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莫文钰离去不久,一道身影自屏风之后闪出。
此人正是宋令诚,只见他面带微笑,快步走向皇上。
那张原本俊逸非凡的面庞,此刻堆满了难以掩饰的笑意,他看着舅舅,但眼神深处却隐隐流露出一种难以捉摸的神情。
“诚儿啊!朕已然下定决心,赐予那女子郡主之尊位。”
皇上心中暗道,哼,你不是向来对权贵嗤之以鼻么?
朕偏要,赐予你一贵重身份。
如此方能与朕最为疼爱的外甥相配,也不至于辱没了吾家诚儿。
他即刻吩咐身旁的王胜,去寻来负责拟旨的太监。
不多时,那拟旨太监便匆匆赶来。
只见其手持笔墨纸砚,恭恭敬敬地站于一旁。
皇上略加思索后,口述起诏书内容。
而那太监则运笔如飞,将圣上所言一一记录下来。
待圣旨拟好,皇上仔细审阅一番,确认无误后,盖上玉玺大印。
此时,一直候在一旁的宋令诚见状,赶忙趋前几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他决定乘胜追击。
宋令诚言辞恳切道:“恳请舅舅再下一道旨意,为我与那位莫姑娘赐婚。如今暂且不必宣读此旨,待到恰当之时,方才取出,给她一个天大的惊喜。”
皇上闻听此言,微微皱起眉头,面露迟疑之色,缓声道:“诚儿,此事事关重大,不知你母亲,可曾知晓你有这般心思,欲迎娶这位莫姑娘为妻?”
皇上深知,赐婚之事非同小可。
况且,这乃是自家妹妹的家事。
他自然需得谨慎行事,故而仍想先听听妹妹对此事的看法。
宋令诚却想趁热打铁:“我已经和家人表明心意,父亲支持,母亲也没有反对。
再说,我父亲当年为了求娶母亲,那可是遭了不少罪,他也依然坚定地求娶了我娘亲。
我也想娶自己最心爱的女子作为妻子,和她过一生的人是我,而不是母亲。”
皇上微微皱起眉头,沉默不语地思索着。
过了好一会儿,他仿佛沉浸在了回忆之中,思绪飘回到了过去那段艰苦的岁月。
那时的他,幸运地迎娶了深爱着的皇后。
正是这份爱情,给予了他无尽的力量和勇气。
让他能够在重重困难面前,咬牙坚持下来。
是啊,又有谁,不愿意与心爱之人携手一生呢?
唯有真心相爱,才能拥有那份坚定不移的信念,去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他是如此,他的妹妹当年嫁的决绝,也是如此。
再加上,他刚才仔细观察,莫文钰这个姑娘,他发现这女子着实与众不同。
她不仅胆量过人,面对众人毫无惧色。
而且眼神坚定有力,透露出一种不屈服于,权贵和外界诱惑的刚毅气质。
无论是财富,还是官位,都无法撼动她内心坚守的原则。
即便是面对来自强大势力的威压,她也绝不轻易低头妥协。
想到这里,皇上暗自点了点头。
虽说这莫文钰出身稍显低微,但综合来看,倒也还算勉强能配得上,他疼爱的小外甥。
于是,他终于下定决心,成人之美。
他对宋令诚说道:“赐婚圣旨,朕可以替你拟定。
不过,丑话先说在前头。
倘若你母亲,坚决不同意这门亲事,那朕也只能收回成命了。
毕竟眼下,你还未打算,将圣旨公之于众。”
宋令诚自然清楚,舅舅这番话的深意。
也就是说,如果在他尚未宣读圣旨的这段时间里,他的母亲表示强烈反对。
那么舅舅,将会毫不犹豫地撤销这道赐婚旨意。
不过,他有信心让家人都喜欢上钰儿,毕竟他的钰儿,那么美好。
“诚儿啊,你们宋家可真是出痴情种呢!
瞧瞧你爹当年,再看看如今的你,这股子深情劲儿,简直如出一辙呀!
只希望那位莫姑娘,能够明白你的真心实意,不要辜负了你这一腔热忱才好呐。”皇上望着眼前这个,一脸感激之情的外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欣慰之意。
只见宋令诚,喜不自禁地快步走到一旁,找王胜要来一块精美华贵的绸缎。
他小心翼翼地将圣旨,仔细包裹起来,仿佛手中捧着的是什么稀世珍宝一般。
而后,他又轻轻地把裹着圣旨的绸缎抱入怀中,紧紧地搂在胸前,生怕有丝毫闪失。
此时的宋令诚,脸上洋溢着幸福而满足的笑容,就那么直勾勾地盯着皇上,咧开嘴傻笑个不停。
皇上见状,实在没眼看他,那副憨态可掬、傻乎乎的模样。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伸出手朝着宋令诚轻轻一挥,示意让他赶紧退下。
宋令诚欢天喜地的离开了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