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花市秦淑仪一家,大象,二虎,三蝶围在餐桌前啃起鸡骨头。吃上了午饭。这时已经是接近下午一点的时候。吃完饭,这三个孩子打打闹闹,有说有笑的。
大象嘴巴子一摸,由于是睡了一上午他中午不再午休,直接上他的房间里,坐在书桌前复习功课了,准备迎接大考。
二虎呢?由于一上午跑了公交车站,去送李月篱,结果连李月篱的影子都没见到。心里很烦躁着呢!这人哪去了呢?
吃完饭,二虎身体特别的乏力,就跑自己房间的床上,蒙上被呼呼大睡了。睡梦中还出现李月篱的影子,她见到自己和焦腹水来车站送她,高兴的冲他俩笑笑。然后钻到大客车里,不一会儿大客车开走了!
二虎直接睡了一下午。醒来脑袋还是昏沉沉的。多希望这不是梦啊!
哪还有时间和心情复习什么功课呢!
后来他妈妈秦淑仪进来拍打他的屁股,叫他起来。他起来可倒好,直接吃晚饭去了。晚饭吃完他才坐在桌子旁,拿出书本,可是却一行字也看不进去。脑袋里不知在想什么问题,总觉得有问题需要想。
远几百里之外的省城哈尔滨市,某高档小区里的一家别墅,赵佳慧和赵佳智姐弟俩,吃完了母亲成可欣为他们准备的四菜一汤的午餐,跑到各自的房间内午休一个小时,下午就再次正式的开始复习。
上午两个人已经比赛学习了。在各自的房间里都足不出户,学习的热乎呢!
“妈。这回你看我的。毕业前的会考我没考好,但是正式的高考初考的时候,赵佳慧我,一定会考好的。我要对得起我这个最佳的智慧,这个名字响当当的哟。”
成可欣过来抱一下女儿,笑出了声。“妈看你就吹吧!一天不来点吹牛,你就活的没滋味是吧?废话少说,赶紧复习去。妈给你们削水果去。到时就看你是不是最佳的智慧了。”
而李月篱这边,大客车再有半个小时就要到小城,美丽的小城肇源了。
今天这车跑的真慢。晚点了。主要是在肇东那边也修路。无法行走,耽误了两个多小时。本来12点就能到肇源县,但现在看来一点半都够呛能到。没办法。慢慢走吧。
这个时候大客车才刚刚过了肇州县,再有60里地就到肇源县了。
李月篱往车窗外放眼望去,虽然望到眼里的都是有关大平原平坦的这动感效应,但这郁郁葱葱的绿色的海洋——
黑土地上的成片的庄稼,像是移动的天空的幕布落在大地上,把大地整个的包裹起来,可是大地仍不忘记,在这幕布下上演着一处处绿色成长纪实的戏剧,庄家们长高长高,然后把幕布弓起,再还给天空!
在李月篱的脑海里不期而至的这大平原产生的辽阔、平坦的想象力,给了她一种意想不到的安慰。
让她不但减轻了晕车的感觉和压力,而且还让她感受到了某种心底的颤动,心底像是有一面小鼓在轻轻的、徐徐的敲动。
在提醒自己是不是发现了什么新事物,是不是受到了某种新鲜的感染?
如果是的话,这面小鼓就一直响个不停,于是自己也乐得侧耳倾听,听着这来自于心底奇妙的声音,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和享受。
哦,自己该有所反应的:霎时,自己心里一股喜悦油然而生,所有的失意顿时都化为诗意,情绪上不再低落,瞬间找回了某种精神的依托那样。
因为这时她想到了故乡,离别了多年现在前去的故乡,你还好吗?按理说她对故乡应该是十分熟悉的,但又是十分陌生的。
除了自己生存的村庄那个巴掌大的一点儿地方,除了往返于生活的路途,来回搭车往返于县城之间,故乡的其它地方,哪儿也没有去。对故乡的旅游更是谈不上。
没有时间没有旅费更没有心情,总之,什么都没有,当然就谈不上对故乡的旅游,谈不上对故乡的熟悉。
这是多么遗憾的事情。对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应该有起码的熟悉,可是连这个自己都没有做到。这个她要补回来。
例如到县城里的其它景点走走,等高考结束的吧,那时候就有许多的时间了,或者以后有其它的时间都行。现在这个问题真的是谈不上,也不该谈。
客车行进的前方终点站就是肇源县,这个小县城就是李月篱此时心目中的故乡,心底的这份浓浓的故乡情结给的就是这座小县城。
肇源县地处黑龙江省西部,松嫩两江左岸,长春、哈尔滨、大庆“金三角”的中心,隶属于大庆市。幅员面积4,072.8平方公里,总人口48万。
这是一个多民族县份,21个民族在此辛勤劳作,共同创造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早在6500年前肇源大地就有人类活动,至今被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有105处,其中有国家文物保护重点单位的“白金宝遗址”和在考古学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小哈拉文化。
历史上,这里曾为辽金腹地,元清王公世袭之所,既是辽国齐天皇后的故乡,也是完颜阿骨打肇基王业之地。境内出土的大型猛犸象、水牛化石、披毛犀等珍贵文物国内外罕见。集蒙、藏、汉民族风格于一体的衍福寺双塔雕塑形象生动,造型完美逼真,蕴蓄着丰富的文化特质。
肇源县辖8个镇、8个乡:福兴乡、三站镇、薄荷台乡、二站镇、和平乡、肇源镇、头台镇、大兴乡、浩德蒙古族乡、义顺蒙古族乡、古龙镇、新站镇、民意乡、茂兴镇、超等蒙古族乡、古恰镇等。
境内有莲花湖等多处优美的旅游景点,非常值得一游。
其中,民意乡就是李月篱的家所在地。民意乡辖境居嫩江与茂兴湖之间,水域宽广,水生植物丰富,鱼类繁多,捕鱼和采集水生植物是当地农民的主要副业生产。
民意乡位于肇源县西南部,距县城48公里。全乡幅员面积132.97平方公里。全乡辖6个行政村(自主村、大庙村、公营子村、建国村、民意村、建民村),13个自然屯,总人口1.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万人。
全乡现有耕地6833公顷,其中水田面积800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11.7%。林地面积146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了11%,草原面积1133公顷,可渔水面467公顷。
位于境内大庙村的“白金宝遗址”,是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果说到对故乡的旅游,那么自己家门口的这个“白金宝遗址”当然算是一个。
只是这个又不算,因为它就在这个乡镇的村子里,自己无需对它旅游,每日都能尽收眼底。
想到故乡的这个小县城,想到自己还没有对故乡旅游到的许多地方,这许多平坦地段上的悠久和优美,李月篱她的心底世界也瞬间辽阔、平坦与悠久、优美起来:
人生的境况即使身处艰难,亦如杨帆于快乐的海面上。人生似乎没有了悲观的理由,有的只是乐观的态度和选择。
哦,一切过往之思未来之想,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一切的一切,都变得如此的辽阔、平坦起来——信马由缰,风雨无阻的带着她,在这片水平如镜的大平原上漫游起来。
似乎,她的某些东西游离了自己体外一样,无以自控,她感觉自己也真的和故乡的历史一样悠久起来,和故乡的风景一样优美起来——
虽然她并没有到过这些风景胜地,但此时自己对它们的想象与向往都十分的饱满、鼓胀,这比亲自去了回来还令她心动无比,因为想象和向往的力量是巨大的,是无穷的,泛起的思想与心情的涟漪比江河的涟漪要多的多。
这时泪水再次在眼眶里打转,徘徊,想要穿山越岭奔涌而出——哦,不要这样,不要这样,你是好没出息哦。
李月篱闭上了眼睛,任凭车窗外夏日的风吹拂她的脸——好像是母亲的手,抚摸着她心底最为柔情细腻的地方,触动了她敏感多情的几处神经。
想到了亲爱的母亲,就要见到她,就在前方的那座熟悉的家园等着自己归来,她的眼角湿润了,眼泪就要悄然而出,本来它们已经在里面蓄积了一座水库了。
这位母亲,亲爱的母亲,就是李月篱的养母。没有生她,没有给予她生命,但却把她一样养大的养母。
可是你李月篱还有一个故乡,中苏边境的绥芬河市,那是你不曾到过的地方,但那是你的出生之地,也许它才是你真正的故乡,它是你精神的故乡,你身体的故乡。
在那里,同样有一位母亲,同样是你亲爱的妈妈,但她是生你的人,给了你生命的人,给了你生命的女人。
是的,的确,她是给了你生命的女人,她在等着你,在永久的永恒的等着你回去。可是自己对她又完全陌生:
她是给了你生命的女人?可是我一点也不认识她。李月篱只能是笼统的、抽象的、概括的回答:她,一个女人。或者,一个女人,她!就是你的生母啊!
你什么时候能前去拜见亲爱的她呢!不管谁是她或者她是谁!每当想到这里,不知为什么,李月篱都是心急如焚,随时随地例如现在,自己都恨不得能立刻飞过去,飞过去,飞过去——飞到绥芬河那座小城里。
只为能够寻觅到生自己的那个女人。她的确不是一般的女人,她是生自己的那个女人。哪怕只是到她的坟前,默默的坐一会儿,默默的坐一会儿,然后离开,也行。
虽是闭着眼,但李月篱仍然是看到了这一大块儿开阔而肥沃的黑土地,看到了这柔情的绿色植被,看到了自己穿越时空的所思所想所感一样。
真的,它们都有模有样的,清晰极了,也可爱极了,和看在眼里的并无异样,而且比看在眼里的还要真实而美妙。
这闭着眼,好像是睁着眼呢!任意识流在自己的脑海里心间中流啊流!
她心底已经很热很热——好像这个热度再一次猛然冲淡了晕车的感觉,她一点都不想呕吐了,恶心的感觉立刻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接着便感觉自己好受多了。
对自己身边事物多进行一些美好的想象和赞美,总是能减缓你不舒服的感觉,真的。
她一如既往,每当自己身处故乡大自然的怀抱中,故土的情愫就像青草一样密集生长,蓬松成一大群植株,完全的包裹住她——就难以抵挡发自心底的想象和赞美之情——哪怕这些都隐藏于内心的深处。
哦,这真的是一个令人心动的诱惑!哦,禁不止要赞美一下!
在生活中多赞美一下看到的东西,哪怕是不起眼的东西,只要去努力发现它的细微的闪光之处,只要有那么一点东西被自己力所能及的抓住,那就不吝惜感觉和语言,去想着法儿的赞美它。
当然这也许是细节上的东西,是细节之美了,就会获得一种美的甚至是崇高的感觉,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忘掉难受和痛苦,至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难受和痛苦的感觉。
李月篱是相信并坚守这一生活哲理法则的。而且她此时想象和赞美的乃是故乡故土,不是别的,是自己的故乡故土。
这是游子在外也好归来也罢,她的心灵深处,最为温暖最具安慰气质和疗效作用的一副良药。
所以,当此时面对的好象是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一望无际的黑土地和它上面的并不起眼的植物们时,李月篱心底涌起的是愉悦和赞美之情。
这一切,哪怕她只是在心中对自己一个人悄悄的欣赏与赞美,一个人听一听也就足够了。况且她在这赞美中还夹杂着,对两位母亲的依恋和眷顾。
这是公元1986年5月底的一天,少女李月篱从外乡外地的碎花市坐客车回家,途经这个辽阔的东北大平原中的松嫩平原,给了她这样一股平淡而又平凡的诗意畅想。
值得自己专门拿出一个词汇“赞美”来赞美它,就这点儿事儿。
在这一天,她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小城——前方的鱼米之乡的肇源县。下午1点45分,经过七个多小时的颠簸,这头老黄牛结束了颠簸,气喘吁吁的,累扁了似的,终于爬进了淡泊、古朴而悠然的肇源小城。
总算是到家了。总算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