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哎!天道推着你发展 > 第17章 山谷震动

哎!天道推着你发展 第17章 山谷震动

作者:逗比壹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08:40:26 来源:小说旗

在漫漫巡视途中,吕少曦与黄芪的交流早已超越了君臣与医患的范畴,他们的对话如同潺潺溪流,从朝堂政务的波澜壮阔,流淌至民间百态的烟火日常,又蜿蜒进哲理思辨的深邃幽径。每一次交谈,吕少曦都能从黄芪的言语中,挖掘出新颖的见解与独到的智慧,这让他对这位出身民间的女子愈发刮目相看。

一日,车队抵达一处宁静的小镇,天色渐晚,余晖洒落在客栈的青瓦之上。吕少曦处理完当日政务,心中难得闲适,便命人准备了几壶美酒,独坐在客栈的庭院中,小酌起来。微风轻拂,酒香四溢,他的思绪也随之飘远,想起这一路巡视所见的民生百态,心中感慨万千。

不知不觉间,吕少曦多饮了几杯,脸颊微微泛红,意识也有些许迷离。随行的侍卫见状,连忙唤来黄芪,希望她能照顾陛下。黄芪匆匆赶来,见吕少曦半靠在椅上,眼神微醺,她微微皱眉,眼中满是关切。

“陛下,您饮酒过量了,早些歇息吧。”黄芪轻声说道,声音温婉而柔和。

吕少曦抬起头,看着眼前的黄芪,恍惚间只觉她周身似有柔和的光晕,平日里交流时的才情与智慧,此刻在朦胧醉意中愈发迷人。他轻轻点头,在黄芪的搀扶下,脚步虚浮地走向房间。

黄芪小心翼翼地将吕少曦扶到床上,为他盖好被子,正欲转身离开时,吕少曦的手突然伸出,拉住了她的衣袖。

“别走……”吕少曦的声音带着几分醉意,又透着一丝莫名的依赖。

黄芪身形一僵,脸颊瞬间泛起红晕,她试图挣脱,但吕少曦的手却抓得更紧。在这寂静的房间里,两人的呼吸声清晰可闻,气氛变得微妙而暧昧。

许久,黄芪才轻声说道:“陛下,您先歇息,民女就在外间,若有需要,唤我便是。”

吕少曦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手缓缓松开。黄芪轻轻退出房间,靠在门框上,心中怦怦直跳,她怎么也没想到,会与皇帝有如此近距离的接触。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吕少曦的脸上,他缓缓睁开双眼,宿醉的头痛让他不禁皱了皱眉。回想起昨夜的情景,他的心中涌起一丝异样的感觉。

此时,门外传来黄芪轻柔的声音:“陛下,您醒了吗?民女为您准备了醒酒汤。”

吕少曦应了一声,黄芪端着汤碗走进房间。她依旧是那身素雅的衣衫,神色间却多了几分羞涩与拘谨。

吕少曦看着她,心中思绪万千。他深知,黄芪不仅有着出众的医术,更有着独特的思想和魅力,这些日子的交谈,早已让他对她另眼相看。而昨夜的亲密接触,更是让他心中有了新的决定。

“黄芪,”吕少曦轻声唤道,“这些日子,多亏有你相伴,与你交谈,朕受益匪浅。”

黄芪微微低头,轻声说道:“能为陛下分忧,是民女的荣幸。”

吕少曦微微颔首,目光坚定:“朕决定,封你为芪才人,正五品。往后,你便留在宫中,伴朕左右。”

黄芪闻言,顿时愣住,手中的汤碗险些掉落。她怎么也没想到,命运会在这一瞬间发生如此巨大的转折。她连忙跪地谢恩:“民女谢陛下隆恩,定当竭尽全力,侍奉陛下。”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车队,众人纷纷向黄芪道贺。而黄芪的心中,却五味杂陈。她深知,这突如其来的恩宠,将彻底改变她的人生轨迹,未来等待她的,是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宫廷生活 。

恩宠与征途:山谷终至的命运交织

随着吕少曦的一声令下,浩荡的车队再次启程,踏上蜿蜒曲折的西行之路。官道两旁,山峦起伏,田野广袤,村庄与城镇如散落的棋子点缀其间。阳光洒在大地上,给这一路的风景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在这漫长的旅途中,黄芪的身份悄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一介民间医女,摇身一变成为皇帝身边的芪才人,她的生活也随之被卷入了宫廷的漩涡之中。而车队每一次停歇,每一处驿站,都见证了她与吕少曦之间日益加深的羁绊。

夜宿驿站时,昏黄的烛光在窗棂上摇曳,勾勒出屋内两人的身影。吕少曦处理完一天的政务,略显疲惫地靠在榻上,目光落在正在整理药箱的黄芪身上。她的侧影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温柔,举手投足间,既有医者的干练,又不失女子的温婉。

“芪才人,过来陪朕坐坐。”吕少曦的声音打破了屋内的寂静,带着几分疲惫后的慵懒。

黄芪微微一愣,脸颊瞬间泛起红晕。自被封为才人后,她已有过几次侍寝的经历,但每一次面对皇帝的召唤,她的心中依旧会涌起紧张与羞涩。她缓缓起身,莲步轻移,走到吕少曦身旁坐下。

吕少曦伸出手,轻轻握住她的手,说道:“这一路,有你在身边,朕的日子倒多了几分趣味。与你谈天说地,让朕对这世间万物又多了许多新的感悟。”

黄芪微微低头,轻声说道:“陛下如此夸赞,是民女的福气。能为陛下排忧解难,民女心中也深感欣慰。”

吕少曦轻轻将她拥入怀中,感受着她的温暖与柔软。在这远离京城的驿站里,两人沉浸在这片刻的宁静与甜蜜之中。

车队继续前行,每到一处,吕少曦都会带着黄芪微服出巡,深入民间。他们穿梭在热闹的集市中,看着百姓们讨价还价,买卖着各种生活用品;走过田间地头,听着农民们诉说着庄稼的收成与生活的艰辛。黄芪总是认真倾听,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而吕少曦也总是耐心倾听,将她的话默默记在心中。

“陛下,您看那边。”黄芪指着不远处的一座破庙,眼中满是忧虑,“那里住着许多无家可归的百姓,生活十分困苦。”

吕少曦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眉头微微皱起:“朕会命当地官府妥善安置他们,不能让百姓流离失所。”

就这样,在一路的走走停停中,吕少曦与黄芪的感情愈发深厚。而他们的车队,也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山谷。

山谷中,风景如画,青山绿水环绕,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气。吕少曦的妻妾儿女早已得到消息,早早地在山谷口等候。当车队缓缓驶入山谷,孩子们欢呼着跑上前,扑进吕少曦的怀中。

“父亲,您终于回来了!”孩子们的声音充满了喜悦与激动。

吕少曦看着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心中满是欣慰。他一一抱起孩子们,亲吻着他们的脸颊。

这时,他的妻妾们也走上前,向他行礼。她们的目光落在黄芪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好奇。这位突然出现在皇帝身边的芪才人,她们还是第一次见到。

吕少曦微微转身,向妻妾们介绍道:“这是芪才人,一路上多亏有她陪伴。”

黄芪微微欠身,向众人行礼:“见过各位姐姐。”

妻妾们微微点头,脸上露出礼貌的微笑。虽然心中对这位新来的才人充满了好奇与疑惑,但在皇帝面前,她们也不好多问。

山谷中的生活宁静而祥和,吕少曦与家人团聚,享受着难得的天伦之乐。而黄芪,也在这陌生的环境中,努力适应着新的身份与生活。

谷中论道:贤才汇聚的智慧盛宴

在山谷的第二天,晨曦初破,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在地面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吕少曦早早起身,端坐在铜镜前,由侍从们为他精心整理衣冠。今日,他要去拜访一位至关重要的人物——君贤先生。君贤先生乃隐世高人,博古通今,对天下局势有着独到的见解,吕少曦一直对他敬重有加,此次前来山谷,便是为了聆听他对朝堂政事的高见。

“陛下,今日的朝服已备好,这是按照您的喜好,新绣制的金龙纹锦袍。”一位侍从恭敬地说道,手中捧着一件绣工精美的朝服,金线绣就的金龙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

吕少曦微微颔首,站起身来,任由侍从们为他穿戴整齐。他望着镜中威严的自己,眼神中透露出期待与敬重。穿戴完毕,他轻轻转身,对身旁的太监说道:“去请芪才人过来,朕要带她一同去见君贤先生。”

不一会儿,黄芪身着一袭淡紫色的宫装,迈着轻盈的步伐走了进来。她的妆容淡雅,眼神中透着聪慧与好奇。见到吕少曦,她微微欠身,行了一个标准的宫廷礼:“陛下,民女前来听候吩咐。”

吕少曦看着她,眼中满是温和:“芪才人,今日朕带你一同去见君贤先生,他乃当世大贤,你若能聆听他的教诲,定能受益匪浅。”

黄芪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谢恩:“多谢陛下恩赐,民女定当用心聆听。”

于是,吕少曦带着黄芪,在一众侍卫的簇拥下,向着山谷深处的阁楼走去。一路上,清风拂面,花香四溢,山谷中的景色美不胜收。但吕少曦和黄芪都无心欣赏,他们的心中都充满了对君贤先生的期待。

来到阁楼前,只见这座阁楼古色古香,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四周绿树环绕,静谧清幽,仿佛是一处与世隔绝的仙境。吕少曦上前,轻轻叩响了阁楼的门。

“吱呀”一声,门缓缓打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出现在门口。他身着一袭素袍,面容和蔼,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深邃。此人正是君贤先生。

“陛下大驾光临,老朽有失远迎,罪过罪过。”君贤先生微微欠身,行了一个礼。

吕少曦连忙扶住他,说道:“先生不必多礼,朕今日前来,是想向先生请教朝堂政事,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君贤先生微微一笑,说道:“陛下客气了,快请进。”

众人走进阁楼,阁楼内布置简洁而雅致,四周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君贤先生请吕少曦和黄芪坐下,又命童子沏上了香茗。

“陛下,不知您此次前来,所为何事?”君贤先生缓缓问道。

吕少曦微微皱眉,说道:“如今新朝初立,朕虽已采取诸多措施,但朝堂之上仍有不少问题。比如官员贪污**现象时有发生,地方治理也存在诸多难题,朕深感忧虑。”

君贤先生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新朝初立,百废待兴,出现这些问题在所难免。依老朽之见,当务之急是要完善律法,加大对贪污**的惩处力度,让官员们不敢贪、不能贪。同时,选拔人才要注重品德与才能并重,不可只看家世出身。对于地方治理,可派遣清廉能干的官员前往,实地考察,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治理策略。”

吕少曦认真聆听,不时点头表示赞同。他与君贤先生你一言我一语,深入探讨着朝堂政事。从官员考核制度的完善,到民生政策的推行;从边疆防御的策略,到文化教育的发展,两人无所不谈。君贤先生的每一条建议都切中要害,让吕少曦受益匪浅。

而黄芪,坐在一旁,静静地聆听着他们的对话。她虽不常插话,但眼神中透着专注与思索。她深知,这些政事关乎天下百姓的福祉,能聆听两位智者的讨论,对她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不知不觉间,日头渐渐西斜,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众人身上。吕少曦和君贤先生聊得兴起,竟忘记了时间。这时,黄芪的目光被书架上的一本古籍吸引,她轻轻起身,走到书架前,仔细端详着那本书。

“先生,民女能否借阅这些书籍一观?”黄芪转身,向君贤先生请示道。

君贤先生微微一笑,说道:“姑娘但看无妨,这些书籍能遇到像姑娘这样爱书之人,也是它们的福气。”

黄芪微微欠身,谢过君贤先生,然后小心翼翼地取下那本书,回到座位上,认真翻阅起来。书中的内容深奥而精妙,是关于治国理政和哲学思想的论述,黄芪越看越入迷,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知识世界。

在一旁讨论政事的吕少曦和君贤先生,偶尔也会看向黄芪,见她专注读书的模样,心中不禁对她的好学精神感到赞赏。

“陛下,这位姑娘气质不凡,想必不是寻常之人。”君贤先生轻声说道。

吕少曦微微一笑,说道:“先生好眼力,她是朕新封的芪才人,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对药理、政事都有自己的见解,是个难得的才女。”

君贤先生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许:“如此佳人,又有如此才学,而且我观她小小年纪《人经》已经圆满了,确实大才也,实乃陛下之福,也是国家之福。”

吕少曦与君贤先生的讨论仍在继续,而黄芪则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阁楼内,茶香四溢,书香弥漫,三人沉浸在各自的世界里,却又都为了同一个目标——新朝的繁荣昌盛而努力着。

天色渐暗,窗外的天空被夕阳染成了橙红色。吕少曦终于起身,向君贤先生告辞:“先生,今日与您一番长谈,朕受益匪浅。日后若有疑惑,还望先生不吝赐教。”君贤则是邀请吕少曦在阁楼居住几日。

在君贤先生诚挚的邀请下,吕少曦决定在这清幽的阁楼住下,与先生一同商讨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山谷中,夏日的时光总是格外悠长,日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一地细碎的光影,为这宁静的世界增添了几分灵动。

白日里,吕少曦与君贤先生在阁楼中相对而坐,面前的长桌上摆满了各地的舆图、典籍以及民生奏报。他们时而蹙眉沉思,时而激烈探讨,从农业的深耕细作到商业的流通发展,从科举制度的完善到军事力量的布局,每一个关乎国家兴衰的议题都被反复剖析。黄芪虽不常参与核心讨论,但她总会在一旁静静地聆听,偶尔为两人添上一杯香茗,她聪慧的眼眸中闪烁着对治国理政知识的渴望与思考。

夜幕降临,暑气稍稍退去,山谷被月色笼罩,仿佛披上了一层银纱。吕少曦与黄芪在湖边悠然散步,湖面波光粼粼,微风拂过,送来阵阵荷香。四周静谧无声,只有他们的脚步声和偶尔的轻声交谈,为这宁静的夏夜增添了一抹温馨。

“芪才人,今日听先生所言,你可有什么想法?”吕少曦打破沉默,转头看向身旁的黄芪。

黄芪微微沉吟,眼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陛下,君贤先生所言,让民女深感治国之艰,也明白了诸多政策需权衡利弊,因地制宜。就像科举选才,不仅要考学识,更要注重品德,才能为国家选出真正的栋梁。”

吕少曦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赏:“你能有这般见解,实属难得。”

然而,这份宁静祥和并未持续太久。突然,天地猛地震动起来,吕少曦和黄芪脚步一个踉跄,差点摔倒。紧接着,平静的湖水开始剧烈翻腾,水花四溅,发出巨大的声响。岸边的树木也被震得摇晃不止,树叶簌簌落下。

“这……这是怎么回事?”黄芪惊恐地拉住吕少曦的衣袖,声音颤抖。

吕少曦面色凝重,紧紧握住黄芪的手,试图稳定她的情绪,同时警惕地环顾四周,试图寻找这异象的根源。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如流星般从阁楼中飞出,瞬间来到他们身边。正是君贤先生,他神色严峻,目光中透着忧虑。他二话不说,迅速拉起吕少曦和黄芪,脚下轻点,如履平地般飞回阁楼门前。

三人站定,君贤先生抬头望向阁楼顶,眉头紧锁,神色凝重。吕少曦和黄芪也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夜空中并无异样,唯有那阁楼在月光下静静矗立,仿佛在诉说着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先生,这究竟是何缘故?”吕少曦焦急地问道。

君贤先生沉默片刻,缓缓说道:“陛下,依老朽之见,这或许是天神的预兆。自古以来,天地异象常被视为上天对人间的警示,只是具体所指,还需细细思量。”

吕少曦的脸色愈发凝重,他深知君贤先生所言非虚,这突如其来的震动和湖水翻腾,绝非寻常之事。他心中涌起一股不安,暗暗思忖着国家的局势,是否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先生,依您之见,我们该如何应对?”吕少曦问道。

君贤先生微微摇头,说道:“陛下暂且宽心,此时匆忙行事恐生差错。陛下和芪才人先去休息,待老朽今夜仔细推演一番,明日再与陛下商议。”

吕少曦虽满心忧虑,但也知道此时不宜急躁。他微微点头,对君贤先生说道:“那就有劳先生了。”

说罢,他带着黄芪走进阁楼。两人回到各自房间,却都难以入眠。吕少曦坐在床边,望着窗外依旧翻腾的湖水,心中思绪万千。他想起了新朝初立的种种艰辛,想起了百姓们的殷切期望,这突如其来的异象,让他深感肩头的责任愈发沉重。

黄芪也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她回想着刚才的惊险一幕,心中仍有余悸。同时,她也在思考着君贤先生所说的天神预兆,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夜已深,山谷中的一切似乎都陷入了沉睡,唯有那翻腾的湖水依旧在月光下诉说着这神秘的变故。吕少曦和黄芪在不安中等待着天明,期待着君贤先生能解开这天地异象背后的谜团,为新朝的未来指引方向 。

君贤先生在安置好吕少曦与黄芪后,怀着满心的忧虑与虔诚,拾级而上,径直来到阁楼顶层。月光如水,倾泻在这座古老而神秘的阁楼之上,四周静谧得有些压抑,唯有先生沉稳的脚步声在木质楼梯上回响。

顶楼的天神像在朦胧的月色下,散发着庄严肃穆的气息。君贤先生缓缓走到像前,双膝跪地,双手合十,额头轻触地面,行了一个大礼。他的身影在月光下拉得长长的,仿佛与这天地融为一体。

“天神在上,方才山谷突现地震,湖水翻腾,此乃异象。恳请天神明示,这究竟是何预兆?”君贤先生的声音低沉而恳切,在空旷的顶楼回荡。

然而,天神像静静地矗立着,没有丝毫反应,四周一片死寂。君贤先生并不气馁,他深知与天神沟通并非易事,需心诚志坚。他闭目凝神,在心底默默祈祷,希望能得到一丝启示。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缥缈而空灵的声音在君贤先生的心底响起,那声音仿佛来自遥远的天际,又似近在咫尺。“等吕家那两人要离开山谷前,你带来见吾便可。其他的顺其自然,让吕家人在山谷随意就行。”

君贤先生心中一震,他明白,这便是天神的回应。虽然这回应并未直接说明地震的预兆,但却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指示。他缓缓起身,再次对着天神像行了一礼,眼中满是敬畏。

“谨遵天神旨意。”君贤先生低声说道。

他转身,缓缓走下楼梯,心中暗自思忖。“吕家那两人”,自然是指吕少曦和黄芪,可天神为何要在他们离开山谷前见他们?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君贤先生摇了摇头,他知道,有些事情,时机未到,强求不得。

回到自己的房间,君贤先生坐在榻上,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吕少曦的雄才大略,也想起了黄芪的聪慧灵秀。这两人,在这新朝的舞台上,注定要扮演重要的角色。而这山谷中的异象,或许正是一个契机,一个关乎新朝命运的契机。

夜已深,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君贤先生的脸上,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期待。他知道,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要做的,便是等待时机,再遵照天神的指示,将吕少曦和黄芪带到天神面前。至于之后会发生什么,他只能顺应天意,静候天命的安排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