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哎!天道推着你发展 > 第28章 京城的问题所在

哎!天道推着你发展 第28章 京城的问题所在

作者:逗比壹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08:40:26 来源:小说旗

在一个阳光柔和的午后,皇宫内的一切都被笼罩在一片宁静祥和之中。吕少曦处理完朝堂上堆积如山的政务,踱步来到了黄芪所居住的宫殿。踏入宫殿,映入眼帘的便是九皇子端坐在窗边,专注读书的身影。窗外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斑驳的光影,落在九皇子的身上,勾勒出他小小的轮廓。

“又在读书呢。”吕少曦的声音打破了屋内的宁静,温和而慈爱。他缓缓走到九皇子身边,看着他手中的书卷,眼中满是欣慰与关切。

九皇子闻声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专注被打断的懵懂,很快便反应过来,回复到:“嗯,最近看到这本书有点感觉,我可能需要修炼这本书,你好像也有修炼这本书吧,得多花时间练练,我感觉这本书能长寿。”

吕少曦脸上笑了笑,心里却很惊讶,看本书还能看出精髓出来。就说道:“你整日埋头于书海之中,也该出去走走,到宫外看看这广阔的天地,劳逸结合,方能更好地成长。”说罢,他从袖中取出一块令牌,递向九皇子。

九皇子接过令牌,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他细细端详着手中的令牌,只见令牌通体由纯金打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令牌上方雕刻着团云图案,云间一颗圆润的珠子尤为夺目,珠子上还开了孔,由红线和金线精心编织成的挂绳穿过,下方坠着一个精致的平安扣。令牌的正面,镌刻着“九皇”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字体古朴而庄重。

“这……”九皇子微微皱眉,心中满是疑惑,不明白这两个字所代表的含义。

再看令牌的另一面,是一幅双龙戏珠的精美雕刻,两条巨龙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争夺那颗璀璨的明珠。九皇子心中了然,他虽年幼,却也知晓这令牌的分量。这是圣旨令,是最高级别的令牌,拥有它,甚至可以调动军队,而如今,这令牌上却只写着“九皇”二字,显然是专为他所制。

“这令牌……”九皇子抬起头,看向吕少曦,眼中满是询问。

吕少曦微微颔首,眼中透着深意:“这是为你特制的令牌,有了它,你在宫外便能畅通无阻。你已经长大,是时候去见识一下宫外的世界了。”

九皇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将令牌收起。 待吕少曦转身去看望黄芪后,九皇子重新坐回窗边,却无心再看书。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令牌上的图案和文字,心中对宫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他轻轻抚摸着怀中的令牌,思绪飘远。宫外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呢?那里会有和宫中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人吗?他想起了自己从神秘记忆中看到的那些画面,有繁华的市井、热闹的集市、广袤的田野……那些景象与宫中的庄重肃穆截然不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然而,他低头看了看桌上的《人经》,这本书他已经研读了许久,其中的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他知道,自己肩负着解开记忆谜团、探索世界真相的重任,宫外的世界或许隐藏着他所需要的答案。

“也许,我该出去看看了。”九皇子在心中默默说道。

在吕少曦给令牌的第二天清晨,阳光刚刚洒落在皇宫的琉璃瓦上,九皇子便早早起身,准备开启他人生中第一次宫外之行。他的心中既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期待,又隐隐有些不安。这是他第一次离开皇宫那熟悉而又安稳的环境,去面对外面那个广阔而又陌生的世界。

一个小宫女和一个小太监早已在宫殿外等候,他们同样对这次出宫充满了兴奋。小宫女名叫灵儿,灵动的双眼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她的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似乎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看看宫外的热闹景象。小太监则叫小桂子,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做事却十分机灵,紧紧地跟在九皇子身后,时刻准备着为他效劳。

“走吧。”九皇子深吸一口气,迈出了宫殿的大门。他的步伐坚定而又略显紧张,心中暗自想着,这一次出宫,究竟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

三人沿着皇宫外的大道缓缓前行,起初,道路还算宽敞平坦,两旁的建筑也显得整洁而有序。然而,随着他们逐渐远离皇宫,周围的景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本宽阔的大道变成了坑洼不平的土路,每走一步,都能扬起一阵尘土。道路两旁的木质建筑虽然充满了古朴的气息,但是有些漆皮已经掉落 里面的木材都有点发白显然已经许久未修饰了。而屋顶的瓦房也显得有些破旧,不少瓦片已经残缺不全。

路上的行人也越来越多,他们的脸上和身上都脏兮兮的,衣服更是破旧不堪,早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基本身上或多或少的都打着补丁。人们行色匆匆,有的挑着担子担货,有的推着小车叫卖,脸上带着生活的疲惫与无奈。九皇子看着这些陌生的面孔,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怜悯。他从未见过如此穷苦的百姓,在皇宫中,他所看到的都是锦衣玉食、生活无忧的景象,而眼前的这一切,让他深刻地感受到了宫外世界的艰辛。

除了主大路宽敞没那么多人在路上,两旁的巷子显得十分狭窄。人潮涌动,使得巷子变得更加拥挤不堪。九皇子一行人在人群中艰难地前行,不时被行人挤来挤去。越往深处走,人就越多,拥挤的程度也越发让人难以忍受。九皇子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心中开始有些后悔这次出宫的决定。他原本以为宫外的世界会充满新奇和美好,却没想到会是这样一副混乱而又贫穷的景象。

“殿下,您没事吧?”灵儿小声又关切地问道,她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担忧。

九皇子摇了摇头,说道:“我没事,我们继续走吧。”他的心中虽然有些糟心,但好奇心还是驱使着他想要继续探索这个陌生的世界。

走着走着,九皇子终于看到了京城的城墙。高大的城墙矗立在眼前,给人一种威严而又庄重的感觉。他心中一动,想着登上城墙,或许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于是,他快步朝着城墙的楼梯口走去。

然而,当他们走到楼梯口时,却被一名守城的兵卒拦了下来。“站住,此处不得随意上去。”兵卒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九皇子微微皱眉,他从怀中掏出令牌,递给兵卒。“我就上去看看。”他说道。

兵卒接过令牌,只看了一眼,脸色瞬间变得十分恭敬。他刚想跪下行礼,却被九皇子一把拉住。“不用跪了,我就上去看看。”九皇子说道。

兵卒双手捧着令牌,弯腰递还给九皇子。九皇子接过令牌,走上了楼梯。登上城墙后,他放眼望去,只见城外是一大片广袤的土地,再远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农田,农田的尽头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和起伏的山包,再往更远处,依旧是连绵不断的树林,直到视线的尽头。

“原来城外是这样的景象。”九皇子心中暗自想着。他原本以为会看到更加繁华的景象,却没想到城外除了田野和树林,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的心中不禁有些失落,觉得这一趟似乎有些徒劳无功。

他又看向旁边的城廊,每隔几十米就站着一个兵卒,他们手中拿着红缨枪,身穿皮甲,神情严肃而专注。还有一个兵卒在来回巡视,他的腰间别着一把普通的刀,身上除了皮甲,一些重要部位还镶嵌着少量的金属,以增强防护。这些兵卒们的存在,让九皇子感受到了京城的安全与稳定。

再往后看,便是京城内的景象。只见城内的遮阳棚搭建得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可言。街道上依旧是人头攒动,嘈杂声不绝于耳。九皇子看着眼前的这一切,不禁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他原本对宫外的世界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可现实却让他大失所望。

“走吧,我们回宫。”九皇子转身对灵儿和小虎说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和无奈,心中对宫外的世界有了新的认识。这一次出宫,虽然看到的景象让他有些失望,但也让他明白了许多道理。

深宫问策:九皇子的觉醒与宏图初展

九皇子带着满心的沉重与思索,缓缓迈进皇宫的大门。宫墙高耸,将宫外的喧嚣与困苦隔绝在外,可那些穷苦百姓的面容和杂乱无章的街巷,却如烙印般刻在他的心底,挥之不去。他抬手,示意随行的小宫女灵儿和小太监小虎先行退下,自己则转身朝着吕少曦批阅奏书的宫殿走去。此刻,他的心中萌生出强烈的渴望,想要探寻这京城乃至整个国家背后隐藏的真实状况,寻求改变的可能。

九皇子步伐匆匆,穿过一道道回廊,廊下的宫灯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好似也在为他心中的疑惑而不安。来到主殿之外,他并未直接闯入,而是先步入偏殿。偏殿内,一位老太监正安静地候着,见九皇子进来,赶忙上前恭敬行礼:“九皇子殿下,有何吩咐?”

九皇子神色凝重,目光坚定地说道:“公公,劳烦您将京城的详细图纸、全国的舆图,还有京城的人口统计、税收明细等相关文书,统统取来。嗯……但凡与京城相关的资料,都一并送来。另外,城外田地的归属记录,以及地主的相关信息,也请速速呈来。”

老太监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这些资料平日里都存放于宫中机密库藏,轻易不会被调用,如今九皇子突然索要,想必是有极为重要的缘由。但他也知晓九皇子身份特殊,不敢多问,连忙应道:“殿下稍候,老奴这就去办。”说罢,便急匆匆地转身离去。

九皇子在偏殿内来回踱步,心中思绪万千。他回想起宫外看到的那些破败街巷,百姓们褴褛的衣衫和疲惫的神情,与皇宫内的奢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何同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百姓与皇室贵族的境遇竟有天壤之别?”这个问题如巨石般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不多时,老太监带着几个小太监,抱着一摞摞厚重的书卷和画卷匆匆返回。他们小心翼翼地将这些资料放置在偏殿的长桌上,而后退至一旁,静静等候。

九皇子快步走到桌前,率先展开京城的图纸。图纸上,京城的布局一目了然,皇宫位于中心,占据着最为广阔且风水绝佳的位置,四周街巷纵横交错,密密麻麻如同蛛网。他的手指沿着图纸上的线条缓缓移动,仔细观察着每一处细节,发现靠近皇宫的区域规划整齐,道路宽敞,而越往外延伸,街巷愈发狭窄混乱,一些贫民窟甚至挤在城墙边缘,居住环境恶劣不堪。

“原来如此……”九皇子喃喃自语,眉头紧锁,心中已然明了,京城的规划似乎更多地倾向于保障皇室与权贵的生活,而忽视了普通百姓的需求。

接着,他又打开全国舆图,山川河流、城镇村落在眼前徐徐铺展。他的目光在地图上扫视,试图从宏观的角度去理解这个国家的地理分布与资源状况。看着看着,他注意到京城周边的区域虽然土地肥沃,但大部分良田都被少数地主所掌控,普通百姓能够耕种的土地少之又少。

“土地兼并竟如此严重……”九皇子的眼神中透露出忧虑,他深知土地是百姓的根本,如此不均的分配,必然会导致民生困苦。

随后,他翻开京城的人口统计和税收明细。密密麻麻的数据映入眼帘,他逐行查看,发现京城人口众多,但贫富差距悬殊。富户缴纳的税款占比极低,而穷苦百姓却承担着沉重的赋税,生活愈发艰难。

“这税收制度,也亟待改革……”九皇子轻轻叹了口气,心中暗自思索着解决之道。

最后,他拿起城外田地地主的纪录。上面详细记载着每一块田地的归属、面积,以及地主的姓名和势力范围。他惊讶地发现,京城周边的大地主们相互勾结,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他们不仅掌控着大量土地,还在税收、商业等方面享有诸多特权,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公平发展和百姓的生活改善。

“这些问题,必须尽快解决……”九皇子握紧了拳头,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仅仅沉浸在书本的知识和神秘的记忆中,必须为这个国家和百姓做些什么。

他将这些资料整理好,深吸一口气,对老太监说道:“公公,这些资料我先带走。”老太监连忙点头:“殿下尽管拿去,老奴知晓殿下心系天下,定是为了国家大事。”

九皇子抱着资料,朝着吕少曦的正殿走去。他心中明白,这些问题的解决绝非一朝一夕能解决。

九皇子踏入正殿,脚步沉稳。殿内,香烟袅袅,弥漫着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吕少曦正坐在宽大的书桌后,全神贯注地批阅着奏书,眉头时而紧皱,时而微微舒展,显然被政务的繁杂所困扰。

九皇子没有出声打扰,他轻手轻脚地走到书桌旁,将怀中抱着的那些关于京城的资料,小心翼翼地放在桌面上。随后,他在旁边的椅子上缓缓坐下,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过那些资料。

此刻,九皇子的脑海中如同一幅宏大的画卷,不断浮现出宫墙外的种种景象。那些泥泞的土路、破旧的木质建筑、衣衫褴褛的百姓,以及拥挤混乱的街巷,每一个画面都深深刺痛着他的心。他暗自思忖,身为皇室子弟,自幼在皇宫中享受着荣华富贵,却从未真正了解过宫外百姓的生活竟是如此艰难。如今亲眼所见,心中的责任感如潮水般汹涌澎湃,让他急切地想要为改变这一切做些什么。

他的目光落在资料上,开始仔细梳理自己的思路。他知,解决这些问题绝非易事,需要全面而深入的思考。首先是京城的规划问题,皇宫周边与普通居民区的巨大差异,显然是不合理的。他想着,或许可以重新规划城市布局,拓宽贫民区的道路,改善居住环境,增设公共设施,如水井、集市等,让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

土地兼并问题也刻不容缓。京城周边大量良田被少数地主垄断,普通百姓无地可耕,生活困苦。他考虑着,是否可以推行土地改革政策,限制地主的土地持有量,将多余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

税收制度同样需要大刀阔斧地改革。目前富户缴税少,而穷苦百姓却负担沉重,这无疑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他认为,应该制定更加合理的税收政策,按照财富和收入水平分级征税,让富户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减轻百姓的负担。

至于京城的治安和秩序问题,也不容忽视。拥挤的街巷容易引发纠纷和犯罪,需要加强警力部署,建立有效的巡逻机制,维护社会的稳定。

九皇子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时间悄然流逝。不知过了多久,吕少曦终于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来,这才发现九皇子早已坐在一旁。他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便露出温和的笑容:“你来了许久了吧,怎么也不唤父皇一声?”

九皇子起身行礼:“见你忙于政务,就不打扰,思绪被打断决策容易出问题。”

吕少曦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目光落在桌上的资料上:“这些是……”

九皇子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这是昨日出宫所见所闻后回来收集的资料。在宫外看到了百姓生活的艰难,京城的诸多问题也暴露无遗。儿臣经过深思熟虑,有一些想法,想着商讨一下。”

吕少曦微微皱眉,眼中却透露出一丝好奇和期待:“哦?吾儿但说无妨。”

于是,九皇子将自己在宫外的所见所闻,以及对京城规划、土地兼并、税收制度、治安秩序等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办法,一一详细地告知了吕少曦。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眼神中闪烁着自信和决心。

吕少曦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得凝重。他没有想到,平日里看似平平淡淡的九皇子,竟能对这些复杂的社会问题有如此深刻的见解。他的心中既欣慰又有些担忧,欣慰的是九皇子的成长和担当,担忧的是这些改革举措一旦推行,必然会触动诸多权贵的利益,面临重重阻力。

“吾儿,你的想法虽好,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啊。”吕少曦微微叹了口气,说道,“这些问题由来已久,牵扯甚广,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动荡。”

九皇子微微点头,说道:“我明白,可若不改革,百姓的生活将永无改善之日,国家也难以长治久安。而且按历史的发展你这不改革以后就更不好改革”

吕少曦看着九皇子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点了点头,说道:“好,吾儿有此志向,父皇深感欣慰。此事容后再议,我们需从长计议,制定出周全的方案。”

九皇子说道:“其实说难也不难,难在钱粮,不难的事,就是迁都。

九皇子心中明白,改革之路必将充满艰辛,但他毫不退缩。他相信,只要心中有百姓,有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够为这个国家带来新的希望 。

在巍峨庄重的宫殿之中,烛火摇曳,将九皇子与吕少曦的身影拉得悠长。九皇子挺直脊背,双眸中闪烁着坚定与思索的光芒,迎着吕少曦那满含探究的目光,深吸一口气,缓缓道出了心中那石破天惊的迁都之策。

“如今的京城,看似繁华依旧,实则内里腐朽不堪。”九皇子的声音清脆而沉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街道狭窄拥堵,污水横流,富户与贫民的居住环境天差地别,百姓生活困苦,怨言载道。若要彻底改变这一局面,依我之见,迁都或许是最为上策。”

吕少曦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凝重。他靠向椅背,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沉声道:“迁都?吾儿可知,这绝非小事。都城乃一国之根本,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中的艰难险阻、耗费的人力物力,皆是难以估量。你且细细说来,为何认定迁都是最好的办法?”

九皇子说道:“昨日出宫,亲眼目睹了京城的种种乱象。城内道路逼仄,每逢集市,人潮涌动,百姓行走艰难,商贸往来亦受阻碍。再看那房屋建筑,富户的宅邸奢华气派,占地广阔,而贫民却只能挤在狭小破旧的屋子中,甚至有些地方连遮风挡雨都成问题。如此悬殊的差距,实非太平盛世应有的景象。”

他稍作停顿,整理了一下思绪,继续说道:“若要对现有的京城进行大规模翻修,且不说所需的巨额资金从何而来,单是翻修过程中百姓的安置、商贾的经营,便都是棘手难题。商贾们为了自身利益,未必愿意出资翻修,而翻修期间,百姓又该迁往何处居住?这无疑会引发诸多社会矛盾,使得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吕少曦微微颔首,神色若有所思,示意九皇子继续说下去。

“反观迁都,虽然初期困难重重,但从长远来看,却是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九皇子的眼中闪烁着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新都的繁荣景象,“我们可以提前精心规划新都的布局。道路务必宽阔,尤其是主路,要更加宽敞平坦,以便车马通行,促进商贸流通。在新都建设商铺,将其高价卖给商人。那些位于繁华地段、人流量大的商铺,价格更是要高,最好能让商人们为了争夺这些优质资源而掏空腰包。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充实国库,还能激发商业活力。”

“靠近城墙的位置,我们可以建造一些小的连体房。这些房屋虽然面积不大,但对于底层百姓而言,却是遮风挡雨的温暖港湾。我们可以在成本的基础上,稍微提高一些价格卖给他们。若百姓一时拿不出足够的钱,我们不妨推行按月分期付款的方式,收取少许利息。这样既能解决百姓的住房问题,又能增加财政收入,还能让百姓真切地感受到朝廷对他们的关怀。”

“以皇宫为中心向外拓展,规划出官员的居住区。官员们身为朝廷的栋梁,他们的居住环境应当得到妥善安排,这样既能彰显朝廷的威严,又能方便他们办公理政。再往外,则是商用和富户居住的区域。这里汇聚着各种商业活动和富贵人家,将成为新都的经济中心和繁华地带。而在更外围,便是工坊和农民居住的地方。工坊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促进手工业的发展,而农民则可以在周边的土地上耕种,保障粮食的供应。”

“此外,对于城外的土地,我们可以颁布新的政策:谁开荒,土地就归谁所有,但必须到官府进行登记。这样一来,既能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又能让官府对土地的归属和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管。同时,我们可以对这些新开垦的土地前三年免征税,之后只征收两层税。如此优厚的政策,必然会吸引众多没有土地的底层百姓前往城外开荒。随着人口的外流,京城内的人口压力将得到缓解,那些原本无人耕种的土地和经营不善的商铺,价格必然会大幅下跌,甚至无人问津。而我们则可以趁机低价收购这些资产,重新规划利用,让这片土地重焕生机。”

吕少曦静静地听完九皇子的阐述,心中不禁暗自惊叹。他没想到,平日里专注于读书的九皇子,竟能对京城的现状有着如此深刻的洞察,对迁都之事有着如此周全的谋划。他的目光中既有欣慰,又有忧虑。欣慰的是,九皇子年纪轻轻,却能心怀天下,有着如此长远的眼光和宏大的抱负;忧虑的是,迁都之事涉及面极广,必然会遭到朝中一些权贵的反对,推行起来困难重重。

“吾儿,你的想法确实新颖,也颇具可行性。”吕少曦缓缓说道,“但迁都之事,事关重大,必须慎之又慎。我们不仅要考虑到新都的规划建设,还要考虑到朝中大臣的意见、百姓的意愿以及对国家财政的影响。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召集朝中大臣共同商讨,制定出详细的方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