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女主就要活着 > 第27章 真假世子关我什么事27

春闱结束后,陆长安就回到了衢县。

她不是自己回去的,还带了一个沧桑的老头,是在下河村时打过交道的侯府管家。

陆长安在京中闲逛时,就听到了武平侯府真假世子的后续。

真世子虽是在乡野长大,却聪慧无比,得了恩荫去国子监读书,次次考试都能拔得头筹。

而假世子虽然不是侯府血脉,但总归抚养了那么多年,且人品出众,满腹才学,因此也未离开侯府。

明面上看着是侯府左拥右抱,把儿子都留在身边了,但私下双方却是极为不睦,甚至闹出了丑事。

侯夫人的内侄女,是同原来的世子定了亲的,结果在老夫人的寿宴上,被人撞到同认回来的世子搂抱在一起。

事后武平侯大发雷霆,发落了一干内宅奴仆,其中大部分都是侯夫人的亲信。

陆长安听了一肚子八卦后,就绕道去了发卖仆人的集市,果真让她看到了被捆着绳子等待买主的徐管家。

陆长安出钱买下了他,徐管家也没想到,当初他私下给陆承文的那十两银子,最终成了他的救命钱。要不是陆长安,他这把岁数估计就要被贱卖到矿山去了。

原本是想给徐管家自由身的,可是这老头执意要报答陆长安。

他说:“公子不用担心老奴会带来麻烦,我们这一群人都是白担了罪名的。侯府的主子们也知道,发卖了就算是完事了,否则当时,就会直接打死我们了。”

陆长安一想也是,反正到时候把人留在衢县,也没什么妨碍,就这样带着徐管家回去了。

不愧是在高门府邸做过事的人,徐管家上岗没多久,陆长安就从一干琐事中解脱了出来,除了习武练字外,又开始看简单的医书。

年后温知县高升为开州的知州,原来的县丞大人接任衢县县令。

陆长安想着做生不如做熟,同样的话术,拉着开州做起了红薯粉条的买卖。

开州土地比衢县多,田地的肥力也较好,每年红薯的产量都很喜人。

当初陆长安在府城卖豆腐脑时,就注意到了,只不过才等来恰当的时机。

红薯加工坊建成后,依旧是主招女工,等红薯粉条晾干成型后,陆长安和开州府衙的官员就进京去找合作者了。

过程虽然有些曲折,但到底背靠一个州,所以豆腐炖鱼和酸辣粉很快就挤进了京城的各大酒楼。

时光匆匆,又是一年会试时,陆承文考中了进士,且在殿试后被点为二甲。

陆长安也终于明白,为何会试又被称为春闱,因为时间定在二月,当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陆长安和陆承文还在猜,会被授官何处,要不要提前做些准备时,户部的调令就到了。

在外人看来,陆承文的经历,简直是无比顺风顺水。

二甲进士出身,直接被点进户部,哪怕是最基层的文书小吏,可在很多进士眼中也是不敢想的事情。

陆承文起初也有些受宠若惊,随后却又心下微苦。他知道这是朝廷对改良记账法的酬功,可这功劳他拿着有些烫手。

可如果陆长安知道的话,也会觉得这功劳,是她沾了后世的光。

陆承文不晓得这些,他只是替陆长安委屈。

她做的事情,桩桩件件都利见民生,换作是旁人,就算不能直接简拔为官,至少也会有明令嘉赏。

可偏偏,只因陆长安是女儿身,就被所有人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陆承文的一腔愤懑无处可言,只好化身卷王疯狂工作。

等到温知州升任温知府时,陆承文也坐上了户部员外郎的位置。

陆长安的买卖做得更是如鱼得水,甚至还同恒顺商号进行了合作,将黄豆酱和粉条卖到了江州府。

也就几年的时间,衢县豆酱和开州粉条就已经颇具名气了,整个开州的民生经济也有了巨大的改善。

陆长安在做买卖的同时,也做了许多铺路架桥,救济孤寡的善事。

只说因为几个工坊招的都是女工,就已经极大的拔高了新生儿中女童的存活比例。

许多人私下都在家里给她摆了供奉,温知府每年入京述职时,也从来不吝啬对陆长安的夸赞。

陆长安也曾劝过:“大人不必如此,我行善事,是因为我有了这个能力,并非是想邀买名声。”

温知府充耳不闻,甚至还有些不服气。

等到他终于从朝廷,给陆长安要来一个“积善之家”的褒奖后,才暂时停下了每月一夸。

对陆长安而言,朝廷的褒奖属于是没有也无所谓,但是有了就挺好,至少在架桥修路时,不会再遇到不长眼的乡霸了。

她的好心情持续了很长时间,但等到她再次进京和陆承文小聚时,就听到了一个有些惊讶的消息。

“爹的意思是,想回乡做个教书先生?”

陆承文应该是深思熟虑了好久,才做出的这个决定。

一旦开了口,好像就没什么不能说的了。“为父不是一时脑热才做的决定,比起宦海沉浮几十年,我更愿意用这些时间去教书育人。长安,你不会生气吧?”

“怎么会!”陆长安其实很能理解,陆承文不是官迷,拼了命的科举也是为了生存。

就像是打工人实现了财富自由后,立刻辞职躺平一样。

比起和一群成了精的老油条们打交道,还不如去做个闲云野鹤的教书先生呢,更何况在这个时代里,老师的地位可是极高的。

“那爹你是打算去府学教书么?”

陆承文终于放下了心,笑着说:“不,我打算自己开家书院,就叫长安书院。”

陆长安面色复杂了一瞬,但随后就大笑着说:“那必须得让我来建这个书院啊!”

陆承文辞官很突然,上司也诚心挽留,奈何他去意已决,只好逐级上报,等待批复。

等他们处理好宅院等物品后,陆承文的辞官呈请才被允许,他在和老友们告别之后,就带着几车书籍,踏上了归乡的路途。

马车驶出京城后,陆长安拿出一个长盒子,递给陆承文让他打开瞧瞧。

那是她用了几天时间寻到的,一块质地良好的胡桃木,亲自打磨成了戒尺,拿在手里还有种温润感。

“爹不是想当教书先生吗?这是送给爹的戒尺,是我自己做的。”

陆承文攥着戒尺,望着前路,只觉得一片光明。

马车辘辘前行,半路上还与赴京赶考的学生们交错而过。

日月轮转间,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考科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