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哎!天道推着你发展 > 第13章 帮助村民

哎!天道推着你发展 第13章 帮助村民

作者:逗比壹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08:40:26 来源:小说旗

在播种完成后,君贤望着村庄中那些破旧不堪、摇摇欲坠的房屋,心中又萌生出一个想法——为村民们修建新的房屋。

他召集了弟子和修行者们,以及村里的青壮年,将这个计划告知众人。大家纷纷响应,积极准备起来。他们先是组织人手去附近的山林中砍伐合适的木材,这些木材既要坚固耐用,又要便于搬运和加工。

君贤带领着一部分人在山林中仔细挑选着树木,每一棵选定的树都经过他的严格把关。确定好树木后,弟子们和村民们便挥舞着斧头,开始砍伐。砍树的过程并不轻松,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和技巧。有些树木高大粗壮,需要几个人一起合作才能砍倒。在砍树的过程中,大家互相提醒、互相帮助,确保安全。

木材砍伐好后,便是搬运环节。由于山路崎岖狭窄,无法使用大型的运输工具,只能依靠人力肩扛手抬。弟子们和村民们喊着号子,一步一步艰难地将沉重的木材沿着山路运下山。尽管每个人都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但没有一个人有怨言,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为村民们建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家。

木材运到村子后,君贤又根据大家的特长进行了分工。擅长木工的人负责将木材加工成所需的梁、柱、椽等部件,他们熟练地使用锯子、斧头、刨子等工具,将木材打磨得光滑平整,尺寸精准。其他人则在一旁帮忙打下手,递工具、搬运材料,现场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

在房屋建造的过程中,君贤充分发挥了他的智慧和领导才能。他根据村子的地形和村民的居住需求,设计了合理的房屋布局和结构。每一栋房屋都规划了足够的生活空间,包括卧室、厨房、客厅等,并且考虑到了通风、采光等因素。

打地基是房屋建造的关键步骤之一。君贤亲自指导大家挖掘地基,确保地基的深度和牢固程度能够承受房屋的重量。弟子们和村民们齐心协力,一锹一锹地挖着泥土,将地基坑挖得又深又整齐。然后,他们将石头和砖块搬运过来,仔细地砌在地基坑中,用水泥砂浆将缝隙填满,使地基更加坚固稳定。

随着地基的完成,房屋的框架搭建工作也迅速展开。弟子们和村民们将加工好的木梁、木柱抬起来,按照君贤的指示,准确地安装在相应的位置上。他们用绳索和滑轮等工具,将沉重的木材吊起,小心翼翼地调整位置,确保每一个接口都紧密契合。在搭建框架的过程中,大家相互配合,默契十足,展现出了高超的团队协作精神。

框架搭建好后,便是铺设屋顶和墙壁的工作。屋顶采用了当地常见的茅草和瓦片相结合的方式,既能防雨又能隔热。村民们熟练地将茅草编织在一起,然后铺在屋顶的木架上,再在上面覆盖一层瓦片,用钉子固定好。墙壁则是用土坯和砖块混合砌成,既保证了墙体的坚固性,又节省了成本。

在修建房屋的过程中,村民们的脸上逐渐绽放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看到自己的家园在这些修行者的帮助下,一点点地发生着变化,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希望。孩子们也在一旁欢快地跑来跑去,他们对新房屋充满了期待,想象着未来在新家里的美好生活。

经过一段时间的辛勤劳作,一栋栋崭新的房屋终于在村子里拔地而起。这些房屋错落有致,外观朴实而温馨,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君贤和弟子们看着这些凝聚着大家心血的房屋,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们知道,这些房屋不仅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更是他们在这个村庄修行的又一成果,象征着他们与村民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努力。

当村庄的房屋修建工作逐渐接近尾声,村民们的生活也慢慢步入正轨,君贤心中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在村子里建造一座天神小庙。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为了感恩天神的庇佑和指引,更是为了给村民们提供一个精神寄托之所,让他们在面对生活的艰难困苦时,能够心怀敬畏与希望。

君贤将这个想法告知了弟子们和村民们,众人皆表示赞同和支持。于是,他们开始着手筹备建庙的事宜。首先是选址,君贤带着几位年长的村民在村子里四处勘察,最终选定了村东头的一块开阔之地。这里地势较高,阳光充足,周围环绕着几棵古老的大树,环境清幽而宁静,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

确定好地址后,便是收集建筑材料。由于村子附近的石料资源较为丰富,他们决定主要使用石头来建造小庙。弟子们和村民们纷纷拿起工具,前往附近的采石场开采石料。开采石头是一项艰苦而危险的工作,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石块滑落伤人。但大家齐心协力,不畏艰辛,一块一块地将合适的石料开采出来,并搬运回村子。

除了石料,木材也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他们再次前往山林,挑选那些质地坚硬、纹理美观的木材,用来制作庙宇的门窗、梁枋和斗拱等部件。在砍伐木材的过程中,弟子们谨遵君贤的教导,只选取那些已经成熟且不会对山林生态造成过大破坏的树木,以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材料准备齐全后,建造工作正式开始。君贤凭借着自己对庙宇建筑的了解和在修行中领悟到的美学理念,亲自设计了小庙的图纸。庙宇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却小巧精致,布局合理。它采用了传统的中式建筑风格,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尽显古朴典雅之美。

在建造过程中,村民们和弟子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擅长石工的人负责将石料切割、打磨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然后按照图纸的要求,将它们一块块地砌起来,构建出庙宇的墙体和基础。每一块石头的摆放都经过精心的测量和调整,确保墙体的平整和稳固。而那些擅长木工的人则在一旁专注地制作着门窗和梁枋等部件,他们用锋利的刀具将木材雕刻成精美的图案和花纹,展现出高超的技艺和艺术创造力。

随着工程的推进,小庙的雏形逐渐显现出来。它那高高翘起的飞檐犹如展翅欲飞的仙鹤,给人一种灵动而飘逸的感觉;庙宇的墙壁上,雕刻着各种寓意吉祥的图案,如龙凤呈祥、麒麟献瑞等,这些图案不仅增添了庙宇的美观性,更寄托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在建造庙宇的过程中,村民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纷纷自发地前来帮忙,有的为工匠们送水送饭,有的则帮忙搬运建筑材料,哪怕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他们也都做得尽心尽力。孩子们也围在一旁,好奇地观看着庙宇的建造过程,眼中充满了对这座即将建成的小庙的期待和敬畏。

经过一段的辛勤努力,天神小庙终于建成了。在落成的那一天,村子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庆典。村民们身着新衣,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小庙前。君贤带领着弟子们在庙内举行了庄重的祭祀仪式,感谢天神的恩赐和护佑。

从那以后,这座天神小庙便成为了村子的精神象征和文化中心。村民们经常会来到这里,献上自己的祭品和香火,祈求天神保佑家人平安、庄稼丰收、生活幸福。而君贤和弟子们也会在小庙内举行一些修行和讲学活动,向村民们传播着善良、友爱、勤劳等美德。

在村庄的生活逐渐安稳下来后,君贤发现村民们日常的用水仍存在不便之处。虽然之前挖掘的水渠解决了农田灌溉的问题,但村民们的生活用水还需要依赖远处的一条小溪,路途遥远且艰辛,尤其是在炎热的夏日和寒冷的冬天,取水更是成了一项繁重的任务。于是,君贤决定带领大家在村子里挖一口井,以方便村民们的生活。

君贤首先召集了弟子和村民们,向他们说明了挖井的计划和重要性。大家听后都积极响应,纷纷准备好工具,准备大干一场。君贤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和对村庄地形的观察,选定了村子中心的一块空地作为井的位置。这里地势相对较低,且周围的土质湿润,他推测地下可能有较为丰富的水源。

选定位置后,挖井工作便正式开始了。君贤亲自拿起铁锹,率先在地上挖了一个浅浅的坑,作为井口的起点。然后,弟子们和村民们轮流下到井底,一锹一锹地挖掘着泥土和岩石。刚开始的时候,土质较为松软,挖掘工作进展得还算顺利。但随着井的深度不断增加,地下的岩石逐渐增多,挖掘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为了克服岩石层的阻碍,君贤安排了一些力气较大、经验丰富的人专门负责破碎岩石。他们使用铁镐和锤子,用力地敲打着坚硬的岩石,每一下敲击都伴随着火花四溅和手臂的酸痛。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为村民们挖出一口清澈甘甜的井。

在挖掘的过程中,君贤时刻关注着井的深度和土质的变化。他不时地跳下井底,仔细观察井壁的情况,判断是否有水源的迹象。同时,他还安排了专人负责清理井底的泥土和石块,将挖出来的土石用绳索和吊篮运送到井口上方,堆积在一旁。

随着井越挖越深,井底的空气也变得越来越稀薄,闷热潮湿的环境让挖掘工作变得更加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君贤让人在井口上方搭建了一个简易的通风装置,利用风力将新鲜空气引入井底,改善了井下的工作条件。

经过几天几夜的连续奋战,终于有一天,当一位村民在井底挖掘时,一股清澈的泉水从地下涌出,瞬间填满了井底的低洼处。“有水了!我们挖到水了!”这位村民兴奋地大喊起来。他的声音在井底回荡,很快传到了井口上方,正在焦急等待的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欢呼雀跃起来。

君贤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到井口,看着井底不断涌出的泉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口井的成功挖掘,将极大地改善村民们的生活质量。为了确保井水的清洁和安全,君贤让人用石头和砖块将井壁砌了起来,防止井壁坍塌和泥土混入水中。同时,他们还在井口周围修建了一个井台,方便村民们取水。

当清澈甘甜的井水被一桶桶地提上来时,村民们纷纷围拢过来,用手捧起井水,尽情地品尝着。那清凉的井水顺着喉咙流下,让人们感到无比的畅快和满足。孩子们在一旁嬉笑玩耍,他们看着井水,眼中充满了新奇和喜悦。

这口井的挖成,不仅解决了村民们的生活用水问题。

在村庄的生活逐渐稳定后,君贤深知教育对于村民和孩子们的重要性,于是决定开启教学之事。

君贤将村子里的孩子们召集到一起,又邀请了一些有学习意愿的成年人,在村子的空旷处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学堂。没有桌椅,他们就用木板和石头搭建;没有笔墨纸砚,就用烧焦的树枝在石板上书写。

教学伊始,君贤先从最基础的识字、算数开始教起。他耐心地在石板上写下一个个简单的汉字,然后逐字逐音地教孩子们认读,一遍又一遍,直到孩子们能够准确地读出来并理解其含义。算数方面,他用树枝当作算筹,演示加减法的运算过程,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如分果子、数牛羊等,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算数的基本方法。

除了文化知识,君贤还注重品德修养的教导。他给学生们讲述古代圣贤的故事,通过故事传递善良、正直、勤劳、诚信等品德观念。他教导孩子们要尊重长辈、关爱他人、团结互助,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美德。

随着教学的深入,君贤发现有些孩子对自然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他便开始讲解天文地理知识,告诉孩子们天空中星辰的运行规律、四季更替的原因以及山川河流的形成。他还带领孩子们观察自然现象,如月圆月缺、风云变幻等,让他们亲身体验自然的奥秘,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为了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君贤的弟子们也发挥各自的特长,参与到教学中来。有的擅长音乐,便教孩子们唱歌谣,用欢快的旋律传递知识和情感;有的精通绘画,就教孩子们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在这个简易的学堂里,充满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和欢声笑语。他们如同一颗颗渴望知识的种子,在君贤和弟子们的悉心浇灌下,逐渐发芽成长。而村民们看到孩子们的变化,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更加积极地支持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整个村庄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