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楚骑着一匹白马,佯装惊喜,“笙梧!真的好巧。我跟父亲新套了一匹马,正想和它遛遛弯呢!”
“那不如一起吧!”
姬楚欣然点头,看向了同样骑着白马的桓含霁。桓含霁的逐月静静立在那里,和含霁一样都没说什么话。
这种眼神,桓含霁年纪虽小,但也不少见。只是很多时候,其他的姑娘眼里除了秋波还有谄媚,姬楚的眼里只有欲言又止朦胧心意。
“诶呀!诶呀!你瞧我这脑子!完了完了!殿下昨日说要问我功课,我忘了拿了,我去去就来!你们先遛马吧!”
笙梧一拍脑袋,转头就走。
“笙梧!笙梧!死豚子你给我回来!”
伴着一整个太阳从天际线上跳了出来,桓含霁的声音在草地上飘荡着。
姬楚望着马背上含霁的背影,心里有些酸涩,樱桃红色的下唇微微噘起,抿成了一字,下巴上都皱出了些小小坑洼。
深呼一口气,姬楚随即又展开了笑容,“含霁,你就让笙梧去吧,她只听太子哥哥的。”
桓含霁下巴一歪,舌头顶着后槽牙,闭紧的心形唇不停地摇晃着。眉头紧紧皱起,愤然地盯着影迹消失的方向,满脸的不服气里面还有着十足十的憋屈。
“就她那点笔墨,皇兄见了怕是要眼前一黑。” 桓含霁的眼睛白到了天上去。
姬楚调整好了呼吸,又一次挑起话题,“我虽不是很清楚,但我听说擎馆的老师都是有名气的。笙梧那么聪明,怎么会差呢?”
“阿楚姐姐不知道吧,她经常因为不听老师讲学被罚站。她不光不听老师的,还顶嘴。用老师教的道理回敬老师,要不是有我罩着,她那手怕是要被打废了。我有一次亲眼看着那老师追她到了住所,气得胡子都立起来了。”
姬楚一愣,“怎么可能?笙梧虽有些活泼,但总归还是乖巧的。”
“那是她在你面前装的!阿楚姐姐,我跟你讲,笙梧无赖起来跟顽猴儿一般...... ”
远远看去,那青青草原不远处依山傍水,溪水水面让这景色瞬间铺上了一层碎钻。夏日晨风还算爽利,吹过草坪,泛起海浪似的油绿。瞬间就让这画面跟着跳跃了起来。
两匹白马一高一低,少年意气风发,少女笑容灿烂。二人说说话便对视一下,笑声随着风散到爽朗空气之中。
真是好一幅初夏青绿策马图!
可这惹眼风景里的真实却有些不同。
一个闷气盖不住,一个情愫无处投。
“阿楚姐姐,你没见过笙梧写字吧。我跟你说,远远一看,那架势摆得可足!提笔压腕,动作行云流水。可走近一看,那字就跟马蜂蛰过一样,不是那里太臃肿,就是那边太杂乱。”
桓含霁低头露出月牙似的笑,朝着空气摆了摆手,整个身子都跟着不知为何而起的大笑抖着。喉咙里的咯咯笑声像是要哭,听着让人心疼。
姬楚的笑容也有些僵了,一直配合着提起嘴角的她只觉得脸上都酸了。
“我再跟你说个关于笙梧的秘密吧!我每日去擎馆,其实...... 是帮她写功课去了!我本来还想着这次她封了县君,就不用待在擎馆了。我就再也不用天天去找她,每日帮她写文章交差了!阿楚姐姐,你都不知道写她的功课有多累...... 我日日都要想着笙梧会对这课题如何想,如何做...... ”
姬楚勒停了马,她笑不动了。
逐月也停了马蹄,桓含霁回头微笑询问,语调有种不自然的上扬着,“怎么了阿楚姐姐?这么大的秘密你不惊讶吗?”
姬楚为了今日的相见早早起床贴上花钿,一水儿的雨晴碧色骑装上绣着飞燕奔柳图,就连祥云式样的马靴都是在三双里选了好久的。
二人对视,桓含霁终于看到了姬楚那张和他一样僵硬的脸。桓含霁的笑容渐渐消失了,只剩下了一张看不出什么表情的俊朗面容。
桓含霁和姬楚对视无言,直到姬楚突然开口岔开话题,语气听起来倒算轻松,“你还欠我两支簪子呢,别忘了哦!”
桓含霁一愣,不知从何说起。
“昨日,你拿我的锦鲤钗去赌笙梧射鸽子能赢,忘了?”
“哦!阿楚姐姐放心,含霁一定补上。”
之后便是姬楚在说话,含霁被问一句就答一句,心不在焉的样子让姬楚看着别扭。直到下人来传话说早膳做好了,让姬楚回去用,二人才算都松了一口气。
简单道别,桓含霁策马走了。
丫鬟有些小心地劝说姬楚,“小姐,你怎么不问问咸扶王要不要一起早膳啊......”
姬楚轻轻摇了摇头,“他已经说的很清楚明白了...... 算了,慢慢来吧。他倒是比我想的成熟许多,也聪明得很。我也不想拿着郡主身份对他施压,那样就算得了也总不是真心为我的。回吧......”
-------------------------------------
另一边的笙梧早就在太子营帐里了。
太子一早派人去请,说是刚好闲了下来,要问笙梧功课。
朝食本来简单,可今日尤其丰盛。
“殿下,我们有多久没有像这样坐在一起吃饭了?” 笙梧语调上扬。
“快两年了,” 太子一直带着他与生俱来的温吞笑意,“你尝尝,味道应该和你在东宫时一样。”
“殿下把东宫的厨子都带来了?”
笙梧惊讶, 在她的印象里,太子殿下是不会如此挑剔的,带着厨子来围猎单开一个小灶,不像是一直恪尽职守的太子作风。
太子面色一顿,语气突然有些迟疑,“额...... 对,厨房辛苦,带他们来踏踏青。”
“带小厨房的人来踏青......?”
李泰这时上前,一边给太子殿下布菜,一边笑容可掬解释道,“笙梧姑娘,这个厨子其实是奴才的远亲外甥。殿下体恤奴才,便也优待奴才的外甥,让他跟着出来见见世面。”
“哦,原来如此。笙梧竟不知东宫的厨子是李公公的外甥,还要去谢谢他呢,小时候他可没少照顾笙梧的胃!”
“应该的......” 李泰又给笙梧夹了一块青笋百合,“姑娘尝尝,奴才记得您爱吃这个。”
李泰涵身而退,在一旁不远不近地伺候着。他余光观察着太子,不着痕迹地叹了口气。
若说谁最了解桓含穆,非李泰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