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女主就要活着 > 第20章 真假世子关我什么事20

二月的县试结束后,整个县城考中的只有十人,陆承文名列其中。

县令设宴席款待众人,除了他们这十人外,还有本县的两个秀才,以及往届的几个童生。

大家言笑晏晏,气氛融洽,期间那两个秀才还向他们分享了不少经验。

也正如陆长安当初所料,面对这些秀才储备人员,县令等人的态度都是极为和煦的。

不只是说了一些府试的注意事项,还隐晦的提到了知府大人的行事作风,临结束时还不忘告诉众人有遇到不会的可以去寻他。

教谕也说了,每隔五日会在县学举行文会,为众人一起探讨和学习提供帮助。

陆长安听到后,起初觉得有些意外,但后来一想也就不奇怪了。

哪怕是在她生活过的时代,每一年的高考状元都会引起广泛讨论,名校的抢人大战,各重点中学的喜报都会引人关注。

更遑论这时,治下每科能够考出几个秀才、举人或者进士,都将会是主政官员年终工作报告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吏部考核时看的直观数据。

让治下多少老百姓吃饱穿暖,提升幸福感,或许没有量化的考核标准。但任职期内考出了多少秀才的人数,却是显而易见的。

而且考上了童生,就已经能在县令面前自称“学生”了,是有资格向县令寻求解疑答惑的。

乃至考上了秀才,就有了见官不跪的待遇。

现在还只是县令给他们辅导,等考上了秀才,知府也会拨冗教导,力求治下多考出几个举人。

陆承文每隔几日都会去县学,其余时间就在家埋头苦学。

期间陆长安还给他鼓捣了个号房,让他进行模拟考。

因为府试也分三场,前两场都是持续一天的时间,第三场的策论则要两天,是要在考场过夜的。

陆承文第一次在憋仄的号房连考两天后,出来时小腿都肿了。

陆长安也很忙,自从家里出了童生后,她的豆腐脑生意明显更上一层楼了。

县城的几家饭铺都和她有了合作关系,连当初他们跟着镖局来这里后暂住的那个分号,也主动找上门来,约定好以后有镖队整修时,就让她就送饭食过去。

而且每逢陆承文去县学时,她也会赶在在中午送两种口味的豆腐脑过去,不说那些童生,就连教谕和县丞也是赞不绝口。

陆承文一下子就觉得,自己的人缘好起来了,也不是说以前没人搭理他,只是他毕竟不像其他人,是土生土长的衢县人。

其余人要么是多年同窗,要么是乡邻熟人,待他到底有些微妙,只是这些隔阂在美食和陆承文的初露峥嵘下,都渐渐的消失了。

转眼就到了四月府试的时间,这次陆承文他们要去府城应试。

开州的府城,也就是开州府,在衢县的西边六十公里。

它不仅是开州的州府,还是管辖衢县的府城,因此如果陆承文能顺利通过府试的话,八月份的院试也会在这个地方。

所以二人一开始商量的是,提前去开州府租一个小院子。

如果陆承文考过府试的话,就一直待到八月份才回来,要是没考过就再回来,他们还能承担的起浪费这几个月的租金。

只是陆长安还有些放不下县城的买卖,这一去就是五个多月,但是两个地方坐马车也就一天的路程。

她原本打算是自己受累来回跑几趟,集市就先不去了,可是客栈和饭馆的供应来往还不能停。

但陆承文知道她这个打算后,却是很坚决的反对。

陆长安一个劲儿的劝道:“爹,现在天儿越来越暖和了,日头也长了,我到时候搭着镖局的车队来往,也就一天的路程。”

陆承文还是不为所动,被闺女缠的没办法了才说:“长安,爹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是比起那些,爹更担心你的安危,纵使你有力气护身,行路时也会小心,但是到底年幼,一旦出了什么差错,你难道要让爹悔恨终生吗?”

不太习惯于感情外露的他,顿了顿又说:“爹有把握考中秀才,咱们没有置办田地,到时候免税的份额我会给了你七爷爷家。长安,你不用担心他们会吞了咱们的东西,因为是他们要依靠咱们了。”

至于说让陆长安自己留在衢县,或者是陆承文考完府试就回来,前者陆承文不能同意,后者是陆长安不同意。

府试过后,无论是考试信息流通,还是文人聚会,学习交流,留在府城肯定要比回来的好处多。

陆长安琢磨了一晚,也同意了这个提议。

他们也没再等,直接去找了陆老七,开门见山的说了打算后,陆老七一听哪里还有不同意的。

就算他没亲眼看见,可这豆腐脑的生意有多好,还是能从大孙子的口中听出来。

有时候陆大山去送柴火时,也会帮着去给饭铺客栈送货,每次回来都要夸长安那孩子聪慧。

因此就算其余几个儿媳妇明里暗里有些不满,也不敢明着说出来让自己的孩子也跟着去。一是怕陆老七骂几个儿子,二是到底对读书人心存敬畏。

陆长安不关心他们的家事,提出了合伙的方案。

也不是她不去雇佣工人,而是在没办法留在县城的情况下,她只能把方子教给对方。

如果是雇佣关系,她现在可没有能力保证对方一直跟着他,毕竟能自己做老板,谁愿意当打工人。至于说去买人,她现在也没那个御下的能力。

可合伙做生意就不一样了,她负责原材料的采买,客源的维护,以及新客户的开发,而陆老七一家子就只负责制作,送货和零售。

她卡住上下源头,对方又主抓生产,双方能够实现很好的互补。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

但是陆长安提出的合伙,也是有要求的,那就是她只和陆老七以及陆大山签约。她要占五成,陆老七占两成,陆大山占一成,剩余的两成则是食材的采买支出。

听完她这个提议,除了憨憨的陆大山,陆承文和陆老七都是惊喜交加。惊得是陆长安的聪慧,喜的也是她这份机敏。

在他们看来,只是需要出人力熬料汁,磨豆腐,点豆腐,就能得到可以传家的买卖,不要说给两成了,就是让白干几年都是应当的。

多少人去学账房或木工,都是白做工多少年后,才能学到真本事赚钱的。

而且这两成,也是让陆老七自己再分配的意思,毕竟他还有好几个儿子。

至于单独分给陆大山的一成,其实就是交好下任和下下任族长。

谋定而后动,才能走稳每一条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