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 > 第70章 赵崇山倒台

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 第70章 赵崇山倒台

作者:向阳而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12:09:30 来源:小说旗

澹台媛坐在龙椅上,静静聆听着众人的话语,大皇子此番急切定赵崇山的罪,应该是留有后招了。

沉吟片刻后,澹台媛缓缓开口:“大皇兄,你的担忧朕明白。但此事目前仍存诸多疑点,不可仓促定论。赵崇山虽行事莽撞,但在未查明真相之前,也不能轻易定罪。还是那句话,一切等调查结果出来再说。”

澹台媛目光转向赵崇山,神色严肃道:“不过,赵崇山,你此次行为确实鲁莽,若最终查明你是故意诬陷,朕定不会轻饶。”

“臣谨遵陛下教诲。”赵崇山额头满是冷汗,战战兢兢地应道。

“陛下,臣还有其他事件弹劾赵崇山。”

说话的是御史中丞王松,他一脸正气,向前踏出一步,拱手说道:

“陛下,臣要弹劾赵崇山结党营私,意图把控朝政。近年来,赵崇山利用吏部尚书一职之便,大肆拉拢朝中官员,形成一股庞大的势力集团。”

王铭从袖中拿出一份名单,呈给御前太监转呈给澹台媛,继续说道:

“这上面所列之人,皆是与赵崇山来往密切,相互勾结之人。他们在朝堂上相互呼应,为了自身利益,不顾朝廷大局,干扰正常政务推行。许多关乎民生的政策,因他们从中作梗,难以顺利实施。”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大臣们看向赵崇山的眼神中充满了震惊与愤怒。

赵崇山瞪大双眼,满脸的难以置信,急忙分辩道:“陛下,这是污蔑!臣一心为国,从未有过结党营私之举。这些人与臣不过是正常的官场往来,王铭这是恶意曲解,蓄意陷害臣!”

王铭冷哼一声,毫不畏惧地直视赵崇山,说道:

“赵崇山,你还敢狡辩!曾在去年私自挪用了一笔修建水利的款项,用来填补自家商号的亏空。当时负责账目的主簿因不满此事,曾试图上报,却莫名失踪了。”

澹台媛眉头紧锁,仔细翻阅着那份名单,越看脸色越阴沉。

看完后,她将名单重重拍在桌案上,怒视赵崇山:

“赵崇山,你可知罪?朕一直以为你是可用之才,对汝委以重任,没想到你竟如此胆大妄为,结党营私,祸乱朝堂!”

赵崇山吓得瘫倒在地,连连磕头:“陛下,臣知罪,臣罪该万死!求陛下饶臣一命啊!”

此时,朝堂上众多大臣纷纷出列,齐声奏道:“陛下,赵崇山犯下如此重罪,绝不能轻饶,恳请陛下严惩!”

澹台媛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冷冷说道:“赵崇山,朕今日便革去你吏部尚书一职,抄没家产,打入大牢。待朕查明你所有罪行后,再行处置。至于这份名单上的其他人,朕也绝不会姑息,定会一一彻查。”

“陛下圣明!”大臣们齐声高呼。

赵崇山高喊:“臣冤枉啊,二殿下知道,二殿下快救我。”

听到赵崇山呼喊,二皇子澹台提心中暗叫不好,但此时也不能坐视不理,硬着头皮出列,拱手道:

“陛下,赵大人一向忠心耿耿,此次或许真有误会。眼下仅凭王中丞一份名单,便仓促定他如此重罪,似乎有些不妥。还望陛下三思,莫要误罚了忠良。”

澹台媛目光冰冷地看向澹台提,心中已然明白几分,冷笑道:

“二皇兄,你说有误会?王铭呈上的名单条理清晰,所举事例也有根有据。况且,朕刚刚也说了,待查明所有罪行后再行处置,并非仓促定案。你如此急切为赵崇山开脱,莫不是与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

澹台提脸色微变,忙道:“陛下,臣绝无此意。臣只是觉得此事重大,关乎一位朝廷大员的生死荣辱,应当慎重对待,不可操之过急。”

周怀德此刻站出来,义正言辞道:

“二皇子,事到如今你还在为赵崇山说话?他三番五次妄图构陷我儿谋反,手段卑劣至极。如今又被查出结党营私,罪证确凿。陛下圣明,做出的决定合情合理,你这般袒护他,实在让人费解。”

大皇子附和:“是啊,二弟,此事证据确凿,陛下处置得当,您不应再阻拦。”

澹台提心中恼怒,却又不好发作,只能咬咬牙道:“既然诸位大臣都这么认为,那臣无话可说。只是希望陛下在调查过程中,能够公正严明,莫要冤枉了好人。”

澹台媛冷哼一声:“这还用你提醒?朕自会公正处理。来人,将赵崇山即刻押入大牢,按朕吩咐行事。”

侍卫们一拥而上,架起瘫软在地、仍在高呼冤枉的赵崇山,迅速带离朝堂。

而从始至终而太尉赵彦信和丞相李蔡明一句话都没有,好像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李丞相。”女帝说道

“老臣在。”

“赵崇山今日被下狱,已经不适合做吏部尚书,老丞相可有推荐。”

李蔡明微微皱眉,面上闪过一丝犹豫之色,旋即恭敬答道:

“陛下,吏部尚书一职干系重大,人选需慎之又慎。老臣近日忙于诸多政务,尚未对合适人选进行深思熟虑,一时之间实难给出恰当推荐。还望陛下容老臣些时日,待老臣仔细考量后,再向陛下举荐贤能。”

澹台媛目光在李蔡明脸上停留片刻,似笑非笑道:

“李丞相,你向来心思缜密,这朝堂上下的人才你心里想必都有数。如今朕急需确定吏部尚书人选,你可不要有所保留啊。”

李蔡明心中暗暗叫苦,他深知这趟浑水不好趟,无论举荐谁,都可能引发各方猜忌,甚至卷入不必要的纷争。

但女帝已然发问,他也不能一味推脱,略一思索后说道:

“陛下,刑部尚书宋之恒能力出众,为官清廉,且熟悉朝廷律法和官员考核流程,或许能胜任吏部尚书一职。不过老臣再次声明,这只是初步想法,还需陛下圣裁。”

这时,一旁的大皇子澹台振开口道:

“陛下,宋之恒在刑部任职多年,政绩斐然不假。但刑部与吏部职责不同,骤然调任,恐怕他一时难以适应吏部繁杂事务,耽误朝廷大事。臣觉得户部侍郎郑文渊倒是不错,他善于与人打交道,在协调各方关系上颇有手段,且做事认真负责,对官员俸禄等事务也有所了解,或许更适合吏部尚书之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