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西汉名将赵充国传奇 > 第6章 国难家殇:赵充国的成长之痛

在大汉西北边疆,岁月的车轮并未带来安宁,匈奴与羌人的铁蹄肆意践踏,使得这片土地常年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之下。赵充国在动荡中长大,亲眼见证了无数百姓在战火中流离失所,那些悲惨场景如烙印般刻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

一个看似平常的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柔和的阳光洒向大地,给世间万物都披上了一层梦幻的薄纱。9岁的赵充国陪着母亲前往城外的土地庙上香。土地庙所在的村落,往日里一片祥和,街巷中弥漫着烟火气息,孩童们嬉笑玩耍,清脆的笑声如银铃般在空气中回荡;大人们劳作闲谈,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然而,这份安宁如泡沫般脆弱,转瞬即逝。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村庄的平静。马蹄声如密集的鼓点,重重地敲击着众人的心房。赵充国心中一紧,他本能地意识到危险的来临。

他迅速拉着母亲,焦急地说道:“母亲,听这马蹄声,定是匈奴或者羌人的骑兵来了,咱们得赶紧找地方躲起来!”

赵充国母亲怀疑地看着赵充国,试图安慰自己和儿子:“充儿你是不是听错了,这里怎么会出现匈奴人,也许是哪个商队呢。”

赵充国迅速爬上旁边的一棵大树,他手脚并用,动作敏捷,像一只灵活的小猴子。向远方望去,只见有数十人的匈奴骑兵正朝着这边赶来,他们的身影在晨雾中逐渐清晰,狰狞而可怖。吓得赵充国迅速滑落树下,拉起母亲便跑。

赵充国一边跑一边大喊:“母亲快跑,匈奴来了!”

母亲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同被抽干了血色,眼中满是恐惧,她慌乱地说道:“这可如何是好,充国,咱们能躲到哪儿去?”

赵充国目光急切地四处张望,大脑飞速运转,一眼瞥见了一旁堆满柴草的柴垛,来不及多想,拉着母亲就往那儿跑,边跑边说:“母亲,先躲进这柴垛里,他们一时半会儿发现不了咱们。” 两人猫着腰,小心翼翼地迅速钻进柴垛,在柴草的缝隙间,紧张地注视着外面的动静,大气都不敢出。

透过柴缝,只见一支由匈奴与羌人组成的骑兵队伍如饥饿的狼群,疯狂地冲进村子。他们身披兽皮,散发着一股野性的气息,头戴铁盔,铁盔下的双眼闪烁着凶狠的光芒,腰间悬挂着寒光闪闪的长刀,刀身上似乎还残留着之前杀戮的血迹。他们眼神中透露出贪婪与残暴,所到之处,皆是一片混乱与恐惧。

就在不远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紧紧护着年幼的小孙女和几袋粮食。一个匈奴士兵满脸横肉,恶狠狠地冲上前,粗壮的腿如树干般抬起,一脚将老爷爷重重地推倒在地。老人发出痛苦的**,瘦弱的身躯在地上蜷缩成一团,双手无力地挣扎着。那名士兵却毫无怜悯之心,狰狞地笑着,扬起马鞭,狠狠地抽打在老人身上。每一鞭落下,都伴随着呼呼的风声,老人的衣服被抽破,鲜血渗出,在衣衫上晕染开一朵朵刺眼的血花。小女孩吓得脸色惨白,哇哇大哭,紧紧地抱住爷爷,泪水和鼻涕糊满了小脸,眼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那撕心裂肺的哭声仿佛要冲破天际。

这一幕如同一把尖锐的利刃,深深刺痛了赵充国的心。他的拳头因愤怒而紧紧攥起,指甲深深嵌入掌心,鲜血顺着指缝缓缓滴落,他却浑然不觉。心中对侵略者的仇恨如熊熊烈火般燃烧起来,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点燃。他咬牙切齿地低声说道:“这些可恶的侵略者,简直毫无人性!等我长大了,一定要让他们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母亲在一旁紧紧捂住他的嘴,身体颤抖着说:“充国,小声点,千万别被他们发现了,咱们先保住性命要紧。”母亲的手冰凉,那是极度恐惧导致的,她的眼神中既有对敌人的惧怕,更有对儿子深深的担忧。

与此同时,上邽城外的村庄也陷入了噩梦之中。匈奴和羌人的铁骑如汹涌的潮水般涌入,所到之处,一片狼藉。熊熊烈火无情地吞噬着房屋,噼里啪啦的燃烧声不绝于耳,那是房屋在痛苦地**。滚滚浓烟遮天蔽日,将天空染成了灰暗的颜色,仿佛世界末日来临。百姓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哭喊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那声音中饱含着绝望与无助。匈奴和羌人士兵们肆意抢夺着百姓们的财物,将能带走的全部抢走,带不走的就无情地烧毁,他们狰狞的面容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可怖。村庄里鸡飞狗跳,原本宁静的家园瞬间变成了人间炼狱,到处都是破碎的梦想和流淌的鲜血。

此时,曾祖父赵仲况早已听闻外面的消息。他忧心忡忡,招来管家,急切地问道:“外面到底什么情况?那些匈奴和羌人闹到什么地步了?还有,充国和他母亲出去上香,现在可安好?”

管家神色慌张,声音颤抖地回答道:“老爷,外面乱成一锅粥了,匈奴和羌人的骑兵到处烧杀抢掠,好多村庄都遭殃了。至于充国少爷和夫人,小的也不清楚他们现在怎么样,只听说他们去的那个村子也在危险范围内。”

赵仲况眉头紧紧皱成一个 “川” 字,脸上的皱纹愈发深刻。想到国家的危难、百姓的疾苦和赵充国母子在外,生死未卜,他心急如焚,急火攻心,身体晃了晃,管家见状,赶忙上前搀扶,喊道:“老爷,您可要挺住啊!” 然而,赵仲况还是缓缓闭上了眼睛,轰然倒地,愤然离世。他一生正直,满心家国,却在这动荡之时,带着无尽的担忧与遗憾离开了人世。

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瞬间让整个赵家沉浸在悲痛之中。远在军营中的赵翁仲在得知祖父去世的消息后,心急如焚,马不停蹄地赶回家中。一路上,他心急如焚,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刻飞回家。马蹄扬起的尘土,仿佛也在为这份悲痛添上一抹哀伤的色彩。

祖祠前,灵堂已经布置妥当。白色的幡布在风中飘动,发出簌簌的声响,仿佛是逝者不舍的魂灵在低吟。赵圣身着素服,面容憔悴,双眼布满血丝,眼神中透着无尽的哀伤。他默默地指挥着家人和仆人们进行葬礼的准备工作,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父亲的敬意和不舍。他的手轻轻抚摸着灵柩,仿佛在与父亲做最后的告别,嘴唇微微颤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赵充国的叔父赵君真双眼红肿,声音哽咽:“爷爷一生正直善良,忧国忧民,为家族操碎了心,如今却……” 话未说完,泪水再次夺眶而出,身体也跟着颤抖起来。

葬礼当日,天空阴沉沉的,厚重的乌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仿佛也在为逝者默哀。家族众人齐聚祖祠,气氛凝重而压抑。灵堂内,白色的帷幔随风飘动,灵桌上摆放着赵仲况的牌位和祭品,袅袅香烟升腾而起,带着众人对逝者的思念飘向远方。

赵圣走到灵柩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声音颤抖地说:“父亲,您一生光明磊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您对国家和家族的付出,我们都铭记于心。如今您安心离去,家族的重担,我们定会扛起,不负您的期望。父亲在世时,常教导我们要心怀家国,如今边疆战事不断,我们定会尽己所能,为国家出一份力。”他的话语中满是对父亲的敬重与怀念,也带着坚定的决心。

赵翁仲上前,扑通一声跪地,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浸湿了地面:“父亲,儿不孝,没能在您身边尽孝。在边疆抵御外敌时,儿虽奋力拼杀,却仍无法阻止战火蔓延。往后,儿定守护好赵家,也定要将侵略者赶出大汉领土!儿定会继承您的遗志,为国家和百姓的安宁,肝脑涂地。”他的脸上满是悲痛与自责,声音因激动而变得沙哑,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底挤出来的。

赵充国走上前,眼中满是坚定,声音洪亮地说:“曾祖父,孙儿亲眼目睹了匈奴人的暴行,他们的所作所为令人发指。孙儿定要苦练本领,赶走侵略者,保家卫国,为您,为百姓报仇!孙儿今后定会勤奋习武,钻研兵法,有朝一日,定让这些侵略者为他们的恶行付出惨痛代价。”他稚嫩的脸上写满了坚毅,小小的身躯却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那声音清脆响亮,在灵堂内回荡,像是对未来的誓言,又像是对侵略者的宣战。

灵堂内,哭声一片。赵充国望着曾祖父的灵柩,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将匈奴和羌人赶出大汉的领土,让百姓们过上安宁的生活。这份誓言,如同燃烧的火焰,在他心中熊熊燃烧,激励着他在未来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行。

此后,赵充国更加勤奋地练武,钻研兵法,时刻准备着,为实现自己的誓言,为保卫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赵充国内心保家卫国的火焰熊熊燃烧,对骑马射箭和排兵布阵的兴趣愈发浓厚。家中那不足十丈见方的小院,成了他日夜操练的 “战场”。每天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小院,赵充国便已手持木剑,在小院中挥舞起来,一招一式,都带着坚定的信念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眼前就是敌人的阵营。夜晚,月色如水,洒在小院中,赵充国借着月光,研读兵书,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喃喃自语,仿佛在与古代的名将们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汲取着无尽的智慧,只为有朝一日能在战场上一展身手,实现自己的抱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