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哎!天道推着你发展 > 第82章 对铁家对《人经》的误解

哎!天道推着你发展 第82章 对铁家对《人经》的误解

作者:逗比壹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08:40:26 来源:小说旗

再次添上新茶,茶香在屋内悠悠飘荡,弥漫在九皇子和王小燕之间。这场交谈,已不知不觉持续了一上午。

“九皇子,自您离开北境皇宫,父王便匆匆来找我。”王小燕喝了口茶又将双手交叠在膝上,神色认真说道:“他跟我说起了您的事,事实上,从您出生起,我们铁家族人便对您的经历极为关注。不只是您,八皇子出生时,同样引发了不小的动静,我们对天神包括关于天神的各种传闻都会以最详细记载,甚至会追溯传闻的源头自然会关注到天神降临出现在京城的缘由。因此,我们在京城皇宫安插的眼线,从一开始便对你们二位皇子格外留意。”

九皇子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不过很快恢复了平静,他端起茶杯,轻抿一口,饶有兴致地问道:“没想到,北境竟对我和八哥的事如此上心。不知郡主,令尊具体都说了些什么?”

王小燕理了理思绪,缓缓说道:“起初,我们对您和八皇子同样关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族人们发现,八皇子虽身为皇子,却和普通孩子无异。他的言行举止、学习生活,都未展现出特别之处。但您不一样,自小,您的种种行为就透着神秘。当其他孩子在尽情玩耍时,您却躲着宫殿里安然睡觉;当同龄人在学堂里认真诵读时,您却时常发呆。可令人称奇的是,您从未上过学堂,却能识字,而且在只有几岁的时候,就开始研读那些晦涩难懂的书籍。”

九皇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没想到,这些小事都被你们留意到了。其实,我不过是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性而为罢了。”

王小燕摇了摇头,语气愈发笃定:“九皇子,这绝非小事。您的这些行为,在我们铁家族人眼中,都暗藏深意。当您逐渐长大,其他皇子时常偷偷出宫游玩,沉醉于京城的繁华之中,而您却始终留在宫中,手不释卷,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这一点,与其他皇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九皇子静静地听着,脑海中不禁回想起那些在宫中读书的日子。那时的他,远离喧嚣,读书只是为了放松身心而已,毕竟脑子里面的记忆碎片太多太乱了,像弄乱的麻线,得找到线头,慢慢理顺。

“后来,您唯一一次出宫,回宫后便提出要迁都。”王小燕的声音将九皇子的思绪拉回现实,“这一建议,震惊了整个大尚朝廷,也引起了我们铁家族人的高度重视。族里的智囊们迅速行动起来,从经济、军事、政治等多个方面,对大尚京城的地理位置展开了全面分析。”

九皇子目光深邃,凝视着王小燕,追问道:“那你们分析的结果如何?”

王小燕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大尚京城虽有雨水充沛、周边地势平坦、少有自然灾害的优势,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存在诸多弊端。在经济上,京城的交通布局不够合理,限制了商业的进一步繁荣,货物运输成本过高,阻碍了贸易的顺畅进行,尤其是雨水天气路面泥泞不好走;在军事方面,京城周边地势过于开阔,缺乏天然的防御屏障,一旦遭遇外敌入侵,很难组织有效的抵抗,而且东面靠海,如果用船运送大队人马,京城守卫根本抵挡不住;从政治角度而言,京城所处位置不利于对偏远地区的管控,信息传递迟缓,导致政令的推行效率大打折扣。”

九皇子微微点头,对铁家族人的分析表示认同:“郡主所言极是。我当初提出迁都,正是基于这些考虑。大尚国要想长治久安,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出改变。”

王小燕眼中闪过一丝钦佩:“九皇子,您的远见卓识,令我们铁家族人深感钦佩。在我们看来,您的每一个举动,都绝非偶然,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您对大尚国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和独特的见解。”

九皇子谦逊地笑了笑:“郡主过誉了。我只是希望能为大尚国的百姓做些实事,让国家更加繁荣昌盛。对了,令尊和铁家族人,对我提出的迁都建议,有何看法?”

王小燕认真地说道:“父王和族人们对您的建议十分认可。他们认为,您的想法极具前瞻性,若能成功迁都,大尚国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从那时起,我们铁家族人对您的关注,就更加密切了。我们坚信,您必将成为大尚国的中流砥柱,引领国家走向辉煌。”

王小燕对九皇子继续说道:“九皇子,当年父王得知您提出迁都之策后,内心便对您充满了钦佩,一直思索着如何能让铁家的人与您接触。”王小燕交叠着双手,身姿微微前倾,眼神专注地看着九皇子,“可在铁家的人都在北境也不知道从哪里才能有突破口,铁家虽在京城布有眼线,却始终难以找到合适契机,让我族人与您会面。”

王小燕轻叹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父王为此绞尽脑汁,却一直未能如愿。可没等父王想出办法,您便开始修炼,且修炼速度惊人。我自恃天赋出众,修炼速度远超常人,本以为在同龄人中难逢敌手,却没想到,您后来居上,修炼进度让我望尘莫及。”

九皇子谦逊地一笑:“郡主天赋绝伦,我不过是机缘巧合,才得以在修炼之路上略有进步。”

王小燕却认真地摇了摇头:“九皇子,您太过谦虚了。您的修炼速度,绝非偶然。很快,您前往天神庙修炼,这一去就是三四年。天神庙,那是修炼者梦寐以求的圣地,能进入其中居住修炼的,至少得将《黄经》修炼至圆满。在这偌大的世间,达到这一境界的,不过区区几百人。之后,才有资格修炼完整版的《地黄经》。”

九皇子眼中闪过一丝回忆,轻声道:“天神庙确实高手如云,在那里修炼的日子里,也确实让我受益匪浅。”

王小燕接着说道:“据我们铁家的典籍中记载,当年第一批追随君贤修炼这些经书的人,也仅有十三位成功踏入天境。更多的修炼者,被卡在玄境,难以突破。而那些卡在地黄境的,大多年事已高,身体机能衰退,想要再进一步,几乎没有可能。然而你却是后起之秀成为第十四人,而且我相信您可能还是十四人里面最年轻,修炼速度最快,实力也是最强的,如果您只是以一个皇子的身份,根本调动不了6位天境高手,除非君贤庙主下令,但是我看到过你的身手,所以我断定您一定是最强的。”

九皇子沉思片刻,问道:“在铁家的记载中,对于突破各境界,可有什么特别的见解或方法?”

王小燕微微皱眉,思索着说道:“铁家先辈们尝试总结过,突破境界,不仅需要极高的天赋,还需深厚的机缘。在修炼过程中,心境的修炼至关重要,稍有不慎,便会陷入困境。可即便知晓这些,真正能成功突破的,依然寥寥无几。而您,却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如此境界,着实令人惊叹。”

“这期间,父王始终没有放弃寻找与您接触的机会。”王小燕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敬佩,“他时常翻阅铁家的典籍,试图从中找到能助力您修炼,进而拉近与您距离的方法。同时,父王还派遣族中精英,四处收集您的消息,哪怕只是只言片语,他都视若珍宝。”

九皇子与王小燕的交谈已持续良久,随着王小燕讲述铁家对自己多年来的密切关注,九皇子内心掀起了波澜。

“郡主,铁家对我的这番关注,远超我的想象,令尊的用心,更让我深感敬佩。”九皇子目光诚挚,声音温和地说道,“这背后,想必不只是出于对局势的考量,铁家的行事风格与家族理念,一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不禁好奇,在铁家,是不是从孩童时期开始,就会给孩子们讲述天神的故事,有意无意地向他们灌输对天神的尊敬?”

王小燕微微一怔,随即展颜笑道:“九皇子果然敏锐。在铁家,自孩子懂事起,长辈们便会给他们讲述天神的传说。这些故事,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孩子们的童年,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对天神敬畏的种子。”

九皇子饶有兴致地倾身向前:“能和我讲讲,都有哪些天神的故事吗?”

王小燕目光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芒,娓娓道来:“相传,在远古时代,天地一片混沌,是天神降临,驱散了黑暗,创造了万物。天神派遣使者教会了人类耕种、狩猎,传授了我们文字与技艺,让人类得以从蒙昧走向文明。在铁家先辈面临绝境时,也是天神显灵,指引他们渡过难关,在北境这片土地上扎根繁衍。”

“这些故事,不仅在家族聚会时被反复讲述,平日里,长辈们在与孩子相处时,也会巧妙地提及。”王小燕接着说道,“在铁家的祠堂里,供奉着天神的画像,每逢重大节日,族人们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表达对天神的崇敬与感恩。久而久之,对天神的尊崇,便融入了铁家每个人的血脉之中。”

九皇子微微点头,目光落在王小燕身上:“从郡主的言行中,便能看出,你对天神同样怀着无比的尊敬。铁家是不是还流传出那3本经书,皆为天神所作,修炼它们,能获得比武技强大千百倍的力量?”

王小燕神色庄重,认真说道:“是的,九皇子。铁家世代相传,都会说这些经书是天神赐予人类的珍贵礼物。《人经》开启了修炼的基础,《黄经》则让人的实力得到质的飞跃,而完整版的《地黄经》,更是蕴含着超凡的力量。修炼这些经书,不仅能提升自身的实力,更能让修炼者领悟天地间的奥秘,获得与天神沟通的机会。”

“在铁家的历史上,竟然只有一个成功修炼经书的先辈们,凭借强大的实力,守护了皇室的和平与安宁。”王小燕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他们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铁家人,投身于修炼之中。尽管修炼之路充满艰难险阻,能取得大成的人寥寥无几,但铁家人对修炼的热情,从未减退。”

九皇子沉思片刻,问道:“在铁家,有没有关于修炼经书与尊崇天神之间关系的说法?”

王小燕微微皱眉,思索着说道:“铁家先辈们认为,修炼经书,是对天神恩赐的回应,只有心怀对天神的敬畏与虔诚,才能真正领悟经书的精髓。若修炼者心术不正,不仅无法提升实力,还可能遭到天神的惩罚。”

“记得有一次,族中有个年轻人,为了追求强大的力量,试图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修炼经书。”王小燕的语气变得沉重起来,“结果,他走火入魔,陷入癫狂,不仅伤害了自己,还差点给家族带来灾难。从那以后,铁家更加注重对族人品德的培养,强调修炼者要心怀敬畏,秉持正义。”

九皇子目光深邃,缓缓说道:“这种将信仰与修炼紧密结合的理念,确实独特。它不仅能约束修炼者的行为,还能为他们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王小燕点头赞同:“九皇子所言极是。在铁家,对天神的尊崇,已经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凝聚着家族的人心,指引着族人前行的方向。也正因如此,铁家才能在北境历经无数风雨,始终屹立不倒。”

九皇子见状,微微前倾,目光柔和却又坚定:“郡主,长久以来,铁家对《人经》的理解,或许偏离了其原本的宗旨。你不妨静下心来,听我细细讲来。”

王小燕回过神,轻轻点头:“九皇子,请讲,小燕洗耳恭听。”

“你们可曾想过,《人经》为何名为《人经》?”九皇子目光深邃,娓娓道来,“它本质上,是引导个人修行的典籍,修行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过多外来因素的干扰,专注于自我提升。更关键的是,它强调个人思想品德的塑造。在修炼之路上,对力量的盲目追求并非重点,修心才是核心所在。”

王小燕若有所思,忍不住问道:“九皇子,修心为何如此重要?”

九皇子微微叹息,目光中流露出忧虑:“修炼者一旦心性不够,便容易在力量的诱惑下膨胀。这种膨胀会让他们逐渐迷失自我,无法在修炼之路上取得进步,甚至出现退步。长此以往,陷入恶性循环,最终走火入魔。《人经》开篇便记载得十分明白:首善之,次之礼义廉耻忠孝信悌。”

“礼,即社会规范和礼仪。”九皇子耐心解释,“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一个简单的握手、真诚的鞠躬,或是亲切的问候,都能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当每个人都能遵守礼仪,社会便会更加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

王小燕微微颔首:“九皇子所言极是,铁家向来重视礼仪,却未将其与修炼紧密联系。”

“义,代表正义和公平。”九皇子继续说道,“当他人遭遇困难时,我们应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秉持公平正义的原则处理事务。这份正义感,不仅能帮助他人,更能让修炼者的内心更加坚定。”

“廉,要求个人廉洁奉公,保持高尚的品德,不被非法利益所诱惑,行事光明磊落。”九皇子的声音沉稳有力,“拥有廉洁品质的修炼者,才能在修炼之路上保持清醒,不被**蒙蔽双眼。”

“耻,是对自己行为的道德评价,能促使人们明辨是非。”九皇子目光如炬,“修炼者有了羞耻感,便能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避免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

王小燕认真聆听,不时点头,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忠,强调对国家、组织或个人的忠诚。”九皇子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对国家和人民忠诚,对工作认真负责,这是修炼者应有的担当。”

“孝,是为人子女的基本责任。”九皇子语气柔和下来,“父母含辛茹苦将我们养大,孝顺父母,是对他们养育之恩的最好回报。一个懂得孝顺的修炼者,内心必定充满爱与感恩。”

“信,即诚实守信,这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九皇子目光诚挚,“修炼者只有做到言行一致,言出必行,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在修炼之路上走得更远。”

“悌,指兄弟姊妹之间的友爱和相互帮助,能促进家庭内部的和谐。”九皇子微笑着说,“这份友爱还可扩展到朋友之间,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温暖。”

王小燕不禁感叹:“九皇子,经您这么一讲,《人经》中的道理清晰明了。可铁家一直将修炼视为追随天神的途径,难道真的误解了《人经》的本意?”

九皇子目光柔和地看着王小燕:“郡主,《人经》的真正目的,并非让你们成为天神的工具,而是培养你们对世界的责任感。修炼境界越高,越应关注底层人的苦难,融入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而不是一心想成为人上人。”

王小燕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愧疚:“九皇子,小燕明白了。铁家在修炼过程中,过于注重力量的提升和对天神的追随,忽略了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我之前不杀那些攻城的兵卒,原因便在于此。”九皇子目光望向远方,“他们并非真心想要战争,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不得不参与其中。这并非他们的过错,而是国与国之间、上层群体之间的矛盾所致。”

“解决这类矛盾,最好的方法是开展贸易,实现互利共赢。”九皇子语气坚定,“若贸易无法解决,战争或许难以避免。但即便如此,我们也要以最快的速度结束战争,将对底层百姓的损害降到最低。”

王小燕听完九皇子对《人经》鞭辟入里的剖析,心中涌起无尽的敬佩。“九皇子,您心怀天下,对《人经》的理解如此深刻,小燕自愧不如。小燕回去后,定会将您的话转达给父王和族人们,让铁家重新审视对《人经》的理解。”王小燕微微欠身,眼中满是诚挚。

九皇子微笑着点头,目光温和又充满期许:“郡主聪慧过人,相信铁家在重新领悟《人经》后,能在修炼之路上走得更稳更远,为北境乃至整个天下,做出更大的贡献。但务必要让族人们记住,首善才是重中之重。”说着,九皇子的神色变得凝重,烛火在他深邃的眼眸中跳跃,“在北境皇宫时,我放出将四品以上官员全部斩杀的狠话,看似狠辣,实则是解决危机最快的办法。”

王小燕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却又不敢贸然打断。九皇子见状,微微叹了口气,继续说道:“郡主不妨设想,若铁家最后没有归附大尚,我会怎么做。我定会以最快速度到达北境皇都。并且一夜之间,将所有威胁大尚和北境和平的隐患清理干净。待早朝之时,北境朝堂上四品及四品以上的官员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大尚国的官员。而我八哥,会坐在北境的龙椅上,管理这片土地。”

王小燕心中一震,尽管九皇子的话语平静,但其中蕴含的决心和魄力,让她感受到了山雨欲来的压迫感。“这便是我对善的理解。”九皇子目光坚定,“牺牲一小部分人,避免更多无辜百姓在战火中丧生。相比起尸横遍野的残酷战争,这样的代价或许更小。”

王小燕低头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九皇子,小燕明白您的良苦用心了。在关乎天下苍生的大事面前,有时不得不做出艰难抉择。”

“没错。”九皇子微微颔首,“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百姓能免受战乱之苦,过上安宁的生活。铁家作为北境的重要力量,若能领悟《人经》中‘善’的真谛,在未来的日子里,定能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王小燕抬起头,眼中满是敬佩:“九皇子,小燕回去后,定将您的这番话一字不漏地转达给父王。相信父王和族人们,在听完您的见解后,会对修炼经书的方向做出调整。”

“那就好。”九皇子微笑着说道,“时间紧迫,郡主还是赶紧回去写信,向令尊好好交代一番。铁家对修炼经书的理解偏差,必须尽快纠正过来。只有这样,铁家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王小燕起身行礼,正欲告辞,九皇子又叮嘱道:“郡主,除了转达我的话,还要提醒令尊,修炼一事,不可急于求成。《人经》中的礼义廉耻忠孝信悌,需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方能真正领悟其精髓。”

王小燕认真点头:“九皇子放心,小燕定不会忘记。”说罢,王小燕转身走出房间,消失在夜色之中。

九皇子望着王小燕离去的背影,微微叹了口气。他深知,改变一个家族多年来的观念并非易事,但为了大尚国和北境的和平与繁荣,这一步必须迈出。

与此同时,王小燕回到自己的房间,坐在书桌前,点亮油灯。她铺开宣纸,提起毛笔,脑海中回想着九皇子的每一句话。笔锋落下,墨汁在宣纸上晕染开来,王小燕将九皇子对《人经》的理解、对北境局势的分析,以及对铁家的期许,一一写在了信中。

写完信后,王小燕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将信纸折叠好,放入信封。她望着窗外的夜色,心中默默祈祷,希望父王和族人们能重视九皇子的建议,带领铁家走上一条新的道路。

第二日清晨,王小燕将信交给了一位可靠的侍卫,叮嘱他务必将信安全送达北境。侍卫领命后,翻身上马,扬尘而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九皇子一边继续南巡,一边等待着北境的消息。他知道,一场影响大尚国和北境未来的变革,正在悄然酝酿。而铁家,作为这场变革的重要参与者,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时间一天天过去,终于,北境传来了消息。王小燕的父王看完信后,深受触动,立即召集族中长老,商议如何调整修炼方向,践行《人经》中的善念。铁家上下,开始了一场深刻的自我反思和变革。

随着铁家的转变,北境的局势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在大尚国和铁家的共同努力下,北境迎来了和平与繁荣。百姓们安居乐业,修炼之风也在北境悄然兴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