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西汉名将赵充国传奇 > 第9章 上邽欢颜:少年赵充国的节庆时光

夕阳似熟透的橙子,慢慢西沉,毫不吝啬地将余晖倾洒于上邽这片质朴大地。暖光轻柔地拂过村庄的每处角落,给寻常屋舍、树木披上梦幻的金色薄纱,使其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色彩。

平日里,赵充国身着朴素的对襟短衫。领口、袖口与下摆,绣着母亲亲手所制的简单花纹,针法细腻,虽不繁复,却满含质朴美感,承载着母亲的爱意,让他在练武时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短衫为耐脏的深灰色,布料厚实坚韧,十分适合日常摸爬滚打、练习武艺。下身搭配黑色长裤,脚蹬轻便布鞋,这身装扮使他行动自如,助力他在练武之路上肆意驰骋。

此刻,赵充国拖着疲惫身躯结束一天高强度训练。衣衫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后背,额头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肚子也不合时宜地咕咕叫着,抗议着饥饿。

赵充国回到家中庭院,瞧见家人们正在制作黍米糕。他快步走近,伸手拿起一块放入口中,软糯的口感瞬间在舌尖散开,香甜的味道直沁心脾,他不禁大声称赞起来:“这黍米糕口感软糯,香甜可口,娘,您这手艺真是绝了!我在外面练了一天武,肚子早就饿瘪了,就盼着能吃上一口家里的黍米糕,这一入口,浑身的疲惫都消了几分。”

母亲在一旁微笑着回应:“这黍米糕啊,是用上好的黍米,先泡上半日,让米吸饱了水,再细细蒸熟,而后用杵臼舂捣得黏软,才这般好吃。这做法可是从你祖母那传下来的,每年过节都得做,寓意着日子甜甜蜜蜜、团团圆圆。”

赵充国听后,眼里满是好奇与兴奋,跃跃欲试:“娘,这么有意思的活儿,我也来试试……我瞧着舂捣这事儿似乎不难,我平日里练武,有的是力气,定能舂出好黍米糕来。”说罢,便站到石臼旁,双手稳稳握住杵臼,深吸一口气,用力舂捣放在石臼中的黍米。只听“咚”的一声闷响,黍米被重重砸下。

母亲在一旁耐心指导:“儿啊,用力要匀,一下一下来,别着急。这舂捣黍米啊,讲究的是个巧劲儿,不是光靠蛮力,得顺着劲儿来,才能把黍米舂得又黏又软。”

赵充国听了母亲的话,调整着发力的节奏,一下又一下,有节奏地舂捣着。随着舂捣次数增多,黍米渐渐变得黏糊起来,可杵臼也越发沉重。不一会儿,他的额头便冒出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衣衫也被汗水浸湿了一片。但他咬着牙,手上的动作不停,嘴里还念叨着:“娘,您看我这是不是越来越像样了?这黍米在我舂捣下,变得越来越软乎,感觉离做出美味的黍米糕不远啦。”

母亲看着他认真的模样,笑着点头:“是哩,我儿学得真快,再坚持会儿,这黍米糕马上就成啦。”

到了重要节日,赵充国换上传统的陇西汉服,气质瞬间改变。那身汉服宽袍大袖,领口和袖口镶着精致滚边,花纹繁复,尽显传统服饰魅力。腰间系着坚硬的黑色革带,挂着一块小巧温润的玉佩,在阳光下闪烁柔和光芒,似在诉说岁月故事。穿上这身衣服,赵充国英姿飒爽,宛如即将奔赴战场的少年将军。他站在铜镜前,仔细整理着衣服,眼神专注而坚定。望着镜中挺拔的自己,感受着传统服饰带来的庄重,心中暗暗发誓:将来定要穿着这身衣服驰骋沙场,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让大汉威名远扬四方。

西汉时期的陇西,又一年丰收节来临,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如宝石,不见一丝云彩。赵充国和小伙伴们如欢快的小鹿,早早来到街上。刚踏入集市,赵充国身旁的小虎就兴奋地蹦跳起来,手指向远处喊道:“充国,快看呐!那边围了好多人,肯定是百戏开场啦!”

赵充国顺着小虎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人群围成了一个大圈,里面隐隐传来喝彩声。他也激动起来,拉着小虎的手说:“走,咱们赶紧过去!”

一路上,孩子们在人群中嬉笑打闹,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街边摊位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小物件,此刻他们的心思全然不在这些上面,一心只想奔赴百戏表演的场地。

终于挤到了表演场地,只见空旷处,百戏艺人正在大展身手。一位精壮的汉子正在表演角抵,这角抵啊,类似摔跤,讲究的是力量与技巧的结合。他与对手扭打在一起,肌肉紧绷,每一次发力,身上的腱子肉都高高隆起,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每一个惊险的动作都引得周围观众阵阵惊呼。

另一边,一位精瘦的男子正施展着幻术,他手持一方红布,轻轻抖动,刹那间,红布中竟变出了一束鲜艳欲滴的花朵,花瓣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光芒,紧接着,他双手一合,花朵消失不见,再张开时,一只白鸽扑闪着翅膀飞向空中,引来一片惊叹。

“哇,这也太厉害了!” 赵充国不禁张大了嘴巴,满脸惊叹。

身旁的阿福也跟着说道:“是啊,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厉害的幻术,这花儿和白鸽到底是从哪儿变出来的?”

小虎则握紧了拳头,一脸向往地说:“我以后也要像那个角抵的大叔一样强壮,能跟人比试个高下!到时候我定能把对手摔得找不着北,让大伙都为我喝彩!”

赵充国看着精彩的表演,眼睛发亮,转头对小伙伴们说:“这些艺人可真了不起,每一项技艺都练得这么精湛。就说这角抵,没有长年累月的锻炼,哪来这般强壮的体魄和灵活的身手;还有这幻术,得有多么巧妙的手法和聪慧的头脑才能做到。咱们也要努力,以后说不定也能像他们一样,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本事!” 小伙伴们纷纷点头称是。

阿福挠挠头说:“那我就努力读书识字,以后说不定能当个教书先生,把学问传授给更多人。”

小虎拍着胸脯道:“我肯定好好练武,争取能参军打仗,保家卫国!”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目光紧紧锁定在表演台上,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尽情享受着这丰收节带来的欢乐与热闹。

陇西的百姓纷纷走上街头庆祝丰收。街头巷尾满是喜庆的红色,红色的布条挂在屋檐下,随风飘动;门窗上张贴着红色的织物或绘制着红色的吉祥图案,为村庄添了浓浓的节日氛围。按照习俗,这一天大家会准备宴席,一家人围坐共享美食,共话家常,感恩一年的辛勤与收获。

赵充国的母亲一大早就开始忙碌,厨房里摆满新鲜食材。肉在锅里炖煮,咕嘟咕嘟冒着泡,浓郁的香气弥漫整个厨房,让人垂涎欲滴。鱼整齐摆放着,鱼身划着几刀,点缀着葱丝和红椒丝,色泽诱人,寓意年年有余。此外,还有各种精美的凉菜、热菜和汤品,每一道菜都饱含着母亲的心意。

一家人围坐在天井的石桌旁,石桌上摆满丰盛菜肴,色泽诱人,香气四溢。赵充国的爷爷赵圣,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缓缓端起酒杯,目光慈爱地扫视全家人,声音沉稳:“来,一家人都把酒杯端起来。这一年呐,咱们平平安安,庄稼丰收,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咱得感谢老天爷,也感谢咱赵家的列祖列宗护佑。更得感谢当今圣上,圣明仁德,把大汉治理得井井有条;还要感谢那些在边疆奋勇拼杀的将士们,他们风餐露宿、不畏生死,不让匈奴袭击我大汉国土,抢掠我大汉百姓,才有咱们如今安稳的日子。希望往后啊,年年都能像今年这样,大伙都有好日子过,平平静静、和和美美。”众人纷纷端起酒杯,应和着老爷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碰杯声清脆悦耳。

赵充国的父亲赵翁仲笑着对父亲说:“爹,您说得对。这一年,家里多亏了您操持,给我们撑着主心骨,咱们才能顺顺利利的。”

赵圣摆了摆手,笑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都是为了这个家。”

这时,赵充国的母亲也开口了:“是啊,爹,您平时操心家里的大小事儿,还总念叨着让我们注意身体,您自己也得多注意休息啊。”赵圣笑着点头,脸上的皱纹都透着笑意。

赵充国看着满桌菜肴,心中感慨万千。他放下碗筷,神情认真而坚定地说:“爹、娘,我一定会努力练武,将来成为一名出色的将领,守护咱们的家,守护这太平日子,绝不让任何人破坏这份安宁!”

父亲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许:“好小子,有志气!为父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咱们赵家的男儿,向来都是有担当的!”

母亲微笑着点头,眼中满是温柔与期待:“充国,你有这份心,娘就放心了。不过,你也要注意身体,别太累着自己。这练武虽重要,可身体才是本钱呐。”

赵充国用力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光芒,看向爷爷说道:“爷爷,等我将来有出息了,一定让您过上更好的日子,让您天天都能像今天这样开心。”

赵圣慈爱地摸了摸赵充国的头,说道:“乖孩子,爷爷不盼着你大富大贵,就盼着你平平安安,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赵充国的妹妹赵倩眨着大眼睛,一脸崇拜地说:“哥哥,你以后肯定是个大英雄,我长大了也要像你一样,保护咱们的家!”

赵充国笑着捏了捏妹妹的脸,说:“好,那哥哥以后就带着你一起守护咱们的家。”

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欢声笑语回荡在天井中,温馨而美好。赵充国暗暗发誓,一定要用自己的力量,守护好这片土地,守护好家人和乡亲们的幸福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