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爷谢不谢她们的,长安没办法知道,但她是真的要好好感谢发财了。
发财出去跑那一趟,听了不少消息回来,长安也顾不上睡觉了,和发财说完元福的事,就安静的听着。
发财:“我跑到了皇宫里,那个皇帝还小呢,还没到加冠的年纪,凡事都听他老师的,天天搁宫里生气,骂他叔叔不是东西。”
“对了,你说的年号我也听到了,不是建文,是建章,那个在北方造反的王爷,的确是小皇帝的四叔,但不是叫朱棣,是朱棠。”
建文,建章,那就是文章。
朱棣,朱棠,那就是棣棠。
长安:“那没跑了,咱们是穿到架空的平行世界了,虽然名号不一样,但大体的历史进程是一样的。”
“这样也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也没背过明史,就知道几个皇帝的大概,没穿到正经的历史文里就好。”
发财接着道:“这仗应该很快就打完了,因为小皇帝说,叔叔已经打到了门口,现在再求和,还有什么意义,他是必死了。”
长安:“可快点打完吧,要不然总觉得危险,乱世里的人命如草芥啊。”
发财:“我还跑到了燕王那里,可是没找到你爹。”
长安惊讶:“你居然还知道去找我爹啊?”
发财:“离得很近啊,就在京城不远处,我从皇宫出来后,都能看到燕王大军驻地的烟火。”
长安:我是不是该夸发财的眼神好。
发财:“我去燕王大军的驻地转了好几圈,每日守着放饭的帐篷,也没听到武大牛的名字。”
“长安,你说.......”
长安:“等仗打完了,估计就能知道是死是活了,既然燕王能赢,那这些人就不是叛军了,官老爷们也能说是支持燕王的,到时候战死的会有抚恤,失踪的也会给家人报信。”
发财:“就怕是失忆了,或者立了功,又另娶贵女了.......”
一夜无眠,长安早上也没起床,崔万娘叫了几声后,看她实在是困顿,就把被子掖好出了门。
徽州府地处南方,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但是也会种小麦,尤其是冬天不像北方那么寒冷,所以十月中旬正是冬小麦的种植期。
就这几亩薄田,崔万娘和武建安也忙了两天,才把粮种都种下去,长安除了在家做饭,往地里送热水喝,空闲时也跟在后面撒种子。
长安一直在琢磨,要怎么才能不声不响的,将“锦鲤”的金手指收了,一直不得其法,但也给崔万娘和武建安都编了个手绳先带着。
元老太远远的瞧着这一家子,人是少了些,但事儿也少,而且崔月娘还有挣钱的营生,武建安瞅着也是过日子的样子,长安那丫头无所谓,早晚都会嫁人的,她是越看越高兴,因此中午回家歇息时,难得的给了月红好脸色。
元老太:“我都想过了,万娘家的建安的确是个好人选,干起活来真是一把好手,虽说没有兄弟帮衬,但也没有妯娌,而且咱们守的也近,以后家里有啥事了,抬腿一喊,万娘就能来帮忙了。”
又转头看了眼元福,“还算是聪明了一次,挑中了建安那孩子,没白养你这么大。”
元福低着头没说话,月红有些拿不准,“娘,福妮比建安大吧?万娘愿意吗?”
元老太:“你懂啥,女大三,才能抱金砖,你不就比柱子大六岁啊,再不济,你就教她学学你,当初怎么哄男人的。”
这话说的,还是当着闺女的面,月红难堪的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
元老太也觉得话说的过分了,不自在的留下了句,她去找春花娘通通气,然后就匆匆出去了。
月红看着元福,“你咋想的,是真的相中建安了?”
元福还是低着头,神色不明,“嗯。”
月红半倚在炕上,怀里抱着虎头,“那等你奶去问了再说吧,就是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
“人家不愿意,”元老太没一会儿就回来了,气呼呼的,“春花娘说,月前就有人去打听建安了,她就去找了万娘,结果万娘说才去庙里求了签,说建安不宜早婚,而且不能找年岁大的。”
月红想的有些多,“娘,不是故意搪塞咱们的话吧?”
元老太:“不可能,万娘又不知道咱们相中建安了,怎么可能提前说那样的话。”
“福丫头,这就是命,你就认了吧,要我说做小怎么了,那也是地主老爷的小,多少人上赶着还入不了人家的眼呢,要不是你这张脸,也轮不到你去享福。”
元福抬头看着月红,后者正好低下了头,轻轻拍着怀里的儿子。
崔万娘从村外接生回来时,正好在村口遇到春花娘,听说元老太打听了武建安后,就无比庆幸自己提前说出去的话,要不然现在再想法子拒绝,就显得不好看了。
和春花娘又聊了会儿,二人才分开,各自回家去了。
崔万娘以为这事儿就过去,结果转天就在村后被元福给拦住了。
崔万娘:“福妮啊,有啥事吗?”
元福:“婶子,我想求婶子一件事。”
崔万娘心里有些不渝,但还是温和的问到:“是你奶又怎么了?还是你娘身子又不好了?想借些银钱?”
元福扑通跪在了崔万娘身前,吓得崔万娘连连后退了好几步。
元福:“婶子,我想跟您学接生,您放心,我肯定把您当作亲娘那样侍奉,绝不会白学的。”
崔万娘真是觉得倒霉,今儿就不该绕近路,非从村后的河沟这儿走。
刚才那一瞬间,崔万娘甚至都怀疑是自己听错了,也没想到元福张嘴就说学接生,不知道是脑子单纯,还是故意来这么一出的。
接生这样的手艺,那都是辈辈往下传的,就跟一些老手艺人一样,都是不外传的,更别提她有亲生的孩子啊,干嘛还要等着别人孝顺。
崔万娘正色道:“福妮,你刚才的那话,我就当没听过,也不会和别人说的,省的都笑话你,你赶紧回去吧。”
元福不死心:“婶子,我奶要让我去给人做小,我不想去,求求婶子救救我吧,村里人都说婶子最心善了,婶子您就让我跟着您吧。”
崔万娘可不吃这一套,“你不该来求我啊,你该去求你奶奶,去求你娘啊,我是心善,可我也不是傻子!”
崔万娘抬脚就走,任由元福在后面哭着喊她,走着走着,她就觉得有些心慌,眼前的路也模糊了,她在倒下前,好像看见长安跑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