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局女员工 > 第226章 御膳房

快穿局女员工 第226章 御膳房

作者:不一样的烟火2046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8 14:48:38 来源:小说旗

密室中的第三天清晨,林乔被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惊醒。她条件反射地摸向枕下的小刀,却见李嬷嬷端着一盏油灯走了进来。

\"小姐,好消息。\"李嬷嬷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刘一刀昨夜在逃亡途中坠崖身亡了。他那些爪鸟也树倒猢狲散,被陆大人派去的人一网打尽。\"

林乔坐起身,一时间不知该喜该悲。刘一刀死了,意味着林家灭门惨案的直接凶手伏诛。但直觉告诉她,事情不会这么简单结束。

\"太后怎么说?\"

\"太后命人彻查刘一刀这些年的往来。\"李嬷嬷压低声音,\"果然发现他与礼部侍郎赵大人有密切联系。\"

礼部侍郎?林乔心头一震。赵侍郎是朝中保守派的领袖,一直反对先皇的改革政策。如果他与刘一刀勾结...那么林家灭门案背后的黑手很可能就是他!

\"陆寻呢?\"

\"陆大人天不亮就被召进宫了。\"李嬷嬷帮林乔梳理长发,\"太后命老奴带小姐去个地方。\"

半个时辰后,林乔跟着李嬷嬷来到了皇宫西北角一处荒废的宅院。院墙已经被烟火熏黑,但门楣上\"御厨府\"三个鎏金大字仍依稀可辨。

\"这是...\"林乔站在门前,一阵莫名的战栗从脊背窜上来。

\"小姐小时候住的地方。\"李嬷嬷眼中含泪,\"大火后先皇下令保持原貌,不许人动。\"

推开吱呀作响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杂草丛生的院落。正厅和厢房大多只剩残垣断壁,唯有后院的厨房奇迹般地保存相对完好。

林乔缓步走向厨房,每一步都像是踩在记忆的碎片上。恍惚间,她似乎看到一个中年男子在灶台前忙碌,一个小女孩踮着脚偷尝锅里的菜肴...

\"父亲...\"她轻声呼唤,泪水模糊了视线。

厨房内部积满灰尘,但布局依然清晰。林乔的手指抚过灶台,突然在某个砖缝处触到异样。她用力一按,一块砖石竟然松动了。取出砖石,后面藏着一个铁盒——与她之前在御膳房库房发现的如出一辙。

\"这是...\"

\"老爷的秘匣。\"李嬷嬷激动地说,\"当年他常把最重要的食谱藏在这里,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铁盒里是一本薄薄的册子,封面上写着《古今味》。翻开第一页,林天放工整的字迹映入眼帘:

\"巧儿,若你读到这些文字,说明为父已不在人世。这本《古今味》记录了我毕生钻研的烹饪心得,特别是如何将传统与创新结合。厨艺如治国,既不可全盘否定传统,也不能固步自封...\"

林乔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每一个字。在这本笔记中,父亲不仅记录了各种创新菜式,还写下了许多烹饪哲学。其中一页特别引起了她的注意:

\"今日与先皇论及'翡翠白玉羹'之改良。先皇笑言,若能在传统中注入新意,如治国一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必能使国运昌隆。此言甚妙,当谨记...\"

\"小姐,你看这个。\"李嬷嬷从铁盒底部取出一块小巧的玉牌,\"这是老爷从不离身的物件。\"

玉牌通体碧绿,上面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像字又像画。林乔翻来覆去地查看,总觉得这符号似曾相识。

\"我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个...\"

李嬷嬷正想说什么,外面突然传来脚步声。陆寻大步走进厨房,官服上还带着晨露的湿气。

\"果然在这里。\"他松了口气,\"太后命我来寻你们。赵侍郎今早在朝堂上被弹劾,证据确凿,已经认罪伏法。\"

\"这么快?\"林乔惊讶地问。

陆寻点点头:\"刘一刀死前留下了认罪书和往来信件。赵侍郎为阻止先皇改革,指使刘一刀纵火杀人,目的是毁掉林天放保管的先皇密诏。\"

\"密诏...是关于改革的?\"

\"正是。\"陆寻的眼中闪烁着敬佩,\"先皇临终前将改革方案交给林天放保管,准备在时机成熟时由太后公布。赵侍郎不知密诏内容,只道是能置他于死地的罪证。\"

林乔握紧了手中的玉牌:\"那密诏现在在哪里?\"

陆寻的目光落在玉牌上,突然凝住了:\"这是...\"

\"父亲的遗物。\"林乔递给他,\"上面的符号很特别。\"

陆寻接过玉牌,仔细端详后倒吸一口冷气:\"这是先皇的私印!我曾在御书房见过一次。\"他激动地指着符号,\"这不是普通图案,而是一种古老的文字,读作'和',象征平衡与调和。\"

\"所以这是...\"

\"钥匙。\"陆寻斩钉截铁地说,\"如果我没猜错,密诏就藏在御书房暗格中,而这玉牌是开启的钥匙。\"

太后见到玉牌时,双手微微发抖。在御书房最隐蔽的角落,果然有一个与玉牌形状完全吻合的凹槽。当玉牌嵌入并旋转时,一道暗门无声滑开,露出里面的黄绢密诏。

\"先皇遗志...\"太后轻声念出密诏内容,泪水滑过脸颊。这是一套完整的改革方案,从赋税制度到科举考试,从农田水利到商业贸易,无不体现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智慧。

密诏末尾,先皇特别注明:\"此方案由林天放协助拟定,其中'古今调和'之理念多赖其烹饪哲学启发。望后继者能如烹小鲜般治国,既尊重传统,又勇于创新...\"

林乔站在一旁,心中百感交集。父亲不仅是御厨,更是先皇改革的重要智囊。那道\"翡翠白玉羹\"不仅是美食,更是治国理念的象征。而现在,这一切的传承落在了她的肩上。

离开御书房时,太后叫住了林乔:\"巧儿,哀家想请你做一件事。\"

\"太后请讲。\"

\"三日后是刘一刀御前厨艺比拼的日子。\"太后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哀家希望你能代表御膳房出战,用你父亲的'古今味'理念,做一道既尊重传统又勇于创新的菜肴。\"

林乔深深行礼:\"民女定当竭尽全力。\"

那天夜里,林乔在御膳房反复试验菜式,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凌晨时分,她疲惫地揉着太阳穴,突然意识到一个根本性问题——她仍然在潜意识里将自己视为穿越者林乔,而非林巧儿。这两个身份在她心中割裂,导致她的菜肴也缺乏灵魂的统一。

\"我到底是谁...\"她喃喃自语,望着窗外的明月。

\"你既是林乔,也是林巧儿。\"陆寻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不知何时来到了厨房,手里捧着那本《古今味》。

\"你看过这个了?\"林乔惊讶地问。

陆寻点点头:\"你父亲生前常对我说,最好的厨师能将不同流派、不同理念融合创新,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美味。人也是如此——我们的经历、记忆,无论来自何方,最终都会融合成独一无二的自己。\"

他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林乔心中的锁。她突然明白,自己不必非此即彼地选择身份。她可以既是现代的林乔,又是古代的林巧儿,两者的记忆与技能融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真正的\"古今味\"。

灵感如泉水般涌来。林乔迅速行动起来,将各种食材摆上案板。这一次,她的手法行云流水,既有林天放笔记中的传统技艺,又融入了现代烹饪的创新理念。陆寻安静地站在一旁,眼中满是赞赏。

三日后的御前比试,林乔以一道\"新翡翠白玉羹\"惊艳全场。她在传统配方中加入了几味来自西域的香料,用现代低温慢煮的方法处理食材,最后以分子料理的技巧制成晶莹剔透的\"珍珠\"点缀其中。这道菜既保留了经典的精髓,又焕发出全新的风味。

太后品尝后,感慨万千:\"这味道...让哀家想起了先皇与你父亲讨论改革的那些日子。传统与创新,就如这汤中的翡翠与白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刘一刀的徒弟在比试中偷偷在林乔的食材中下毒,却被她敏锐的味觉当场识破。调查后发现,这竟是刘一刀生前安排的最后一招——无论比试结果如何,都要置林乔于死地。

随着赵侍郎伏法、刘一刀阴谋彻底败露,林家灭门案终于真相大白。太后下旨重修御厨府,赐予林乔居住;同时擢升她为御膳房总管,全面负责皇室膳食。

但最让林乔惊喜的是陆寻的举动——在御厨府重修完工的那天,他在庭院里那株幸存的樱花树下,将一块祖传玉佩系在了她的腰间。

\"这是我母亲留给未来儿媳的。\"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十年前那场大火后,我以为这辈子都不会有机会送出它了。\"

林乔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从怀中取出一块精心制作的\"同心酥\"——这是她按照现代食谱改良的传统点心,外表是古朴的莲花造型,内馅却融入了巧克力与咖啡的现代风味。

\"古今调和,如君与我。\"她轻声说,将点心一分为二,与陆寻各执一半。

樱花纷飞中,两人的身影渐渐靠近...

十年后,京城最繁华的街市上,一家名为\"寻巧园\"的食肆日日客满。这里既是餐厅,也是厨艺学院,主人正是卸任御膳房总管的林乔与辞官归隐的陆寻。

\"夫人!\"一个小女孩兴奋地跑进厨房,\"今天的客人说您的'新翡翠白玉羹'比御膳的还好吃呢!\"

林乔笑着擦掉女儿脸上的面粉:\"那是因为爹爹种的菜特别新鲜呀。\"

陆寻从后院走进来,手里捧着一把刚摘的青菜:\"今日收获不错。对了,太后派人送来请帖,下个月皇上寿宴,想请我们全家入宫献膳。\"

\"做什么菜好呢?\"小女孩仰着脸问。

林乔与陆寻相视一笑,异口同声:\"古今味!\"

夕阳西下,\"寻巧园\"的灯笼一盏盏亮起,温暖的光芒照亮了门楣上的对联:

\"一味调和千古事,

三餐尝尽世间情。\"

这既是林乔的厨艺理念,也是她在这个世界找到的人生真谛。从穿越者到林巧儿,从孤女到妻子与母亲,从御厨到厨艺导师...她终于明白,所谓归属,不在时空的起点或终点,而在心之安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