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女主就要活着 > 第22章 鸠占鹊巢关我什么事22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和无私奉献,长安终于圆满结束了援助医生的工作。她带着满满的实践经验,和无数感慨回国后,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立刻投入到新的工作之中。

已经博士毕业的长安,还是选择留在中医院,在独立看诊之余,剩下的时间就会去陪伴年近九十的恩师,叶岐年将一生都投入到了医学研究和教学中,哪怕如今精力大不如前,每个月依然会来医院坐诊,在他的身上,映照着无数医护工作者的身影,平凡而又伟大。

这一日阳光正好,长安用轮椅推着叶岐年在小花园散步,间或说着自己遇到的问题。

一个男人坐在二楼的窗户后面,看着院子里的长安,对身旁的老太太说:“妈,当年不管怎么说,是我们对不住她的妈妈。那个年月,丽清能独自生下孩子,需要面对多少流言蜚语,这孩子长到这么大,我才知道她,我恨不得把心都剜出来。”

这个男人是做医疗器械的,早年是省城医学院的教授,在遇到于丽清后,两人渐生情愫,奈何他的母亲不同意,一定要让他去联姻。面对闹自杀的母亲,他的反抗就是在和于丽清分手后,远赴国外进修。

当初长安在和药企合作后,偶尔会应孟总的邀请去参观制药的进度,对方也在办公室摆了张和长安的合影,与孟总有合作的人几乎都看到过那张合照。

而这个人,也正是前几个月无意间在孟总的办公室看到了那张合影,一眼就注意到了长安。

在他找人去查事情的时候,被老太太知道了,老太太当初是不同意于丽清,可也没想着儿子到现在都不结婚,一听到长安的存在,就说要去认亲,被儿子拦下来后,能允许的也只是等到长安回国后,才让她这样远远的看一眼罢了。

“妈,当初是你以死相逼我们分的手,我也承认自己懦弱没担当,做了逃兵。可算算时间,她怀孕时候,我还没有出国,但她也没再联系我,甚至在离世前,也没有和她弟弟提到我一句,你还不明白吗?”

“我们分手时,她就说过,两不相欠,以后再见面也要做陌生人。我没有脸面去认这个女儿,我怎么能有脸跑到她面前说我是她爸爸呢?”

老太太有些着急,用拐棍杵着他说:“可她到底是你的亲生女儿啊!”

男人也激动道:“那又如何,我没有照顾过她一天,也没有给她开过家长会,我甚至都是从别人的合照里才认出的她。”

“妈,我们还能这样远远的看一眼,就已经足够了。”

“毕竟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不管怎么说,长安妈妈的去世,我们是脱不了干系的。”

老太太看着窗外的长安,那张脸和儿子年轻时是那样的相似,但她也知道,终究是不会有听到一声奶奶的那天了。

这些事情长安都不知道,当然就算她知道了,也不会去搭理。至于对方忏悔的眼泪,还是道歉的话语,若是以后还有机会,就留着去和被辜负的人说吧。

长安忙完手头的工作后就回了趟家,下火车后到了家才给赵金英打的电话。

于大海和赵金英赶紧从村子里回到市里,他们那个村子旁边要修高速收费站,一开始是要拆迁北半边的村子,可于大河不同意人家给出的补偿方案,除了对拆迁款狮子大开口外,还提出了要让于志勇去高速收费站当正式工。于大河家就在村口处,几经谈判都不让步,是笃定了要趁此机会翻身。

于大河家里有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太太,还有至今仍然在家啃老,身患癫痫的儿子,施工方一看这情况,也不做无用功了,宁可再花钱改图纸,也不想去招惹这样的人。这一改图纸,就往南挪了几百米,换成拆迁于大海家所在的南半拉村子。这次的拆迁就很顺利了,也没人再跳出来瞎要钱,因为人家是真的不惯着。

于大河现在天天在家门口捶胸顿足,逮着谁都要说自己家马上要拆迁了,慢慢的村里人都知道他的精神不正常了,老太太躺在床上,看着脑子不清楚的儿子,心里是何滋味只有她自己知道。

于大海和赵金英就是回去签字的,接到长安的电话时,还在大队门口聊天呢,这才赶紧开车回来。

见到长安后,赵金英又把她从上到下好好看了几遍,心疼得想说些什么,却只有一句:“你这孩子,现在都有白头发了.......”

长安也是搂着赵金英好长时间,才舍得松开双手,然后又给赵金英和于大海细细把了脉,尽管电话里总说一切都好,但还是当面看过后,她才能放心。

中午时候,于长宁也赶来了,一家人也没出去,就在家里吃了饭。

饭后聊天时,长安又问起了于长宁结婚的事情,她和男友已经恋爱多年,也有了结婚的计划,就是等着长安回来后才办婚礼。

于大海和于长宁还要回去上班,长安也就跟着一起回了矿上,然后每天都会有邻居上门问医,赵金英看了两天后觉得这比在医院还累人呢,就催着长安回去吧,医院好歹还能叫号,还有轮休,这在家一天到晚连吃饭的功夫都没有了。

长安在回到医院后,就迅速投身到医学事业中,焚膏继晷,孜孜不倦。

把那几年治疗过的每一个病例都整理好,无论是常见的感冒,还是疟疾或是疑难杂症,她都一一记录在案,详细写下了每个症状的潜伏和表现,以及诊断和治疗的方案,并如实记下治疗效果,总结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这都成为了中医院的宝贵资料。

她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和开发中药材的价值,查阅无数医书典籍,还会在学术探访和出差期间,走访当地有名望的老中医,虚心求教他们对中药材的使用心得和见解。她甚至还亲自探访过深山老林,寻找稀有的野生药材,再借助工具进行分析和药效试验。

长安就像是不断汲取能量,默默生长的竹笋,虽然暂时还未有破土而出的力量,但她知道那不过是在蛰伏,她在等待,等待厚积薄发之时,冲天而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