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哎!天道推着你发展 > 第20章 南方的见闻

哎!天道推着你发展 第20章 南方的见闻

作者:逗比壹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08:40:26 来源:小说旗

在天神庙,时间仿若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为即将到来的重大变革而悄然铺垫。君贤宣布副庙主选拔和天神庙未来发展方向后的这三天,整个神庙都沉浸在一种既紧张又充满期待的氛围之中。

弟子们私下里议论纷纷,对副庙主人选各抒己见。其中,李天明的名字被提及的频率最高。他在天神庙中,一直以勤奋好学、品德高尚且修为精湛而备受赞誉。平日里,他总是第一个到达修炼场,在晨曦微光中,他的身影与古老的庙宇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充满禅意的画面。他不仅自身修行刻苦,还常常热心地帮助其他弟子解决修炼中的难题。无论是晦涩难懂的功法秘籍,还是难以参透的修行感悟,只要有人向他请教,他都会倾囊相授,毫无保留。他的耐心和善良,让他在众多弟子中树立起了极高的威望。

在这三天里,李天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责任。他更加勤奋地修炼,每日在自己的修行密室中,一坐便是几个时辰,专注地感悟天地间的灵气,试图在短时间内突破自身的修行瓶颈。同时,他也主动与其他弟子交流,倾听他们对天神庙未来发展的想法和建议,为即将可能承担的副庙主职责做着充分的准备。

终于,三天的期限悄然来临。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洒在天神庙的琉璃瓦上,弟子们便纷纷聚集在正殿广场。他们的脸上带着些许紧张,又夹杂着对未来的憧憬。君贤缓缓走上高台,他的身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高大。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的每一个人,那眼神中蕴含着对弟子们的信任与期待。

“弟子们,三天已过。”君贤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广场上悠悠回荡,“今日,我们便来确定副庙主的人选。”

弟子们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君贤身上。随后,投票环节正式开始。弟子们依次走到投票箱前,将自己慎重写下的名字投了进去。整个过程中,广场上只有轻微的脚步声和纸张的沙沙声,每个人都深知这一票的分量,它不仅关乎着李天明的命运,更关乎着天神庙未来的走向。

投票结束后,几名负责统计的弟子迅速开始清点选票。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所有人都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着结果。终于,统计完毕,负责的弟子走上高台,将统计结果呈递给君贤。

君贤接过纸张,目光在上面缓缓扫过,随后抬起头,声音洪亮地宣布:“经过统计,大多数弟子都推选李天明为副庙主。”

广场上瞬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李天明的脸上露出了激动与感激的神情,他快步走上高台,对着君贤和台下的弟子们深深鞠了一躬。

“感谢师父的信任,感谢各位同门的支持。”李天明的声音微微颤抖,“我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大家的期望。”

君贤欣慰地看着李天明,拍了拍他的肩膀:“天明,从今日起,这副庙主的重任便交付于你。你要牢记天神庙的使命,带领众弟子,为天神庙的繁荣和天下的安宁贡献力量。”

“弟子明白!”李天明坚定地回答道。

接下来的日子里,君贤开始将天神庙的所有事务,逐一仔细地交代给李天明。他们常常在天神庙的藏书阁中一待就是一整天,君贤从历代庙主传承下来的管理经验,到珍贵的修行秘籍存放位置与借阅规则,再到与外界各大势力的往来关系和重要约定,事无巨细,一一详述。

“天明,这藏书阁中,藏有我天神庙建庙以来的智慧结晶。”君贤轻轻抚摸着书架上一本泛黄的古籍,眼中满是珍视,“这些修行秘籍和经典着作,是我们天神庙的根基所在。你要妥善管理,切不可让它们流落出去。”

李天明认真地点点头,将每一个细节都牢记在心。他深知,这些珍贵的典籍不仅是天神庙的宝贵财富,更是无数修行者梦寐以求的瑰宝。

在交代天神庙与外界势力的关系时,君贤神色凝重:“与其他势力的交往,务必谨慎。既要维护好我们天神庙的尊严和利益,又不可轻易挑起争端。但若是有人胆敢侵犯天神庙的威严,也绝不能退缩,要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李天明仔细聆听,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他的思维敏捷,对各种复杂的局势有着清晰的判断,这让君贤感到十分欣慰。

除了这些,君贤还将天神庙的日常事务,如弟子的修炼安排、物资的储备与分配、祭祀仪式的流程等,都详细地告知了李天明。他甚至连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小细节,比如每月的食材采购渠道、庙中建筑的修缮周期等,都一一做了说明。

“天明,这些看似琐碎的事务,实则关系到天神庙的正常运转。”君贤语重心长地说道,“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丝毫差错,你要用心去管理。”

在君贤的悉心指导下,李天明逐渐熟悉了天神庙的各项事务。他的眼神中,从最初的紧张与不安,逐渐转变为坚定与自信。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但他有信心,在君贤的支持和众弟子的帮助下,一定能够胜任副庙主这一重要职位,带领天神庙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随着交接工作的逐步完成,一些弟子们也开始陆续下山,奔赴各自的使命,或者未完成的事情。

君贤将天神庙的诸多事务与李天明交接完毕后,便开始着手准备前往皇宫。天神庙的清晨,薄雾还未完全散去,君贤已在自己的房间里整理行装。他的动作缓慢而沉稳,每一件物品的收拾都仿佛带着对过往岁月的眷恋与对未来未知的期许。

房间里,一本本泛黄的古籍被他小心地放入特制的木匣中,这些都是他多年来潜心钻研的修行秘籍与智慧结晶,此次前往皇宫,他打算将其中一部分传授给吕少曦和黄芪。除了书籍,还有他平日里使用的修行器具,如那柄陪伴他多年的剑,剑身古朴,剑鞘上刻满了神秘的符文,在微光中闪烁着幽冷的光泽。君贤轻轻抚摸着剑身,然后背在身后。此去皇宫,这柄剑也将会派上用场。

收拾妥当后,君贤走出房间,来到天神庙的庭院中。此时,阳光已经穿透薄雾,洒在古老的庙宇上,为这片庄严的圣地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弟子们早已得知君贤即将启程,纷纷赶来送行。他们整齐地排列在庭院两侧,脸上带着不舍与敬重。

“师父,您此去皇宫,一定要保重身体。”李天明走上前,眼中满是关切,“天神庙的事务,弟子定会用心打理,您放心便是。”

君贤微微点头,眼中露出欣慰的笑容:“天明,有你在,我很放心。天神庙的未来,就靠你们了。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守天神庙的使命与信念。”

“弟子明白!”李天明坚定地回答道。

随后,君贤又一一与其他弟子告别。他看着这些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自己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再回到天神庙,这些弟子们将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传承和发扬天神庙的精神。

告别了弟子们,君贤来到天神庙的山门前。他转身,最后一次回望这座承载着他无数回忆与心血的庙宇。高耸的殿宇、庄严的神像、郁郁葱葱的古树,一切都显得那么熟悉而亲切。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踏上了下山的道路。

山脚下,早已备好一辆华丽的马车,车夫恭敬地等候在一旁。君贤知道吕少曦和黄芪等人还在南方巡视,在回京的路上。所以君贤也选择坐马车,顺便一路看看民生问题,好上报给吕少曦同时也思考一下教授吕少曦和黄芪的修炼功法。君贤登上马车后,车夫挥动手中的马鞭,马车缓缓启动。车轮滚滚,扬起一路尘土,君贤透过车窗,看着渐行渐远的天神庙,心中默默祈祷着天神庙的未来能够一帆风顺。

在前往皇宫的途中,君贤的思绪始终没有停止。他在脑海中反复思索着即将教授给吕少曦和黄芪的修行内容,如何因材施教,如何让他们在短时间内领悟修行的精髓,这些问题都在他的心中不断盘旋。他深知,此次前往皇宫,肩负着天神的嘱托和天神庙的使命,容不得半点马虎。

从山谷出发的吕少曦与黄芪带着各自的心事与使命,踏上了全新的旅程。这一次,他们选择了南方的路线,与之前走过的北路截然不同。吕少曦站在车队前方,目光坚定地望向南方,心中满是对未知的期待与责任。此次南下,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行程,更是关乎新朝未来的重要巡视,他要亲眼看看南方的民生百态,为新朝的稳固与发展寻找更多的契机。

“陛下,一切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启程。”一位身着铠甲的将领上前,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地说道。

吕少曦微微点头,转身看向身后的黄芪。黄芪一袭淡蓝色的长裙,身姿婀娜,她的脸上带着温婉的笑容,眼神中却透着坚定与期待。这些日子的相处,让她与吕少曦之间的感情愈发深厚,而她也渐渐明白,自己的命运已经与新朝紧紧相连。

“芪才人,我们这就出发了。”吕少曦轻声说道,眼中满是温柔。

黄芪微微欠身,轻声回应:“陛下,民女已准备妥当。”

随着吕少曦一声令下,车队缓缓启动。六个天境强者跟随在车驾两旁,车轮滚滚,扬起一路尘土,向着南方的广袤大地进发。一路上,风景如画,山峦起伏,田野广袤,村庄错落其间。但吕少曦和黄芪都无心欣赏这美丽的景色,他们的心中都牵挂着南方的百姓和新朝的未来。

第一天的行程,他们路过了一个宁静的小镇。小镇上,百姓们安居乐业,街道上熙熙攘攘,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吕少曦看到这一幕,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但他也知道,这只是南方的一个缩影,还有更多的地方等待他去了解。

“陛下,这里的百姓看起来生活得很幸福。”黄芪轻声说道,眼中满是欣慰。

吕少曦微微点头,说道:“希望南方各地都能如此。但朕知道,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去关注和改善。”

车队在小镇稍作休息后,继续前行。傍晚时分,他们抵达了一座县城。这座县城规模不大,但却有着独特的韵味。吕少曦决定在此留宿一晚,顺便了解一下当地的情况。

在县衙内,吕少曦召见了当地的官员。官员们战战兢兢地走进大厅,纷纷跪地行礼。

“陛下,臣等有失远迎,还望陛下恕罪。”为首的县令声音颤抖地说道。

吕少曦微微皱眉,说道:“起来吧,朕此次前来,是为了了解民生,你们不必拘谨。说说吧,这县城的情况如何?”

县令连忙起身,恭敬地回答:“回陛下,这县城近年来风调雨顺,百姓们的生活还算安稳。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县城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每逢雨季,便会出现水患。”

吕少曦听后,神色变得凝重起来:“此事为何不早报?朕会即刻派人前来修缮,务必要保障百姓的安全。”

县令连忙谢恩,额头上满是汗珠。吕少曦又询问了一些关于税收、治安等方面的问题,官员们一一作答。吕少曦认真聆听,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与官员们交谈完毕后,吕少曦走出县衙,来到了县城的街道上。此时,夜幕已经降临,街道上灯火通明,百姓们在街头巷尾闲聊、购物,一片祥和的景象。但吕少曦却敏锐地察觉到,在这看似繁华的背后,仍隐藏着一些问题。

“陛下,您看那边。”黄芪指着不远处的一个角落,轻声说道。

吕少曦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正蜷缩在角落里,眼神中透着无助和绝望。吕少曦的心中一阵刺痛,他快步走过去,蹲下身子,关切地问道:“老人家,您这是怎么了?为何在此受苦?”

老人抬起头,看到吕少曦,眼中闪过一丝恐惧:“大人,我……我无儿无女,又身患重病,实在是活不下去了。”

吕少曦的脸色变得愈发难看,他转头对身边的侍卫说道:“立刻找个大夫来,为老人家诊治。再给他安排一个住处,务必让他安度晚年。”

侍卫领命而去,吕少曦又从怀中掏出一些银子,塞到老人手中:“老人家,您先拿着这些钱,买点吃的。等病好了,再想办法找个营生。”

老人接过银子,眼中满是感激的泪水:“多谢大人,多谢大人的救命之恩。”

吕少曦站起身来,心中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天下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不再有饥寒交迫之人。

回到县衙后,吕少曦久久无法入眠。他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夜色,心中思绪万千。他想起了刚才那位老人的眼神,想起了县令汇报的水利问题,这些都让他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

“陛下,您还没休息吗?”黄芪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吕少曦转过头,看到黄芪关切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芪才人,你也还没睡。朕在想,这南方的问题比朕想象的还要复杂,我们必须加快脚步,为百姓解决更多的问题。”

黄芪走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陛下,您心系百姓,百姓们一定会感激您的。有您在,新朝一定会越来越好。”

吕少曦微微点头,将黄芪轻轻拥入怀中:“有你在朕身边,朕便有了无尽的动力。我们一起努力,让这天下变得更加美好。”

第二天清晨,吕少曦和黄芪早早地起身,继续踏上了南下的征程。他们知道,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但他们毫不畏惧,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信念和目标。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又路过了许多城镇和乡村。每到一处,吕少曦都会详细了解当地的情况,与百姓们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他看到了南方丰富的物产,也看到了百姓们在繁重的劳役和赋税下的艰难生活。他深知,要想让新朝繁荣昌盛,就必须进行改革,减轻百姓的负担,促进经济的发展。

“陛下,南方的商业似乎很发达,但百姓们却没有从中得到太多的好处。”黄芪在一次休息时,对吕少曦说道。

吕少曦微微皱眉,说道:“你说得对。朕打算降低商业税,鼓励百姓们发展商业。同时,加强对市场的管理,防止商人垄断,让百姓们能够真正受益。”

黄芪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许:“陛下英明,如此一来,百姓们的生活一定会有所改善。”

随着行程的推进,吕少曦和黄芪与六位天境强者的关系也愈发融洽。这些强者不仅在暗中保护着他们的安全,还时常为他们提供一些宝贵的建议。他们的存在,让吕少曦和黄芪在面对各种困难时,多了一份安心和底气。

“陛下,前方有一座大城,名为临江城。据说那里是南方的商业重镇,十分繁华。”一位侍卫上前汇报。

吕少曦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哦?那我们加快脚步,去看看这临江城究竟是何模样。”

当车队抵达临江城时,吕少曦和黄芪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城门高大雄伟,城墙上彩旗飘扬。城内街道宽阔,店铺林立,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各种货物琳琅满目,有来自南方各地的丝绸、茶叶、瓷器,也有来自北方的皮毛、药材等。

“陛下,这里果然繁华。”黄芪惊叹道。

吕少曦微微点头,说道:“如此繁华的城市,若能好好治理,必将成为新朝的重要经济支柱。”

他们在临江城停留了数日,深入了解了当地的商业情况和百姓的生活。吕少曦与当地的商人、百姓进行了多次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他发现,临江城虽然商业发达,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市场秩序混乱、税收不合理等。

“陛下,这临江城的商业税实在是太高了,我们这些小商人根本负担不起。”一位商人无奈地说道。

吕少曦听后,心中暗自思索:“看来这商业税的改革迫在眉睫。朕会尽快制定出合理的税收政策,让商人们能够安心经营。”

在临江城的日子里,吕少曦还结识了一位名叫林允的年轻才俊。林允对商业有着独特的见解,他提出了一些关于发展商业的新想法,让吕少曦眼前一亮。

“陛下,我认为可以在临江城设立一个商会,由商人们自行管理市场,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林允说道。

吕少曦微微点头,说道:“你的想法很不错。朕会考虑你的建议,若可行,便在全国推行。”

离开繁华热闹、商贸兴盛的临江城,吕少曦与黄芪的车队继续向着南方前行。一路上,山峦渐渐稀疏,地势愈发平坦,空气中开始弥漫着淡淡的咸腥味,预示着大海已近在咫尺。

随着距离海边越来越近,原本单调的景色逐渐变得丰富起来。湛蓝的天空中,海鸥自在地翱翔,发出清脆的鸣叫;道路两旁,是大片的盐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白色的光芒,盐工们忙碌的身影在其间穿梭。远处,一片片椰林随风摇曳,修长的叶片相互摩挲,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海边的故事。

当车队终于抵达海边村落时,一幅质朴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映入吕少曦和黄芪的眼帘。这个村落不大,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些用茅草和木头搭建而成的房屋。房屋周围,晾晒着各种渔具,渔网在海风的吹拂下轻轻晃动,仿佛在回忆着出海捕鱼的日子。

村落的海边,停靠着许多大小不一的渔船。渔民们刚刚结束了一天的劳作,正从船上卸下新鲜的海货。有活蹦乱跳的鱼虾,张牙舞爪的螃蟹,还有色彩斑斓的贝类。孩子们在沙滩上嬉笑玩耍,他们的笑声在海风中回荡,充满了童真与欢乐。

吕少曦和黄芪在六位天境强者的暗中保护下,漫步在村落中。他们看到一位老渔民正坐在自家门口修补渔网,脸上带着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中却透着坚毅与乐观。

“老人家,您好啊。”吕少曦走上前去,微笑着打招呼。

老渔民抬起头,看到吕少曦和黄芪,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两位客人,从哪儿来啊?”

“我们从远方而来,路过此地,想看看这海边的风光。”黄芪轻声说道,脸上带着温婉的笑容。

老渔民微微点头,说道:“这海边啊,虽然生活艰苦,但也有它的好。每天能看到大海,捕到新鲜的鱼,日子过得也算安稳。”

吕少曦环顾四周,看到一些孩子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心中不禁有些担忧:“老人家,这村里的日子,真的安稳吗?我看有些孩子,似乎过得不太好。”

老渔民叹了口气,说道:“唉,客人有所不知。这几年,海里的鱼越来越少,我们的收成也大不如前。再加上赋税又重,日子确实有些艰难。”

吕少曦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深知,百姓的生活疾苦是新朝发展的一大阻碍。他转头对身边的侍卫说道:“记住老人家的话,回去后,我们要好好商讨一下赋税的问题。”

随后,吕少曦和黄芪又与老渔民聊了许多关于渔业、生活以及对未来的期望。从老渔民的话语中,他们深刻感受到了海边百姓的质朴与坚韧,也更加坚定了改善民生的决心。

离开老渔民家后,吕少曦和黄芪来到了海边。海风轻轻吹拂着他们的发丝和衣袂,海浪拍打着沙滩,发出悦耳的声响。吕少曦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心中思绪万千。

“芪才人,你看这大海,如此广阔,却也隐藏着许多未知。就像我们新朝的未来,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吕少曦感慨地说道。

黄芪微微点头,眼中透着坚定:“陛下,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我们都要一起走下去。为了天下百姓,为了新朝的繁荣昌盛。”

在海边停留的这段时间里,吕少曦还了解到,海边的村落时常受到海盗的侵扰。这些海盗横行霸道,抢夺渔民的财物,甚至伤害他们的生命。百姓们苦不堪言,但却又无可奈何。

“大人,这海盗之患,必须尽快解决。否则,百姓们无法安居乐业。”一位当地的渔民忧心忡忡地说道。

吕少曦握紧了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我一定会上表朝廷,让朝廷想办法剿灭这些海盗,还百姓一个安宁的生活。”

为了更好地了解海盗的情况,吕少曦召集了一些熟悉海域的渔民,向他们询问海盗的出没规律、船只特点以及活动范围。渔民们纷纷踊跃发言,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一一告知吕少曦。

经过一番详细的了解,吕少曦心中渐渐有了对策。他决定回到京城后,立刻调派水师,加强沿海的防御,同时制定周密的围剿计划,务必将海盗一网打尽。

在海边村落的日子里,吕少曦和黄芪还品尝了当地的特色美食,如鲜美的海鲜粥、酥脆的炸鱼饼等。这些美食不仅让他们品尝到了海边的独特风味,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地的文化和习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