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女主就要活着 > 第25章 真假世子关我什么事25

陆长安给出的利益能打动他们吗?那可太能够了啊!

衢县的地理位置很好,处在开州府和京城的必经之路上,只是如今陆路到底不如运河繁华。

所以衢县就相当于是守着矿山找石头,不是眼瞎,而是认知里不知道那就是矿山,不具备资源整合的理念。

陆长安的话,就像是戳破了笼罩在他们头顶的一层布,原来想要老百姓都吃饱,多攒些钱,除了种地还能有别的的办法啊。

至于说县衙会不会先答应,到时候再甩开陆长安,毕竟民不与官斗。

对此陆长安不担心,黄豆酱的秘方被她牢牢握着,陆承文也已经是举人了,有了当官的资格,且现在还被府学推荐,去开州衙门当了临时工,但凡是个有脑子的,都知道要维系好关系。

能做到一县父母官的人,那都是脑子成了精的。

要是真遇到不长脑子的人,陆长安也不介意,用棍子帮对方打出一副狗脑子。

而且,对于饱读圣贤书,出仕为父母官的读书人来讲,也不会各个,都是蝇贪蚁腐之辈。

为治下百姓谋福利,让老百姓吃饱穿暖,才是他们的初衷。

衢县的知县姓温,外放的第一个地点就是衢县,从县丞升到县令,这么多年对衢县的感情不可谓不深。

因此在衙门商议时,他就毫不避讳地说:“开州乱了那么多年,尽管有了这几年的休养生息,朝廷还减免了一些赋税,但能一天吃三顿饭的老百姓还是很少。多挣几十个铜板,就能多吃饱几顿饭,每年也能多养活几个孩子,到时候上官要是问罪,本县一人承担便是。”

县衙众人都连忙出言,县丞就说:“不至于问罪,到时候治下百姓过得好了,没准州府还得表彰咱们呢。陆举人的女......”

温知县出声直接截断了他的后半句话:“陆举人家的女公子,的确是聪明过人,且还有仁心。”

众人都明白了知县话里的意思,倒也没有不长眼的出来嚷嚷。

事情进展的很顺利,温知县指派了自己的心腹典吏,外加出身本地的县尉,和陆长安一起开始操持。

典吏是管钱的,县尉是维护治安的,陆长安是管事的,三人分工合作,没几天就确定好了工坊的搭建地。

陆长安指着城外靠近官道的空地,对几位县官说:“把工坊建在这里,一是用水方便,这里靠着渭水,我都找人看过了,能打出好几口井。二来,靠近官道,来往运输方便,又能节约了成本。”

县尉不解道:“那为什么不建在挨着开州府的城门外呢?那里离着府城还更近。”

陆长安嘿嘿笑了一声:“那当然是为了方便以后进京做买卖啊!”

众人愕然,但又觉得未必没有那一天的时候,于是干起活来更是跟打了鸡血一样。

在确定好合作之后,陆长安又提到了一件事。

就是黄豆要收,但是不能影响到粮食的耕种,必须严格保证县里耕种的土地亩数,以及充足的劳动力。

不能因为县里收黄豆,所有人都去大量的种黄豆,到时候不仅粮食会减产,黄豆也会降价,那就属于是本末倒置了。

温知县考虑的也是这个,收黄豆是为了给老百姓增加种地之外的收入,但却不能为此造成粮食减产。

于是在陆长安的建议下,还是决定工坊以女工为主,并且为了给辖内的十个村子谋福利,实行的是轮换制,人数怎么定,选人又怎么选,到时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于是在向各个里正、乡老和村长下通知的时候,温知县的语气异常严肃:“粮食不能少种,黄豆的钱也能挣到手,谁家男人要是不满意,那就先排到后面去吧。”

“还有,在村子里选人,要选手脚利落,不贪小便宜的,要是让本县知道谁敢假公济私,打着县衙的旗号为非作歹,那就不要怪本县不客气了。”

又看了噤若寒蝉的一圈人后,又说:“诸位也能听得出来,这次的机会难得,但是风险也不小。到时候是一起吃厚粥,穿新衣,还是府城前来问罪本县,可都要依仗大家了。”

“不过,真到了那时候,在上官问罪之前,本县会先把在坐的都换下去,大家一起喝西北风,也不枉共事一场了。”

温知县为官多年,还是首次如此严厉敲打众人,所有人也就知道了,这件事情里知县的心思,都不敢使什么小心思,工坊的女工很快就招齐了。

事后他的心腹文书也曾出言:“县尊这又是何必呢?”

他面色平淡道:“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我纵然做不成英雄,但也有一颗向往的心。”

就这样赶在入冬前,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就绪了。

陆长安和县丞先行去到府城,找的还是老熟人。酒楼管事的一看,还有衢县的官吏呢,就赶紧去喊来东家。

能在府城开酒楼的,本身家世就不错,在吃了豆腐炖鱼之后,也同意了陆长安的合作方案,约定好每七日送一趟黄豆。

随后也许是看在县丞的面子上,也许是有意修好,当初买豆腐脑方子时的不愉快,这个东家还给他们,介绍了另外两家客栈,也都顺利签订了契约。

虽然有县衙出面做担保,但许多送黄豆去工坊的人家,和工坊的工人其实心里还是很忐忑的。

不少老人都会坐在城门楼子那里,等他们看到一车车的黄豆被拉往开州后,各个都喜笑颜开,又都忙不迭的回去收拾黄豆了。

工坊说了好几次要饱满的豆子,如果质量太次,那以后收货时就排到后面。

和黄豆一起运过去的,还有几大缸黄豆酱。

温知县专门给陆长安在工坊旁建造了一个小院,用来晾晒制作黄豆酱。

守门的都是班房的衙役,帮忙的工人是从采石矿挑来的囚犯。

那些人有的是因为打伤了家暴的丈夫,有的是不堪受辱奋起反抗的儿媳,还有因为被强买强卖逃出来的婢女。

这些人白日里做工,天黑前还要被关回去。但饶是这样,也让她们非常感激涕零。

黄豆酱的制作步骤和材料都是陆长安自己守着,也不是没人打听,她也不避着人,每次都是锁住屋门按秘方配制,满丫领着一条狗守在屋门口,谁也别想靠近。

但只有系统能看到,陆长安压根儿就没啥秘制方法,就像是有些老铺子的秘方是最后加碗凉水,铁匠死前告诉徒弟的秘诀是热铁别摸一样,说穿了就不值钱了。

整个冬天,衢县都是热闹的。

每家每户都在忙,男人女人小孩子都有活干。

等到每个月的结账日时,县衙也是分派数十人,带着铜板和典吏一起去各村发钱。

看着治下百姓们一个个淳朴的脸上露出的笑脸,温知县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等到了年前,各县令都去府城述职时,大同府的知府还着重夸奖了温知县。

不仅是年终的一应摊派,和赋税足数交齐,还有举人陆承文,也在府衙帮了大忙,衢县政通人和,人才辈出,知府好生夸奖了一番。

等到众人离开后,开州府的知州大人还拉着他不撒手,好说歹说把他拽进了开州衙门里嘀嘀咕咕的。

马上要过年了,陆长安忙得是脚不沾地。

她感觉自己的那头驴都跑瘦了,等到二十八那天,陆承文还没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