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禁卫军 > 第56章 初识载沣

禁卫军 第56章 初识载沣

作者:哈拉和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5 08:39:52 来源:小说旗

戈辉从老河滩禁卫军烈士公墓回来后,立即派人把团长营长们还有连长们都叫到司令部会议室开会。

戈辉对训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昨天晚上已经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形成了文字。

戈辉提出来的解决方案如下:

第一,善于在教学中抓思想,充分调动战士练兵的积极性,并能够发扬教学民主,集中群众的智慧,实行 官兵互教,评教评学;

就是说在训练中,要注重思想教育,让战士从思想上愿意全身心的投入训练,在训练过程中鼓励战士多动脑筋,每个战士都可以在训练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加强训练心德的交流和总结和分享,从而在众多的方法中找出最合适的方法。军官和士兵可以在训练过程中互相比较对方训练中的优缺点,互相帮助找出提高训练成绩的方法,共同进步。

第二,把练技术、练战术、练思想、练作风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兵练得思想红、作风硬、技术精、战术活,而且身强力壮,一个个都像小老虎一样;

就是说,不只是单纯的训练,要在训练过程中,实现技术、战术、思想、作风的统一,也就是说,训练不是一个平面,是立体的,是全方位的,要让战士从身体到思想到目标到技术全面提升,这样练出来的兵才能思想更坚定,作风更硬朗,技术更精湛,战术更灵活,而且战士的身体也会练得更强壮,这样的军队才会真正有战斗力。

第三,采取由简到繁,由分到合,情况诱导,正误对比的方法,逐步加深认识,掌握要领;

就是在训练过程中,不求一步到位,要把训练要求进行分解,由简单一步一步地过渡到复杂。比如把每个动作分解,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动作。再比如战术训练,先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逐步扩大到排到连到营到团。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训练情景,比如说刮风,比如说下雨,比如遇到河流等应该如何应对,鼓励战士发散思绪,大胆的假设,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对比训练中所犯的错误,士兵和士兵,士兵和教官,都可以互相指出,互相纠正,逐步的加深对训练的认识,渐渐的掌握训练的要领。

第四,把言教与身教,苦练与巧练结合起来,使战士百听不厌,百练不倦;

就是说,在训练过程中,不能光口头指导,还要做给战士看,要两点结合,让战士从理论到实际都能得到提高。在训练中,也要讲求方法,不但要努力提高训练强度,还要在训练中找到更好的训练方法,让战士能够更快的提高训练成绩和理论水平,让战士在训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热爱训练。

第五,严格要求,一丝不苟,谆谆善诱,耐心说服。

就是说,在训练中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认真的态度,训练是为了提高战士的技战术水平,而不是走过场,要一丝不苟,坚决达到训练要求。在战士不理解的时候,要耐心说服,不可以用威权的方式,要用引导的方式,做战士的思想工作,让战士明白训练的意义和目的,从而让战士心甘情愿地完成训练任务。

戈辉对这五条高度总结就五个字:“红”、“活”、“硬”、“细”、“实”。

戈辉的这五条不单是包括一个军事训练问题,还包括政治思想工作问题,还包括作风问题,也还包括群众路线问题。各团长和营长,还有连长们算是彻底服了,总司令就是有水平,他们想破脑子解决不了的问题,总司令一夜之间就搞定了,怪不得人家是司令,我们要学的还很多。

戈辉最后说:“我这些只是一个大概,还需要大家在日后的训练中,不断的完美,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推陈出新。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我们暂时就叫它《八角台教学法》吧。如果大家没有什么意思,就这么定下了。”

大家当然没有意见了,这个教学方法,大家一听就觉得好用,战士们应该也一定会喜欢的。

会议结束后,戈辉派人通知张紫云,说醇亲王载沣要来八角台,让他好好准备一下。戈辉知道,张紫云听到这个事情,一定会乐疯的。

果不其然,张紫云一听王爷要来八角台,当时就傻了,老半天才反应过来。他一时也没了主意,马上跑戈辉这儿来了:“戈老弟,你得帮我出出主意啊,王爷要来小镇,你说我们得怎么办才好呀。”

“噢,原来张老哥不愿意王爷来啊,那我直接带着禁卫军去奉天就行了,不让王爷大老远过来了,这样就不会给老老哥添麻烦了。”戈辉故意吊张紫云的胃口。

“不是,不是,老弟呀,老哥不是那个意思,我们八角台能来个王爷千岁,是我八角台的福气,怎么能不愿意呢。老哥是说,我们怎么迎接王爷,我这久居乡里,没接待过大官,王爷就更别提了,你得帮老哥拿拿主意。”张紫云是急坏了。

戈辉看张紫云着急的样子,也就不再难为他了:“醇亲王来八角台是来视察禁卫军的,虽然也会看一下八角台镇,但主要不在镇里,也不会住镇子里。老哥你要做的就是发动老百姓,让八角台街道变得干净,修修残破的房子,街上的百姓穿得干净点就行了。这个小王爷才十九岁,没那么多说头,老哥您大可放心。不过……”戈辉停了停。

张紫云的心立即悬起来了:“不过怎样?”

戈辉继续道:“不过,我们得派人至少在十里外迎接。”

张紫云鸡啄米一样不住地点头:“这个一定,我亲自去。”

戈辉也再次强调:“这个迎接的事儿,老哥你必须亲自去。”

听了戈辉给他说了这么多,张紫云放心不少,但他还是当作此生最重大的事情来抓,亲自抓。

看着张紫云乐不可支地离开了,戈辉突然觉得这个张老哥很可爱。

张紫云走了,戈辉也该出发去奉天了。戈辉带上刘城,两个人再次离开八角台,去了奉天,他要在那里等候醇亲王载沣的到来。

在这段时间里,俄国驻华公使雷萨尔与大清外务部大臣奕匡、会办大臣王文韶,于1902年4月8日在北京签订了关于俄国从大清国东北撤出占领军的条约,即《接收东三省条约》。这也预示着,俄军不久将会从东北开始陆续撤出,东北将会有一段和平的时期了。

醇亲王载沣带着五百多名随从,于四月中旬来到奉天。他们也是算着时间来的,刚好俄国与大清签订完条约之后,没过几天就到了奉天。

刘守信马上派人通知了住在奉荣饭店的戈辉,让戈辉马上来盛京将军府。戈辉收到消息后马上派人通知八角台,随时准备迎接王爷圣驾。然后只身前往盛京将军府。

增祺把醇亲王载沣接进奉天城后,立即住进了盛京将军府。随行的公公小德张,随即宣读了光绪皇帝给盛京将军增祺的嘉奖圣旨,通篇写满了赞美之词,最后还赏赐增祺黄马褂一件。虽然没有提为增祺升官和钱财的奖励,但是,增祺也不敢奢求,毕竟只是招安了一个土匪组成的武装。给了他一件黄马褂他已经很满足了,这可是莫大的殊荣啊。

之后,醇亲王载沣要求尽快视察禁卫军。其实载沣不是非要视察禁卫军,他是对禁卫军的首领戈辉感兴趣。在大清朝私自建立军队,这是诛九族的大罪。可戈辉却敢干,而且还把建立起来的军队交给朝廷,这说明戈辉拉起军队并不是要造反,而是一腔热血为朝廷。时下,朝廷风雨飘摇之际,一心为朝廷的人已经屈指可数了,更多的人都在一边在继续吸着朝廷的血,一边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戈辉的做法深深的感动了载沣十九岁的心。

戈辉刚好赶到盛京将军府,增祺马上把戈辉叫过来,并介绍道:“王爷千岁,这位就是禁卫军的首领戈辉。”

这是载沣第一次见到戈辉,年龄应该比自己大几岁,身材高大,面目英俊,一身长袍马褂,不戴任何配饰,显得干净利落。

这也是戈辉第一次见到载沣,年纪十**岁,长相英俊,目光深邃而又平静,一身华贵,气势威严,不愧是王爷。

戈辉看到载沣后,马上双膝跪倒:“奴才戈辉,拜见王爷千岁。”

“起来吧。”载沣简单地说。

“谢王爷千岁。”戈辉连忙起身,说实在的,戈辉真不习惯老下跪叩头这种事情。

“是你建立的禁卫军对吗?”载沣问道。

“是奴才和另外十三位兄弟一起建立的禁卫军。”戈辉连忙回答。

这让载沣十分意外,载沣一直以为是戈辉自己建立的禁卫军呢。于是他又问:“另外十三个人是干什么的?”

戈辉连忙答道:“他们和我都是天津武备学堂的同学,我们在一个小排里,我是小排长。八国联军占领天津之前,武备学堂遣散了一部分学员,我们这个小排也在其列。”

这个信息,连增祺都不知道,增祺也一直以为是戈辉自己拉起的队伍呢。增祺不禁埋怨戈辉,原来对他没完全说实话,增祺很生气,但此时不能发作,只能先放一放,过后再找戈辉算账。

刘守信也是一惊,这个戈辉还真不简单,原来和他一起的还有十三个兄弟呢,我就说嘛,一个人怎么可能把军队练的那么好呢,这回就说通了。不过,这也不是件好事,以后他要对付的就不只戈辉一个人了,还有十三人呢。

载沣这时也明白了,怪不得能拉起军队呢,原来有十四个人,还都是从天津武备学堂出来的。天津武备学堂他很清楚,现在北洋常备军里十之**的军官都出自天津武备学堂。小军官就不说了,主要军官全部都出自那里。

载沣很高兴,他扭头看了看和他一起来的公公小德张,这可是慈溪太后身边的人,载沣对小德张很尊敬:“张公公,既然戈辉已经来了,那就把圣旨宣读了吧。”

公公小德张笑了:“好,那咱家就宣旨吧。”说着话,小德张就开始找圣旨。

载沣的话,让增祺心中一震,怎么回事?原来还有一份圣旨啊,还是给戈辉的,不论宣的是什么,只要不是杀头流放之类的,那这小子可是赚大发了,看载沣和小德张的表情,这圣旨内容不像是坏事情。

戈辉心中也是一惊,原来还有我的事儿呢,我还以为视察完了就没事儿了呢。看来是要给自己一个官儿做呀,这可是大大出乎自己的预料之外。

小德张拿出圣旨:“戈辉听旨。”

戈辉连忙双膝下跪叩头:“奴才戈辉接旨。”

接着小德张就把光绪的圣旨读了一遍,圣旨中责令戈辉担任东北禁卫军编练大臣,授正四品都司衔。负责在东北编练禁卫军,军队人数由戈辉自己决定,量力而行,从东北的税收中抽出十分之一用作军费。

戈辉听后心中乐开了花,庆幸自己投靠朝廷这一步走对了,有了这个“东北禁卫军编练大臣”的头衔,以后禁卫军就可以更快速的发展了。虽然依然需要低调,但起码以后继续发展禁卫军变得合法了。

戈辉听完圣旨后,马上再次谢恩:“奴才戈辉领旨谢恩。”说完双手接过光绪皇帝的圣旨。戈辉此时的心里,真的有些云里雾里,他都怀疑这是不是做梦,怎么可能这么顺利,难道说老天爷在帮我吗?照这样下去,赶走列强指日可待了。

想哭的是增祺,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给别人做了嫁衣裳,本来还想等过了这段时间,就把禁卫军彻底变成自己的军队呢,现在没戏了,人家官职比自己还大,人家以后不再需要自己了,他悔呀,肠子都悔青了。

刘守信也后悔,后悔当初为什么帮严肃传话,对呀,严肃和戈辉是什么关系?严肃只是说,戈辉是住在他店里的一个客人,他是收了戈辉的钱,才帮忙提这个招安的事情的。

宣旨结束之后,载沣说他一路劳顿,想休息了。于是众人离开了,让载沣好好休息。

戈辉也回到了奉荣饭店,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严肃,又马上命人把这个好消息送回八角台。

第二天,俄国的阿列克夏耶夫将军来到盛京将军府拜访醇亲王爷。载沣没想到自己刚到奉天俄国人就知道了,俄国人的消息好灵通啊。载沣本想今天就去视察禁卫军呢,看来只能改明天了。

载沣在盛京将军府会见了俄国的阿列克夏耶夫将军,双方对今后东北的局势交换了意见,并对日后俄国和大清两国间的合作达成了一些共识。晚上,载沣又在盛京将军府设宴款待了阿列克夏耶夫将军,阿列克夏耶夫将军也表示,希望以后醇亲王能到俄国访问,到时候他一定宴请醇亲王。载沣也表示,如果将来有机会,他一定去俄国访问。

第三天,载沣才如愿以偿地踏上了去八角台的路。一路上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增祺和刘守信都像霜打的茄子似的一路蔫着很少说话,说话时也是两个人比赛似的叹气。看到载沣和戈辉一路上谈笑风生,两个人更是长吁短叹。这都什么世道啊,一个接受招安的土匪,居然和王爷共乘一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