连忙上前接了过来:“请司令放心,我一定为咱们禁卫军招到最好的兵。”

戈辉点点头:“现在是五月,七月下旬,你必须招满三千人,这是你们两个这两个月的主要任务。”

“是”张景惠和张作霖齐声回答。

戈辉再次强调:“记住,既要让八角台和周围各村的老百姓知道,又不能太张扬,要低调,不但要招到兵,招到好兵,还不能过分引起其他地方人的注意。”

“明白,请总司令放心,我知道怎么办了。”张景惠马上接口道。

“下去吧。”戈辉淡淡地说道,然后低下头若有所思的拿起了羽毛笔。

张景惠和张作霖马上退出了戈辉的办公室,在走出门口的那一刻,突然听到戈辉说:“没睡好就去补补觉,精神好,干活才快。”

张作霖心中一慌,看来自己撒谎被司令识破了,他没敢停下,跟着张景惠快步走了出去。

出来后张景惠问张作霖:“雨亭,你昨晚没睡好呀?”

张作霖惭愧地说道:“的确,昨晚失眠了。”

张景惠拍拍张作霖的肩膀:“习惯了就好。”

两个人很快来到治安队办公的地方。从今天起,治安队又增加了新的任务,那就是招兵,按照戈司令给的《禁卫军陆军步兵选拔标准》来招兵。他们俩先是派人在八角台镇贴出告示,然后又到周围各村宣传招兵的事情。八角台要招民兵,这个消息不到三天的时间就传开了。很多老百姓都知道八角台有个三百来人的大团,对老百姓非常好,找老百姓干活,从来都不白干,给的赏钱也特别的多。现在大团要招兵了,很多青壮都跃跃欲试,都想参军,穿上那身花花绿绿的衣服。

张景惠的治安队办公的地方,正式成为招兵处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青壮把这个临时招兵处围得水泄不通,张景惠实在受不了了,问张作霖:“老弟,想想办法,这样下去,没法招人了。”

张作霖咬了咬嘴唇,走上前去,站在桌子上大喊:“想当兵的排好队,排成两列纵队,禁卫军不招不听话的兵,想当兵就要听话。不想当兵的,趁早给老子滚蛋。”

经过张作霖这一通喊,混乱的场面立即消停了,治安队的人立即组织这些人站队,不服气的直接拉出去,不要他了。拉出去几个之后,大家就都老实了,站成两列纵队之后,场面终于不再混乱了。招兵得以顺利进行。

第一个报名的是一个二十左右的乞丐:“我叫季明威,我要当兵,我上过几年私塾,我……”

“慢点,我问你再回答。”负责登记的治安战士瞪了一眼乞丐。

“姓名”

“季明威”

治安战士抬头看了一眼季明威,季明威马上补充:“四季的季,明天的明,威武的威。”

“年龄”

“二十”

“老家哪里?”

“旅顺口”

“旅顺口……”治安战士重复了一遍,猛然抬头,仔细看着季明威,手里的毛笔颤了又颤,低声说道:“我大伯家也是旅顺口的,全被日本人杀了。”

“我家就剩下我一个”季明威的声音低沉。

“你登记完了,下一个。”治安战士说道:“回头我找你。”

季明威“嗯”了一声,转身离去。

第一天为报名参军的青壮登记,第二天对登记的这些人按照《禁卫军陆军步兵选拔标准》进行相应的测试。测试结果当场公布,合格者七月二十日来八角台基地报到。第三天继续登记参军的青壮,第四天继续测试,就这样交替着进行。张景惠隔一天就给戈辉送一份测试合格的名单。

由于交通的闭塞,八角台招民兵的事情传的并不远,有些远一点的地方,就是知道了也没当一回事,因为这个年头拉大团的人多的是,很多人都把这当成了八角台想拉大团,仅此而已。在这个兵荒马乱,匪患横行的年代,如果不组织个大团保护自己,恐怕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很快就会被土匪抢走了。就这样,八角台招兵一事就像在湖里扔了一个石子,也荡起了阵阵涟漪,但却并没有引起各方的关注。当然,这里也有张景惠和张作霖刻意低调有关。

戈辉则在这段时间里,想通了一个问题,关于巷战,是禁卫军早晚有一天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训练也要趁早进行。于是他把基地里余下的高级军官和剩下的各排排长们都叫到司令部来。戈辉把画好的一个平面图给他们看。

“司令,这好像是一个小镇的平面图吧。有街道,有民居,还有四个交叉路口,您画这个是什么意思啊?”许明很不解地问道。

戈辉看看其它人:“你们的看法呢?”

刘城撇撇嘴:“我看也是一个小镇子,您不是要扩大基地吧。”

白起插话道:“如果我们要进攻这样的镇子,或是我们在这个镇子里防守,你们认为如果是进攻,应该从哪里开始?”

戈辉点点头,心中不禁佩服白起脑子反应快,戈辉点点头:“沾边儿了,再想想。”

管临风试探着问道:“司令是不是想建一个这样的镇子,然后我们在这里进行攻防的训练?”

戈辉笑了:“就是这个意思。大家看看如何?”

刘城开口道:“关键是建多大?建小了起不到作用,建大了花钱又花时间。”

戈辉点点头:“其实建大了也花不了多少钱,我们又不是真盖房子,我们只需要建一个大框就可以了,甚至房顶都不用,就那样露着天。”

瞿成接口道:“既然是这样,那不防建的大一些,应该花不了多少钱,而且有些墙也不用建太高,要有高有低,有残破。”

舟自横点头道:“还要有高地和低地,还要有水,有些时候我们可以从水路进攻。”

戈辉指了指舟自横:“有想法,就应该这样去思考,我们必须把各方面都想到了,尽量接近真实,这样训练的时候才能做到更好,才能练出我们的水平来。”

有了戈辉的鼓励,大家都发散思维,脑力激荡,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戈辉马上换一张大白纸,用羽毛笔在上面重新画,画完大家再看,再讨论,然后再重新画,直到大家觉得这样可以了,才最后定稿。接下来就确定在哪儿建?建八角台基地的时候,有一部分大土包没铲平,半沼泽半洼地那里几乎被挖成了一个小湖泊了,只不过现在没到发水的季节呢,等到了那个季节,几场雨就能把那里填满。大家一致同意把这个训练场建在那个小湖泊边上,把那些没铲平的大土包也扩进去。

第二天大家去现场实地考察,对图纸再进行了一次修改,然后就开始找泥瓦匠,由刘城负责这个巷战训练场的建设,其他人继续日常的训练。

此次的工程虽然同样非常大,还在一定程度上将基地扩大了许多。很多人都对禁卫军要建一个小镇不理解,更不理解的是,所有的房子几乎都没有房顶。八角台的老百姓都觉得禁卫军这是钱多烧的瞎折腾,不过该干的活还是得干,人家可不少给一文钱的工钱,禁卫军就是这点好,从来不让人家白干。

五月的最后一天,宁远程天运等一行一百六十多人回到了八角台基地,还带回了很多从朝阳采购回来的东西,包括三百盒粉笔,五千套迷彩作训服,以及其它的东西。留在基地里的战士立即过来帮助搬东,一边搬东西,一边聊着天。

看到基地又在大兴土木,有人就连忙问这是在干啥?

帮着搬东西的战士就回答他们,正在建巷战训练场。

啥?巷战训练场,这是干啥的?

就是不在野外打,而在城里打,训练怎么样在城里打仗。

啊?我们要进城打仗吗?

不是,是训练,以后会进城打的,咱们不得提前训练吗?

这进城打仗也需要训练吗?不就是枪打的准点就行了吗?

你知道啥呀,这是总司令想出来的,有种你去问总司令。

那个不说话了,老老实实地搬东西了。

现在禁卫军的主要领导都回来,禁卫军的主力部队也都回来了,禁卫军新一阶段的训练也即将开始。在开始前,戈辉再次把大家召集过来,开一个重要的会议。

戈辉首先介绍了这一段时间八角台军事基地的新变化,主要是新增加了很多的训练设施,新的巷战训练场正在建设,估计六月末就能建设完成。又制定了新的训练计划,即《禁卫军陆军中级步兵训练大纲》,从戈辉往下,所有在第一批训练中受训的军人都必须参加。

另外就是正在招兵,计划在八角台及其周边地区招募新兵三千人。在朝阳地区招兵五千人,必须在明年四月前使禁卫军总兵力达到一万人。

戈辉的庞大计划震惊了所有在座的军官们。

戈辉解释说,目前东北的局势,忠义军虽然在局部地区从战术上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在战略上却显得后劲不足,更缺乏长远的考虑。俄军目前在东北处于绝对的优势,加上又有清廷的帮助,俄军最后取得胜利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那么,我们今后的行动就要建立在这个前提下,东北的局势会慢慢的平稳下来,这是肯定的。禁卫军如何能在局势平稳后,还能继续存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长期的计划是,接受朝廷的招安,成为朝廷的军队,这样就可以在和平时期,在阳光下发展军备了。短期的计划是,投入到忠义军抗俄的战场上,尽力配合忠义军,尽量拖延战争的进程,给我们训练军队赢得时间。

戈辉的讲话,明确无误的指明了禁卫军今后的发展方向。也为禁卫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定下了基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