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哎!天道推着你发展 > 第6章 打铁木工匠(二)

哎!天道推着你发展 第6章 打铁木工匠(二)

作者:逗比壹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08:40:26 来源:小说旗

老人在一堆木材里精心挑选了一块干燥、纹理顺直且质地坚硬的木料来制作木工刨子。他先将木料大致锯成刨子的雏形,用斧头粗略地砍去多余部分,使其形状接近长方体。

接着,老人专注于刨刃的安装部位。他用铁凿在木料底部细心地凿出一条狭长的凹槽,凹槽的宽度和深度都精准适配即将嵌入的金属刨刃。在凿的过程中,老人不断用眼睛估量,用手触摸感受,确保凹槽的平整度和笔直度,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刨子的使用效果。

随后,老人将早已准备好的锋利金属刨刃嵌入凹槽之中,用小木楔子紧紧地固定住刨刃,使其不会松动或移位。固定好刨刃后,老人开始对刨子的上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他找来一块粗糙的石头,反复地摩擦刨子的表面,逐渐磨去木料的毛刺和不平整处,而后又换用一块较为细腻的石头进一步打磨,直至刨子的上表面光滑顺手。

对于刨子的把手部分,老人挑选了一段略带弧度、手感舒适的树枝。他将树枝一端削成合适的形状,使其能够紧密地插入刨子主体预留的孔洞中,再用树胶加以固定并缠绕上一些麻线,增强把手的牢固性。

经过多日的精心制作,一个实用的木工刨子终于完成。智人们好奇地围拢过来,老人拿起一块未加工的木板,示范如何使用刨子。只见他双手握住刨子,将刨刃轻轻压在木板上,然后用力向前推动,刨花纷纷从刨子两侧飘落,木板表面逐渐变得光滑平整。智人们见状,纷纷跃跃欲试。同时也用这个刨子制作了大大小小的各种规格刨子。

制作坨钻时,老人首先寻找适合的材料。他选中了一根质地坚硬、粗细适中的树枝作为坨钻的主体。这根树枝要有一定的韧性,以承受钻孔时的压力。

老人用斧子将树枝砍成合适的长度,然后对一端进行加工,使其逐渐变细,形成类似钻头的形状。为了让这个“钻头”更加锋利,老人用一块尖锐的石头反复打磨这一端,直到它能够轻易地刺入木材。

接着,老人开始制作坨钻的旋转部分。他找来了一块圆形的石头,石头的大小要适中,既不能太大影响操作,也不能太小而缺乏重量。老人在树枝的中间位置挖了一个浅浅的凹槽,将圆形石头嵌入其中,然后用麻丝和树胶将其固定牢固,确保石头在旋转时不会脱落。

为了方便手持操作,老人还在树枝的另一端安装了一个把手。他选取了一段弯曲的树枝,将其削成适合手握的形状,然后插入主体树枝的另一端,同样用麻丝和树胶进行固定。

当需要使用坨钻时,智人们只需握住把手,将钻头对准需要钻孔的位置,然后转动树枝,利用圆形石头的惯性使钻头旋转起来,从而在木材或其他材料上钻出孔洞。这种坨钻虽然简单,但在智人们的生活中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例如制作木器时可以用来钻孔,方便组装部件等。

制作曲尺时,老人先挑选了两块质地坚硬、纹理细密的木材。一块用来制作曲尺的长尺部分,另一块制作短尺部分。

对于长尺,老人将木材锯成合适的长度,然后用柴刀仔细地修整木材的边缘,使其笔直光滑。他还在长尺的一面精心打磨出一个平面,以确保测量时的准确性。

短尺的制作过程类似,但长度较短。短尺的一端需要与长尺呈直角连接。老人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眼力,将短尺的一端与长尺一端对齐,然后通过不断地调整角度,利用阳光照射下的影子来判断是否呈直角。当角度调整好后,老人用麻丝和树胶将短尺和长尺固定在一起。为了让连接更加牢固,他还在连接处钉入了几根细小的木钉。

曲尺制作完成后,智人们可以用它来测量木材的长度、宽度和角度。比如在建造住所或制作木器时,曲尺能够帮助智人们确保结构的方正和部件的准确尺寸,极大地提高了木工制作的精度和效率。

制作瓦片,智人去找黏土,然后用木棍将黏土挖起,收集到一起,然后运回到制作瓦片的场地。

接下来就是和泥的过程。智人们把收集来的黏土放入一个大坑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用脚踩踏或用木棍搅拌,使黏土和水充分混合均匀,形成柔软且有韧性的泥团。这就像制作陶器时的和泥步骤一样,黏土的质地和湿度对于瓦片的质量至关重要。

和泥完成后,智人们开始制作瓦片的坯体。他们用手将泥团揉成一个个大小适中的圆球,然后把圆球放在一块平整的石板或木板上备用。 将方正的模子放平地泥团放上去用脚踩实后,用刮刀将剩余的部分刮掉找平,在这个过程中,使瓦片的厚度均匀一致。

为了让瓦片有一定的弧度,智人们会把扁平的泥坯放在一个特制的弧形模具上,轻轻按压,使泥坯贴合模具的形状,形成瓦片的雏形。有些智人还会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对瓦片的边缘进行修整,使其更加规整。同时也制作砖头模具

用同样的方法将黏土脚踩或搅拌直到形成柔软且有韧性的泥团。然后将泥团放入木制的模具中,用力压实,使泥填满模具的每个角落,形成砖坯的形状。模具通常是长方体,这也是常见砖的形状。

砖坯制好后需要晾干,智人们把砖坯整齐地排列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在晾干过程中,要不时翻动砖坯,确保其各个面都能均匀干燥,避免因干燥不均而产生裂缝。

当砖坯和瓦坯完全干燥后,就可以进行烧制了。智人们搭建一个简易的砖窑,将干燥的砖坯和瓦坯分层放入窑中。然后在窑底点燃木柴,逐渐升高温度。烧制过程中,要控制好火候和时间,温度一般要达到800 - 1000摄氏度左右。经过一段时间的烧制,砖坯会变得坚硬、结实。

烧制完成后,等砖窑自然冷却,这样可以防止砖块或瓦片因温度骤变而破裂。冷却后的砖块和瓦片就可以用于建造房屋等建筑工程,大大提高建筑的坚固程度。

老人教授智人们榫卯结构,这是一种巧妙而坚固的木工连接方式。

首先,老人拿起一块木头,向智人们展示榫头的制作方法。他用斧子和铁凿在木头的一端精心雕琢出一个突出的部分,这就是榫头。榫头的形状通常是长方体或圆柱体,其尺寸需要根据与之匹配的卯眼大小来确定。在制作过程中,老人强调要保证榫头的四周光滑平整,这样才能顺利地插入卯眼。

接着,老人开始制作卯眼。他在另一块木头上用石凿小心地挖出一个空洞,这个空洞的形状和大小与之前制作的榫头完全匹配。挖卯眼时,老人一边操作一边告诉智人们要注意深度和角度,避免卯眼过深或过浅,以及出现倾斜的情况。

然后,老人将榫头插入卯眼,向智人们展示榫卯结构的连接效果。智人们惊讶地发现,两块木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牢固的整体。

为了让智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榫卯结构,老人还展示了多种榫卯形式,如燕尾榫、格角榫等。燕尾榫的形状像燕子的尾巴,它的榫头和卯眼呈梯形,这种榫卯结构更加牢固,常用于制作箱子、抽屉等家具的角落部分。格角榫则是将两块木头的边缘切割成45度角,然后制作榫头和卯眼进行连接,这种榫卯结构能够使家具的角部更加美观和坚固。

在老人的耐心教导下,智人们开始尝试自己制作榫头和卯眼,逐渐掌握了榫卯结构的基本技巧,这为他们制作更复杂、更坚固的木器和建筑奠定了基础。

老人带领着智人们开始动工建设工坊啦。

熔炉工坊:

他们先选了一块较为空旷且通风良好的地方来建熔炉工坊。智人们搬来许多大块的石头,一块一块地堆砌起来,搭建出熔炉的基座,确保其稳固。接着,用黏土仔细地涂抹在石头的缝隙间,让整个基座更加严实。然后,依照之前的经验打造出熔炉的主体部分,安装好鼓风装置,以便能让炉内的火焰熊熊燃烧,为炼铁等提供足够的高温环境。

打铁地:

紧挨着熔炉工坊,开辟出一片打铁地。智人们将地面夯实,铺上一层厚厚的沙子,这样在打铁时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减少震动对周围的影响。他们还搬来几块巨大且质地坚硬的石头作为打铁砧,稳稳地安置在打铁地中央,旁边摆放好各种打铁工具,如铁锤、铁钳等,方便随时取用进行锻打操作。

木工坊:

找了一处靠近树林的地方建设木工坊,这样获取木材更加便利。智人们用粗壮的树枝搭建起简易的棚子,用来遮挡阳光和雨水。在木工坊内,设置了一排排的木架,用来存放不同种类、不同尺寸的木材。还摆放了制作好的木工工具,像斧头、锯子、曲尺、刨子等,以便木工们随时使用这些工具进行木器的制作。

砖瓦坊:

在一片较为平坦的空地上建起砖瓦坊。先挖出几个大坑,用于和泥,旁边放置好收集来的黏土。然后搭建起一些简易的晾晒架,用来晾晒制作好的砖坯瓦片坯体。再设置一个烧制砖瓦的窑炉,其构造和熔炉有些类似,但规模相对较小,以便能烧制出坚固耐用的瓦片,满足居住等方面的需求。

就这样,一个个功能齐全的工坊被建立起来,智人们可以在各自的工坊里有条不紊地进行炼铁、打铁、木工、制瓦等工作,

老人带着智人们开始了这精细又关键的打铁工序。

反复锻打折叠铁块:

先把铁块放入炽热的熔炉中,烧至通红,使其具备良好的可塑性。然后用铁钳迅速夹出,放在四方砧上。强壮的智人们高高举起铁锤,一下又一下地用力锤打铁块。每锤打几下,老人就会用铁钳熟练地翻转铁块,让各个面都能均匀受力变形。

如此反复,当铁块的温度降低、可塑性变差时,就再将其放回熔炉重新加热,接着继续锤打。而且,在锤打过程中,还会对铁块进行折叠操作。把铁块锤打成薄片后,将一端折叠到另一端上,再次锤打使其融合为一体。这样反复地锻打折叠,能让铁块内部的组织结构更加细密均匀,去除杂质,提升铁块的品质。

用包钢法包熟铁:

准备好一块精心挑选的熟铁,熟铁质地相对较软,但韧性较好。同样把之前反复锻打折叠好的铁块烧至合适温度,再夹出放在砧上。

把熟铁也加热到一定程度,使其变得较为柔软易于操作。然后将反复折叠的百炼钢敲成U字型将熟铁夹在中间,通过巧妙的锤打动作,引导猿人们用铁锤有节奏地从前往后拉伸,在这个过程中,经过一番细致的锤打,一块用包钢法将熟铁成功包进去的复合金属就制作完成了。这样的复合金属兼具了铁块的硬度和熟铁的韧性,

强壮的智人们轮流高高举起沉重的铁锤,依照老人的指示用力锤打。一开始是大力的粗锻,让钢材逐渐变形、延展,形成唐横刀的大致雏形。老人则在旁精准地用铁钳翻动钢材,把控着锤打的方向和角度。

随着锤打进行,钢材温度降低时,便重新放回熔炉加热,如此反复多次。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对钢材进行折叠锻打,就像之前的工序一样,让钢材内部结构更为细密均匀,杂质更少。

接着,重点对刀刃部分进行精细锻打。老人拿起较小的锤子,轻轻敲击引导,指挥智人手中大锤的落点,一点点将刀刃锻打得更加锋利笔直。

对于刀峰进行反复折弯,最后将其做成直刃 刀锋切口,让其呈现出唐横刀特有坚韧不拔的气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