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禁卫军 > 第71章 俄军再占奉天

禁卫军 第71章 俄军再占奉天

作者:哈拉和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5 08:39:52 来源:小说旗

两天后,戈辉收到了朝廷发来的电报,允许戈辉把总督衙门搬到朝阳,同意戈辉任命刘守信为奉天守备司令,也同意了在朝阳成立工业开发区一事,但朝廷不出一文钱,所需费用自行筹措。关于开采矿山,由戈辉自行决定。

总算收到了朝廷的回复,现在戈辉可以大展拳脚了。戈辉本来也没指望让朝廷出钱,现在的朝廷自己都自身难保呢,哪有财力支持戈辉发展工业啊。

早在半个月前,戈辉就分别给醇亲王载沣和慈禧太后各发了一封电报,分别详细说明了要在朝阳成立工业开发区的好处和必要性,希望皇上和太后能够恩准,为了方便近距离管理工业开发区,希望能把总督衙门搬到朝阳去,还向慈禧太后申请了八张开发矿山的龙票。

其实戈辉不知道,成立工业开发区的事情,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朝中所有大臣的口径出奇的统一,全体反对成立工业开发区,因为李鸿章和张之洞等人的前车之鉴,离现在并不遥远。花了朝廷很多钱,却并没成事,所以所有人都认为发展工业,太不靠谱了。

特别是袁世凯,他觉得戈辉真是异想天开,发展工业是动动嘴就可以的吗?那是需要用银子的,大量的银子,现在北洋常备军的建设还需要大量的银子呢,如果让戈辉发展工业,那会分去北洋常备军大量的军费,绝不能让戈辉搞成这个事情,所以他反对的最激烈。

当然,有三个人还是支持的,这三个人分别是醇亲王载沣,光绪皇帝,还有慈禧太后。

醇亲王载沣支持戈辉,是因为他去了德国,切身感受了德国强大的工业能力。他也迫切希望大清能发展工业,也希望戈辉能在前面帮他探探路,好让他在发展工业时少走弯路。其实很多时候,载沣还是很羡慕戈辉的,处江湖之远,不用操心朝廷的事情。

光绪皇帝支持,是因为所有大臣都反对,所以他要支持,反正自己的意见从来都不算数,所以他坚决支持。

慈禧太后支持,是因为她恨透了朝中这些大臣们,除了能吵架互相攻击之外,其它的什么也干不了。特别是看到袁世凯激烈的反对之后,慈禧太后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最后慈禧太后力排众议,同意戈辉在朝阳成立工业区,但朝廷不出一文钱,让戈辉自己筹钱。

听了慈禧太后的话,所有的大臣都明白了,太后嘴上同意,心里其实是反对的。这算什么同意啊?不给钱怎么办工业啊?办工业可是烧钱的活呀!这不跟不同意一样嘛。朝中所有的大臣都在等着看戈辉的笑话呢。

收到太后电报第二天,戈辉带着田劲和孙婉儿,还有总督卫队离开了奉天,先去八角台,然后再去朝阳。

刘守信一直把戈辉等人送出德胜门外,看着戈辉等人的远去的背影,刘守信知道,自己现在成了奉天的真正管理者了,天高皇帝远,天高任鸟飞,真的没有人管他了,看来戈辉对他还是不错的,要不是他当初从中引荐,戈辉也不会有今天。可他哪里知道,戈辉这是在害他。

1902年7月5日,戈辉等人回到八角台。

1902年7月7日,戈辉率领四个团的禁卫军离开八角台,目标朝阳。

禁卫军第五团和第六团留在了八角台。五团长许明担任八角台军事基地留守司令,六团长刘城担任副司令。这两个团以后的主要任务就是维护八角台基地及其周边的治安,还有守护禁卫军烈士公墓。

1902年7月12日,戈辉到达朝阳,并立即住进了在朝阳县城外面新建的东北三省总督衙门,同时也是东北禁卫军司令部。

东北三省总督戈辉将总督衙门搬到了朝阳,立即引起了所有列强的注意。所有列强都认为,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信号。很可能戈辉会在朝阳有更大的动作,所以列强们都加强了对朝阳的情报收集。

就在戈辉到达朝阳的当天,俄军占领了铁岭,紧接着兵锋直指奉天。

奉天守备司令刘守信一边亲自去和俄军交涉,一边派人通知已经到朝阳的总督戈辉,同时发电报给朝廷报告俄国人撕毁了《交收东三省条约》。

俄国的阿列克夏耶夫将军根本就没给刘守信见面的机会,他也不想见到刘守信。急得刘守信如热锅上的蚂蚁,奉天他是不敢丢的,可他也绝对不敢阻止俄国人的进攻。如果就此放弃奉天,那丢失奉天的责任铁定落到自己头上了,自己的死期也就到了。他万万没想到俄国人这么快就撕毁了与大清的条约,自己怎么这么倒霉呢。

等戈辉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俄军已经重新占领了奉天,刘守信狼狈的逃往了朝阳。

戈辉到达朝阳的第二天,李成合和瞿孝明向戈辉汇报了在朝阳招兵的情况,目前两万名新兵已经全部招完了,分成四批先后进入镇妖峰参加训练。最后一批也就是第九批5000名新兵已经于7月1日开始正式参加初级步兵养成训练了。

戈辉对李成合和瞿孝明在朝阳的工作非常满意,这两位老哥现在已经深度参与了禁卫军的建军工作,为禁卫军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辛劳,戈辉由衷的感激他们。

戈辉昨天一到总督衙门就亲自验收了这个新建的衙门。戈辉对这个建在朝阳县城外面的新的总督衙门非常满意。

鲁飞和谭伟对于送到朝阳的那些17到24岁的民工,还有25到35岁的受过一些私塾教育的民工,做了比较详细的汇报。

目前在朝阳有17到24岁的民工二十四万多人,这些都是以为俄国人修铁路的名义从东北各地招来的,有相当多一部分是从关内移民到这里的。戈辉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看来以后招兵的问题解决了。另外,25到35岁的受过不同程度私塾教育的民工也有近30万人,戈辉准备让这些人以后当产业工人,目前先当农民,或是去修公路,或是去修码头,总之,有很多活等着他们干呢。

之后戈辉过问了建设锦州码头和朝锦公路(朝阳到锦州码头)的进展情况。

目前锦州码头的项目由孙婉儿的父亲孙翰林担任项目总负责人。锦州码头和朝锦公路两个项目同时开工,公路比较好办,就是专门修一条又宽又直的沙石路。只要民工足够多,修这个路毫无压力。

码头建设就要比修路难多了,还好只是建一个简易的码头,否则还真不好办。即便是这样,也让孙翰林一个头两个大,他请来了很多以前参加过旅顺口军港建设的工人,帮忙建这个临时码头。这些人都不是专业人员,所以工程进度很慢。

戈辉听完田劲关于锦州码头的汇报后,他觉得,孙翰林经商做生意还行,搞基础设施建设就显得十分外行了。虽然孙翰林已经很努力了,但是如果让孙翰林继续干下去,很可能会耽误工程进度。但他目前还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所以只能先让孙翰林先干着了,以后有合适的人再把他换下来。

他发现目前最缺少一个能够帮戈辉处理地方建设方面的人才,而这个人哪里去找呢?这个问题确实让戈辉很头大。所以,戈辉决定把大家都叫来开个会。大家坐到一起共同商量一下以后的事情应该如何进行下去。对于他们来说,朝阳才是他们事业开始的地方。于是,戈辉派田劲通知所有的团长,包括在八角台的许明和刘城,在镇妖峰的杨双、王超辉和王招辉,在奉天的严肃,周玉坪由在北京,由于距离太远了,他可以不参加了,会议内容由严肃转达。戈辉要求他们火速来朝阳总督衙门开会。

戈辉来到朝阳的第三天听到了俄国人重新占领奉天这个消息的,是严肃亲自来向戈辉汇报的。戈辉知道这是早晚的事儿,所以他很平淡,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

第四天,刘守信派来的人也到了,戈辉未做表态,而是立即写了一封慷慨激昂的奏书,还有一封密信,立即发往北京,他要把这个皮球踢给朝廷。

就在戈辉收到刘守信的急报时,俄军已经全部控制奉天及其周边地区了。奉天守备司令刘守信一枪未敢放逃离了奉天,正在来朝阳的路上。

戈辉的奉书是向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请示,禁卫军要与俄国人决一死战,当然,戈辉在最后还是强调,未经皇上和太后的允许,戈辉一兵一卒都不敢调动。密信是发给醇亲王载沣的,希望载沣能支持他与俄国人开战。

戈辉就是要在朝廷里当一个主战派,当然,戈辉也算定慈禧太后不会让他与俄国人开战的,估计就连一向支持他的载沣也不会同意的。

事实果真如此,慈禧太后看了戈辉派人送来的奏书后,他万万没想到戈辉居然想凭自己那点实力与俄国人开战,真是太自不量力了。慈禧太后立即就否定了戈辉的想法,让戈辉在东北好好发展禁卫军,禁卫国是用来保护皇上的,保护大清龙兴之地的,可不是用来与俄国人开战的。从这一点上看,戈辉还是太年轻了,太激进了,不过,戈辉还算是一个听话的孩子,懂得向朝廷请示。

通过这个奏书,慈禧太后觉得戈辉还是太年轻了,让他一个人管理东北真有点难为他了,得派一个有经验的人辅佐他。但这也是个不好办的问题,慈禧可不想让袁世凯的北洋系的人掺和进东北,也不能让朝廷那些鬼精鬼精的老臣去东北,所以,这个人不能在朝廷中枢,那找谁合适呢?

载沣拿到戈辉的密信后,立即进宫见慈禧太后,他虽然知道禁卫军作战能力很强,但毕竟人数少,架不住俄军人多呀。所以他也反对戈辉与俄国人开战,他不希望禁卫军消耗在与俄国人的战争中,现在只能忍, 所以才来找太后商量,结果两个人的意见居然不谋而合。

最后,慈禧太后下旨,现在应该尽量避免与俄国人进一步冲突,不得主动与俄国人开战,而且要主动示好俄国人,希望这件事情能尽快平息。

这正是戈辉想要的结果。当然,这是很多天后的事了,戈辉也早就知道会有这个结果,所以他心安理得,吃的好,睡得香,仿佛根本没有这回事儿一样。

时间飞快,戈辉回到朝阳的七天后,也就是1902年7月20,在新建的朝阳总督衙门里,戈辉和禁卫军的所有团营级主官们坐在一起开会。戈辉的目的只有一个,禁卫军如何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维护朝阳工业开发区的平和稳定。

在会上,戈辉介绍了目前东北的严峻形势,还有禁卫军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来东北后,戈辉对东北的形势有了更进一步更直观的认识。

宁远也介绍了这几个月来的成果,除了禁卫军自己招的兵以外,大部分都是以为俄国人修铁路的名义招的兵和壮丁。正如戈辉说的那样,就是要像当年明朝那样,以辽人守辽土。

杨双介绍了镇妖峰基地的建设情况,和士兵的训练情况。

看着眼前一摞一落的花名册,戈辉心中早已经有了新的计划。

关于经济建设,戈辉的意思是在东北全社会各个阶层发掘人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发展东北经济和民生为目标共同奋斗,最终实现东北全面工业化。

对于今后的发展方向,戈辉认为,在未来的至少三年内,他们必须低调,禁卫军甚至连军服都不要穿,只穿以前八旗兵的服装。必须韬光养晦,暗中积蓄实力,努力安抚好日本和俄国,加强与德国、美国、英国、法国的合作,尽最大的努力牵制日本和俄国,不要让他们过早的在东北动手。尽量的为自己争取发展壮大的时间。

对于这个提议,大家都没有异议,一致同意。

另外,戈辉提出在朝阳成立正规的军官军校,培养禁卫军自己的军事干部。目前禁卫军所有的军官都是自己在训练中培养的,除了戈辉等十四人外,其他军官都没有上过正规的军校。戈辉希望所有的军事干部都能从士兵中培养出来。袁世凯的北洋系统已经多次表示愿意送一些军官给禁卫军,但是被戈辉拒绝了。戈辉不想禁卫军中有一个北洋系的人,戈辉要打造一支截然不同的军队。没有干部,就得自己培养,成立军校势在必行。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在朝阳成立“朝阳陆军讲武堂”,戈辉担任校长。主要培养禁卫军自己的军事和政工干部。

这个议题,同样没有人反对。

同时,禁卫军再次肯定了情报在历次军事行动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成立专门的情报机构,不仅是为了能打赢战争,更是为了今后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未雨筹谋。情报机构也正式命名为禁卫情报局,局长严肃,副局长周玉坪。成立镇妖峰情报员培训班,为禁卫情报局培养情报人才。严肃听到这里,高兴得不得了,因为他现在最缺少的就是人手,但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他又不能随便招人手,现在由镇妖峰情报培训班为他培养人材,他就可以轻松许多了。

今天的会议只是为今后的发展,指出了一个大致的方向。用戈辉的话说,在东北搞工业化,我们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我们不知道哪一步是对的,尝试了之后才知道对错,错了,修正就是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及时改正错误,不要带着问题前进,对于那些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坚信,发展能解决一切的问题。

会议开了一整天,目前最紧迫的问题,基本上没有解决,也没有形成什么重要的决议,但总的说来,今天的会议还算是成功的,因为大家的想法基上还是一致的,根戈辉是一条心的,这一点最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