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子身子一躲,苏霜霜扑了个空,整个人朝前摔了出去。
屋里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外面守着的几个凶神恶煞的打手,提着木棍冲了进来,保护在婆子两侧,虎视眈眈的盯着苏霜霜。
看到这样的阵仗,苏霜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她这是被李子安给卖了,而且还是卖到了青楼……
那她的孩子呢?
孩子才刚刚出生,被李子安弄去了什么地方?
为母则刚,放到苏霜霜身上也不例外。
她费力的爬起身,走到婆子近前,扯住后者的衣袖。
几个打手以为苏霜霜要对婆子不敬,纷纷举起手中的棍棒。
谁知,还不等他们有下一步动作,就见苏霜霜已经跪在了婆子面前。
苏霜霜想询问自己孩子的下落,但什么都说不出,眼中满是哀求之色。
没有人比她更清楚,一旦进入青楼,想要离开这里就没有那么容易。
老鸨身边的那些打手更是凶神恶煞,但凡她敢有什么反抗的举动,必然会受皮肉之苦。
这些遭遇,前世苏霜霜已经有过一次,不会在这样的事情上面吃亏。
因此,她拉住婆子,不是反抗也不是挣扎,而是跪了下来。
婆子似是猜到了她的意思,自顾自的说道:
“你的孩子不用惦记,在大户人家里做少爷,比跟着你这样一个娘强多了。”
苏霜霜听说孩子被送走,拼命的朝着婆子摇头,眼泪夺眶而出。
婆子嫌弃的推开苏霜霜揪着自己衣服的手,不悦道:“这里是京城有名的春月楼,来往的客人都是达官显贵,只要你乖乖听话,伺候好各位客人,妈妈我可以保证你吃喝不愁。”
说着,婆子变了脸色:“你若是不识抬举。”她指了指身旁的打手:“看到没有,他们手里棍棒可不是吃素的。”
苏霜霜心如刀绞,她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绝境,想要逃离这里没有那么容易。
为了不受皮肉之苦,她只能乖巧的朝着婆子点了点头。
婆子见她没有像其他姑娘过来时候的要死要活,也没怎么闹腾,语气又放缓了一些。
“听说你今日刚刚生产,就暂时不用接客,先留在这里养养身子,顺便跟其他姐妹学一学如何讨好男人。”
苏霜霜眼神空洞,跌坐在地上。
没想到,自己重活一世,竟然还是无法摆脱这样的命运。
她好恨!
恨李子安这个不男不女的狗东西,竟然如此狠心将她卖到青楼,连她的孩子都不肯放过。
她恨苏韵婉,恨她活了两辈子,依然比自己过得好。
她恨何项北,若不是他上辈子那样对待自己,又变成一个废人,自己重生回来,又怎么会选择嫁给李子安?
她恨,她恨老天爷不公平,已经给了她重生的机会,却依然让她过得不如意……
苏霜霜在这里骂命运对自己不公,这些却丝毫不影响苏韵婉过好日子。
麦禾村通往镇上的道路开通第二天,付恒信就上门了。
付恒信雪灾以前,命人在何家收了成衣,送到繁华州府售卖。
只是短短一天时间,就全部售空,甚至还接受了很多夫人、小姐们的预定。
若不是雪灾封路无法来到麦禾村,以付恒信那对做生意痴迷的性子,恐怕早就来了。
大冷的天儿,付恒信得意洋洋的走进何家,手里还时不时摇几下折扇,那样子简直就骚包得冒泡。
何项北已经去衙门上职,付恒信的到来,就由苏韵婉与何月月接待。
付恒信看到两人,激动得不行。
“何大姑娘,何夫人,你们是不知道啊,那些成衣送到铺子里,一天就被人抢光了。”
说着,他还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册子。
“这上面记录的都是那些夫人小姐的订单,我只接了三十单,还有很多要定制的,掌柜的没敢接,怕你这里做不完。”
何月月也是识字的,苏韵婉直接让她去看册子上的订单,她看得很仔细,主要目的就是想了解一下,哪个款式的襦裙比较受欢迎。
得到想要的答案,何月月将册子还给付恒信。
“大公子请放心,别看咱们这边闹了雪灾,但麦禾村没受什么影响,活计可以照常做,明日就可以开工。”
“好好好,还请何大姑娘辛苦些,数量越多越好。”付恒信道。
“好,我尽量。”何月月答应得很爽快。
按道理,成衣生意如此火爆,应该增加人手赶制最好。
但苏韵婉觉得何月月才刚刚学着做生意,摊子铺得太大,她一个新手照应不来。
自己又马上就要生了,未来更多的心思都要花在孩子身上。
因此,苏韵婉就想着,襦裙的订单就限制在能力范围内,暂时不扩大发展。
想到这些,苏韵婉缓缓开口:“大公子,已经入春,天气逐渐变暖,这种有兔毛装饰的襦裙很快就要过季,我的意见是,这种冬款襦裙接单就到此为止。
等我大姐这边将订单的数量赶制出来,我们这边就要研制春装和夏装。”
付恒信颔首:“嗯,就按何夫人说的做。”
次日,何月月便张罗着开工。
何家豆腐坊和酱油作坊也开始工作。
苏韵婉也从何项北口中得知了整个昔阳县的抗雪灾情况。
在顾远之的带动下,百姓们在秋末的时候,就全部修缮过一次房屋。
从下雪开始,顾远之就将手底下人全部派往昔阳县各处,就如同何项北那样,专门负责某个地区。
显然,这样的做法起了很大成效。
整个昔阳县境内,虽然没有达到无一受损的现象,那也是少之又少。
百姓伤亡人数也没达到百人。
昔阳县周边的县城和州府,也没能逃脱被暴雪眷顾的命运,
然而,那些县城的百姓,就没有昔阳县这么幸运了。
他们的官员不但没有提前防范的意识,在暴雪来临以后,甚至没有得到重视。
直到有百姓受灾,甚至无数人被大雪压垮的房屋掩埋致死,那些官员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结果,事实证明,在这场重大雪灾当中,亡羊补牢根本起不到丝毫作用。