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三千世界任我行 > 第200章 农门状元的原配妻18

快穿:三千世界任我行 第200章 农门状元的原配妻18

作者:镶黄家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5 08:39:53 来源:小说旗

半个月后,长歌又被钱尚书带着去了早朝,据说是陛下的旨意。

“陛下驾到!”

太监总管的肺活量,每次都让长歌佩服。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谢陛下!”

“宣旨!”景和帝今日早朝的第一件事就是宣旨。

大臣们一听,又是呼啦啦的跪倒一片。

太监总管那独特的嗓音响起:“户部郎中沈长歌接旨!”

长歌一愣:给我的?

“臣,沈长歌,接旨!”

长歌赶紧从队伍中站起,来到大殿中央,重新跪下。

太监总管双手展开圣旨,读到:“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膺天命,统御万方,夙夜兢业,惟念黎庶饥寒之忧,社稷仓廪之重。盖闻农为邦本,食乃民天,故神农尝百草以开穑事,后稷播五谷而启周祚。

今有户部郎中沈长歌,禀忠悃之性,怀济世之才,深耕畎亩,明察天时,引粮种于海外番国,可活饥民百万,增国赋十成,使大周无饿殍之哀,海内有丰年之颂。此功堪比大禹疏川,德可配周公制礼。

兹特晋尔为嘉禾侯,食邑三千户,赐丹书铁券,世袭罔替。另赏敕造嘉禾祠于故里,春秋享太牢之祀。

今尔兼领劝农司少司农职,总揽新粮推广事宜,望尔克承神农遗志,永保嘉禾之瑞,使野无旷土,国无游民,则朕与苍生共飨尔福矣!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景和十一年。”

长歌听完,高呼:“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景和帝笑着说道:“平身吧!爱卿之才,朕甚爱之,新粮种推广一事,交于爱卿,朕心定矣。”

长歌拜谢,“臣定不负陛下,早日将新粮种推广至大周疆域,天下再无饥民。”

长歌退回了队伍中,手里摩挲着这圣旨,心情极好,她现在是侯爷了,嘉禾侯,还兼着劝农司少司农一职,升官发财。

不过随即长歌又想到,卧槽!以后就要天天上朝了啊,她的官职虽然只有从五品,可她是侯爷啊,这是超品啊!

完犊子了,睡懒觉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景和十一年很快就过去了,景和十二年春节,长歌带着杨氏参加了宫宴,宫宴过后,又传出了长歌“专情”的言论。

只因长歌除了正妻,没有妾室,更没有通房,就连景和帝和钱尚书都会打趣长歌,说她居然是个情种。

这都哪跟哪啊!长歌叹气。

景和十二年三月,长歌跟景和帝请了长假,带着杨氏、小包子、重九、还有柳嬷嬷,搬去了皇庄,府里留下沈福照看。

如意如今跟着柳嬷嬷学规矩,往管事娘子的方向培养,弟弟吉祥是小包子的贴身小厮,处处照顾着小包子,跟着一起读书习武。

同年四月,景和帝决定北伐。护国公为统帅,承恩公府的几位少爷皆在出征名单之列。

同时,在东北边境开放边贸,与苍狼部进行贸易往来。

无论是牛羊还是马匹,大周都会用粮食或者盐茶来跟他们交易,同时大量收购羊毛和奶粉。

大军出征的那日,长歌也去送了,回来后便一心培育粮种。

纯杂交的粮种并不适合这个时代,长歌只能选择适合这个时代的母株,跟空间里的父本杂交,优胜劣汰,提高产量。

同时改进农具,兴修水利,改良沤肥的方法,套种,防治病虫害等方法,来提高粮食的产量。

三年后,景和十五年,北伐大军灭北戎铁勒部,溃散的势力往西方逃窜,东边的苍狼部上呈国书,愿意加入大周,成为大周的子民,自此整个北戎并入了大周的疆域。

这三年来,红薯已经全面推广到大周的每一个省份,玉米和土豆也在京城周边的省份开始大面积种植。

新种的水稻和小麦也已经稳定了产量,准备明年在江南和中原推广。真正实现了人人都能填饱肚子的愿望。

三年战争不但没有拖垮大周,还让大周更加的繁荣昌盛了。

随着北戎的覆灭,其他的小国也纷纷上书依附,一时间竟有了万国来朝的既视感。

这一年,景和帝封二皇子周昭为太子,其余皇子封王,大皇子则被贬为庶人,看守皇陵。

景和二十年,景和帝退位成为太上皇,太子继位,年号昭平。

新皇登基,开恩科,十四岁的小包子沈墨言参加科举,顺利考中秀才,更是子承父志,夺得小三元。

昭平二年开始,沈墨言连中大三元,年仅16岁,已是大周朝第二个六元及第,沈家一门双六元,一时间成为了佳话。

此时的大周,海晏河清,百姓富足,四海臣服。

长歌如今是户部右侍郎,只是她不爱权势,一心种地,平时更是无事不上朝。

无论是当年的景和帝,还是如今的昭平帝,对长歌这样的臣子都是非常喜欢的,有才却不恋权,一心为国为民,谁能不爱呢。

长歌因粮封爵,是所有勋贵中最特殊的那个,她虽是勋贵却属文臣,但偏偏跟武将玩的很好。

长歌把皇庄重新规划后,那些名贵的花草树木能收空间的都收空间了,重复的品种都给卖了或者送人了。

在皇庄的山上种满了果树和蔬菜,利用现代的生态平衡知识,打造了一个世外桃源。

更是借着温泉的地热,弄出了暖房,在冬季里,吃一口热乎乎的火锅,尝一口碧绿的青菜,泡一泡温泉,这是何等的快乐啊!

那些果子也被长歌酿成了果酒果醋,让杨氏当成节礼送给了各家夫人,更是好评如潮。

长歌还建了一个烧锅,平时酿点高度白酒,留着自己喝或者送人,因粮食有限,长歌酿的不多,一年也就酿一百多斤酒。

这个时代可没有高度白酒,都是米酒,度数不高,喝着还有点甜丝丝的。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钱尚书喝了一次白酒,就爱上了这个味道。

小老头脸都不要了,撒泼打滚的带走了两坛,也不知道消息是怎么走漏的,承恩公宁远第一时间就来了长歌的庄子,说啥都要尝尝这个白酒。

如今的宁远可是皇帝的亲姥爷,新帝登基后,为了家族的长远利益,这个老狐狸第一时间就交了兵权,然后做了一个有名无权的国公,荣宠不断。

但谁都明白,这才是最聪明的做法,只要承恩公府不作死,那就是顶尖的勋贵,谁也比不了。

八十多岁的宁远耳不聋眼不花,唯一的爱好就是喝酒,在长歌这里吃了一顿火锅,尝到了青菜,还喝了白酒后,就赖在了长歌这里,连家都不回了。

太后娘娘在宫里听到自家亲爹如此“为老不尊”,都觉得脸红,赏赐了杨氏很多贡品,以表歉意。

因着宁远的骚操作,长歌的庄子一时间竟成了养老院,就连景和帝和太后都住了进来,钓鱼打猎吃美食泡温泉,简直把这里当成了家。

这一世,长歌活到了八十岁,长歌早就把几个傀儡都收回了空间,觉得自己的身体机能下降后,长歌才脱离小世界。

长歌去世时,沈墨言都六十多了,继承了嘉禾侯的爵位,更是做到了户部尚书,太子太傅。沈家也成了大周朝的勋贵世家。

长歌临终前,告诉了沈墨言自己的身份,她是娘,不是爹,至于说沈墨言怎么处理的,长歌就不管了,她已经离开了。

后世关于沈家一门双六元的佳话,更是引来无数的诗人写诗称赞,就连鄢州的嘉禾祠,也是百姓祭拜,香火不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