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哎!天道推着你发展 > 第12章 困兽之斗

哎!天道推着你发展 第12章 困兽之斗

作者:逗比壹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08:40:26 来源:小说旗

金銮殿内,庄严肃穆,新皇帝高坐龙椅之上,接受着群臣朝拜。龙袍上的金线刺绣在晨光下熠熠生辉,冕旒轻晃,彰显着至高无上的皇权。这本该是新皇大展宏图的开篇,可朝臣的一番话,却如同一记重锤,砸得满朝震惊。

“陛下!”一位年迈的大臣,身形颤抖,双手捧着奏章,声音带着惶恐与无奈,“南方全境已被吕少曦所占,如今他在南方治理有方,各地井然有序,百姓安居乐业,发展更是蒸蒸日上。”

这话一出,殿内瞬间炸开了锅。大臣们交头接耳,神色各异,有的满脸震惊,有的忧心忡忡,还有的暗自揣测着局势走向。新皇帝原本威严的面容瞬间阴沉下来,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只是紧攥着龙椅扶手的手,因用力而泛白,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安。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朕登基伊始,便听闻如此噩耗?”新皇帝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时,一位武将上前一步,抱拳说道:“陛下,吕少曦此人早有野心,他暗中积蓄力量,又得民心,其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南方各州府竟毫无还手之力。”

新皇帝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懊恼。他深知南方的重要性,那是国家的赋税重地,如今落入他人之手,对他的统治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他强压着心中的怒火,问道:“诸位爱卿,可有良策夺回南方?”

大殿内一片寂静,无人敢轻易开口。许久,一位谋士模样的大臣站出来,犹豫着说:“陛下,吕少曦根基已固,贸然进攻怕是难以取胜。臣以为,可先派人前去打探虚实,再做打算。”

新皇帝冷哼一声:“打探虚实?这要拖到何时?朕的江山岂容他人肆意践踏!”

又有大臣进言:“陛下,要不先与吕少曦谈判,许以他高官厚禄,劝他归降?”

“归降?”新皇帝怒极反笑,“他如今手握重兵,占据南方,岂会轻易归降?这不是示弱于天下吗?”

朝堂上你一言我一语,却始终拿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新皇帝心中烦躁不已,他扫视着群臣,心中满是失望。

“都退下吧,朕要好好想想。”新皇帝挥了挥手,疲惫地说道。

群臣无奈,只得退下。新皇帝独自坐在龙椅上,望着空荡荡的大殿,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自己为了登上皇位,历经了多少明争暗斗,牺牲了多少人,本以为登基后便能大展宏图,没想到迎接他的竟是如此棘手的难题。

“吕少曦,你给朕等着,朕定要夺回南方,让你知道朕的厉害。”新皇帝咬牙切齿地说道,眼中闪烁着不甘与决绝。

他深知,要夺回南方,绝非易事。吕少曦在南方深得民心,治理也颇有成效,贸然进攻只会损兵折将。但他又怎能咽下这口气,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江山被人割据。新皇帝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必须尽快想出一个万全之策,否则,他的皇位恐怕也难以坐稳。

在北方广袤的大地上,吕少曦立马于一处高岗之上,凛冽的北风呼啸而过,猎猎作响的军旗在他身后翻卷,上面绣着的“吕”字,宛如一把利刃,划破长空。他望着眼前浩浩荡荡的大军,心中满是豪情壮志。如今,大部分北方土地已收入囊中,是时候向着那象征着权力巅峰的京城进发,彻底终结这乱世的纷争。

“来人!”吕少曦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风中传出很远。

一名传令兵迅速策马奔来,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将军有何吩咐?”

“传我命令,将全部部队分成四路,分别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朝着京城的方向推进,务必做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吕少曦目光坚定,手指向京城的方向,眼神中透露出势在必得的决心。

“得令!”传令兵领命而去,马蹄声渐行渐远,很快,这个命令就像一阵旋风,传遍了整个军营。

东路军,由吕少曦最为信任的副将张猛率领。张猛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为人豪爽,作战勇猛。他麾下的士兵,皆是精锐中的精锐,士气高昂。接到命令后,张猛立刻整军出发。他们沿着蜿蜒的官道,向着京城的东边疾驰而去。一路上,尘土飞扬,士兵们的脚步声、马蹄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激昂的战歌。

“弟兄们,此次任务艰巨,但我们定要不负将军所托,早日拿下京城!”张猛骑在一匹高大的黑马上,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大声喊道。

士兵们齐声高呼:“愿为将军效死!”声音响彻云霄,惊得路边的飞鸟纷纷振翅高飞。

在东路军前进的同时,西路军也踏上了征程。西路军的统帅是智谋过人的李逸。他面容冷峻,眼神中透着睿智。李逸深知,西路地势复杂,山路崎岖,敌军很可能会在险要之处设下埋伏。因此,他格外小心谨慎,派出了大量的斥候,提前打探前方的消息。

“大家都提高警惕,注意周围的动静。一旦发现敌军踪迹,立刻回报。”李逸骑着一匹矫健的白马,对身边的士兵们说道。

西路军沿着山谷间的小路前行,四周静谧无声,只有偶尔传来的风声和士兵们轻微的脚步声。突然,一名斥候策马狂奔而来:“将军,前方山谷发现敌军踪迹,人数约有千人,似乎正在设伏。”

李逸闻言,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果断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原地隐蔽。王虎,你带领五百人,从左侧迂回包抄;赵龙,你带领五百人,从右侧突袭。记住,要出其不意,速战速决。”

“得令!”两位将领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山谷中便传来了激烈的喊杀声。李逸率领着剩余的部队,迅速冲向敌军。在他们的前后夹击下,敌军很快便被击溃,西路军继续向着京城的方向稳步推进。

南路军的指挥官是年轻有为的林羽。他身形矫健,目光坚定。南路多是平原,适合大规模的骑兵作战。林羽深知这一点,他将骑兵部署在最前方,步兵紧随其后。士兵们身着整齐的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寒光。

“弟兄们,我们要像一把利刃,直插京城的心脏!”林羽大声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

当南路军行至一片开阔的平原时,前方突然出现了一支朝廷的军队。这支军队人数众多,阵容整齐,看起来训练有素。林羽见状,丝毫没有退缩,他果断下令:“骑兵冲锋,步兵跟上!”

随着一声令下,骑兵们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马蹄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步兵们也迅速跟上,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战场上,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鲜血染红了大地。

林羽骑着一匹枣红色的战马,在战场上纵横驰骋。他挥舞着长枪,每一次出手,都能将一名敌军挑落马下。在他的带领下,南路军士气大振,逐渐占据了上风。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朝廷的军队终于抵挡不住,纷纷溃败。南路军乘胜追击,继续向着京城进发。

北路军的统帅是经验丰富的周勇。他面容坚毅,眼神中透着沉稳。北路靠近大丰河,水网密布,行军难度较大。但周勇毫不畏惧,他组织士兵们打造了大量的木筏,沿着黄河顺流而下。

“大家注意安全,保持队形。”周勇站在一艘木筏上,大声喊道。

当北路军行至大丰河的一处弯道时,突然遭遇了朝廷的水军。朝廷水军的战船高大坚固,装备精良,而北路军乘坐的木筏则显得有些单薄。但周勇并没有慌乱,他迅速调整战术,命令士兵们将木筏连接在一起,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放箭!”周勇一声令下,士兵们纷纷张弓搭箭,向着朝廷水军的战船射去。一时间,箭如雨下,朝廷水军的战船纷纷中招,船帆被射破,士兵们也纷纷躲避。

朝廷水军的将领见状,恼羞成怒,下令战船全速前进,试图冲破北路军的防线。周勇见状,冷静地指挥士兵们用长杆抵挡战船的撞击,同时,他还派出了一些精锐士兵,乘坐小船,绕到朝廷水军战船的后方,点燃了战船的尾部。

“着火了!着火了!”朝廷水军的士兵们惊慌失措,纷纷跳水逃生。在北路军的猛烈攻击下,朝廷水军的战船纷纷起火燃烧,最终沉没在黄河之中。北路军成功突破了朝廷水军的阻拦,继续向着京城前进。

与此同时,东边的船队和水师也接到了北上的命令。这支船队和水师,是吕少曦精心组建的一支力量。船队由各种大小船只组成,包括运输船、战船等。水师的士兵们,个个水性娴熟,精通水战。

船队和水师沿着海岸线,一路北上。他们的船只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破浪前行,船头劈开浪花,溅起层层白色的水花。海风呼啸着,吹打着士兵们的脸庞,但他们的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和自信。

当船队和水师行至一处海湾时,前方出现了朝廷的水军。朝廷水军的战船排列整齐,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船队和水师的指挥官王涛见状,立刻下令:“全体注意,准备战斗!”

战船迅速调整队形,向着朝廷水军的防线冲去。双方的战船逐渐靠近,士兵们纷纷拿起武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当战船相距只有几十米时,王涛大声喊道:“放箭!”

一时间,万箭齐发,箭雨向着朝廷水军的战船射去。朝廷水军的士兵们纷纷举起盾牌抵挡,但仍有不少人中箭倒下。在箭雨的掩护下,战船迅速靠近朝廷水军的战船。士兵们手持长刀、长枪,跳上对方的战船,展开了激烈的近身搏斗。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士兵们奋勇杀敌。王涛身先士卒,他挥舞着一把大刀,在敌群中左冲右突,无人能挡。在他的带领下,船队和水师的士兵们士气大振,逐渐占据了上风。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朝廷水军的防线终于被突破,他们纷纷撤退。船队和水师乘胜追击,继续向着京城的方向前进。

吕少曦的四路大军,如同四把利刃,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向着京城的方向一路推进。他们所到之处,朝廷的军队纷纷溃败,百姓们则夹道欢迎。而吕少曦自己则率领一对人马在后面收尾,同时也等到那个方向需要援助的时候前去救援。

在广袤无垠的北方大地上,朔风凛冽,卷着黄沙漫天飞舞,仿佛要将世间的一切都掩埋在这混沌之中。吕少曦身披厚重的战甲,骑在一匹高大健壮的黑色战马上,那战甲在黯淡的日光下闪烁着冷峻的光芒,与他坚毅的面容相互映衬,彰显出一种久经沙场的威严与沉稳。他的身后,是一支浩浩荡荡的军队,士兵们步伐整齐,脚步声如同沉闷的战鼓,在大地上回荡。

吕少曦此次亲自率领部队负责北面陆地的收尾工作,这看似简单的任务,实则暗藏玄机且责任重大。他深知,战争不仅仅是正面战场上的厮杀,后续的稳定与巩固同样关乎全局的成败。每一寸被收复的土地,都承载着万千百姓的希望,若不能妥善处理,先前的浴血奋战都可能付诸东流。

“将军,前方传来消息,我们的先锋部队已经成功攻克了那座城池,但城中秩序有些混乱,百姓们人心惶惶。”一名传令兵策马奔来,在吕少曦面前勒住缰绳,急切地汇报着。

吕少曦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他沉稳地说道:“传令下去,加快行军速度。到达城池后,第一时间派遣士兵维持秩序,安抚百姓。严禁任何骚扰百姓的行为,违令者,斩!”

“是!”传令兵领命后,迅速转身,向着队伍前方飞驰而去。

吕少曦率领着部队加快了行军速度,马蹄扬起的尘土在身后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烟尘带。当他们抵达那座刚刚被攻克的城池时,眼前的景象让人心生悲悯。街道上一片狼藉,店铺的门窗被砸得粉碎,货物散落一地。百姓们满脸惊恐,有的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有的则在废墟中寻找着自己的亲人。

吕少曦立刻下令,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一部分士兵在城中各个要道站岗巡逻,维持秩序;另一部分士兵则帮助百姓清理街道,修缮房屋。吕少曦亲自来到百姓中间,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声音温和地安慰着百姓:“乡亲们,不要害怕。我们是为了给大家带来和平与安宁才来到这里的。从现在起,你们不会再受到战乱的侵扰,我们会保护好你们。”

百姓们看着这位威风凛凛却又和蔼可亲的将军,心中的恐惧渐渐消散。他们纷纷围拢过来,眼中满是感激之情。“将军,多谢你们救了我们。这几年,我们被战火折腾得实在是苦不堪言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眼中含着泪水,激动地说道。

吕少曦握住老者的手,坚定地说:“老人家,您放心。我们一定会让这片土地重新恢复生机,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在吕少曦的指挥下,士兵们与百姓们齐心协力,很快,城中的秩序便得到了恢复。店铺重新开张,街道上又响起了往日的喧闹声。百姓们的脸上也渐渐露出了笑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然而,吕少曦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他知道,北面陆地地域广阔,还有许多潜藏的隐患需要消除。他派遣了大量的斥候,深入周边地区,打探敌军的残余势力以及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

一天,斥候带来了一个重要消息:在城池的北面,有一股敌军的残余势力正在集结,企图发动反击。吕少曦得知后,立刻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

“诸位,敌军残余势力妄图反扑,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大家有什么想法,都说说吧。”吕少曦目光扫视着众人,严肃地说道。

一位年轻的将领站起身来,激动地说:“将军,我们主动出击,给他们来个迎头痛击,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吕少曦微微点头,又看向其他将领:“大家还有什么意见?”

另一位将领沉思片刻后说道:“将军,敌军既然敢集结反扑,必然有一定的准备。我们可以先派人去骚扰他们,打乱他们的部署,然后再寻找时机,一举歼灭他们。”

吕少曦听后,沉思良久,最终说道:“就按第二位将军所说的办。我们既要消灭敌军残余势力,又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大家务必小心行事,不可大意。”

在吕少曦的精心部署下,士兵们开始行动起来。他们先是派出小股部队,对敌军残余势力进行骚扰。这些小股部队行动敏捷,神出鬼没,打得敌军措手不及。敌军被骚扰得疲惫不堪,士气低落。

时机成熟后,吕少曦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向敌军残余势力发起了总攻。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士兵们奋勇杀敌。在吕少曦的指挥下,部队如同一把利刃,迅速突破了敌军的防线。敌军纷纷溃败,四处逃窜。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吕少曦成功地消灭了敌军的残余势力,彻底稳定了北面陆地的局势。他站在战场上,望着这片被战火洗礼过的土地,心中感慨万千。

金銮殿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夕。雕梁画栋之间,往日的威严庄重此刻被恐惧与绝望所笼罩。大臣们身着朝服,神色惶然,交头接耳的低语声在殿内回荡,如同一群惊弓之鸟。

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脸色阴沉得可怕,紧紧攥着扶手的双手因用力而泛白,指节微微颤抖。他的目光扫过群臣,心中满是愤怒与不甘。当吕少曦的最新动向传入朝堂,他心中那最后一丝侥幸也彻底破灭,他深知,大势已去,可骨子里的骄傲与对皇位的贪恋让他不愿轻易认输。

“诸位爱卿,吕少曦贼子势大,如今兵分四路,向京城逼近,朕之江山危在旦夕!”皇帝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几分沙哑与疲惫。

朝堂上一片死寂,无人敢率先开口,众人皆知,这是一场艰难的困局,谁也拿不出万全之策。许久,一位年迈的大臣颤颤巍巍地迈出一步,声音带着几分无奈:“陛下,如今局势严峻,要不我们遣使求和,许以重利,先解燃眉之急?”

“求和?”皇帝怒目圆睁,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朕乃堂堂天子,岂会向那乱臣贼子低头!传朕旨意,将大军全部收拢,分成三份,分别驻守靠近京城的南边、西边、北边城池,东边则由京城直接抵挡!朕倒要看看,吕少曦有多大能耐!”

皇帝的话语中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可大臣们心中清楚,这不过是困兽之斗。但皇命难违,他们只能纷纷领命,各自去筹备防御事宜。

南边城池,城墙之上,士兵们神色凝重,忙着搬运石块、箭矢,加固防御工事。城墙上旗帜猎猎作响,在风中肆意舞动,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摇旗呐喊。守将王大猛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眉头紧锁,心中忧虑重重。他深知吕少曦的军队纪律严明、作战勇猛,这场守城之战,必将异常艰难。

“弟兄们,都给我打起精神来!这是保卫京城的重要防线,绝不能让敌军前进一步!”王猛大声吼道,声音在城墙上回荡。

士兵们齐声应和,声音响彻云霄,试图用这气势给自己壮胆。可他们心中明白,即将面对的,是一场生死之战。

西边城池,同样是一片紧张忙碌的景象。百姓们被征调来帮忙,搬运物资,眼中满是恐惧与不安。守将赵崇武来回踱步,心中暗自思忖着应对之策。他深知,吕少曦智谋过人,不可贸然与之正面交锋。

“传令下去,在城外设置陷阱,多挖壕沟,布置拒马,延缓敌军进攻速度。”赵崇武神色冷峻,对副将说道。

副将领命而去,赵崇武望着城外的旷野,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能凭借这些防御工事,抵挡住吕少曦的进攻。

北边城池,寒风凛冽,士兵们在城墙上冻得瑟瑟发抖,但仍强撑着精神,准备迎敌。北边的守将是赵崇武的弟弟赵刚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的山峦,心中忐忑不安。他手中兵力有限,面对吕少曦的大军,压力如山。

皇帝将这兄弟这样安排也是这两兄弟绝对的忠心,之前赵崇武被贬在家中,家里的暗探在观察赵崇武并没有表现出对老皇帝的怨恨或者其他心思。这次新皇帝登基就请赵崇武出来了,还官复原职,还加了个负责军方事务的职位,虽然还没领兵,但是也算有升迁。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北方的吕少曦攻进来。他这个皇帝就只能从西面突破,才能直接扎进大山的密林深处,也只有这样才能有逃脱的机会,然后再徐徐图之。

“将城中所有能战斗的百姓都组织起来,分发武器,协助守城。”赵刚咬咬牙,做出了这个决定。

他知道,这或许是最后的办法,若能全民皆兵,或许还有一线生机。百姓们虽心中害怕,但在这生死关头,也只能拿起武器,与士兵们一同守护家园。

京城东边,城门紧闭,城墙上站满了士兵,严阵以待。皇帝亲自坐镇,心中虽慌乱,但仍强装镇定,试图鼓舞士兵们的士气。

“将士们,朕与你们同在!这京城是我们的根基,绝不能让吕少曦踏入半步!”皇帝的声音在京城上空回荡。

士兵们高呼万岁,声音中带着一丝悲壮。他们知道,这场战斗,关乎生死存亡,关乎国家的未来。

而此时的吕少曦,正率领着大军稳步推进。他骑在高头大马上,目光坚定,望着京城的方向,心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念。他深知,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为了自己的抱负,更是为了天下苍生。

“弟兄们,胜利就在前方!我们要推翻这腐朽的王朝,给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吕少曦大声喊道。

士兵们齐声高呼,士气高涨。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京城进发,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