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走个过程的望闻问切,云初初这才提笔照着空间的方子开始写。
片刻后。
“臣挎包中还有一瓶调制好的药水,每天喝药后喝上一小口,保证您身体很快强劲起来。”
云初初以挎包为掩护取出比她手掌还大的长瓶来,“药吃完它也喝不完,但可以与喝药时一样,每日一小口,不能多喝。”
“好,朕能否让太医看看方子?”
“陛下爽快,药方自然可以看,这药水也可以喝一口试验。”
“好,你也是个大方的,有没有想要的?”
“有,希望有人对我家生意暗中使坏的时候您能帮忙调查、维护,我也会保证不弄虚作假。”
“就这个?小事,你那营生还有朕一份分成呢,这点还是可以保证的,你是怕今日那穆怀回去伺机报复吧?”
“是,他毕竟是一国丞相,手底下多的是人为他办事,若是下毒陷害,或者直接打劫、买断材料等,那也挺恶心人的。”
“哈哈,你说的不无可能,朕会让人跑一趟,你把合作方的名单提供一份出来。”
“谢陛下。”
……
饭后,云初初又被皇帝挽留着说了不少话,还询问了边界之事。
“顾将军的做法是正确的,直接将他们打怕便能安稳很久,不然年年打,再加上百姓之苦,国库撑不了多久。”
“确实,等今年旱涝灾情过去,效果出来后,明年天暖和时你可愿意担任督察?”
“陛下,您如此信任建渠效果会好?”
“当然,去年冬日前,有官员上报说涝灾已经不那么严重了,只要这渠建到京都这边来,再加上蓄水池,那定能好上很多,只要是利民之事,朕都愿意尝试。”
“陛下圣明,不过光如此还不够,还需百姓会堆肥,如此田地肥沃,粮食便可增产,百姓也能减少死亡率。”
“堆肥?你说的不会是那等污秽之物吧?”
“不全是,那种每家每户又有多少,臣说的是另外一种,由几种东西合成,清河村、彭水村和云福村这几年都有堆肥,现在产量就很高。”
“好!你来写下,朕让人实行。”
云初初看向他,道:“陛下,也不一定所有地方都行,因为有一物很多村子几乎没有多少。”
“什么?”
“鸡蛋壳,这东西皇宫与各大官员家,还有饭馆酒楼,合起来应该能有不少,陛下若是能让人收集起来,让各村领回去,清风镇那边微臣一直在收,所以……。”
“朕明白。”
两人在御花园喝茶聊天,一直到下午皇帝困了才散场。
云初初回到家的时候赶上了晚上的饭,第二天就同顾千寒一起赶车去了郊区选地方。
“这是又要做什么营生?”
“羊毛制品,咱们这位陛下年纪大了,怕冷,不过这样也好,若是大周百姓冬天多一样保暖的东西,想来应该可以好上不少。”
“你总是想到百姓,这是他们的福气。”
“呵呵,我手里赚到的钱不管是通过谁得来的,但说到底不都是他们给予的,取之于民,利之于民,他们生活好起来,我的营生便可以好起来。”
顾千寒闻言若有所思,“那这绵羊百姓可能养?”
“能,但若是刮毛还是要培养一些人出来,按时去每个村子收,这绵羊喂养与鸡鸭一样,另外就是冬日前需要多备些青草,或者干的花生穰,不过他们可能买不来绵羊。”
“买不来?”
“对,不过我有渠道,但不是今年,只有让他们确切知道这绵羊毛可卖钱,他们才会去养。”
“确实。”
两人选了一处宽敞又有不少野草的地方,这才悠哉回城,准备第二天开工。
然没几天,顾千寒就要去边界巡查了,“我会在八月前赶回来,你想在哪边出嫁?”
“清河村,那里是我的根。”她穿越后的第一个家就是现在的清河村,也是有些念家的人。
“好,到时我带人去娶你。”
“嗯呢。”
“那我走了。”
顾千寒转身,看了一眼队伍,瞧见一个面容俊俏的少年士兵,觉得有些眼熟,刚要询问人就被拍了一下。
他扭过头才知道是蒋清落,“怎么了?”
“没事,我想说我的东西已经准备好了,咱们可以启程了,边界之前你们就坐我新定制出来的宽敞大马车吧,保证舒坦。”
“行,过年的时候你说改进了,等下我可得瞧瞧。”
“嘿嘿,放心,绝对让你们两个眼前一亮。”
顾千寒看向云初初,后者朝他微笑,“去吧。”等羊毛作坊事情忙完,她还要去搜集那糟老头子做坏事的证据呢。
队伍走后,她才从京都大街的城门口拐道去了京郊养殖地,这里与以前她选的养殖场相差不远,倒也省了她住宿的不便。
除她之外的一家人则是还在新物府,还有一个伺候人的老婆子一直陪同,因为她这个营生耽误了回去的日期。
而清风镇内,某个老头正在打着酒嗝儿看着街上的川流不息。
姜武已经等了好久,这都开春了也还没等到人,要不是这香满楼的东家真是要找的那姑娘家所开,他都要怀疑相爷是在逗他玩儿。
“唉。”
客栈内路过的伙计闻言笑道:“这都是您叹气的第几百次了,这是有什么想不开的事吗?”
“你想多了,老夫只是吐口浊气。”
伙计无奈摇头,每次都是这个说法,也不知这老头一大把年纪了,是不是因为无儿无女照顾,这才唉声叹气。
姜武看向天际,“也不知相爷开始动手了没。”
而他不知,他惦记的相爷此刻正在喝着苦药,满脸的褶子更深了。
穆怀放下手中的碗,吃上一颗蜜制的蜜饯这才舒展了眉头,这才又半靠在床上,听着心腹护卫的汇报。
“主子,今日顾庭之子与其表哥,还有蒋家大少爷一同离开京都前往边界。”
“嗯,他们人有多少?”
“带上他们三人,大约百十。”
“你过来我给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