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县的百姓们发现原来王婆的怡红院被县衙的衙役们包围了。
一个看热闹的说道:
“怎么回事儿,这难道要重建新的青楼吗?李大人不是不允许…”
旁边一个白水县土着看着他:“你不是白水县人吧!”
“我是来探亲的,这是怎么回事?”
“你这就不知道了吧,我给你说啊,李知县准备把这怡红院改成苏一剧院,给我们表演节目用!”
“啊,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吧?知县不会骗你们吧!”
白水县的居民马上不乐意了:“李知县什么时候骗过我们?看见我身上的新棉衣了吗?知县李大人发的。”
“还有啊,李知县没来的时候,我们连饭都吃不起,还被乡绅欺负,李知县来了之后,”
“你猜怎么着?”
探亲的人好奇的问道:“怎么着了?”
“乡绅被李知县杀死了,我们都有活干,都有饭吃。”
“真的吗?你不会是知县的托吧?”
接着便被他亲戚拉走了,白水的亲戚边走边说:“你再怀疑李知县,我们断亲!”
……
当刘小强的马戏班子给民团表演完几天之后,怡红院也改造完毕了。
寒冬中的冷风中,依旧抵挡不住白水县百姓们的热情。
剧场外人山人海。
在鞭炮声中,苏一剧场揭幕仪式正式开始了。
李冰身着知县服,手拿大剪刀,和几个主要人物手捧大红花,剪彩开始。
“苏一剧院,开幕式,开始啦!”
刘小强等人身着新衣服,在剧院外卖力的表演,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各种杂技层出不穷。
赢得围观众人纷纷称好。
表演结束之后,没有敲锣打鼓的讨钱,而是从容的走进了剧院。
种小满等人身着新衣,身上带着绶带,上面写着:苏一剧场欢迎您的光临!
要是搁在现代,怎么也得给李冰判一个非法雇佣童工的罪。
结果被李冰以几袋旺旺米饼骗来了。
还兼职着节目单解说的工作。
剧院门口摆上了一个大大的木牌,上面写着:节目单
《强子马戏班年度巨献》
大变活人
人体切割
仙人栽豆
空中飞人
门票仅需十铜板
后面用极小的字写着“起”
与“最终解释权归举办方所有”。
……
“什么,看节目还要先掏钱买票?”
一个白嫖党突然接受不了,转身离去。
但更多的是有些闲钱,冬天又没什么事儿干的百姓买票进入剧场。
掏完钱,售票处给一个带数字似金非金,似木非木的卡片,作为入场券。
这精致的卡片断绝了某些人想要仿造的想法。
卡片上的数字越小,代表位置越靠前,价格自然越贵。
剧场内可容纳两千人,呈半圆状围绕着舞台。
分高低十排,越往后,价格越低,前排还有小一号的八仙桌,如茶馆一样,并且有瓜子花生茶水相送。
当然这都是算在票钱里面的,要让顾客的钱花的物有所值那可是李冰的理念。
作为剧院的老板兼白水县一把手的李冰自然不会和普通观众一起挤在大厅。
楼上设计了一圈包厢,绝对**,绝对彰显身份。
李冰和县衙的几个固定员工都在里面,哦,最近多了个高桃桃。
但是白水县的小乡绅们知道李知县喜欢杀乡绅,抄家,平时都很老实。
这剧院前几排的VIp桌子旁边都是乡绅们。
几个小厮在剧院穿梭,不时的递茶水,瓜子。
李冰看着坐了一大半的座位,很是满意,这剧院算是差不多成了。
“只要不定时出一些新的节目,并且再招募一些唱曲的人,保证这剧院吸引更多人来!”
李冰就怕自己把黄赌毒从白水县清理出去之后,那些闲人捣乱。
看着剧场前排几个略微眼熟的乡绅津津有味的看着表演,不时的叫好声让李冰为自己的想法喝彩。
……
“知县哥哥,今天的收入整整三十两银子!”
高桃桃从没见过那么多钱,一时间惊住了。
除去杂役和马戏班子的钱,还有二十两的利润。
李冰对这个收入也比较满意,这可是灾年啊。李冰感慨的说道:
“是啊,这个冬天得给百姓们找一些消遣的事情,不然他们压力太大了。”
……
路暂时没办法修,矿山的人却没有歇着,堆积的石头渣都快成了小山。
钢铁的存量如今已经能够装备上万人的军团了。
就连新火炮都打造了十门,等到开春的目标是三十门。
“知县哥哥,这几天剧场的收入一直很稳定,这个是剧院账本。”
“我和苏师爷找了一个白水县原来的戏班子,已经和他们班主签过合同,我给您拿过来了。”
李冰的思绪被汇报剧场一周统计和招募新演员的高桃桃打断。
“嗯,干的不错!”
李冰看着简单明了的账本,很是满意。
“高桃桃,辛苦了,接下来只要维持剧场正常运转就行了!”
“好!”
苏一剧场在白水县周围火了起来,就连附近澄县等几个县的乡绅们都跑来观看。
甚至有些乡绅想要挖演员,只不过出的价格有些低。
“我给你们每天两顿饭,每人五十个铜板,专门为我演出吧!”
一个从澄县来的乡绅说道。
“那个女孩,想吃饱饭吗,老爷我刚好缺个小妾!”
然后就被守在苏一剧院的衙役们连骂带打的赶走了。
挖人挖到李大人头上了,这不是老寿星上吊,找死呢嘛!
后来乡绅听说剧院里的艺人们每天收入后,脸都红了,再也不提包养,啊不,包场的事情了。
自己也才有几十亩地,良田只有几亩,并且这几年几乎颗粒无收,在人家面前装什么大尾巴狼啊?
就在剧院风头正盛的时候,白水县的冬季招兵开始了。
因为山西巡抚的政令,各县可自行招募民团抵抗流匪,李冰派人将招兵宣传单贴的到处都是。
“大人,百姓们大多不识字,你这样浪费纸张…有效果吗?”刘一刀心疼的问道。
苏诗雨等人也有此疑惑。
李冰示意刘一刀:“没事,总会有人识字的,只要告示还在,就不怕他们不来。”
“毕竟第一批民团的待遇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